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文号: | ||
发布机构: | 发文日期: | ||
组配分类: | 有效性: |
嘉兴市关于支持共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政策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在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努力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嘉善片区(以下简称嘉善片区)建设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的重要窗口,特制定本政策意见。
一、突出改革赋能,推动创新集成
1.支持率先推进改革系统集成。支持嘉善片区集中落实、系统集成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的全面深化改革地方试点举措,支持嘉善片区在嘉兴市承担的省级及以上重大改革试点上率先探索、重点突破。市县联动争取新的国家试点落地嘉善片区。及时总结推广嘉善片区改革创新成果。
2.加大向嘉善片区放权力度。赋予嘉善片区一体化发展需要的市级管理权限,制定市级管理权限下放清单,在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扩权、一体化体制机制创新授权等方面,凡属嘉善片区需要的,依法依规下放。
3.支持机构职能体系改革创新。在机构编制权限范围内,积极支持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设立嘉善片区管理机构,加强管理服务力量,构建与示范区建设相适应的行政管理模式。积极争取省机构编制资源支持,在机构编制管理政策范围内,积极探索创新统筹盘活各类行政事业编制。
4.推进示范区“跨省通办”试点。依托政务服务2.0平台,贯通“异地通办”线上服务渠道,在嘉善片区行政服务中心以及合作银行网点设立“跨省通办”服务专窗,实现示范区线上线下“跨省通办”“一网通办”。
5.探索一体化发展差异化考核。在嘉善片区率先探索实施符合一体化发展要求的差异化考核和市县双向评价机制,加大以示范区建设为重点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工作考核力度。
二、强化市域统筹,加大要素保障
6.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嘉兴市按照省级一般公共预算补助额度的50%给予配套补助,重点支持嘉善片区建设。组建长三角创新投资集团,市级产业母基金出资参与支持嘉善片区产业基金组建,利用市级产业基金并积极与省级产业基金合作,引导产业资本、社会资本向嘉善片区重点项目倾斜。
7.加大投融资支持力度。由市县两级共同出资,引入浙江上嘉建设公司、浙江长三角城建集团公司等优质资源,组建投资建设集团公司,共同推动嘉善片区重大项目的投资建设。由市(县)国企通过增信、担保、资产注入等方式统筹提供融资资源支持,协调嘉兴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嘉善片区项目建设融资支持力度。
8.加大土地资源要素支持。嘉善片区重大项目库中的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涉及的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在省、部统筹支持的基础上按“三个一点”的办法给予支持;涉及的标准农田补建指标根据市储备库情况给予支持。
9.加大金融服务力度。优先支持嘉善片区符合条件的重点企业上市,争取上交所绿色服务通道。支持嘉善与青浦、吴江共同打造长三角核心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试验区;支持嘉善片区开展金融改革创新,推进私募基金创新园建设。
三、聚焦创新发展,增强内生动力
10.共同打造创业创新人才高地。积极协助嘉善片区向省争取“一事一议”重大人才项目资金支持和省级以上高端人才、团队项目绿色通道,符合条件的给予指标单列。支持嘉善片区人才和团队申报市级以上人才项目,在推荐名额上给予倾斜。对嘉善片区组织、人社部门通过举办创业大赛等途径遴选出的人才项目,符合条件的,视为“创新嘉兴·精英引领计划”领军人才。实施“百人计划”,5年内从全市各级机关单位选派100名挂职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支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其中不少于50%到嘉善片区)。
11.支持专技人才队伍建设。适当提高专业技术高级岗位比例,用于嘉善片区各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引进。开展市级职业技能竞赛嘉善专场,视同市级竞赛。
12.支持嘉善片区发挥G60科创走廊桥头堡作用。支持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等在嘉善片区设立创新载体。推动嘉兴市创新企业研究院建设。指导嘉善片区通信电子、智能家居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提升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支持嘉善片区举办全球创业者大会,加快全球高端科创资源集聚,打造全球科创路演品牌。
13.支持高层次扩大对外开放。支持嘉兴综保区B区率先复制推广自贸区政策,加快发展进口贸易、保税物流、跨境电子商务等业态,向上争取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海关1210监管模式)。支持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整合提升,高水平建设临沪高能级智慧产业新区,支持开发区运营主体率先上市。
四、布局未来基建,推动提标提速
14.支持交通互联互通。优化轨道交通网络体系规划,串联一体化示范区城镇组团,推动沪嘉城际“一号工程”、沪昆铁路嘉善段高架改造建设。围绕项目协调,加强示范区轨道交通网络规划衔接,启动并深化示范区轨道交通项目(嘉兴至青浦)等项目研究,支持嘉善县中(低)量轨道交通项目规划建设,实现跨区域与上海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指导完善与上海公交线路规划、公交化客运班线运营管理等衔接工作。支持嘉善片区规划建设“三纵四横”省际路网,并争取列入国省道公路网布局规划项目。支持亭枫高速北延、G60大云互通改造、G320国道改扩建等重大项目规划建设。支持丁诸线及北延、芦墟塘等嘉善片区航道规划建设。
15.支持未来交通率先发展。争取智能网联车道路认定、专家组组建、号牌发放等方面的权力下放,争取嘉兴牌照在其他示范区实现互认,支持废弃高速测试场的运营和部署智能网联汽车数据中心。
16.支持生态和水利建设。支持嘉善片区全域开展“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扩面,增加外排污水容量。在满足全市水资源量用水不变情况下,优先保障嘉善片区需求。保障水利建设资金需求,除省级及以上补助资金外,按照嘉兴市进一步完善重大水利建设筹资机制相关政策,对流域性水利工程建设给予50%比例的资金补助。
五、提高人居品质,共享发展成果
17.支持发展优质教育。支持嘉善片区引进上海大学等大院名校,引入高端师范高校师资培养培训资源,开展合作办学。推动嘉善片区加入长三角“四地教育联盟”,支持嘉善片区实施教育实验项目。推进嘉兴智慧教育联盟率先设立嘉善工作站,支持开展省级“互联网+教育”实验区试点、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建设。推动高职院校在嘉善片区建立产业学院,指导建设高水平技师学院。推进设立教育部领航工程名校长工作室嘉善站和特级教师工作室服务学校,统筹市域优质学校支持嘉善集团化办学和学校共同体建设。支持嘉善县乐成寄宿中学办学。
18.深入推进医保一体化。将特殊病种(规定病种)纳入跨区域异地就医刷卡结算,实现沪苏浙皖全区域参保人员异地就医门诊和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支持嘉善片区在智慧医保、业务经办和长护险定点机构互认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19.支持打造健康中国县域样板。支持嘉善片区五年内创建一家三甲医院、三家三乙医院。联合嘉兴市、嘉善县两级疾控中心建设成为集疾控、科研为一体的创新基地。支持嘉善片区加快卫生健康科技成果转化,创建中国(浙江)卫生健康科技研发转化平台示范区分中心。全面扶持县域龙头学科建设,将市级重点学科带头人下沉到嘉善片区工作,推动评聘高级职称医务人员赴嘉善县级医院驻点工作。
20.支持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高质量推进嘉善片区绿色建筑全覆盖,支持省级绿色建筑研究机构落地嘉善片区。支持嘉善片区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改革试点。支持嘉兴市中心城市品质提升工作专家库为嘉善片区城市品质提升工程提供全过程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