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其他规划 > 规划信息

嘉兴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

发布日期:2008-04-16 00:00 信息来源:市人力社保局 浏览次数:

为加快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的实施,大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需要的人才队伍,根据《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特编制本规划。

一、“十五”人才发展回顾

十五时期,我市人才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十六大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培养、引进急需人才和高层次人才为重点,努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1、人才工作战略地位得到加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特别是全国和全省人才工作会议后,更是把人才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召开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确立人才强市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形成了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共同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市及县(市、区)都成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初步建立了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人才工作机制。制定完善了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人才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2、人才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为适应形势的变化和发展的要求,我市结合实际,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先后出台了《嘉兴市人才资源发展“十五”规划》、《中共嘉兴市委、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和智力开发工作的若干规定》等近60个规范性文件,从而基本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配套的人才政策体系。


3、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市党政领导干部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任前公示、任职试用、辞职辞退等制度逐步完善,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全面推行,公开选拔县(处)级领导干部5次。公务员管理工作不断加强,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建立公务员正常补员和绩效考核机制,全市共录用1500余名优秀人才充实党政人才队伍。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全员聘用合同制全面展开。职称改革不断深化,多元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进一步健全。

4、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程度日趋提高。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实现了市人才市场与市人力资源市场的整合。设立人才中介组织21家,初步形成了多种所有制人才中介组织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人才市场的服务功能日趋完善、服务领域不断延伸,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加快人才市场信息网络建设,推进市人才市场与全国重点区域、重点市场的信息资源共享,初步形成了网络化、信息化、多元化的人才市场体系。全市共举办各类人才交流活动420余场次,进场招聘单位达16000家(次),进场交流人数达43万人次,达成意向12万人次,发布网上招聘信息19万条,点击数累计800万人次。

5、人才队伍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十五”期间,全市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整体素质稳步提高,结构进一步改善。截止2005年底,我市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26万人,比“九五”末增加11.8万人,年均增长率为12.9%;全市高技能人才2.6万人,农村实用人才6万人,超额完成“十五”人才规划目标。全市共有博士121人、硕士1025人,高级职称人才6688人;浙江省特级专家2人,受到国家和省、市表彰的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10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97人,列入省“151人才工程”培养人选7人,基本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才资源总量相对不足。“十五”期间,我市人才资源虽以较快速度增长,总量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与省内外发达城市特别是长三角诸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人才资源总量仍然不足。

2、人才资源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我市人才资源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高层次人才只占人才总量的3%左右,人才在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分布不尽合理,高层次、高技能、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明显短缺,尤其是直接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的人才更为缺乏。

3、人才资源开发投入机制亟待健全。虽然政府对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逐年提高,但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比投入还不够。作为人才开发主体的用人单位,在人才的投入上明显不足,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比较突出。政府、社会、单位、个人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亟待健全。

4、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十五期间,我市初步形成了党管人才的工作格局,但党管人才的实现形式和有效途径需进一步探索;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选人用人机制还不够健全;竞争有序的人才市场体系还需健全,服务功能和水平有待提高。

二、“十一五”人才发展的新背景、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人才发展面临的新背景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满足这一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市之路,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人才在开创我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新局面中的关键作用。

1、国际大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不断加速,人才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世界范围内的人才争夺进一步加剧。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对人才结构调整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人才素质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我市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必须大力开发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各类人才资源。


2、国内大环境。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科学人才观的提出、人才强国和人才强省战略的实施以及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把人才队伍建设摆上了重要战略地位。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使区域间人才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紧密。同时,市场配置人才资源作用日益明显,人才流动进一步加快,我市面临人才区域竞争的压力加剧,引进和使用人才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

3、嘉兴大趋势我市建设长三角经济强市、杭州湾滨海新市、江南水乡文化大市的发展趋势和任务,特别是破除人才等要素对我市新一轮发展的制约,对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实施接轨上海扩大开放战略,要求人才工作必须站在更高的层面,提高参与区域合作的竞争力;实施滨海开发战略,要求人才工作必须为加快滨海开发、发展临港型产业提供人才保障;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要求人才工作必须开拓创新,重点开发创新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加快现代新农村建设,要求人才必须面向基层创业,大力开发农村实用人才;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要求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和谐发展战略,要求人才工作必须以人为本、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只有加大人才资源的开发力度,把人才资源转化为现实竞争力和生产力,才能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任务。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人才工作,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坚持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高层次、紧缺型人才开发为重点,紧紧抓住引进、培养、使用三个环节,创新人才工作机制,营造人才发展环境,增强人才实力、激发人才活力、形成人才合力,为我市推进富民强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三)总体目标

“十一五”时期,我市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立比较完善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人才队伍规模进一步壮大,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人才结构逐步优化,人才分布更趋合理,紧缺急需和高层次人才有较大增长,人才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人才在自主创新中的关键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人才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到2010年,全市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40万人;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快速增长,分别达到6万人和15万人。努力构建与嘉兴产业特点、人文特色相一致,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环境和谐的区域性人才新高地。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十一五”时期,我市人才发展要处理好以下五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要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抓住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重点问题、薄弱环节和主要矛盾,加大人才资源开发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促进人才总量、素质和分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努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人才发展,在人才发展中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二是处理好引进和培养的关系。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坚持内育与外引相结合,正确处理两者关系。从嘉兴实际出发,积极开发利用国际国内两大市场,加强招才引智工作,大力引进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同时,要不断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改革教育培训机制、内容和方法,促进各类人才充分涌现。

三是处理好主导和主体的关系。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主导作用,切实加强宏观管理和综合协调,把党管人才与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结合起来。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积极鼓励用人单位加大人才开发的投入,努力形成在政府宏观管理下用人单位主体作用充分发挥、规范有序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四是处理好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的关系。必须把制度建设放到人才工作的突出位置,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来抓。遵循人才资源开发规律,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紧紧抓住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环节,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新机制。

五是处理好管理和服务的关系。加强党委、政府对人才工作的宏观指导,努力推进公共人才服务,不断拓展服务的途径和内涵。创新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内容和方法,提高人才工作服务水平。


三、“十一五”人才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强化人才资源能力建设

1、加强党政人才的执政能力建设。按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重点加强党政人才的学习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公共管理能力和抵御各类风险的能力,全面提高公务员整体素质。不断创新培训形式,探索多渠道、大开放、社会化的干部教育培训模式。实施“611”培训工程,五年内培训、轮训县处级领导干部600名、后备干部1000名、基层干部10000人次。继续实施百名公务员公共管理(MPA)培训工程,选拔100名优秀年轻干部攻读硕士学位。深化公务员初任、任职、专门业务和在职培训,大力提高公务员能力素质。

2、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竞争能力建设。围绕发展我市在国内乃至国际有竞争力的规模企业,加快培养造就一批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优秀企业家,着力提高他们的战略决策能力、防范风险能力、识人用人能力。加速企业经营管理者市场化配置,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队伍。积极开展战略经营管理者的培养,分级分类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工作,五年内对全市规模企业中层以上经营管理人才普遍轮训一遍。打破所有制界限,采取集中培训、案例教学、国内外培训研修等多种形式进行强化培训。到2010年,争取使规模以上企业中70%以上的高层管理人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重视企业经营者的成长和素质提升,建立企业经营者的专门开发工作机制,积极为各类企业和企业经营者拓宽培训渠道,提供培训信息。

3、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建设。视提高专业技术人才创新能力,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在全市有影响力,比较优势明显的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团队。配合全省实施“新世纪151人才工程,”深入开展嘉兴市突出贡献人才和新世纪专业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选拔培养。坚持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并重发展,努力培养“五个一批” 全市宣传文化系统专门人才,形成一支与建设文化大市、打造人文嘉兴、繁荣宣传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要求相适应的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到2010年选拔培养新世纪专业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1500人次,培养选拔在全市宣传文化系统、本行业或学科领域有较大影响的优秀宣传文化人才60人左右。每年有计划、有重点地选送一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到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培训,开展科技合作与交流,努力构建多层次、宽领域、多形式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


4、加强技能人才的应用能力建设围绕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推进我市区域经济和区域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培养一支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提高技能人才学习相关技术知识的能力、创造性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能力。建立高技能人才工作机制,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通过技能比武等多种形式,不断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积极动员和依靠社会力量,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地组织开展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力争到2010年全市高技能人才数占技术工人总量的15%以上。

5、加强农村实用人才的致富创业能力建设。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加快培育和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稳步推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农村施展才华。积极推进“百万农民培训工程,”五年内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60万人次以上。努力构建和完善开放型、多功能、多元化的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体系,不断提高务工农民的专业技能和农村实用人才的致富创业能力。

(二)改善人才资源分布结构

1、提高人才素质。“十一五”期间,引进和培养100名在省内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具有领先水平的专家、学者,500名市级学术带头人,1000名硕士以上毕业生和5000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高层次人才。确保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脱产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累计不少于12天,着力提高各类人才的整体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逐步建立一支能够适应区域竞争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2、优化人才布局。合理调整人才资源在三大产业中的分布,大力开发第三产业急需人才,发展现代物流、专业市场、旅游职业教育等新兴服务业,实现服务业人才年均增长率高于人才总量年均增长率。加强重点产业发展,构筑以临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为主的人才资源优势。扶持特色产业发展,着力提升化纤、皮革、服装等特色产业人才层次。加快产业带(区)建设,大力发展石化、能源、新材料等临港工业及电子、机电、精密器械等产业人才高集聚带(区)。强化对重点行业、不同经济组织、城乡间人才资源配置的指导,人才的专业、年龄、层级分布趋于合理。


(三)优化人才资源发展环境

1、优化人才政策环境。进一步消除各种人才创业发展的体制性、政策性障碍,健全人才政策和制度,营造良好的人才政策环境。重点加强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创业发展政策、制度的研究,争创聚集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制度环境新优势。加强对人才就业的宏观调控,尽快建立城乡统筹的人才就业制度,基本建立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才就业、创业、发展资金保障机制。

2、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务公开,健全公共服务,大力构建人才服务平台和发展载体,为一切有志成才的人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和更大发展空间。大力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精神,努力形成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创新激情和活力的社会环境。有效整合各类人才资源,促进党政人才、企事业管理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相互之间的良性互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优化鼓励人才创新的环境。

3、优化人才科研环境。积极推进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嘉兴应用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国际技术转移(嘉兴)中心等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发挥嘉兴学院、中电集团第36研究所、嘉兴农科院等科技研发力量,逐步构建由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与嘉兴本地科研院所重点学科、品牌专业、尖端人才相结合的创新支撑体系。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撑。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与交流,推进产学研联合体建设。到2010年,建成省级企业研发中心100家,区域(行业)技术服务中心30家。

4、优化人才生活环境。切实关心各类人才的生活,在人才公寓一期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基础上,2006年完成二期建设,全面启动县(市、区)人才公寓建设,为各类人才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市民文化融合度,创新包容进取,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辈出的文化环境。在医疗、子女就读、配偶就业等方面为人才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健全人才保障机制,努力构建和谐、优美、有序的人才生活环境。


四、“十一五”人才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1、提高国民教育水平。全面普及学前教育,将学前教育纳入基础教育的整体范畴统筹实施,形成托幼统一的管理体系;突出农村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调整布局,加大投入,规范管理;注重内涵发展,扩大优质高中资源,实现普通高中从量的扩大向质的提升转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大批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农民;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推进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建设,着力提高高校教师创新能力,充分发挥高校科技人才优势,大力提升高校的知识贡献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

2、完善终身教育体系。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建立学习型社会的需要,在各类人才中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的全员教育培训,提高全民知识和技能水平。整合教育培训资源,促进继续教育、成人教育和社会教育协调发展。加快推进现代远程教育,构筑网络教育互动大平台,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探索建立人才继续教育投入机制,在政府不断增加对教育投入的基础上,构建由政府、单位、学习者个人多元化的教育投入机制。

3、加强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不断创新人才培训体制、机制,树立人才培训新理念,引入竞争机制,实现培训机构设置多元化。启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紧缺急需人才培养工程,大力推进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根据我市产业特点和行业发展需求,整合培训资源,建设好促进经济发展的行业培训基地。适应市场对紧缺急需人才的需要,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培训基地和实习基地。加快培育人才培训中介机构,发挥市场化配置优势,提供齐全、便捷的培训服务。

(二)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1、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围绕我市实施六大战略、突出加快发展这一主题,贴近经济社会主战场,加快探索和形成各类人才集聚的长效机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通过主动出击、搭台筑巢、广交朋友、柔性流动等措施,使更多的人才集聚嘉兴。组织开展市内与市外、固定集市与大型招聘、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结合的多种招聘方式,大力引进我市急需人才和高层次人才。

2、加强海外留学人员和国外人才智力引进工作。加强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提高吸纳海外留学人员的能力。充分发挥驻外机构、海外留学人员家属联谊会的作用,吸引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回国服务。认真落实海外留学人员相关政策,不断优化海外留学人员在嘉兴创业的环境。鼓励和支持我市人才中介机构与国外人才中介机构开展交流合作,积极为海外人才来嘉兴提供服务,重点吸引和鼓励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海外人才和智力为嘉兴工作。


3、加强高层次人才载体建设。以我市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项目建设为载体,大力吸引高层次人才,增强我市自主创新能力。切实加强博士后载体建设,加大招收引进力度,发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创新优势和辐射作用,推动我市产学研结合和技术创新。大力引进和建设一批大院名所,培育一批自主创新能力的科研机构。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体作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支持企事业单位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或参与外地研发机构科研工作,提高我市科技创新能力。

 (三)加大人才工作机制创新力度

1、创新人才选拔任用机制。进一步深化党政人才选拔任用制度改革,不断提高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水平,积极完善选任制,不断完善并推行领导干部公推公选制,规范机关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制;健全专业技术资格评价体系,逐步建立起个人申报、社会评价、单位聘任、政府调控相结合,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点的专业技术人才评聘制度;坚持市场配置、组织选拔和依法管理相结合,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市场化、职业化步伐;以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为重点,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2、创新人才分配激励机制。探索建立以鼓励劳动和创造为根本目的的人才分配激励机制。对党政人才,建立健全科学的公务员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和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实现公务员工资分配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让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建立以经营业绩为核心的多元分配体系;对专业技术人才,积极推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和技术入股与期权奖励等分配形式。同时,对各类人才按贡献大小授予不同的荣誉称号,给予精神和物质激励。

3、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加强人才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探索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四要素构成的人才素质模型和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改革创新党政人才评价重在群众认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专业技术人才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重在实践认可的人才评价方法。大力培育发展社会化、专业化的人才评价中介组织,不断完善人才评价手段,提高人才评价的科学性、准确性。

(四)加大人才公共服务力度

1、优化人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进一步发展壮大各级基础性人力资源市场,创建特色的专业人才市场。充分利用市场信息便捷、机制灵活的特点,完善提升市场的服务功能,形成多元化、多层次、有特色的人力资源市场格局。大力发展网上人才市场,加强市人力资源市场与县(市、区)人才市场的互联互通,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积极加入“长三角”人才开发与流动体系,大力推进区域人才合作,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和个人择业自主权,促进用人单位通过市场自主择人和人才进入市场自主择业。


2、加快人才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创建人才信息管理协调制度,大力加强人才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完善人才科研信息平台建设,为人才从事研究工作和开展学术技术交流提供良好条件。探索嘉兴市人才公共信息服务网建设,建立开放共享的人才基础信息库和分类人才资源信息库,重点建设高层次人才、公务员、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先进制造业人才和现代服务业人才的信息数据库和行业高端人才信息库。依托人才信息系统,完善人才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交流等多种功能,发布人才政策法规、人才开发目录、重大人才活动、人才市场供求等公共信息,为人才提供准确的咨询信息服务。

3、提高人才公共服务水平积极培育发展人才的市场中介组织,充分发挥其在行业规范运作和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作用,逐步构建起以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为主体、行业组织为依托、重点企业为龙头的信息畅通、服务高效的人才工作服务体系。完善引进人才居住证制度和外来人才聘用证制度,积极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推动专业技术人才向企业转移、为农业服务。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服务和创业。

(五)加大人才工作组织领导力度

1、完善党管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化对党管人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人才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积极探索党管人才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将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使人才资源开发使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完善党委、政府领导与高级专家、优秀企业家和重点单位的联系制度。

2加大人才资源开发投入力度牢固树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和人才投入优先的观念,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社会力量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人才投入机制。各级财政要加大对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力度,重点用于各类人才的引进、培养、奖励等。鼓励用人单位加大对人才的投入,提高社会投资积极性。完善人才投资政策,鼓励和吸引境内外组织和个人通过各种形式支持我市人才资源的开发。

3、大力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建立人才宣传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导向作用,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方法,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及我市的人才政策,提高社会各界对人才重要性的认识;大力宣传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和人才工作的先进经验,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进一步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社会氛围。

4、健全人才工作考核督查体系。加强对全市人才资源发展状况的监测、考核和评估,促进各项人才政策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健全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度,切实把人才工作纳入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体系,作为考核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尤其是党政一把手政绩的重要内容。探索建立人才发展质量管理标准,加大督查力度,畅通人才权益救济渠道,确保人才工作目标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