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丽嘉兴 > 运河文化 > 大运河(嘉兴段)遗产点

大运河嘉兴段其他重要遗产点

发布日期:2015-06-26 10:34 信息来源:市文化局 浏览次数:

 

1.西水驿碑

西水驿碑位于嘉兴市区斜西街西端环城西路西侧、京杭运河环城段东岸。坐西朝东。

据《嘉兴市志》记载,嘉兴地处要冲,“南通八闽,北连三吴,旁及江右”,驿站建立较早。唐贞观二十三年(649),于嘉兴城西门建安运站,至宋发展为嘉驿站。元至元十七年(1280),置嘉兴路水驿站。明初称西驿站,后屡毁屡建,宣德年间重修,万历七年(1579),扩建起厅堂廨舍。清康熙十一年(1671),重建西水站,成为排班鸣炮,迎送过往官员之地。乾隆五十二年(1787),建师晖亭,以迎候乘驿命官员和外国使臣。从历史记载中,可以看出当时西水驿设施之完善,传递、招待功能之齐全,反映出嘉兴城当时的繁华景象。1998年于西丽桥东堍建筑墙体内发现元至元五年(1268)嘉兴路重建西水驿站时所刻碑石。碑高2.14米,宽1.06米,厚0.27米,碑文共21行,每行37字。碑额为“嘉兴路重建水驿记”。1999年,就地新建西驿亭,碑石立于亭中。

西水驿是古代王朝在嘉兴大运河上设置的重要邮驿,是承担南北通信的联络中转站。西水驿碑作为这一历史遗迹现存的唯一实物例证,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2.三 塔

三塔位于嘉兴城西杭州塘上,地处大运河自杭州方向进入嘉兴城九十度转弯处。三塔始建于唐代,1999年重建。据《嘉禾志》记载:此处有白龙潭,水深流急,行舟过此多沉溺,人们推测潭中有白龙兴风作浪,于是运土填潭,建三塔以镇之。三塔当年为拉纤者必经之处,塔东侧筑有“茶禅夕照”石碑坊,旧时为“嘉禾八景”之一,塔南面为防纤绳损坏而立的两条纤石为原物,上有纤痕。

三塔面河背城,旧时遥见三塔,遂谨慎行驶,塔实起航标作用,为重要运河景观。

 

3.嘉兴文生修道院

嘉兴文生修道院位于嘉兴市南湖区光明街153号,西临京杭大运河。由法国籍神父步师加兴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竣工。1903年至1908年,为天主教中国遣使会的唯一总修院,又称总会院。1949年修道院停办,1994年归还天主教会。文生修道院为西式建筑群,有教堂和欧式环楼,总建筑面积5600多平方米,建筑群中轴对称布局,坐东朝西,主体部分平面呈倒“凹”字形。两翼建筑中,南翼两层,北翼三层,院内遍植香樟,文物保存基本完整。2013年3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汪胡桢旧居

汪胡桢旧居位于嘉兴市区帆落浜39号,系著名水利专家汪胡桢先生旧居。汪胡桢(1897~1989),字斡夫,号容盦,浙江嘉兴人,是我国现代著名水利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34年,汪胡桢任整理运河讨论会总工程师时,亲自踏勘了从杭州到北京的大运河,仅用一年半的时间,编制完成了《整理运河工程计划》一书。他是中国近现代对运河整治有着重大贡献的学者。

汪胡桢旧居位于运河嘉兴环城河畔,南湖区帆落浜 39 号(梅湾街区东区内),南临西南湖。旧居始建于 1928 年,抗日战争时毁。1948年重建,名“湖滨小筑”,建筑占地面积371.64平方米,花园面积约2600平方米。故居整体结构呈“工”字形,南北向,砖木结构,屋面铺设洋瓦。北侧三间分别为内书房、外书房、客厅。中间及南侧两间为起居室、卧室。旧居西南侧有一房屋(俗称高平房)为汪胡桢兄弟的房屋,建于1936年,曾作为日本侵略嘉兴时的司令部。


5.嘉兴造船厂旧址(嘉兴船文化博物馆)

嘉兴的造船业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争雄,王江泾附近相传有“槜李池”,为吴国造战舰处。隋唐开通江南运河,漕运具有相当规模,官办造船场随之多有创办。民国元年(1912),嘉兴南门船厂头有立信、茂元记船作。当时桐乡、海盐、海宁等县,都有私营船厂,业主大有祖传造船手艺。1958年嘉兴第一、第二造船生产合作社合并成嘉兴造船合作工厂。1979 年改名嘉兴造船厂。

嘉兴船文化博物馆即在原造船厂旧址兴建,位于南湖区建设街道栅堰路 42 号。2003 年竣工,总投资 2300万元,面积2533平方米。博物馆主体建筑形似船形,三层楼,陈列内容分“舟船史话”、“水乡船运”、“船舶科技”、“名船世界”四大块。

该馆突出船文化主题,充分运用现代化的声光电、多媒体等高科技手段,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于一体,受到参观者的广泛赞誉和一致好评。

 

6.崇德城旧址及横街

崇德城旧址及横街位于桐乡古镇崇福。崇德城旧址包括城墙遗址、护城河及运河古桥梁司马高桥。

崇德于后晋天福三年(938)就已置县,但建城较迟,崇德城墙最早建于元至正二十八年,明洪武十九年,为防倭寇进犯,当时的海防长官下令拆崇德城墙,将砖石全部搬运到乍浦筑城,崇德老城墙至此拆毁。明嘉靖三十四年,为抵御倭寇侵犯,崇德知县蔡本端奉檄重新修筑城墙。第二年正月初七,时任右通政,正好在家乡休假的崇德邑绅吕希周为防倭寇,发动全城兵民再筑城墙,新城周长近4公里,有水旱城门各5座,城墙完工后,根据吕希周建议,引大运河改道,回环绕城,作为护城河。

现城墙遗迹尚存崇福镇城墙弄内长10余米,宽20米的一段城墙断垣,护城河踪迹清晰,部分水域还在通航。横跨护城河的还有一座运河古桥—司马高桥,这是桐乡市境内唯一保存下来的运河古石桥,该桥南北向跨河,为单孔石拱桥,桥长29.4米,宽3米,净跨9.7米,两侧施石栏,桥顶望柱雕有石狮。拱圈石以纵联分节并列式砌置,两侧有桥楹。司马高桥初建于明,现存石桥为清光绪二年(1876)重建。

横街是崇福镇历史上最繁华的一条古街,街市长约400米,宽约3米,东街口就在运河边,整条街市商家鳞次栉比,传统招牌字号斑驳陆离,至今仍保持着比较完整的清代街市风貌。横街不仅商业繁荣,更是崇邑望族集聚、名士乡贤生息之地,历来名人辈出,代有俊才。明代布政使劳永嘉的故居,清初浙派诗人代表人物吴之振的守愚堂,清末著名画家吴滔的故居、辛亥女杰秋瑾挚友徐自华的故居、足球名将戴麟经的故居、中科院院士桥梁专家程庆国的故居、民国沪军都督陈英士学过生意的善长当等均在横街。

崇德(崇福镇)古城文化遗存丰富,是研究京杭运河早期历史的重要节点城镇。县城依运河而建,它的发展和运河的发展密切相关,反映了运河对周边城镇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刻影响;以横街为中心的街市,早在明清时期已是商业闹市,较好的保存了明清格局与民国时期大量的老字号及商店招牌、商业广告等历史信息,直接见证着运河沿岸商业的繁荣。古城整体格局完整,文物古迹丰富,具有重要文化遗产价值。

 

7.俞家湾桑基鱼塘

俞家湾桑基鱼塘位于桐乡市河山镇五泾村。俞家湾桑基鱼塘始挖于何时无从考证,桐乡地方史料也无相关记载,当地居民只知道此地自古就有“九埂十三池”之称。目前有关桑基鱼塘的最早记载见于明代《沈氏农书》:“池畜鱼,其肥土,可上竹地,余可壅桑,鱼,岁终可以易米,畜羊五六头,以为树桑之本。”明代以后,桑基鱼塘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得到迅速发展,逐步造就了江南“鱼米之乡”的雏形。故此我们认为俞家湾桑基鱼塘的开设应该在这一时期(明末清初)。

桑基鱼塘是集种桑、养蚕、养鱼为一体的生态农业综合养殖模式。这种传统的种桑养鱼法,是种桑养鱼共荣,生态良性循环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特例。几千年过去了,还在发挥着它的作用,可见其对我国生态农业和淡水养鱼业的巨大影响。水利界和农业界的专家学者均对这种生产模式给予较高的评价,著名的《沈氏农书》和《补农书》等也对此作了详细的记载和专门的论述,并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的典范,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和教科文组织称道。可以说,桑基鱼塘形式的生产模式是中国农耕文化的注解,在世界上绝无仅有,这种生产模式的存在,本身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很好的例证。

 

8.闻店桥

长虹桥北200米左右有一座闻店桥,南北向与运河平行,为历史上纤道桥。该桥为单孔石拱桥,桥长24.4米,顶宽3.6米,底宽4.5米,弓跨8.5米,弓

高 3.6 米。东西首有“闻店桥”额,东西两侧均有桥联。南北分别有石阶19级和21级,东西两侧椅子状石护栏齐全。

闻店桥整体结构保存基本完整,长虹桥和闻店桥的组合是中国历史上水陆交通的浓缩集中体现。人力拉纤是很长一段时间内运河上漕运行走的主要动力,纤道桥是运河两岸河堤陆路被运河支港打断的有效工程解决方法,具有典型性。

王江泾最早因宋代闻人氏(官至尚书)居此渐成集镇,故名闻川市。闻店桥系闻人氏经商设肆处,始建年代失记。明天启末年桥圮,里人蒋之华发起重修。清道光七年(1827)重建。

 

9.虹桥

位于古运河上,坐落在海宁市长安镇中街、西街相连处,建于清朝,是海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虹桥始建年代无考。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桥记:咸丰元年(1851), 绅士许楣等捐募重建。虹桥为单孔拱形石桥,南北向跨上塘河,结构完好,正中高6.7米,拱券高5.6米。现拱板齐全,仅望柱略有残缺,桥正中东西两侧分别刻有隶书咸丰六年重建“虹桥”铭文,两侧拱板刻有人物故事花纹字雕,望柱板浮雕大都为清代风格。虹桥北侧石阶已遭破坏,长安镇人民政府于 1988 年对其进行了整修,2007 年再次整修。

 

10.司马高桥

司马高桥又名南高桥,位于桐乡市崇福镇东南部,横跨运河古道,为单孔大型石拱桥。桥长 29.4 米,宽 3 米,净跨 9.7 米,拱矢高 5 米左右,矢跨比为 1:2 左右,拱圈石以纵联分节并列式砌置。南北各28级石阶,两侧施石栏,桥顶平台立有小石柱,柱端立有小石狮,桥洞两侧有石雕对联。东联:“碧浪骞兴梁,事县夏官赀共济;白栏依雉碟,情深秋水溯伊人。”西联已残缺。

该桥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现存石桥为清光绪二年(1876)重建,现与崇福镇横街合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传古代设置六官,以司马为夏官,掌军政和军赋,后用为兵部的名称。清光绪二年(1876)重建时,知县请求动用库银,得到兵部支持,故桥以“司马”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