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市政府
索引号: 002546445/2022-433890 文号: 嘉政发〔2022〕13号
发布单位: 市政府办公室 有效性: 有效
规范性文件统一编号: ZJFC00-2022-0003 成文日期: 2022-07-2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嘉兴市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推进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图文解读>>
发布日期: 2022- 07- 29 17: 28 信息来源: 市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嘉兴市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推进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已经九届市政府第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嘉兴市人民政府

2022年7月23日

(此件公开发布)


嘉兴市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推进

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十四五”规划等决策部署,加快构建我市产业体系新格局,聚力打造高端产业集群,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制造强市战略,发挥产业优势,以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为重要抓手,切实提升全市制造业竞争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打响“嘉兴智造”品牌,为实现“两个率先”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整体统筹、错位发展。根据现有产业基础,统筹优化全市产业布局,认准目标产业及领域,因地制宜构建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生态,聚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着力形成各具特色、错位合作、功能互补的产业集聚发展格局。

2.聚焦高端、创新引领。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高尖端新兴领域、“卡脖子”环节等方向,将创新摆在核心位置,加强前沿技术研发,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构建自主安全、多元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

3.以产定城、产城融合。依托城市发展产业、通过产业繁荣城市,推动科技、金融、人才等现代高端要素集聚,同步建设产业之城、创新之城、生态之城、宜居之城,实现生产、生活、生态深度融合发展。

4.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创新发展;更好发挥政府在规划、标准、政策、监管等方面作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打造形成1个全球性、3个全国性、5个长三角区域性先进制造业集群,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400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三分之一;集聚一批全球行业领先的头部企业,拥有世界500强企业40家以上,上市公司、百亿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各30家以上;企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4%以上,制定多项关键性领域的先进标准(国际、国家、行业、“品字标”浙江制造团体标准)。

二、总体布局

在嘉兴新制造“555”行动(打造五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五大产业链提升发展)基础上,进一步明晰制造业发展方向,鼓励各地立足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按照一县一个制造业集群的整体布局,对标对表国际国内先进发展模式,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一)打造桐乡全球性新材料集群。立足桐乡新材料产业基础,瞄准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顺应市场需求升级趋势,围绕建设标志性产业链,聚力发展以“2+2”为重点的产业领域。2个高性能材料,即高性能动力电池材料和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性能动力电池材料以钴镍资源、冶炼加工、三元前驱体、锂电正极材料和新能源锂电为主,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以玻纤、化纤为主);2个功能材料,即前沿材料和电子信息材料(前沿材料以碳纤维、石墨烯和纳米材料为主,电子信息材料以半导体材料、集成电路材料和电子专用材料为主)。到2025年,桐乡新材料产业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430亿元,集聚世界500强或全球行业前10强企业3家以上,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适应未来发展趋势的全球性新材料集群。

(二)打造3个全国性先进制造业集群。

1.秀洲光伏新能源集群。依托光伏材料和组件龙头企业,加快电池大尺寸玻璃、超薄玻璃、差异化组件、大面积高效硅薄膜电池组件等新产品开发,提升产业能效水平。加快产业链下游高附加值环节布局,重点引进培育逆变器、光伏控制运维等光伏装备产业。适时布局高效晶硅电池、新型薄膜电池产业。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组件,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项目产业化落地,引进智能微电网设备配套企业,鼓励开展基于BIPV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应用。到2025年,力争秀洲区光伏新能源产业增加值突破190亿元,成为全国性光伏新能源产业高地。

2.嘉善集成电路集群。积极抢抓产业发展战略期,以大项目招引、大企业培育、大平台建设为抓手,聚焦集成电路、智能传感、智能终端等核心产业,充分发挥接轨上海第一站优势,对接上海、杭州、苏州等地产业资源、创新资源,引入产业配套、应用企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将嘉善集成电路产业打造成协同有力、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到2025年,嘉善县集成电路产业及其关联产业增加值突破160亿元,成为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集成电路集群。

3.海盐核电关联及核技术应用集群。依托海盐核电关联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重点布局核技术应用(同位素)产业、核电生产性服务业、核电装备制造业、核电数字信息产业等。瞄准同位素与辐射技术应用产业发展方向,核岛主设备、常规岛主设备、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关键辅助设备方向,大力推进同位素产业园建设,打造核技术研发创新平台,规模化开展钴60等同位素产品的研发生产;提高核电设备成套能力和核级关键装备国产化水平;培育核电数字信息产业,推进云计算、大数据、5G等信息技术在核行业的应用。力争到2025年,海盐县核电产业链规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50亿元,打造成国内重要的核能特色产业示范基地。

(三)打造5个长三角区域性先进制造业集群。

1.南湖微电子集群。充分发挥南湖微电子“万亩千亿”产业平台作用,依托龙头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以斯达功率半导体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金瑞泓半导体大硅片项目、方芯电子集成电路先进封测项目等标杆项目为引领,加快功率半导体芯片、光通讯芯片、射频芯片、大功率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等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重点发展智能芯片制造与封测、关键电子材料制造等产业,以低功耗、小型化、高灵敏度为目标,积极发展新型敏感元件、微纳器件、微电子联接器件、微机电系统(MEMS)、压力传感器等高端电子元器件。以市场应用为导向,着力引育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打造“设计—制造—封测—应用”的集成电路产业链条,积极嵌入省十大标志性产业链建设。到2025年,南湖区微电子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50亿元。

2.平湖高档数控机床集群。围绕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化工新材料等行业差异化应用需求,依托现有日资、德资龙头企业优势,重点发展金属切削机床、大中型成形机床、特种机床等高营收、高附加值、高技术壁垒的高端整机制造;鼓励发展特种工业机器人、服务型机器人及机器人系统;在数控系统、机器人传感器、刀具、导轨、丝杠、承轴等关键零部件领域形成新突破。到2025年,平湖市高档数控机床产业增加值达到80亿元以上。

3.海宁泛半导体集群。深化“八个一”培育机制,推进中科院海宁先进半导体与智能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微电子所海宁集成电路与先进制造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差异化、高质量打造“三区一城”泛半导体产业集聚平台。围绕半导体基础材料、专用装备、核心元器件及集成电路设计等领域,进一步完善产业招商地图和招商清单,紧盯产业链头部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开展重点攻坚,在半导体基础材料、核心元器件、装备等领域培育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泛半导体集群。到2025年,海宁市泛半导体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超140亿元。

4.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健康食品集群。依托马家浜健康食品小镇,引进国内外食品龙头企业,争取国际食品企业巨头的总部、研发等功能布局,集聚上游材料企业及下游检测、认证、贸易等服务企业;依托嘉兴食品与健康研究所,深化与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产学研合作,争取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应用技术合作中心落地;重点发展高品质乳制品、营养与保健品、健康饮品、有机食品等产业。加快推动食品检验检测产业发展,不断提高产业能级和水平。支持食品企业构建集食品研发、生产、检测、展示、旅游等于一体的高端健康食品产业生态圈。力争到2025年,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健康食品产业工业增加值突破30亿元。

5.嘉兴港区氢能集群。充分利用丰富的工业副产氢资源,重点发展氢气、液氢制备储运产业链,招引集聚一批国际国内领先的氢燃料电池车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建设氢能提纯、氢能装备制造、加氢站、氢能运用等项目,打造长三角(嘉兴)氢能产业示范先行区。依托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等大院名校的人才、技术及产业资源集聚优势,凝聚氢能行业创新前沿力量,促进氢能相关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搭建“政、产、学、研、金”深度交流互动与技术对接平台,推动氢能应用产业化。加大示范应用,推动氢能重卡、氢能物流车、氢能船舶等领域示范应用,优化配置加氢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互联互通,构建氢能基础设施网络。加强标准建设,依托长三角氢安全中心等科创载体及龙头企业力量,参与企业行业标准编制。到2025年,嘉兴港区氢能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突破70亿元,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氢能产业引领示范区。

各地可根据本地产业基础、发展定位,适时培育1~2个区域性制造业集群,如秀洲区生命健康、海盐县精密刀具、海宁市光伏等。各地要坚持高端化、集群化导向,聚焦重点、突出关键,强化协同推进、加强政策支持,提升产业链和价值链,大力培育本土企业和知名品牌,尽快形成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要素丰富、企业竞争力强、空间布局合理、分工协作水平高的产业生态。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产业生态。完善产业链发展布局,健全“链长+链主企业+关键技术+知识产权+工业标准”的“五位一体”产业链模式,组建产业链高端智库和专家服务团,助力企业提高关键部件制造技术、制定工业标准、掌握核心知识产权,不断增强产业链韧性,尽快完善先进制造业集群相应产业链。产业链协同培育,围绕市场需求,建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产品技术供需交流渠道,强化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合作。鼓励龙头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和溢出效应,围绕产业链优势环节和市场方向等,建立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产业生态系统。引导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占据独特市场地位。(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

(二)建设产业平台。各地依托现有高能级产业生态园,形成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新格局。各地要根据产业需求,完善个性化配套设施,鼓励有条件的园区发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等“2.5产业”,集聚一批技术服务、政策咨询、人力资源和安全生产等专业化公共服务机构,完善园区研发、孵化、产业化相互衔接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为园区企业提供系统性服务。坚持集中连片、集约节约,围绕各地规划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梳理周边可用空间,加强园区土地连片储备,形成空间梯度体系,实施区域生态环境评价,建设一批定制化厂房,为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提供坚实的空间保障。(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三)培育优质企业。积极培育中国500强企业、上市企业、年销售超百亿元工业企业。聚焦规模优势明显、具备产业链整合能力的龙头企业,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原创能力强的企业,加快形成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品牌知名度、资源整合能力达到或接近世界级水平的领军型企业。大力推动企业实施兼并重组,鼓励重点企业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实施高端并购、强强联合。建立中小科技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库,对入库企业进行扶持,引导制造业企业专注创新和质量提升,在更多细分领域形成在全球市场、技术等方面领先的单项冠军,培育一批行业“隐形冠军”。围绕新市场、新业态,鼓励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的制定,积极争取“浙江制造”“绿色产品”认证,争创中国质量奖和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推进知识产权强企,加强驰名商标培育,鼓励企业加快注册国际商标,开展知识产权海外布局。推动知识产权信用监管体系建设,对重大和严重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予以公布。加快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建立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和快速应对机制。(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金融办、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

(四)服务重点项目。围绕行业前沿领域,瞄准产业链高端环节所在的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研究形成全球产业链合作对接图、招商地图等图谱,招引一批总部型、上市型、高新型、品牌型、成长型、旗舰型等产业链高端环节企业。聚焦各地主导产业,建立重点项目清单,强化合力、市县联动,着力破解重大项目要素紧缺瓶颈,确保拟建项目早开工、在建项目早建成、在谈项目早落地,建立健全标志性项目“一对一”跟踪服务和调度机制,发挥好“引进一个项目、拉动一个产业”的带动作用。(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商务局、市金融办)

(五)集聚创新要素。围绕先进制造业集群总体布局,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强化“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联动发展,加快形成以研究院为核心,各类创新平台共同支撑的产业创新体系。争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等院校研究院和大学科技园、科研院所分支机构等加快落地。推动重大科技设施、高校实验检测平台向企业开放,实现创新资源共用共享。动态收集企业的引才用才需求,探索绘制特色产业人才地图,实现精准引才。积极推进重大人才工程申报推荐,加大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高校毕业生培养和引进力度,注重开展柔性用才,加快集聚科技领军人才、技能人才、青年人才,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强共性核心技术攻关。持续扩大规上、限上企业研发投入覆盖面,鼓励支持科技型企业做大做强。对企业研发机构进行分类指导、提档升级,引导大中型科技企业研发机构为行业提供集成化研发服务,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建设面向社会的独立研发机构。(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委人才办、市人力社保局、市经信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嘉兴市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经信局。构建市县联动机制,各地主要负责人要对照重要任务、重点工作、重大项目,亲自抓进度、抓督查,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形成工作合力,推动重大工程、重点项目落地。

(二)建立推进机制。按照一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一个实施方案、一个集群规划、一份招商清单、一份项目清单、一份政策清单、一个产业大脑”的“六个一”整体推进思路,设计独立考核体系,排定时间进度,细化任务节点,落实责任部门。建立例会制度,定期召开调度会,研究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发展,及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问题,对推进工作不力的,予以通报。

(三)构建工作体系。各地要逐步形成“一个集群、一个平台、一个协会、一个基金、一系列论坛活动”的工作体系,探索多样化、专业化的金融产品服务,支持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强化产业专项资金与引导基金协同联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成立相关协会,定期举办论坛等活动。

(四)强化要素保障。统筹土地出让和厂房、水电等配套设施建设,优先保障相关企业用电、用能需要。鼓励金融机构提供低息贷款和无息贷款,并由政府提供人才引进资金,加快出台人才落户、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五)营造舆论氛围。各地要高度重视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工作,统一思想,加强正面引导,高频次宣传政策举措、先进典型和建设成效,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工作局面。

本方案自2022年9月1日起施行。


附件:嘉兴市先进制造业集群规划情况表



附件


嘉兴市先进制造业集群规划情况表


地区

产业

层级

增加值(亿元)

龙头企业

研究院

基金

2021年

2023年(预测)

2025年(预测)

南湖区

微电子

长三角

40

100

150

闻泰通讯、斯达半导、天通精电

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电科南湖研究院、南湖实验室

微电子发展专项基金

(规模为10亿元)

秀洲区

光  伏

新能源

全国

35

120

190

福莱特、隆基、

阿特斯

浙大嘉兴研究院

无专业子基金,母基金可投

嘉善县

集成

电路

全国

90

120

160

格科微电子、日善、立讯智造

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

清华长三角研究

禾芯专项基金、聚源信诚基金、嘉善经开同创股权投资有限公司

平湖市

高档数控机床

长三角

30

50

80

津上精密、日本电产京利机械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平湖数字技术创新研究院、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平湖创新中心

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浙普创投基金、华睿科创3号基金

海盐县

核电关联及核技术应用

全国

90

120

150

秦山核电、中核核电运行、中核秦山同位素

浙江清华长三角军民协同创新研究院、浙江大学-中核运行核工程创新技术联合研发中心

融核产业发展基金;筹备成立同位素产业基金,规模3-5亿元

海宁市

泛半

导体

长三角

30

80

140

天通控股、天通瑞宏、立昂东芯、芯晖装备、奕斯伟

中科院海宁先进半导体与智能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微电子所海宁集成电路与先进制造研究院

海宁泛半导体产业基金、瑞芯通宁半导体产业投资基金、芯鑫融资租赁基金

桐乡市

新材料

全球

150

310

430

巨石集团、华友钴业、桐昆、新凤鸣

乌镇实验室、巨石玻璃纤维研究院、浙江省华友钴业绿色钴冶炼技术及新材料开发研究院

乌镇实验室新材料基金正在筹备中,规模5-10亿元

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

健康

食品

长三角

10

20

30

玛氏食品、雅培营养品、荷美尔食品

清华长三角研究院食品与健康研究所

无专业子基金

嘉兴

港区

氢能

长三角

25

50

70

美锦国鸿、重塑、嘉化能源

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氢能储运装备安全重点实验室

嘉兴氢能产业基金


嘉政发〔2022〕13号.doc


作者:

信息来源: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