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早餐、健康体检、参保意外险……
[2016年民生实事落实] 一揽子举措暖了环卫工人的心
记者 张 萌 摄影 记者 王振宇 通讯员 金 鹏
编者按:民心所望,就是施政所向。近年来,嘉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生福祉,市政府每年实施十大民生实事项目,聚焦群众最关切、最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优先保障投入,全力推进实施,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2016年,市七届人大七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加大城市治堵力度、深化“五水共治”、加大雾霾治理力度、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继续改造老旧住宅小区、开展市本级小城镇镇容镇貌治理、实行医院便捷支付诊间结算、关爱环卫工人、启动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和加快电商服务网络建设等十大民生实事项目。这既是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庄严承诺,也是全市人民实实在在的民生渴盼。
一年来,市政府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凝聚共识、完善机制、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勠力同心、合力推进,顺利完成了十大民生实事项目所确定的目标任务。政府工作做得好不好,要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标准。为此,今年市“两会”召开前,本报特别推出聚焦民生实事系列报道,深入采访报道十大民生实事项目的推进过程、实际成效和老百姓的切身感受,全面呈现这份民生答卷,敬请关注。
初春的禾城已经渐渐透出暖意。
在南湖区政府广场前,环卫工人罗成兵在做日常的巡街工作。弯腰、清扫、起身,这样的规定动作,他每天都要做上百遍。因为不停地走动,罗成兵的额头沁出了薄薄的一层汗珠。
恬淡而美丽的嘉兴,就是在罗成兵这样一群环卫工人手中,展现出骄人的风姿。也因为他们的坚守,禾城大地才鲜花盛开、四季如春。
春节期间,罗成兵并未休息,大年初一就回到了工作岗位。“今年‘双禁’工作开展后,市区三环内不能燃放烟花爆竹,我的工作量减轻了好多。”说起过年值班时的感受,罗成兵直呼轻松。
他又说道:“现在居民素质很高,乱扔垃圾现象大为减少,政府对我们这些环卫工人很是关心,不仅为我们买了团体意外保险,而且每天还提供免费早餐,去年还给我们免费体检,做环卫工人幸福着呢!”
免费早餐 营养又卫生
凌晨4时,当大多数人还在梦乡时,环卫工人沈玉根总能准时醒来。上厕所、洗漱、穿戴一番后,4时半出门来到长纤塘桥下的垃圾收集车停靠点,正式开始一天的工作。
沈玉根是垃圾收集车司机,与他同行的还有一名随车员。两人负责的片区包括西马桥、阳海景怡、月河街、荷花堤菜场等,每天收集的垃圾量在13吨到15吨之间。记者了解到,一车垃圾的量在3吨左右,每收集一车垃圾要花费的时间在1.5小时到2小时之间,这也意味着到中午11时半到12时,沈玉根的工作才能结束。而通常上午工作结束,下午还要对垃圾车进行清洗,做好维护工作。
“做环卫工作确实很脏、很累,尤其是下雨天,就算穿着雨衣也无济于事,外面下大雨,雨衣里下小雨,等我们干完活儿,里面的衣服全部湿透。”沈玉根说。
从早上起床到工作结束,时间在七八个小时,因此早饭对于环卫工人而言,相对比较重要。常言说得好,一日三餐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饱、晚上要吃少。普通人都认为早餐很重要,而大多数环卫工人为了节省而选择了将就。
“原来早上起床后,我就把泡饭煮上,洗洗弄弄后正好吃上。”沈玉根说,然而一天的体力活都集中在上午,一碗泡饭显然不够,“等我干了一两车活儿后,肚子饿了再去街边的小店买个包子或馒头垫垫,然后就等着吃中饭。”
环卫工人早餐品种单一、营养结构单一的状况在2015年开始改变。2015年8月,南湖区率先对环卫工人推行爱心早餐。到当年年底,免费爱心早餐已经在市本级全面推行。2016年,我市将“关爱环卫工人”纳入到2016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为环卫工人提供免费早餐。
“2015年,免费早餐是由各个区自己负责,早餐的标准并不统一。从去年开始,这项民生实事工程由市政府统筹负责,每人每天的标准不低于8元。”市建委园林市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统一招投标后,早餐标准不低于8.8元。”
凭借着五芳斋早餐提货券,环卫工人就可以到市区多个五芳斋早餐摊位或店铺,免费领取早餐。
“现在有了免费早餐,早上起床后我就不在家里吃泡饭了。”沈玉根笑着说道,“五芳斋的品种很多,包子、粽子、花卷、糕点、饭团等都有,现在干完一车活儿我就去吃早饭,吃上一个热粽子喝上一口热豆浆,打心底暖和起来,工作时也更有干劲儿了。”
虽然环卫工作很脏很累,但是沈玉根却觉得日子过得很甜。除了政府的关怀,让环卫工人得到实惠,长年累月的环卫工作,也让片区的一些单位把这些环卫工人当做“编外员工”来看待。“逢年过节,有些单位发苹果发月饼,还会送我们一份。”这份尊重,让沈玉根倍感踏实。
参保意外险 人身安全筑牢保障
罗成兵负责的凌公塘路是南湖区东西向的一条主干道,周边小区多,人口密度大,来往的车辆络绎不绝。“每天走在这条路上都要小心翼翼,心里害怕得很,生怕有意外发生。”罗成兵说。有时候,马路中间也有垃圾,只能等到车少的时候再去清扫,不然车来车往容易发生意外。罗成兵的顾虑也反映了多数环卫工人的心声。
一线环卫工人长期在户外作业,因马路上车辆多、人员流量大,他们的人身安全存在一定的风险。“过去每年都有环卫工人发生意外,特别是一线保洁人员,小擦小碰很常见。”市园林市政局相关负责人程楚说。
数据显示,环卫工人的事故率在每年万分之八左右。我市环卫工人大多是新居民,年龄偏大,一旦发生意外,不仅自己没有经济能力垫付医疗费用,同时因为停工又失去了经济来源。
为环卫工人购买人身意外保险成为许多环卫公司保障这群“城市美容师”的举措。“单位也为我们购买了一些意外险,最高赔偿额度在20万元左右。”罗成兵说。
去年5月份,在继推行爱心早餐后,政府免费为环卫工人投保意外保险,每人每年的保费是500元,保险最高赔付额度是50万元。“额度提高了,我们的人身保障也更加牢靠了,这也是对家人负责的表现。”罗成兵开心地说道。
罗成兵说,他是四川宜宾人,2005年从老家来到嘉兴,在这里一直待到现在。如今租住在双溪花园,一家人包括老婆、儿子、儿媳、孙子都在嘉兴,经过13年的生活,他的普通话中已经带有一点老嘉兴的味道。
罗成兵说,来到嘉兴后就一直干着保洁工作。13年来,随着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保洁工作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保洁员在城市的地位越来越高,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事业单位,甚至普通民众,都以温暖的胸襟关怀着他们。待遇好了、环境变了、人情味更浓了。他说:“我喜欢嘉兴这座城市,喜欢这里淳朴的民风,更喜欢政府为民的情怀。”
政府“买单” 请2390名环卫工人体检
2月23日,环卫工人张金泉带着自己的甲状腺检查报告,来到浙江新安国际医院甲乳外科复诊。
张金泉今年59岁,是一名洒水车驾驶员。去年12月20日,张金泉在新安医院进行健康体检,可是体检的结果并不如意。“体重指数偏高、血压增高、皮下脂肪瘤、视力下降、慢性咽炎、低密度脂蛋白偏高、心电图提示ST段改变、甲状腺结节、右肺下叶胸膜下硬结节灶……”张金泉的体检结论整整写了半页,除了一些常规病外,最紧急的还是甲状腺结节。由于甲状腺右叶结节的纵横比大于1,同时提示右侧甲状腺后方低回声,张金泉在体检报告出来的第一时间进行了就诊,由于结节偏大,医生给出的建议是切除结节。同时再次复查甲状腺后方低回声后,得出的结论是腺腺瘤,属于恶性肿瘤,但因为是早期,只要切除后定期复查便可。
去年12月26日,张金泉入住新安医院,进行了手术切除,过程一切顺利。2017年1月2日,张金泉出院。这次治疗医药费共花费了1.4万元,医保报销了8000元。
浙江新安国际医院甲乳外科主任沈加君说,这次环卫工人体检的标准很高,除了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常规检查外,还有肿瘤标志物检查,这次张金泉的体检报告提示了肿瘤标志物超标,又根据B超结果,所以动手术是有必要的。
张金泉感慨地说道:“如果任由疾病发展,小病就会变成大病,多亏了这次体检排查了身体状况,感谢政府把民生实事办进了我们环卫工人的心里。”
记者了解到,嘉兴市本级从事公益性服务项目的环卫工人共有2390人。“在职的工人很大比例是五六十岁的新居民,他们年纪大、经济条件差,很少有人会定期体检。”程楚说道。
64岁的环卫工人周昌孝就表示,自己从未体检过。有个头疼脑热,自己去药店买些常用药。
为环卫工人购买健康体检是2016年“关爱环卫工人”民生实事工程的另一项举措。2016年5月,该项目正式启动招投标,但是由于投标单位数量没有达到相关要求,项目又启动了第二次招投标。最后体检工作由武警浙江总队嘉兴医院、浙江新安国际医院和嘉兴市第二医院进行。
浙江新安国际医院体检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来新安医院体检的环卫工人有400多名,其中有120多人检查出甲状腺结节,多数环卫工人存在“三高”、心血管问题。“这类人群活动量大,但是饮食上不规律也不注意,导致这类问题普遍,我们在体检报告中也给出了建议,做到‘无病早预防、有病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