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545637/2022-424630 | 发布机构: | 市档案馆 |
发文日期: | 2022-04-15 | 组配分类: | 党务工作 |
“疫”路“档”先 | 海宁战“疫”日记 ④:抗疫爱心捐赠,让“小火苗”汇聚成“大火炬” | |
发布日期:2022-04-15 10:39
信息来源:市档案馆
浏览次数:9
编者按: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海宁“4·2”疫情发生以来,嘉兴市档案馆慈波、李伟两位同志闻令而动、逆行出征,积极下沉海宁抗“疫”一线,协助当地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两位同志用文字、图片和视频记录参与海宁抗“疫”工作的点点滴滴。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希望通过两位同志的所见所闻所感所述,真切感受海宁抗“疫”的辛勤历程和伟大胜利的来之不易,汲取并肩而行、同心战“疫”的强大力量! 最近,我在微信朋友圈发了几条在海宁海昌街道火炬社区参与抗疫的消息,很多朋友给我留言,一是表示慰问和鼓励,二是希望能够帮助做点事情。 我特别感动,大家都很关心支持海宁的抗疫工作。目前我所在的社区情况比较良好,就是口罩还比较紧缺。社区有6000多位居民,口罩一天的用量就很大,而许多居民家里没有存货,口罩一天一换,甚至几天一换,严重不符合防疫规定。 按照海宁市一级应急响应要求,商店超市已经停业,老百姓不能出门,有钱也没地方去买。对于这种情况,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组织上派我们到抗“疫”一线、下沉到社区,是为了解决问题的,不是来做“看客”的。于是,我向属地条线部门海宁市档案馆发出求援,金建胜馆长、吴忠建副馆长特别重视,多方筹措了1000个N95口罩、6箱桶面,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在与社区居委会副主任马建国、社区志愿者王陈江等同志商量“扫楼”工作的时候,我和他们聊起动员社会力量无偿捐赠物品的想法,得到他们的认同和支持。王陈江说到做到,马上出资采购了1万个N95口罩捐赠给社区。他说,“我是在这里出生长大的,这里是我的家。有机会有能力为家里做点事情,我觉得很值得”。朴素的话语掩盖不住他内心的火热。 同时,我也发动了同事、朋友等各类资源。好友程玉芳通过微信朋友圈进行了多方呼吁,为各类物资的捐赠牵线搭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收到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为火炬社区无偿捐助的各类口罩3万多个、扩音喇叭100个,暂时解决了目前的困难。对这些爱心人士表示诚挚的感谢。 守望相助,并肩抗“疫”。得知海昌街道其他社区也存在扩音喇叭缺少的情况,我们将70多个扩音喇叭赠送给利民村、硖川社区、金利社区等兄弟社区,得到了社区同志的感谢和好评。海宁市政协主席周红霞对我们的做法给予了点赞表扬。 事非经过不知难。这些事情放在平时根本不值一提。但是在疫情防控的大条件下,这一切变得特别困难。然而,我始终坚持一种信念,党员就要有党员的样子,党员就要有党员的责任担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我们的初心使命。干在前、做表率、当典范,用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勇猛精进、走在前列。这是我的出发点,也是我的最终目的。(市档案馆宣传文化处处长、市级部门驻海宁市海昌街道火炬社区党员干部慈波提供)
信息来源: 市档案馆 |
|
|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