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546445/2022-417431 | 文号: | 嘉政办发〔2022〕10号 |
发布单位: | 市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 | 2022-03-10 |
【媒体解读】紧扣“制造强市” 凸显“数字赋能” 加快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嘉兴这样干 | |
政策原文>> | |
发布日期:
2022-
03-
18
09:
29
信息来源:
南湖晚报
浏览次数:
来源:《南湖晚报》2022年3月18日第17版,记者:孔嘉敏,通讯员 :刘丽佳。 软件产业是信息技术之魂、网络安全之盾、经济转型之擎、数字社会之基。近年来,我市积极培育发展软件产业,并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2021年,据省经信厅统计,嘉兴全市软件业务收入实现75.2亿元,总量居全省第四,同比增长45.8%,增速居全省第二。 为深入推进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升级版,近日,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快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该《实施意见》出台后,软件行业会得到哪些实实在在的支持与服务?下一步,聚焦软件产业,我市又会有哪些新动作? 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争创“中国软件名城” “《实施意见》中提出要统筹考虑现有软件产业基础和布局,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投入,协调各地软件产业差异化、特色化、协同化发展,加快构建‘一核三园引领、全域整体推进’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嘉兴市经信局数字经济处处长沈林中介绍。 何为“一核三园”?就是以长三角(嘉兴)软件交付基地为重点,打造“嘉兴软件产业核心区”;以行业应用软件、数据服务为重点,打造“桐乡软件产业特色园”;以关键基础软件、前瞻新兴软件为重点,打造“南湖软件产业特色园”;以集成电路设计为重点,打造“海宁软件产业特色园”。 软件是制造强市的关键支撑,对于该产业未来的发展,《实施意见》中也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到2025年,全市软件业务收入达到300亿元,软件产业领域省级以上高端人才和海外工程师人数超过100人,软件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引进、培育软件业务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5家、5亿元以上企业10家、亿元以上企业50家…… “我们将以打造软件名园、名企、名品、名人为着力点,争创‘中国软件名城’,实现半年拉框架、一年出形象,两年成规模、三年出成效。”沈林中表示,我市将紧扣“制造强市”,凸显“数字赋能”,不断提升软件创新能力、开发能力、应用能力和服务支撑能力,把嘉兴建设成为长三角区域有影响力的软件产业集聚地、软件技术创新策源地、软件人才汇聚地,为加快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聚焦重点软件产业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得知《实施意见》出台,我们真的挺开心的,相信有政府的扶持,我们企业以及整个软件行业都会得到迅猛的发展。”浙江太美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道。 据悉,太美医疗科技是国内领先的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生命科学产业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和服务覆盖临床研究、药物警戒、医药市场营销等环节。 “新药研发的复杂性和高标准对临床研究各环节信息交互、数据管理、质量控制、多方协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数字赋能下,有助于提高医药研究效率,控制研究成本,降低研究风险,提高研究质量,并加速新药上市。”该负责人表示,随着软件行业的快速发展,公司正在全力推动医药行业各环节的数字化进程。 记者看到,《实施意见》明确,我市将聚焦重点软件产业,大力发展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软件、红色数字文化创意软件,做优做精集成电路设计,做大做强信息技术服务业,积极培育软件新兴产业。 嘉兴市各级财政将统筹安排资金,用于软件关键技术攻关、重点软件企业招引、专业人员培训补助、软件创新和人才补助等。如:对引进的软件领域重大项目,按重大项目标准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对在嘉兴软件领域实现就业并在符合条件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培训合格的人员,给予30%的培训费补助;对产品被评定为省级、国家级首版次软件产品的企业,分别给予50万元、150万元一次性奖励…… “在这个软件定义一切的时代,软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数字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市软件产业乘势而上,迈出了新步伐。”沈林中介绍,和达科技已连续两年入围“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并于去年7月在科创板成功上市;蓝鸽科技、航天恒嘉、和达科技、工企信息4家企业申报的软件产品入选省首版次软件产品;和达科技、太美医疗、嘉赛信息3家企业成功入选市服务业领军型企业20强。 作者: 信息来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