关于印发《嘉兴市档案史志文化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1)》的通知 | |
各县(市、区)档案局、史志办: 现将《嘉兴市档案史志文化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1)》印发给你们,请各地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嘉 兴 市 档 案 局 中共嘉兴市委党史研究室 嘉 兴 市 地 方志办公室 2018年11月27日
嘉兴市档案史志文化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1)
为打造新时代文化建设高地,发挥档案史志部门在“文化嘉兴”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存史资政育人”工作方针,通过实施以“弘扬红色基因文化、传承优秀历史文化、挖掘档案记忆文化”三大系列为主要内容的“六大工程”,不断激发档案史志文化活力,努力在“文化嘉兴”建设中作出档案史志贡献,向建党百年献礼。 二、工作目标 通过努力,到2021年,档案史志文化软实力和贡献力全面提升,档案史志文化功能充分彰显,基本构建起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多方参与、多元应用的集“征、编、研、宣、展”功能于一体的档案史志文化建设新体系,基本形成一批特色鲜明、形式新颖、载体多样、传播多元、品质优良的档案史志文化品牌。 ----存史记忆资源建设更加丰富。以区域历史记忆文化和社会记忆文化为重点,纸媒、照片、视频、口述资料等多载体并重的征集战略,进一步加大征集工作力度,不断丰富档案史志文化资源,持续优化档案史志文化资源结构。 ----资政服务学术研究更加有效。依托档案史志资源优势,不断推进以红色文化、运河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等为重点的研究,通过有计划地培育和开发,努力在资政研究和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上有新突破。 ----育人展示阵地特质更加鲜明。发挥档案史志资源“原始性、权威性、真实性、唯一性”的特质优势,切实推进特色鲜明、载体多样、形式新颖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进一步拓展阵地,创新手段,努力建设和打造“档案史志文化新地标”。 三、主要任务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全市将重点实施档案史志文化建设“六大工程”。 (一)文化资源征集保护工程 按照“丰富馆(办)藏、改善结构”的工作要求,制定完善档案史志文化史料收(征)集办法,切实将反映区域历史脉络和人文地情史料、社会记忆纳入资源体系;突出传统文化的探源性、关联性、传承性,重点收集有较大影响的名人和人物群体、城市历史记忆、方言记忆、家谱族谱、老字号、老照片,“非遗”传承人口述史、名村古镇等档案史料;完善档案史志文献遗产名录,逐步形成系列化、多载体的档案史志文化资源库。 (二)红色文化研究宣传工程 按照“党史姓党,资政育人”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嘉兴作为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红船精神发源地的资源优势,不断深化地方党史研究和宣传。市、县两级力争同步出版党史三卷本,推出一批党史文化标志性成果。 (三)地情文化全面提升工程 以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在全面完成二轮志书编撰工作的基础上,多业并举,重点加强旧志和历史文献整理出版工作,深化区域历史文化研究和成果转化,建设嘉兴地情数据资源库。 (四)档案史志文化共享工程 提升档案史志文化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改进供给手段,按照“多形式、多载体、多层次”供给要求,积极探索和实现“一元开发、多元利用”的成果转化模式,将档案史志文化延伸传播到社会各个需求层面。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档案史志文化建设,加强与相关院校、专业研究机构等的合作,创建一批档案史志文化研究应用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 (五)档案史志文化精品工程 深入实施档案史志文化“一地一品”建设工程,深度挖掘并开发利用档案史料,按照成果“精品化”、研究“专业化”、受众“大众化”的要求,努力形成一批专业型、普惠型的档案史志文化精品成果。 (六)爱国主义教育深化工程 深化爱教基地建设,创新展陈形式和展示方式,以“主题展厅+”形式,推进流动展厅、网上展厅及微信公众号、微故事、微视频、微电影等传播平台建设和传播手段的应用。以弘扬红色基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重点,开展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充分彰显档案史志文化的社会价值。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形成全社会协同推动档案史志文化建设的工作格局。各级档案史志部门要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制定实施计划,确定一批项目,认真组织实施,并列入年度工作目标和岗位考核评价体系。 (二)强化投入保障。要积极与财政部门沟通,加大工作投入。要强化项目规划,采取政府采购、服务外包、馆校合作等形式,创新推进对外合作机制。 (三)优化发展环境。要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通过有计划的业务进修、培训等,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专业技术硬的人才队伍,为档案史志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信息来源: 市档案局(市委党研室、市志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