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嘉兴 > 重要

嘉兴:奋力推进从“统筹城乡发展的典范” 到“共同富裕的典范”蝶变跃升

发布日期:2021-09-22 08:51 信息来源:嘉兴日报 浏览次数: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走过了春天的蓬勃生机,品足了夏日的浓烈热情,浓郁的秋意已悄然来到我们身边。明天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又相伴着秋分如约而至。

  今年的丰收节意义非凡。

  我们是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中华大地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喜庆丰收;是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向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眺望丰收。丰收,作为共同富裕的一种基础和呈现方式,今天的人们对丰收的含义有了更丰富的体会与理解。它除了口袋的富足,还包含精神的富有、服务的优质、生态的优美、治理的优化。

  上个月,嘉兴擂响了奋力推进从“统筹城乡发展的典范”到“共同富裕的典范”蝶变跃升、跨越发展的战鼓。

  市委书记张兵说:“我们要把庆祝建党100周年凝聚起来的自信、豪迈和力量转化为守好红色根脉、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澎湃动力,率先探索推动共同富裕的新路子,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续写红船起航地第二个百年的新荣光。”

  丰收,书写下嘉兴统筹城乡的壮美诗篇

  在嘉兴的丰收账单里,有一个数据特别瞩目: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17年居全省第一!

  数据的背后,是一份无比深情的嘱托:17年前的春天,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嘉兴开展为期4天的调研,并召开全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座谈会,习近平指出要“逐渐缩小城乡差别,使城乡居民共同富裕、共享现代文明”,并特别指出“嘉兴完全有条件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典范”。

  总书记的指示,饱含了对嘉兴率先推进统筹发展、协调发展,率先为全省、全国探索共建共享、共同富裕之路的重托和期待。

  17年来,按照总书记指引的路子,嘉兴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推进统筹城乡发展,不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从全国率先制定出台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到率先探索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从全国第一个实现村村通公交,到全国第一个推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从全国率先尝试城市图书馆开到村民家门口,到全国率先实现所有的便民服务向镇村延伸……

  “以前看城里和乡下,一个天一个地,我大清早到城里卖菜,回到家烧晚饭都要9点多了。看到公园里的老太太打太极拳,心里想,你们这些城里人就是没事找事,想要锻炼,去我们村里抡锄头种田不就把骨头里的痒痒全都解决了吗?没想到,现在自己也在四处找空地锻炼了。”76岁顾银友的一席话,惹得秀洲区殷秀花园的邻居们一阵点头大笑。

  距离殷秀花园42公里以外的嘉善县大云镇,78岁的唐友洪也感同身受。“村里男的60岁、女的50岁都有养老金,不用跟子女要钱,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身体健康,多活一天就多享受一天幸福生活,所以大家十分注重养身。另外,每年出去走走,看看祖国大好河山也是必不可少的。”

  17年的接续奋斗,嘉兴始终在“成为典范”的努力中不断丰盈着自己的内涵。4000平方公里的嘉禾大地,一幅幅丰收的幸福画卷跃然眼前——

  经济综合实力迈上了5500亿元台阶,财政总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城乡居民收入比1.61: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17年居全省第一,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全省最高,所有村集体年经常性收入超过120万元,居民恩格尔系数27.3%,低于全国、全省,已达到联合国富足标准。

  全域获批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嘉心在线”“健心客厅”“大病无忧”等民生领域的深度关切让百姓幸福触手可及,千年子城、运河夜景、南湖天地、森林中的火车站、文化艺术中心、快速路等一大批城市品质提升标志性工程成为市民游客流连忘返、赞誉有加的“打卡地”……

  嘉兴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道路,以深化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典范城市的主要路径,全面奏响新时代田园牧歌,复兴升级版农耕文明,打造世界级诗画江南。

  丰收,托举起新时代“鱼米之乡”的新梦想

  嘉兴自古为繁华富庶之地,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美誉。自唐代开始,嘉禾屯田便奠定嘉兴“天下粮仓”的地位。古书记载:“嘉禾一穰,江淮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为之俭。”

  进入新时代,工业经济强势推进的嘉兴,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浙北粮仓”的地位依然稳固。2020年的数据显示,嘉兴粮油战略产业地位稳固,粮食面积产量稳中有增,以不到全省1/10的耕地贡献了1/6的粮食产量,面积和产量均列全省第一。

  嘉兴还不断优化农业生产要素,提升农业发展平台,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推动农业质量革命,让农业产业链延长、价值链提升,让农村动能转换迈出实质性的步伐。全市土地流转率达68.5%,农业法人化经营比例达75%。首创农业经济开发区模式,实现县(市、区)全覆盖。截至2020年,引进项目116个,其中超亿元项目39个。农业科技能力全面提升,5家省级以上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3家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93家农业科技研发中心,正在架设起嘉兴农业的创新链和增收链。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看看丰收的笑脸,那是最好的答案。

  眼下正是嘉兴特产南湖菱上市的季节。位于秀洲区油车港镇西的千亩荡,随处可见“丛丛菱叶随波起”的丰收景致。种植大户张海生一边试吃着菱的口感,一边对菱的品相、甜度做着记录。“这几年水质越来越好,给南湖菱的种植提供了非常不错的环境基础,再加上嘉兴农科院、农经部门专门从选种到生产再到销售对我们进行技术指导,菱的口感和品相都有了提高。”张海生在千亩荡种植了80亩南湖菱,每亩的净收入在3000元左右。

  “这人气,放以前,可想都不敢想!”在平湖市广陈镇南山塘老街经营着宝林私厨的陆爱红,每天要到午市结束才能空下来。2018年,听说南山塘村要联合桥对面的上海北山塘村一起开发农旅项目,陆爱红的丈夫看准了时机,辞掉上海的工作,专门学了厨艺回家开起私厨馆。因为价格公道、口味好,私厨馆生意越来越红火。如今,两人的私厨馆一年营业额突破300万元。

  再小的土粒,也有金色的梦想;再小的个体,也有丰满的愿望。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1000多年前,一篇《桃花源记》刻画了许多人神往心驰的最美乡村。今天的嘉兴,对乡村的美又有了新的诠释。

  它是村庄,但又像景区,更是大花园:白墙黑瓦映衬着水乡倒影,竞相开放的花儿簇拥着悠闲的村落,与绿色的田地、整洁的民居、通畅的道路一起,组成一幅幅恬美的乡村画卷。古老的农耕文明与旅游休闲嫁接后,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正激发出无限的自我更新和创造潜能。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享受“美丽”的收成。

  全市持续深入实施“千万工程”,全力打造美丽乡村3.0版。累计建成美丽乡村精品线29条,特色精品村117个,美丽经济交通走廊2246公里,美丽河湖270条。“嘉田四季”地域农产品品牌成功“出圈”!

  新时代“鱼米之乡”的农民不仅有丰富的物质生活,更有繁荣的文化生活。乡村的美丽不仅需要有蓬勃的经济活力,更要有过硬的文化软实力。

  嘉兴坚持以文化礼堂建设为抓手,繁荣农村的文化生活,让千年乡村文化积淀的精华焕发新的生机活力,让优良的乡村文化传统在新时代文化脉搏里传承与重生。嘉兴在全省率先把城市图书馆开到村民家门口,率先在全省实现文化礼堂全覆盖,率先让文化礼堂实现“四常”:大门常开、活动常态、内容常新、村民常来。文化礼堂不仅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通过以文化人、以文亲民,推动了乡村治理方式的转变创新,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

  在嘉兴农民的“丰收”字典里,党建引领“红色”基因,产业发展“蓝色”活力,乡村文化“青色”底蕴,全域秀美“绿色”生态,城乡融合“金色”品质……“红、蓝、青、绿、金”五种色彩在“三农”领域交相辉映,唱响了一曲新时代的田园牧歌,编织起世界级的江南水乡诗画梦,也将继续为全市打造“重要窗口”中最精彩板块贡献更强大的“三农”力量。

  丰收:凝聚起共同富裕的澎湃力量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秋之间,嘉兴深入谋划共同富裕这篇大文章,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路上,嘉兴市委市政府表示,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和省委决策,立足统筹城乡发展的先发优势和丰富实践,率先闯出以城乡高水平融合为特色,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和共同富裕相互促进、螺旋式上升的新路子,争当全省示范区建设的先锋、全国共同富裕的排头兵,努力为示范区建设和共富大局贡献更多的嘉兴智慧、嘉兴力量。

  《嘉兴深化城乡统筹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典范城市行动方案(2021-2025年)》对未来的共富有着切实而明确的目标: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先行,全市实现“三富四优”,争当“七个典范”“五幅图景”。

  到2025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8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58以内,家庭年可支配收入10万至50万元的群体比例达到81%、20万至60万元的群体比例力争达到45.5%,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内部高低收入人群收入差距缩小,农村居民收入持续领跑,形成更加稳健、更有活力的橄榄型社会结构。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红船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中最精彩板块的嘉兴,向着人类共同的梦想,开始了极为挑战的探索。全市全面推进八大行动,锚定高水平共同富裕7大类60项指标、30项重大改革清单、30个重大标志性工程,以不破楼兰誓不还的坚强意志、一往无前勇争先的奋斗姿态,为嘉兴共同富裕美好社会形态的“五幅图景”奋力拼搏!

  南湖的桨声里,荡漾着历史的回声:100年前,在南湖红船上召开的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就明确提出“消灭阶级差别”“宣传共产主义”,这表明我们党在诞生之时就把共同富裕作为理想追求。今天,“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典范城市”的战鼓已经擂响。

  今年上半年,嘉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42.14亿元,增长13.9%,增速高于全国全省。财政总收入755.11亿元,列全国地级城市第三位,增长2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6.96亿元,列全省第三。规上工业增加值1178.1亿元,同比增长22.6%,分别高于全国、全省6.7和1.8个百分点,列全省第三;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等增速居全省前列,银行业金融本外币贷款余额增速连续6个月列全省第一。外向型经济强劲有力,进出口总值1750.9亿元、创历史新高,出口增速列全省第三……

  “我庆幸,我选择了回家。这里的创业环境、政策支持跟上海、杭州不相上下,尤其是场地供给、生活成本、地理位置等方面更有优势,有利于公司留住优秀人才,更适合研发驱动型的高科技企业。这里不仅播下了我梦想的种子,也让我得到了丰收的喜悦!”80后科学家许枞是地道的嘉兴人,在美国哈佛攻读博士期间,曾在世界顶级期刊《细胞》杂志上发表过封面文章,如今他和来自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的专家学者在嘉善共同创办了药物牧场(浙江药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乘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东风,在嘉禾大地书写着丰收神话。

  我们诚挚祝愿也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红船起航地所有的创新与坚守,奋斗与汗水,都能化为丰收的杯盏与锣鼓,奏响新时代奋进的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