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委宣传部(文明办、社科联) > 工作动态 > 其他业务信息
索引号: 002545071/2022-428746 发布机构: 市委宣传部
发文日期: 2022-06-01 组配分类: 工作动态
有效性:

用“绣花”功夫绣出城市品质
发布日期:2022-06-01 10:59 信息来源:市委宣传部 浏览次数:

用“绣花”功夫绣出城市品质、擦亮城市品牌——这是日前嘉兴市委书记张兵在市区多地暗访检查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时提出的要求。

城市治理,千头万绪,有效治理的“牛鼻子”就在于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用“绣花”功夫解决问题、补齐短板。“用‘绣花’功夫绣出城市品质、擦亮城市品牌”的创建要求,体现了市委市政府以民生为导向、以问题为靶向的治理理念,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一种智慧。

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说不得了。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是一场“学霸之间的较量”,“考生”都是全国文明城市,到最后比拼的不是谁会得多,而是谁失误少,哪怕微小细节也要经得起“放大镜”反复检验。全市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工作推进会召开不到一周,市委书记就带头挂帅出征,以“四不两直”的形式深入基层暗访督导,传递出直面问题、克难攻坚的强烈信号。从这次暗访发现的问题看,老旧小区空中“飞线”、停车无序、环境脏乱等,看似都是微不足道的“细节”,但如果不立说立行、坚决整改,就可能成为影响群众幸福感提升和创建成功的“最短木板”。

问题在工作不细,根子在作风不实。城市治理与服务精细化,说到底就是认真对待、尽力办好老百姓身边的小事。工作问题背后是作风问题,作风问题背后是责任心问题。以“空中蜘蛛网”为例,老旧小区楼外各类管线随意排布、相互缠绕,根子就在线缆责任单位“只管设不管撤”。用“绣花”功夫绣出城市品质,意味着管理者不仅要手握“绣花针”,以行之有效的治理体系和方法,确保“问题吹哨、部门报到”;更要胸怀“绣花心”,对群众的需求、期待,对城市的细枝末节、角角落落,抱有“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随时随地捕捉问题、精益求精优化对策,让精细管理体现到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细节。

创建和暗访只是手段,让老百姓在创建中享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才是目的。用好城市治理的“绣花”功夫,关键要看有没有在人们习以为常的、易被忽视的日常场景里下功夫。民有所呼,必有所应。老旧小区楼道内杂物、车辆乱堆乱停,闲置地块种菜施肥、环境脏乱,这次市委书记暗访发现的问题,也是群众最关心、最期盼解决的问题。庖丁解牛分析症结、对症下药拿出办法,奔着问题去,迎着群众的期盼走,找准发力点,用足“绣花功”,就能从微观层面提升广大市民生活品质体验,也才能吸引更多人争当“创建者”。

城市治理在细微之处下功夫,还需要“数字绣花针”发力。过去一年,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慧眼智治”等众多市场叫座群众叫好的场景应用在嘉兴涌现,解决了不少城市管理难题。针对当前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痛点堵点,还要开发更多高效实用的多跨应用场景,把服务管理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角落,用“数字绣花”功夫打磨城市品质、提升文明程度,绣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

一座城市的品质,往往就体现在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中。让治理的针脚更细密,城市的运行才能更顺畅、百姓的生活才能更美好。用足“绣花”功夫,彻底消除城市治理中的“盲区”“盲点”,在补齐短板中努力奔跑,在克难攻坚中积厚成势,嘉兴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就能赢得群众的真心认可,交出群众满意的答卷。  


信息来源: 市委宣传部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