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嘉兴 > 重要

浙江省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嘉兴市反馈督察情况

发布日期:2019-08-13 08:44 信息来源:嘉兴日报 浏览次数: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2019年4月9日至4月23日,浙江省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嘉兴市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并形成督察意见。昨天上午,督察组向嘉兴市委、市政府进行了反馈,督察组组长徐纪平通报了督察意见,市委书记张兵作表态发言。市委副书记、市长毛宏芳主持反馈会。市领导刘冬生、高玲慧、孙贤龙等参加会议。

  督察组认为,嘉兴市委、市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全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主要表现在:

  一是生态治理体系建立健全。嘉兴市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建立生态环境督察、生态环境状况季度报告和生态环境党政领导年度集中述职等制度,强化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专门开设《聚焦污染防治攻坚战》和《一线调查·聚焦污染源》等媒体曝光栏目。

  二是绿色发展水平有效提升。嘉兴市全面落实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和正面清单制度,推进落后产能淘汰,促进新兴产业发展。2016年以来,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4项主要污染物分别累计削减18.7%、15.6%、24.0%和16.1%。

  三是污染防治攻坚大力推进。嘉兴市以中央环保督察和长江经济带警示片发现问题整改为契机,切实开展生态环境问题排查和整改工作。全面启动固废处置项目建设,努力克服项目选址、邻避效应、征地拆迁等困难,建成一批环保基础设施项目。全面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开展碧水、蓝天、清废、净土等污染攻坚行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信访量比2016年下降了50%,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的整改工作得到了国务院长江办及有关部门的认可。

  四是生态环保改革全面深化。嘉兴市在全国率先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额累计达20.1亿元,约占全省的22%。环保共建共治,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嘉兴模式”写入联合国报告。依托科研机构优势创新成立环保医院和环保产业园两大平台,累计服务企业1000多家次。南湖区“最多跑一次”改革率先实现环保审批“无差别全科受理”。

  嘉兴市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工作有力推进,强化问题整改。省督察组交办的155件信访件均已按时办结,共责令整改企业113家,立案处罚56件,罚款791.5万元。

  督察组指出,嘉兴市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上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对照省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两个高水平”目标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嘉兴市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面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问题有:

  一是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不够快,短板依然突出。嘉兴市按照3年时间投入80亿元建设46个“五废治理”项目的既定目标,全面推进各类基础设施建设,但整体进度还不够快。生活垃圾焚烧项目未全面建成,处置缺口短时期内无法得到补齐,生活垃圾不规范外运、焚烧发电企业超标排放、临时填埋环境污染等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环境风险隐患较大。尚未建成全市医疗危废处置中心,每年约0.79万吨的医疗废物委托外地企业收集处置,无法满足危废不出市的工作要求。飞灰处置的远期谋划不够,现有在建项目无法满足嘉兴市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污水处理基础设施薄弱的局面还未根本扭转,雨汛期部分污水外溢和外漏问题时有发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短板亟待补齐,管网破损、处置水平等因素导致农村生活污水收集不彻底、出水水质难保障,影响河道水质的提升。

  二是部分领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环境风险较大。嘉兴市域内各类临时填埋场(剔除已经生态修复或清理的场地)共20个,填埋生活垃圾量约15万吨。因临时填埋场的建设标准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管控风险和环境隐患突出。如嘉善县西塘镇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因未配套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和落实覆盖防渗措施,加上管控不力,督察期间发生垃圾渗滤液外流污染环境的问题。同时,渗滤液在一定时期内会影响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达标排放工作。在内河环境污染的监管上工作开展不够扎实。如嘉善县和秀洲区交界处的沈家荡湖面沿岸非法船舶拆解点,大量报废船舶停泊在沈家荡湖面沿岸,部分废旧船舶涉装运危化品。拆解作业点环境脏乱差,未经收集的船舶油泥和废机油流入沈家荡湖面,拆解过程产生的废气严重影响周边环境。还有码头整治和船舶污染物管控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工业码头堆场废水违规排入河道,船舶油污水和生活废水的收集设施长期闲置。

  三是环境治理综合施策不够且源头管控不足。在城市产业布局上,嘉兴市居民小区紧邻或嵌入工业园区,以及园区建设在先、居民小区后建等邻避问题比较突出,通过生态环境部门的末端监管难以彻底解决,需要地方政府通盘考虑,统筹规划,进一步优化城市布局。在产业结构提升调整上,嘉兴市区域性、行业性、结构性污染排放压力较大。纺织印染、造纸、化工、化纤等传统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占比较高。如秀洲区王江泾镇的纺织印染企业、油车港镇的植绒企业等。“散乱污”产业特征仍较明显,部分厂居、村企混杂现象突出。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上,嘉兴市的农业种植养殖量大面广,单位面积的农业污染负荷较重,传统的种植养殖模式带来的面源污染问题,将在一定时期内制约着嘉兴市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

  四是生态环境监管形势依然严峻,环境问题多发频发。嘉兴市列入环境监管的企业达5万多家,涉重点风险源企业227家,其中风险隐患等级较大以上的企业131家,加上农业面源污染、工地施工扬尘管控、生活污水和垃圾的处置以及衍生的其他环境问题,防范化解环境风险任务艰巨,环境监管形势非常严峻。2016年以来,嘉兴市涉环境问题多次被中央媒体曝光,在今年省公安厅向省委报告的6起工业固废非法倾倒案中,有3起与嘉兴有关,影响极大。此次省级生态环保督察中发现,自2018年以来嘉兴市近40万吨的生活垃圾委托中介公司外运处理,涉外省和省内多个地方,量大面广、层层转包,存在环境风险难以管控的问题。督察组下沉期间,督察了多个环境违法问题。部分施工工地和企业扬尘管控落实不到位问题,随机检查的6个在建工地项目,有4个项目未有效落实污染防治措施。个别企业“带病”运行问题,如海盐县八达印染有限公司未配套锅炉废气治理设施,南湖区富林热电厂在线监测数据异常,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数据长期为零。

  五是生态环保监管的责任落实和压力传导有待强化。在落实“管发展、管行业、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的“三必须”上,一些地方和部门还存在认识不到位、落实不及时、执行不坚决等问题。在全市餐饮业环境管理方面,嘉兴市未及时出台餐饮油烟管理办法,餐饮油烟扰民问题的监管中,职能交叉、界定不清的问题较为突出,群众信访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在环境监管执行上力度不够,主管部门对发现的船舶油品超标的违法问题未实施处罚,对靠岸船舶本身未配套岸电组件,违规使用重油作为动力燃料的行为监管不到位,个别问题的重处罚、轻监管现象突出。如平湖市全塘镇5家建材经营部(非法码头)随意堆放建筑垃圾,违规占用耕地的违法行为未有效遏制。在压实生态环保责任“最后一公里”上还不够扎实,部分乡镇(街道)生态环境守土有责确立不够,对长期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麻木不仁。在生态环保考评上还不够严肃,通过考核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工作效果不明显,考核结果与工作成效脱钩,背离了通过考核压实部门责任,传导工作压力的初衷。

  督察组要求,嘉兴市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折不扣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对嘉兴的有关指示精神,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正视问题,精准发力,只争朝夕,扎实工作,加大对生态环境治理的投入,确保如期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翻身仗,为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奠定坚实基础。

  督察组强调,嘉兴市应根据此次督察发现的问题,结合督察组提出的意见建议,抓紧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在30个工作日内报送省委、省政府。整改方案和整改落实情况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社会公开。

  张兵代表嘉兴市委、市政府,对省环保督察组表示感谢并致以敬意。张兵表示,对督察组反馈的问题和不足,我们诚恳接受、照单全收,并将秉持革命红船起航地应有的态度和担当,以更坚决的态度、更迅速的行动、更有力的举措主动整改,举一反三、全面整改,拉高标杆、彻底整改,切实把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转化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实际成效,打一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翻身仗”。

  张兵强调,督察反馈意见是政治“必答卷”,我们一定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抓好整改。督察反馈意见是工作“责任状”,我们一定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压实责任抓整改,挂图作战抓整改,强化督查抓整改,严格问责抓整改,确保整改工作落实见效。督察反馈意见是战斗“动员令”,我们一定坚持以整改工作为契机,提升生态环境的“本底”,抓住产业转型的“源头”,筑好制度建设的“篱笆”,为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和嘉兴首位战略打造坚实的生态支撑,以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异成绩向建党百年献礼。

  情况反馈会以视频形式召开,在各县(市、区)设分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