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政府信息 > 嘉兴市人民政府公报 > 2016年度 > 2016年第2期

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嘉兴市“互联网+”行动(2016-2018年)实施意见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2-12-01 14:42 信息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嘉兴市“互联网+”行动(2016-2018年)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1月13日


嘉兴市“互联网+”行动(2016-2018年)

实施意见

为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根据《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国发〔2015〕50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信息经济的指导意见》(浙政发〔2014〕21号),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围绕打造“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以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为重点,增强城市治理和民生服务能力,加速产业转型变革,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互联网与社会各领域的全面深度融合,打造全国“互联网+”跨界融合与创新应用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二)基本原则。

——互联互通,开放共享。推动各领域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加快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将互联网作为信息资源共享和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以互联网推动碎片化资源整合,形成基于信息互联互通、开放共享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新模式。

——跨界融合,创新引领。坚持“应用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鼓励传统企业积极运用互联网创新商业模式,变革生产方式,加强不同领域企业间的跨界合作,以跨界融合引领产业与社会发展前沿,推动新模式新业态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

——需求导向,服务民生。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着眼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立足于市民生活、企业生产与运营、政府管理与服务的实际需求,切实以“互联网+”推动居民生活便捷化、公共服务高效化,提升群众幸福感。

——先行先试,示范带动。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以示范试点带动全市“互联网+”创新发展,打造互联网创新发展综合试验区,加强信息基础设施与数据信息安全保障,使我市信息经济成为发展新亮点。

(三)发展目标。

到2018年,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产业网络化水平显著提升,“互联网+”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基于互联网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引领经济发展方式变革的重要力量,公共领域“互联网+”应用成效突出,建成全国“互联网+”“三市一地”。

——建成新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先行市。建成泛在、普惠、高效的宽带服务网络,全市城域出口总带宽达2500G,跨境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稳定性显著提高。成为全国4G+普及推广和5G建设先行示范区。无线局域网WiFi建设与应用走在全国前列。建成覆盖全市的智能传感网络。建成互联网交换中心(NAP)。云计算服务能力位居全国前列,建成2-3个国家级云数据中心。

——建成互联网与产业融合创新示范市。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重点企业机器设备联网率达到40%,建成智慧工厂10个,智能制造示范基地3个,重点行业云制造平台2个。互联网与服务业实现高度融合,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电子商务网络销售额突破3000亿元。“互联网+”新兴产业规模超过300亿元,建成互联网产业园10个,众创空间60个,各类科技企业孵化机构30个。

——建成全国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完成公共信息的互联互通与开放共享,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民生服务便捷化、普惠化和智慧化,在健康、养老、城管、旅游、交通、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领域互联网应用覆盖全市城乡居民,应用普及率达80%,成为提升居民幸福感的重要手段。

——建成全国互联网制度与环境建设高地。互联网监管体制机制创新取得突破,多方协同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网络安全保障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对“互联网+”认识水平和应用能力显著提高,成为全国互联网文化策源地和传播地。

二、重点任务

(一)推进“互联网+”基础设施,构筑新一代互联网城市。

着力提升网络基础设施能级,全面构建城市感知网络,加快绿色云数据中心建设,强化信息基础设施服务功能。

1.构建新一代通信网络,建设“宽带嘉兴”。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深入推进“光网城市”建设,推广100Mbps以上高带宽光纤接入服务,发展高速移动通信网络,开展4G+技术普及应用,争取5G商用试点。积极建设下一代互联网(IPv6),推进IPv6的规模化商用,争创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加速面向全市范围的无线局域网覆盖建设,2016年率先实现免费WiFi(i-Jiaxing)在主要旅游景点、商业区、医院、学校、现代产业园区等公共热点区域的覆盖,2018年实现全市全覆盖。申请建设国际互联网出入口专用通道和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探索在乌镇互联网经济创新发展综合试验区提供互联网国际通信专项服务。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全面推进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争创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市经信委、桐乡市等负责,列第一位的为牵头部门,下同)

2.加快智能传感网络建设,构建“感知嘉兴”。构建城市全面感知体系,综合利用多种感知手段,将摄像头、RFID、智能卡、二维码、GPS等感知设备全面融入公共治安、城市管理、道路交通、城市卫生、生态环境、生产安全、旅游服务等城市运营管理各个环节。加大物联网技术在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力度,将各类传感器植入大型公建、地下管网、路政设施、城市照明、景观亮化、监控设施、大型广告、交通、电力、供水、供气、通信、邮政、健身等公共基础设施中,对城市部件广泛部署自动感知终端,并接入互联网,形成遍布全市的基础设施感知网络,为智慧城市运行提供基础信息。(市经信委、市交通运输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公安局、市环保局、市安监局、市旅委等负责)

3.建设绿色云数据中心,打造“云上嘉兴”。推动传统数据中心优化升级为弹性可扩展、高效节能、分布式的云数据中心。增加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与国家骨干网的互联网接入带宽,扩大内容分发容量和覆盖范围,推进互联网交换中心(NAP)建设。依托中国航信中央企业共用信息(灾备)服务中心,搭建国家互联网(华东)数据中心。加快信达北斗数据中心、协鑫集团华东数据中心建设与应用。大力引进国家级云数据中心,提高云计算服务能力,实现云存储容量达到30PB,单集群并行计算一次处理3TB数据。(市经信委、南湖区、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等负责)

(二)推进“互联网+”产业升级,打造国家互联网经济创新发展综合试验区。

运用互联网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兴产业,扶持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推进“互联网+”创业创新,优化产业布局,实现互联网与产业深度融合。

1.推进“互联网+”优势产业,注入发展新活力。

(1)积极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以粮油、蔬菜、水果、畜牧、水产、蚕桑、食用菌、花卉苗木等农产品为重点,依托现代农业综合区、特色农业精品园,大力推广农业物联网应用,建设5个智慧农业示范园区。发展“互联网+”休闲观光旅游农业,加快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三维场景交互技术等在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基地、农家乐特色村(点)的应用,打造一批嘉兴特色“网络农场”。建设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程信息化,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程可追溯。构建涵盖农产品供求、农资供求、农业知识、农技指导、农业投融资、农产品市场动态监测等信息的智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农业资源的有效整合。(市农业经济局、市商务局)

(2)深入推进“互联网+”智能制造。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光伏、化工等优势产业加快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控制系统应用,促进制造信息实时监测、智能化控制和工艺的仿真优化。加快建设智能制造示范试点,在禾欣可乐丽、浙江金达、福莱特、舒福德、捷顺旅游制品等龙头企业开展智慧工厂试点;在嘉善精密机械产业园、海盐核电装备产业园、平湖光机电产业园、海宁特种设备产业园、秀洲智能家居·集成装饰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实施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和园区智能化升级,推广智能监测、远程诊断管理、全产业链追溯等工业互联网新应用。发展云制造、云设计等新模式,以毛衫、皮革、光伏、家纺、集成装饰等特色产业为依托,建立重点行业云制造平台,推动设计资源、制造资源的开放共享。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研发众包等网络化制造方式。依托上海交大浙江“机器换人”研究院、杭州湾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基地,研发生产智能制造装备与软硬件产品,提高智能制造服务水平。(市经信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等负责)

(3)大力发展“互联网+”智慧物流。以中国智能骨干网(嘉兴)项目为重点,完善区域物流总部基地建设,打造长三角智慧物流中心。推进嘉兴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二期建设,实现跨区域跨行业物流数据交换、物流资源整合。提升物流企业网络化管理水平,推动川山甲供应链、宝湾物流、未名物流、德邦、顺丰、圆通、申通等物流领军企业加强与制造、商贸企业的信息互通,打通物流信息链,推进全程透明可视化管理,提高智慧物流服务水平。开展智能仓储体系建设,实现仓储智能管理与货物的实时跟踪、网络化管理以及库存信息高度共享。鼓励发展社区自提柜、冷链储藏柜、代收服务点等新型社区化配送模式,加快推进县到村的物流配送网络和村级配送网点建设。(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等负责)

(4)创新发展“互联网+”现代服务。推动互联网向服务业全面渗透,依托嘉兴国际商务区、海宁皮革省级工业设计基地、桐乡濮院羊毛衫320创意广场、长三角工业设计研究院等,加快发展基于互联网的研发设计、品牌运营、检测认证、科技服务、法律咨询、人力资源等生产性服务,着力打造智能化的时尚、设计产业。培育一批信息技术专业服务商,为企业提供个性化互联网解决方案,提供数据分析挖掘、网络策划、运营管理等服务。积极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分享经济,推广出行工具在线租赁、住房在线租赁、个人用品在线租赁等新业态,推动碎片化社会资源整合和高效利用。发展网络化本地生活,加快移动互联网与生活服务的结合,在餐饮、娱乐、健身、家政等生活服务领域培育线上线下结合的生活服务新模式。(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等负责)

2.发展“互联网+”新兴产业,打造经济新引擎。

(1)提升发展电子商务。全力推进产业电商,在皮革、纺织、服装、集成装饰、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集聚区加快建设电商楼宇,完善电商配套服务,推进全市生产企业采取网络零售、在线批发、跨境电商、网上大宗交易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发展电子商务。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实施“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产业格局,培育一批电商特色的“淘宝村”、“淘宝镇”及农村专业化电商示范企业;继续实施“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建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网点,不断增强村级网点和智能投递服务网络的服务功能。创新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打造中欧海贝尔特色跨境电商产业园,集聚国际第三方物流企业、海外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依托嘉兴综合保税区对接上海自贸区,加快推进海宁皮革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完善跨境电商综合管理服务体系;依托嘉兴国际电子商务应用平台,建立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开通贸易备案、报关、检验检疫、结汇和退税等业务管理接口,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市商务局、市农业经济局、嘉兴海关等负责)

(2)加紧布局云服务与大数据。大力引进英特尔、惠普、浪潮、华为、阿里巴巴、百度等国际国内知名云服务企业。依托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浙江电腾光伏云等省级云工程与云服务重点企业研究院,着力突破云服务应用核心技术。依托赛贝斯移动云计算技术中心,开发移动云计算应用技术和服务平台,依托秀洲工业云服务平台,拓展工业云服务,探索云计算应用新业态、新模式。支持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信息技术研究所建立云计算信息安全实验平台。建立全国性重点行业大数据平台,深化大数据在光伏、皮革、毛衫、茧丝绸、集成装饰等优势行业的创新应用,提升行业精准化发展水平。推动信用、交通、卫生、社保、文化、教育等公共数据资源率先向社会开放,开展城市大数据创新应用示范。建设大数据资源交易平台,推动嘉兴成为华东大数据交易中心。建立大数据产业联盟,引进大数据资产评估、开发应用机构,加快形成“载体—平台—应用”的产业功能体系。以泰格嘉兴数据园为载体,建设全国最大临床数据管理分析中心,为国内药企提供医药大数据挖掘服务。(市经信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等负责)

(3)培育地理信息产业。完善嘉兴市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完成“智慧嘉兴”时空信息云平台升级改造,为我市发展地理信息产业提供基础服务。依托嘉兴四维、佳利电子等北斗信息服务企业,加强遥感数据处理技术研发,提高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能力,推动新型大规模遥感数据应用,发展精准3D室内外导航、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务,提升动态位置信息服务能力,加强卫星导航与车联网的融合应用,发展基于北斗的车载终端集成技术,建设无人驾驶汽车测试中心。依托嘉兴智慧产业创新园,培育地理信息产业链,提供北斗综合解决方案,加速北斗产业化应用,推广道路港口高精度实时定位调度监控系统、基于北斗的精准气象服务,推进面向政府管理决策、企业生产运营、大众生活和智慧城管的地理信息应用,积极发展基于移动位置的创新产品与服务。(市经信委、市建委、市发展改革委等负责)        

(4)扶持跨界融合新业态。依托现有信息产业重点平台,扶持互联网跨界融合新业态、新产业。提升发展智能家居产业,加快开发智能产品,重点突破传感器及芯片、网络通信技术等,开发具有自动感知自身状态、服务状态、住宅空间状态的智能产品,搭建包括客户(市场)需求、体验展示、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销售物流、服务反馈等关键环节在内的物联网体系,建设家居时尚设计、健康服务“云平台”,探索建立智能家居公共数据服务标准,提高产品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实现与家居生活关联的其他设备高效集成及互联互通。重点培育可穿戴设备、数字内容、智能硬件、车联网、互联网金融等新业态。推进平湖智能穿戴设备产业基地建设,研发生产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腕带、智能服装等穿戴式智能设备,建成集设计研发、智能制造、销售贸易、服务外包、国际物流于一体,交易额过千亿元的大型可穿戴设备产业集聚中心。依托嘉兴国际创意文化产业园、嘉兴江南传媒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发展线上展示与线下实地体验相结合的数字内容产业,促进网络广告创意、动漫游戏、数字出版等新业态发展。依托南湖互联网金融(基金)小镇、北科建互联网金融基地和嘉兴国际金融广场,积极发展网络支付、网络借贷、众筹、互联网银行、网络征信、网络保险等互联网金融新业态。〔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委、市商务局、市金融办、相关县(市、区)等负责〕

3.推动“互联网+”创业创新,培育经济新动能。

推进“泛孵化器”建设,鼓励各类社会资源创建科技企业孵化机构,推动孵化器网上创业项目展示、创新资源对接,提升网络化服务水平。建设网络化“众创空间”,充分利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特色小镇、科技企业孵化器、特色产业基地、新经济园、“两创”中心、大学科技园、科研院所的有利条件,发挥企业、创业投资机构、社会组织等力量的主力军作用,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为创业创新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充分利用浙江省科技创新云平台,积极发挥“创新券”作用,为中小企业、创业者提供一站式创业创新服务。推动各方建立网络化开放式创新产业联盟,加强创新资源共享与合作,推进科研成果产业化。(市科技局、市经信委等负责)

4.建设“互联网+”示范园区,谋划产业新布局。

大力推进乌镇国家互联网经济示范园区建设,打造“一城一核多功能区”。其中,乌镇核心区加快推进互联网会展中心、智慧旅游体验中心、数字内容创意中心建设,重点推进乌镇街、创客村建设,打造互联网众创平台,着力发展互联网产业;嘉兴科技城主平台重点发展通信电子及装备产业核心产业,集成电路及新型元器件和云计算与大数据两大支撑产业,及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网络安全、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娱乐、互联网运营与技术服务、“互联网+”新业态等七大应用产业,多功能区包括桐乡经济开发区、秀洲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嘉兴国际商务区核心区、南湖互联网金融(基金)小镇、南湖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秀洲智能家居·集成装饰产业园、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中德(嘉兴)产业合作园、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智慧产业创新园、嘉兴港区智慧园区、海盐杭州湾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海宁智慧城、海宁漕河泾开发区,打造特色互联网产业集聚区。(市经信委、市科技局、相关县(市、区)等负责)

(三)推进“互联网+”城市应用,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

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运用互联网构建现代城市治理新方式,推进互联网在民生领域的应用,实现居民生活便捷化、智慧化。

1.推进“互联网+”城市治理,探索现代治理新方式。

推动各部门数据迁移到嘉兴市政务云平台,依托市政务云平台,建立网络互通中心、应用承载中心、信息共享中心,推进政府部门数据互联互通与业务协同,提升社会治理科学决策能力和政务服务精细化水平。完善嘉兴政务服务网功能,实现政府权力清单、企业投资负面清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和政府责任清单的透明化管理,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建立城市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推动城市信息开放,搭建公共部门与公众实时沟通新渠道,提升网络舆情治理水平和公众社会治理参与度。加强城市综合执法,建设综合行政执法指挥调度平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执法信息资源,实现全覆盖的执法管控网格,提高行政执法的效率和透明度,实现执法信息和线索网上流转,执法过程跟踪监控、预警提示,执法信息发布和数据处理自动化、智能化,执法情况交流与反馈双向互动等,实现数字城管向智慧城管的转变,提升城市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运用互联网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形成基于信息网络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服务型政府。(市政府办公室、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社会保障事务局等负责)

2.推进“互联网+”民生应用,构建和谐幸福城。

(1)推进“互联网+”便民服务,提供一站式城市服务。完善嘉兴“市民之家”APP应用,为市民提供机动车违章、停车查询、路况及公交查询、生活缴费、医院挂号、社会保险、婚育、环境气象、家庭用能等全方位便民信息服务,实现一站式市民网上业务办理和城市信息查询。创新构建“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新机制,建立以网页、短信、手机APP(交管12123)、12123语音服务电话多种形式的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实现网上网下一体化的便捷服务。对社会事务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开发各类便民应用,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构建涵盖政府、企业、个人等信用主体的信用信息资源平台,强化信用监测警示,逐步向社会公众开通社会公开类信息的信用公示和法人信用查询服务,争创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市发展改革委、市社会保障事务局、市公安局等负责)

(2)推广“互联网+”智慧旅游,打造嘉兴旅游金名片。建立智慧旅游监管体系、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智慧旅游营销体系,搭建覆盖全市的智慧旅游新架构。加强与通信运营商、专业网络公司的合作,共建旅游数据感知与采集网络,完善嘉兴旅游基础数据库。开展旅游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实现智慧旅游精准化营销。加快智慧景区建设,打造以乌镇为代表的智慧景区新标杆。加强与国内外在线旅游服务商(OTA)的合作,进一步推进嘉兴旅游商务中介平台——巨蟹旅行网、“iTravels·嘉兴”,及嘉兴旅游微信、微博等在线应用,提升游客旅游体验。积极推动“互联网+旅游+农业”、“互联网+旅游+工业”、“互联网+旅游+文化”、“互联网+旅游+交通”、“互联网+旅游+商贸”等跨行业融合,打造具有嘉兴特色的现代旅游产业发展和运行新模式。(市旅委、市经信委等负责)

(3)提升“互联网+”便捷交通,实现高效出行新体验。加强公路、港航、运管等设施运行状态与通行信息采集,推广车(船)联网智能化技术应用,形成更加完善的交通运输感知体系。加快推进嘉兴智慧交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二期建设,在市本级交通数据资源完善基础上,拓展到各县(市、区)级交通数据资源交换共享,进一步集成全市公路、港航、运管及道路交通等信息。建设公路、港航和运管行业监管系统,完善智慧交通综合交通指挥中心。加快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系统建设。提升交通网站“智慧出行”和禾行通APP在出行规划、智慧公交、公共自行车、实时路况、停车诱导、车辆维修等方面的应用体验。加强和创新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推动公安交通管理指挥集成平台建设,提高交通管理部门情报主导、精确打击、主动防控水平,构建快速高效的交通指挥体系、常态实战的新型勤务机制,进一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情况。推动全市各类交通运输信息优先向社会开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优化交通服务。推动全市各类交通运输信息优先向社会开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优化交通服务。(市交通运输局、市建委、市公安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港务局、嘉兴海事局等负责)

(4)推广“互联网+”文化教育,建设网上文化名城。

加强互联网环境下的文化资源开发、共享与管理,将“嘉兴掼牛”、南湖红船等传统文化艺术,转化成数字化、虚拟化文化产品,通过互联网新媒体,重现嘉兴历史文化魅力。推进嘉兴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文化馆、网上美术馆、网上非遗展示馆建设。拓展嘉兴“文化有约”平台功能,实现在互联网平台、手机移动终端、数字电视平台上的多终端应用,建成网上数字文化服务综合平台。积极开展“智慧校园”建设,搭建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社会教育的课程资源和自主学习资源,实现网络化全民教育。(市文化局、市教育局等负责)

(5)推进“互联网+” 健康养老,建设“宜居宜养新嘉兴”。整合全市人口健康数据,建立互联互通、使用便捷、全程监管的人口健康信息系统。建设嘉兴区域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区域卫生信息互通互认和资源共享。通过预约诊疗、诊间结算等方式,推进居民就医流程优化。完善“健康嘉兴”门户和掌上服务,实现居民网上健康信息咨询、查询与管理等功能。建设区域影像、区域心电中心,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整合共享。推进健康大数据在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健康服务、药品管理等方面的有效应用。建立居家养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养老咨询、评估申请、服务项目选择等在线服务。加快推进嘉善县老年公寓、海宁市社会福利中心、桐乡市城乡社区智慧养老平台等首批国家养老服务信息惠民试点建设。(市卫生计生委、市民政局、市社保事务局等负责)

(6)推进“互联网+”节能环保,构筑绿色生活新屏障。顺应新能源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潮流趋势,重点在分布式应用、用户侧储能、能源路由器、充电桩、智能电表、智能逆变器等领域,提前谋划布局新能源互联网产业。加强重点用能企业、数据中心的能耗在线监测和大数据分析,开展数据中心节能技术创新和推广。依托秀洲区国家863智能微电网项目,推进分布式能源的智能微电网关键技术研究和集成应用,支持浙江电腾光伏云建设光伏云服务的智慧小区电网示范。依托智慧能源监测,提高污染物排放实时在线监测水平,重点开展针对废气、废水的企业污染源及化工园区在线监测和大数据分析。建设嘉兴智慧环保信息系统,提升环境管理智慧化水平。(市环保局、市水利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委、嘉兴电力局等负责)

(7)推进“互联网+”安全监管,构建智慧安监信息化平台。坚持需求主导、强化顶层设计、提升应用效能,不断提高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应用水平,推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建设,逐步实现数据的统一集中管理和智能化处理。围绕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合可视化发展形势,提供全面感知的、有效控制的高效管理和优良服务。在形成支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行业智能应用的基础上,建立面向服务的智慧安监物联网信息化综合应用统一管理平台,为公众、企业、政府部门等提供适当的、智能的应用与服务。(市安监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等负责)

三、保障措施

(一)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建立“互联网+”行动实施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解决重大问题,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推进。建立高级别、跨领域、跨行业的“互联网+”行动专家咨询委员会。完善项目预审和协调机制,统筹项目管理,避免重复建设。适时建立嘉兴市大数据管理中心,将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纳入“五型机关”考核机制,推动部门间数据共享交换。制订公共信息资源开放管理办法,推进公共信息资源有序开放。实施互联网负面清单管理,破除新兴产业行业准入、市场监管等方面政策障碍。创新乌镇互联网创新试验区管理模式,争取省级层面成立“乌镇互联网创新试验区建设指导小组”,全面组织协调指导试验区的发展,在互联网管理关键领域和环节上先行先试。

(二)强化人才智力支撑。加大互联网领域高端人才和团队引进力度,创新人才合作与奖励机制,推动远程专家交流合作与灵活引进人才。依托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和嘉兴学院等科研教育机构,加快建设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中国互联网大学、中国(乌镇)互联网人才培训中心,开展全方位、多层次互联网专业人才培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互联网领域产教结合,全面推进校企联合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推进首席信息官(CIO)制度,引进“互联网+”专业化社会培训机构,着力培养兼具互联网思维和专业知识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支持各行业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开展人才交流合作,联合建立“互联网+”研发机构和实验中心。

(三)完善融资服务体系。引进国内外知名互联网天使投资、股权投资机构,鼓励引导各类私募基金、风投资金和创投机构投资互联网创业创新型企业。鼓励金融机构针对互联网企业,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在“互联网+”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互联网+”建设。设立市互联网产业投资引导资金,充分发挥引导基金对“互联网+”创业创新的支持作用。鼓励企业、创客通过众筹等新型网络化融资方式,开展创业融资。引进知识产权专业评估机构,积极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支持互联网企业利用境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委托第三方机构为企业资本市场融资提供指导。

(四)加强网络安全保障。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构建支撑“互联网+”行动全过程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实施信息安全专项,开展网络安全应用示范,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研究,提高“互联网+”安全核心技术和产品水平,加强“互联网+”基础网络、政府、能源、交通、金融以及世界互联网大会等关键领域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加强重要领域工业控制系统及物联网应用的安全防护和管理。建立个人信息安全保护规范,提高数据中心安全防护水平,完善网络安全监测评估、监督管理、标准认证和创新能力体系建设。

(五)营造浓厚发展氛围。发挥世界互联网大会影响力,建设“互联网+”体验中心,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展示嘉兴“互联网+”创新发展的政策方针、突出成绩和发展前景,形成全民普遍认同并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广泛组织开展“互联网+”发展论坛、专题研讨、现场交流会、主题沙龙等活动,依托国际化网络平台和新型网络社交渠道,发挥网络新媒体作用,积极宣传嘉兴“互联网+”典型案例,推动嘉兴成为全国互联网文化重要策源地和传播中心。


附件:嘉兴市“互联网+”行动计划重点项目及进度表


作者:

信息来源: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