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投递终端加速布点升级 电商“最后100米”难题变商机
[2016年民生实事落实] “E邮站”演绎民生与产业“双重奏”
记者 郑小梅 通讯员 任伟杰 沈 洪
去年,嘉兴市政府将加快电商服务网络建设列入2016年度十大民生实事项目,提出在全市推广建设公共、开放、综合的社区“E邮站”等电子商务投递终端,新建270个“E邮站”站点。
这是“E邮站”建设第二次入选当年政府民生实施项目。站在“互联网+”的风口,深入推进“电商换市”工程,电子商务投递终端这个民生难点和产业弱点成为市政府着力攻克的重点。
项目持续实施以来,很多市民已开始体会到网购收取快递的便捷性;同时,快递哥们送件效率也更高了。随着政策引导作用的进一步发挥,产业资本迅速发现并加快占领这一市场空白。“市长之手”牵着“市场之手”规范引导社会力量不仅把这件民生实事办实办好,还以四两拨千斤的巧劲培育了新业态,完善了产业链,创造了新就业,激发了新市场。一个个“E邮站”演绎了民生与产业的“双重奏”。
安心工程,打通“最后100米”
在全国,加快电商服务网络建设,打通“最后一公里”成行业呼声。在嘉兴,电商服务终端网络建设已经推进到打通“最后100米”。快件从社区到入户的“最后100米”,解决的是“取件难”问题。
2016年,全市实现网络零售额1113.12亿元,其中居民网络消费额401.27亿元。近年来,全市网络零售额保持了年均30%以上的高速增长,网络购物深入人心。体察民生需求,关注产业发展,完善电商服务网络建设的呼声日渐高涨。
市商务局局长张建生介绍说,2014年6月,全市第一个邮政“E邮柜”出现在市行政中心。之后,三泰控股旗下的“速递易”、顺丰联合多家快递公司推出的“丰巢”、上海富友集团的“收件宝”等纷纷布局嘉兴。2015年,加快电商服务网络建设纳入当年十大民生实事工程,推广建设公共、开放、综合的社区“E邮站”等电子商务投递终端,市区年内目标新建100个站点。
2016年,电商服务网络建设作为十大民生实事工程,全市目标新建270个“E邮站”站点。目前,各地建设已经顺利结束并完成验收汇报,全市去年共新建300个“E邮站”站点,基本实现全市社区、主要商务楼全覆盖。
家住秀洲区春晓源社区的卜先生对社区引进的邮政“E邮柜”比较满意。作为一名80后“宅男”,家里大到电器小到酱油都是网上买的。小区居民的快递以前都是放在小区门卫室的货架上,经常乱七八糟堆在一起,翻找起来非常麻烦。自两年前小区装上了“E邮柜”,卜先生觉得省心多了。“刚开始这套系统还不太稳定,有时明明快递已经入柜了,可短信就是不来。后来我听说建设单位对柜子做了升级,现在基本没什么问题了。”不过,卜先生建议,因为小区入住率比较高,柜子经常不够用。有的快递就被放在边上的台球桌上。他希望业主单位是不是能考虑适当增加一些柜子;柜子的尺寸配比上最好也进行一些调整,这样一些大尺寸的包裹也有地方放。
“E邮柜”让春晓源的保安们也轻松多了。门卫室里清清爽爽。“原来快递放在门卫室,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份责任。要是快递找不到了,我们还说不清楚。”
顺丰快递嘉兴方面负责人表示,从快递公司角度而言,智能快递柜是末端收派件方式的重要补充。对于一些高密度住宅以及中高档小区,工作日时间很少有人在家,许多快件就必须通过预约方式派送,这导致收派员在上班8小时内的工作效率无法提高。而且预约派送如果集中到了下班以后这段时间,又与企业件的发货时间相冲突。加上一些单位物业如果没有完善的交接制度,一旦造成快件遗失,那么物业公司也会拒绝收件。在这样的情况下,智能快递柜的出现适时缓解了这些矛盾。“目前有近60%的快件可以通过智能快递柜来投递。”但随着人们网购生鲜比例的提高,目前的智能快递柜仍然不能满足带温冷链保存的需求以及一些超重件和异形件的妥投需要。
但是无论如何,在这个仅凭一部手机就能生活无忧的时代,“亲们”通过手机下单买的宝贝最后也能通过手机里的一条短信就能妥妥地收快递,“E邮站”建设被打造成了一项安心工程,有效完善了快递产业链。
加速布点,产品迭代升级
据介绍,在嘉兴参与“E邮站”等电子商务投递终端的具体建设单位主要有中国邮政集团、上海富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江苏云柜系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杭州我来啦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
上海富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开发的“收件宝”在2015年3月开始在嘉兴布点。该公司嘉兴负责人童宣奇向记者介绍,目前,“收件宝”的主要布点在各类封闭式小区。小区内柜子的使用率在70%左右,90%以上的快递能够实现当天存放当天取件。从2015年到2016年,有不少像“收件宝”一样的第三方平台以及快递物流企业涉足智能快递柜业务,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跑马圈地”式的布点“抢位战”。而今,这样的热潮渐渐在盈利模式的摸索中趋于理性。童宣奇认为,随着竞争的逐步加剧,这个行业的收费会更加规范。与此同时,行业之间的整合在所难免。一些发现市场空白但是没有找到合理赢利模式、实力也有限的小公司可能会被淘汰。无论如何,“收件宝”仍然走在扩张道路上,“只是扩大布点的速度可能会放缓。”
与此同时,顺丰联合多家快递公司推出的“丰巢”风头正盛。公司有关方面负责人透露说,柜子的数量还不够,加速布点仍然是“丰巢”今年的节奏。此外,“速递易”方面也透露,今年在嘉兴及周边将大量增加布点。
从2014年至今,各开发平台研制使用的智能快递柜也经历了一场更新迭代运动。以“速递易”为例,2012年的第一代智能柜还是室内机,要占用一定物业用房,产品的适用性因此受限。而今,许多智能柜都开发了室外机型,从社区到工厂,只需要选定合适的位置浇注基础即可安装使用,而且系统的稳定性更高。产品应用的软件体系也经历了从“单机版”到“联网机”机型的变化。联网让故障反应速度和设备维修效率都大为提升。“速递易”相关负责人党镇龙说:“我们已经升级到第五代柜子了。”“丰巢”方面也表示,目前使用的柜子属于第四代机型。
八仙过海,探索赢利模式
正是看到了电商服务网络建设的巨大商机,许多商业资本纷纷抢占市场。但与此同时,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也正成为考验投资的最大风险。“快递柜如何盈利”正在成为从狂热中冷静下来的行业思考。
一名业内人士介绍说,目前智能快递柜子的建设主体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第三方平台;另一类是有快递业务背景的物流企业或者企业联盟开发的平台。目前,前者主要通过向快递公司或者快递员收取一定的使用费来维持运转。但这笔费用仅够维持快递柜的日常运转,很难实现盈利。至于后者,得益于快递业务本身可以适量维持一定的柜子使用率,在“温饱无忧”的前提下,开发平台正在探索将柜子变成媒体发布平台。一名业内人士称:“既然快递柜能够带来必然流量,那么流量就一定能变现。”据称,已经有一些广告发布单位开始与之洽谈广告发布代理业务。展望未来,围绕智能快递柜做深文章,提高用户体验,打造一个巨大的“柜子圈”既有实现的可能,“柜子圈”带来的“生意圈”也大有可为。
记者了解到,电子商务投递终端的具体建设单位还在尝试另外的路径,就是让柜子不但有收件功能,还有发件功能,业内称之为“逆向物流”。据称,这样可以发件的“小黄筒”正在一些大城市试验。除了收发件,一只快递柜子到底还能做什么?业内正在不断探索。
如何活下去、活出新花样,快递柜的未来值得期待。与此同时,在行业竞争中,一些因为前期烧钱烧得太狠但又没能及时找到赚钱方式的建设单位正面临着经营上的困局。从去年开始,一些小区里开始出现了无法使用也无人维护的“死柜子”。后期这批柜子当如何处理,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的建立也值得关注。
完善网络,服务产业电商
在嘉兴,作为民生实事工程,加快电商服务网络建设的主阵地在“E邮站”,但一张更严密的电商服务网络正在织就。
张建生表示,“E邮站”主要是解决城市消费者网购快递配送的终端。对此,商务部门将进一步规范管理,深化服务,最大限度地方便老百姓。在农村,快递包裹在实现进村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实现入户。同时,我市正在大力推进跨境电商的发展。对于外贸企业来说,物流也是一大痛点。“我们正在探索机制化手段,把出口信息集中起来,解决企业物流成本高的问题。”
在建立服务网络方面,我市已经成功打造三级服务平台。去年底,嘉兴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正式授牌,整合包括电子商务平台企业、服务企业、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园区)、电子商务培训机构和实践基地,以及其他电子商务服务资源和行业协会资源,为我市企业提供全流程、一站式、低成本的电子商务服务。
除此之外,完善电商服务网络还需要加大人才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在电子商务产业正从“商贸电商”向“产业电商”转型升级过程中,继续加快电商服务网络建设仍需努力。
插图文字
1用户取件只需输入密码,既方便又安全。
摄影 记者 陈 慧
2在皇都花苑小区,“速递易”成了多家快件公司派件的得力助手。
摄影 记者 陈 慧
3嘉兴技师学院是嘉兴全市首家“E邮站”校园示范点,由500多个漂亮包裹箱组成。
摄影 记者 李剑铭
4市区花园路一小区里,快递员正在将包裹一一放进刚刚投入使用的“收件宝”。
摄影 记者 王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