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政府信息 > 嘉兴市人民政府公报 > 2012年度 > 2012年第9期

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进一步稳定外贸增长实施意见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2-12-13 18:19 信息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关于进一步稳定外贸增长的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一二年八月八日


关于进一步稳定外贸增长的实施意见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严峻复杂,国际市场需求减弱,我市对外贸易发展面临较大困难。为确保2012年全市外贸发展各项工作顺利完成,现就进一步稳定外贸增长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稳定外贸增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外贸易是我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拉动我市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完成全年外贸目标任务困难不小。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转中求好”的工作基调,充分认识稳定外贸增长对于保持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全力以赴、积极应对,切实做好外贸稳定发展工作,为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安定和谐作出应有贡献。

二、稳定外贸增长的总体要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分解指标,挖掘潜力,狠抓落实,确保完成年度对外贸易增长目标任务。要进一步加大促进出口稳定增长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对进出口企业的服务力度,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外贸发展中的实际困难与问题,着力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为外贸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硬环境。

三、加大企业出口参展扶持力度。把“拓市场、抓订单”作为稳定外贸增长的首要工作,努力稳住和扩大发达国家市场特别是欧盟市场的份额,大力开拓东盟、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积极推动企业参加境内外各类国际性展会,抢抓出口订单。市本级财政要增加对企业参加各类国际性展会的资金支持,各县(市、区)财政也要加大对企业参加境内外品牌和专业展会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参展成效。

四、多渠道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培育具有对外贸易功能的专业市场,引导市场内企业开展对外贸易。加快普及电子商务应用,培育扶持一批重点电子商务企业和平台,推进电子商务和传统市场互动发展,支持中小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设境外分销体系或零售终端,支持网络零售企业(B2C)开展境外销售业务。组织企业参加上海跨国采购会、浙江商务服务博览会跨国采购等重要采购活动,积极邀请境外大型和专业采购商来我市采购商品。

五、实施“走出去”带动外贸发展。加快建设境外营销网络,鼓励企业通过并购获得国际品牌和销售网络,重点支持一批巩固欧盟市场、拓展新兴市场成效明显的境外贸易营销平台和机构。鼓励支持企业通过对外投资、工程承包,带动我市机电装备、零部件和半成品的出口。大力推进海外浙商和我市经济融合发展,鼓励海外浙商采购嘉兴商品。

六、加快推动出口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出口品牌培育体系,引导和促进出口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和诚信自律。切实抓好出口基地建设,建设好一批外贸公共服务平台。鼓励进出口企业增加研发、技改投入,加强技术创新,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积极引进新能源、新材料、高新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推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在全市外贸出口中的比重。

七、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推进加工贸易产业链向研发设计、创立品牌、营销服务等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延长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进一步拓展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贸易功能,支持企业在区内设立营销、物流、仓储、研发等中心。

八、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推动对外文化贸易、软件出口、技术出口和其他国际重点领域服务贸易发展,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提高服务贸易份额。着力推动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发展,支持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和人才培训机构建设,提高我市服务外包企业的承接能力和水平。

九、积极扩大进口。认真落实国家扩大进口的政策措施,抓住部分商品进口关税调整的机遇,扩大我市急需的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重要资源能源性产品、新型环保装备等进口,适度扩大消费品进口。鼓励企业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加快技术改造,鼓励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近期内修订我市重点鼓励进口的产品和技术目录,充分运用进口贴息、优惠进口信贷、进口信用保险等政策,引导企业扩大进口。

十、加快进口平台建设。抓住全省实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机遇,发挥嘉兴在长三角的区位优势,依托海关特殊监管区、嘉兴港,增强进口商品集散交易功能,培育建立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特色进口商品交易中心。推进进口商品专业市场建设,依托秀洲洪合毛衫城和平湖服装城、箱包城,以及海宁皮革城、桐乡濮院毛衫城等现有市场,培育进口商品国内市场载体。探索与国外知名展览机构合作举办进口展会。

十一、积极培育进出口主体。建立重点进出口企业联系制度,加强进出口龙头企业培育,形成若干个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大型进出口企业集团,增强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在中小企业中选择一批业务有特色、经营商品符合我市产业发展需求的成长型企业,开展专项服务培育,促进一批专业化进出口队伍的形成。

十二、加大贸易融资支持力度。推动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出口订单质押贷款、出口退税质押融资、出口信保保单融资等信贷业务,支持企业扩大出口;推动金融机构开展进口远期信用证、海外代付等信贷业务,为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能源原材料进口提供贸易融资支持。引导外汇指定银行积极开展外汇信贷产品创新,提高中小法人银行为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贸易融资的能力。积极发挥进出口银行政策性贷款杠杆作用,加大对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农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高新技术产品、资源类商品和关键技术设备进口。有效落实信保公司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保险的“421”专项政策安排,推动电力、船舶、汽车、光伏等大型成套设备出口。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控制进出口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上浮的比例,不得通过附加不合理贷款条件变相抬高贷款利率。

十三、加强外汇管理服务。深入开展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试点,不断简化汇兑手续,使进出口企业充分享受新政策便利。引导企业通过出口收入存放境外合理调度外汇资金,适度扩大存放境外账户收支范围。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集团开展内部成员外汇资金集中管理,提高外汇资金利用效率。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外汇远期、掉期、期权等避险工具推广力度,鼓励外贸企业在跨境贸易中运用人民币结算。

十四、健全贸易风险保障机制。加大政府支持企业投保力度,扩大企业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提高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抗风险能力。不断完善和推广出口信用保险简易承保模式,进一步简化操作手续、降低投保费率,为小微企业提供零门槛、低成本、易操作的出口信用保险服务。

十五、加大财政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引导作用,重点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抢抓外贸订单。进一步调整完善政策,主动与国家、省各项政策对接。市本级财政2012年新增1000万元专项资金,加大对进出口的财政扶持力度。各县(市、区)要结合本地实际出台财政扶持政策,安排专项资金,加快政策兑现速度,重点支持企业参加各类境内外知名展会和专业展会、利用电子商务拓市场、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等,确保外贸稳定增长。

十六、加强出口退税政策支持。推行出口退税分类管理,外贸企业实行每月多批次申报退税,提高退税效率,加快退税进度。对符合条件的交通运输工具和机器设备出口生产企业,可提前申报免抵退税,在货物报关出口后,办理已退(免)税核销,缓解企业资金困难。放宽企业申报退税期限,由原定90天调整为最长470天,即对当年出口的货物,可在出口次月至次年4月的各个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申报退税。对集团内成员企业收购出口的成员企业及集团公司生产的货物,可视同自产货物退(免)税。对出口企业未按规定申报或未补齐增值税退(免)税凭证的出口货物劳务实行免税。对小型企业、新发生出口业务的企业取消12个月限制,符合条件即可办理免抵退税。

十七、推进海关通关便利化。进一步落实“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和跨关区通关货物“应转尽转”等措施,推进进出口分类通关,做好高资信企业培育工作,继续实行非工作时间和节假日“预约通关”制度,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引导企业善用保税政策,支持企业通过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扩大相关商品进口,降低经营成本。推进口岸执法单位监管数据的互联互通、共享使用。

十八、优化检验检疫监管模式。不断完善检验检疫直通放行、绿色通道和“提前申报、落地放行”等便捷通关服务措施,缩短出口货物口岸滞留时间。推进区域化管理,严格执行检验检疫费减免政策、帮助企业用足用好原产地优惠政策。创新进口查验放行机制,探索进口直通放行制度,完善对重要资源性商品、成套设备、可再生资源等重点商品的进口检验管理与服务。

十九、优化对进出口企业的服务。严格落实中央和地方已出台的有关减轻出口企业税费负担的一揽子政策。深入开展各项外贸服务活动,加大外贸各个环节的政策法规宣传力度,加强对进出口企业的服务和指导,切实解决企业实际困难。进一步增加和完善外贸运行监测点建设,加强重点出口企业运行状况监测,密切关注国内外各项因素变化对我市进出口企业的影响,提高政府决策和服务水平。深化贸易摩擦预警建设,完善贸易摩擦应对机制,支持出口企业主动应对各类贸易摩擦。

二十、加强外贸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成立全市外贸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完善发展改革、经信、商务、财政、人行(外汇管理)、税务、海关、检验检疫、出入境、工商、质量技监、出口信保等部门(单位)的工作协调机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外贸形势,及时协调解决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发展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作者:

信息来源: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