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废弃栏目(已废弃) > 规划计划(废弃) > 计划总结

嘉兴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公管办)2010年工作总结暨2011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19-10-21 09:58 信息来源: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浏览次数:


2010年,嘉兴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简称“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抓住“创先争优”活动这一契机,围绕争创“省示范行政服务中心”这个目标,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为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优良的政务服务环境。

1-10月,“中心”累计办结各类行政审批事项74.57万件,同比增长285.37%,执收规费0.77亿元,同比增长23.85%,实现了审批事项窗口办件准确率100%承诺服务按时办结率99.62%群众满意率99.06%,群众意见及时处理率100%。进入“中心”的项目,法定期限每件平均办理时间20个工作日,承诺期限10个工作日,实际办结仅需3.15个工作日。市本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共举办各类交易活动930场次,同比增长7.53%,进场参与交易的单位数(或个人)为6722家;总成交金额161.66亿元,同比增长34.86%,为国家节约或增收资金27.96亿元,节资(增收)率为22.01%。其中建设工程637场次,招标概算总价90.31亿元,中标总价80.78亿元,下浮10.56 %,节约建设资金 9.53亿元。政府采购230 场次,采购预算总价1.7亿元,成交总价1.55亿元,下浮9.14%,节约财政资金 1555.22万元。产权交易活动18场次,委托总价3860.53万元,成交总价 3916.67万元,增值56.14万元,增幅为1.45 %。土地挂牌(拍卖)活动18场次,成交土地151宗;土地挂牌总价 49.03亿元,成交总价67.27亿元,增值18.24亿元,增幅37.21%。小型汽车特殊号牌拍卖活动27场次,成交号牌390块,挂牌总价520.5万元,成交价757.45万元,增值236.95万元,增幅为45.52 %。医药采购共成交药品10.83亿元,医用耗材0.77亿元,二项合计成交总金额为11.60亿元。

一、2010年主要工作回顾

(一)加大改革和探索力度,进一步完善行政审批服务机制

1、抓事项集中,促授权到位。对照《浙江省示范行政服务中心评选细则》的要求,遵循“应进尽进”原则,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推动审批事项集中,确保窗口授权到位,减少非编工作人员数量。目前,市级机关中的38个部门(单位)设立了行政审批处或明确了行政审批职能处室,原来分散各个处(科)室的审批职能集中到一个处(科)室,由一个领导分管。市本级列入改革范围的35个行政许可主体除港务局(驻乍浦港)外全部进驻“中心”,新进事项97项。目前,进驻“中心”的部门、单位共有74个(含南湖区部门、单位19个);进入“中心”集中办理的事项811项(含南湖区197项),其中市级行政许可事项377项,行政许可事项集中度达95.20%,超过省定标准15.20个百分点。随着职能整合工作的深入,我市批管分离体制初步建立,“一站式”服务内容进一步充实,行政许可职能归并比例、派驻窗口人员的非编人员比例等主要指标全部达到或超过省定标准。

2、抓事项清理,促阳光公开。协助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督促各部门开展行政审批事项的清理审核工作,明确要求坚持2007年市本级行政许可事项公告的口径和做法,确保事项名称与浙江省公告的事项名称保持一致。同时,督促各部门(单位)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进行清理。目前,全市的行政许可事项已经在2007年的基础上进行了再次清理,清理审核后的行政许可事项涉及市本级35个部门(单位),项目总数为396项,比2007年减少(取消、调整、下放)42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218项。

3、抓创新举措,促效率提升。整合行政审批资源,推行“企业注册登记一表制”,将企业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统计证等所需填报的多张表格整合成一张《嘉兴市企业注册登记表》,由工商窗口集中录入并经网络流转,质监、国税、地税、统计等窗口再根据职责完成各自的审批流程。通过全面应用“企业注册登记一表制”,实现了登记信息的实时共享、多部门间的并联审批和多证联办,申请人在办理企业注册登记过程中所需填写的基本信息要素由原来的147项减少到52项,减少了65%,审批时限由原来的9个工作日减少到最快2个工作日。

4、抓四级网络,促便民服务。根据《2010年嘉兴市作风、效能和执行力建设实施意见》精神,不断加强四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一是制订出台了《嘉兴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分中心考核办法(试用)》,按照“中心”窗口的管理要求对分中心进行管理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列入对分“中心”行政主管部门的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二是制订出台了《嘉兴市各县(市、区)行政审批服务平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招标采购中心考核办法(试行)》,基层行政审批服务平台(便民服务中心)的业务工作、便民服务、硬件建设和创新创优进行量化考核。在工作中明确要求各县(市)集中原来分散在各个基层站(所)的服务功能,按人员、项目、制度、设备、办事流程五个到位的要求设置服务窗口,尽可能将与经济发展、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便民服务中心(室)办理。目前,全市7个县(市、区)的72个镇(街道)中有68个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占94.44%。1014个村(社区)有631个建立了便民服务室,占62.23%,市、县(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动的行政审批服系体系基本形成。

5、抓规范建设,促高效服务。统一窗口岗位的服务准则和行为规范,强化窗口人员着装、用语、态度等规范,要求工作人员做到“一次清”、“一口清”、“一纸清”。建立健全指纹考勤、每周不定期巡查(抽查),实行“首问责任制”、“AB岗工作制”、“按时办结制”等工作制度。同时,定期开展“红旗示范窗口”、“共产党员示范岗”和“共青团员示范岗”等评比活动,有效促进了窗口规范化建设。

(二)创新交易和服务方式,进一步规范公共资源交易

1、抓制度建设,促规范运作。一是加大政府投资项目“8+6+几个规范性文件的落实工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投标保证金代收代退工作的规定》,对投标保证金代收代退程序进行了规范。二是根据我市公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制定《嘉兴市市级机关事业单位涉改公务用车收缴和处置实施办法》,上报领导小组。三是根据我市城乡一体化改革与“两分两换”工作的实际,起草了《嘉兴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规则(试行)》,制定相关交易流程,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正式运作准备条件。四是草拟了《嘉兴市本级小型建设工程项目及物资(服务)招标采购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通过规范小型建设工程的招投标与物资(服务)采购活动,加强综合监管。五是制定了《嘉兴市评标专家语音通知系统操作规程》(试行),对专家抽取的申请、抽取程序、名单确认、缺额补抽、名单开启、库外专家使用等做出规范。

2、抓专项治理,促公平公正。根据我市规范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工作的实际情况,对专项治理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制定相应工作方案,有序推进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专项治理工作,按时完成各项任务,上报汇报材料,受到了市纪委领导的肯定。

3、抓科技平台,促高效运用。进一步加快招投标电子化建设,推进电子辅助评标系统,为远程评标系统开发作好准备。目前电子辅助评标系统正有序推进,对于符合条件的项目要求采用电子辅助评标,推动电子辅助评标的顺利实施。

4、抓三级联动,促平台建设。一是推进县(市)、镇(街道)基层招标采购中心的规范化建设,明确评选范围,制订具体考评方法和实施方案,通过评优活动促进县(市)、镇(街道)招标采购中心平台建设。二是召开全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工作会议,就如何构建全市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诚信体系以及推动招投标信息化与电子辅助评标系统建设,逐步在本市范围内实现异地评标进行了交流和研讨。三是组织市本级四个区的22个镇(街道)招标采购工作人员进行招标采购法律法规、实务操作等业务培训,提高了基层招标采购服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5、抓综合监管,促规范交易。严格按照嘉招办〔2007〕5号文件要求,做好政府投资项目招标公告、招标文件和其他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招标采购(挂牌出让)公告的备案或审核工作。按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的要求,对公告与招标文件是否存在歧视性、不公平条款进行审核。继续在全市范围内做好省综合性评标专家库评标专家的征聘工作,经过征聘、审核、复评后,向省公管办上报专家755名。

(三)强化电子政务实时监管,打造特色电子监察平台

1、抓工作机制,促数据采集。依据行政审批职能整合工作联席会议的协调职能,及时将新进项目纳入“中心”审批系统,实现实时采集电子监察数据。目前全市(含五县二区)纳入电子监察的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共有3028项,其中市级部门(单位)610项,南湖区245项,秀洲区230项,嘉善县342项,平湖市535项,海盐县350项,海宁市209项,桐乡市507项,基本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电子监察建设目标。

2、抓评比考核,促部门尽责。会同市监察局制订出台了《嘉兴市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应用管理办法(试行)》和《嘉兴市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应用管理考核指标》,按保障措施、考核事项纳入率、审批时效、运行维护管理和创新创优等指标,分别对市级部门(单位)和各县(市、区)进行百分制量化打分,每季进行绩效考核并公布排名,年终考核分值作为效能建设分值纳入部门(单位)年度工作目标考核。

3、抓窗口考评,促结果应用。在服务窗口管理过程中,出台《嘉兴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红旗”示范窗口考评实施意见》,将电子监察中红、黄牌发生率与窗口考核、工作人员评优直接挂钩,使监察结果得到实际应用,逐步实现监察到岗、责任到人。

(四)推进作风和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中心”管理水平

1、抓“创先争优”,促和谐“中心”。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红船先锋”创先争优活动部署,精心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一是依托“党团员志愿者服务队”,注重发挥窗口单位特长,上门免费办理企业代码证年检,服务基层企业2000余家。二是组建“环沪护城河世博安保志愿者服务队”,参与世博安保巡逻27次,为世博安保群防群治作出应有贡献。三是积极响应市直机关党工委“机关精神”大讨论活动,征集机关精神表述语51条,总结提炼了“中心”作风效能建设的成果,深化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形成了“强素质、深改革、优服务、促和谐”的浓厚氛围,助推了我市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四是认真开展结对共建活动。与南湖新区东栅街道云阳社区、余新镇农庄村结成共建单位,落实共建经费、人员,先后开展“红色影院”革命影片专场放映、“相聚社区、欢乐周末”专场文艺演出和“睦邻节”专题活动。同时,结对贫困家庭、贫困学生,定期上门提供慰问金、助学金,帮助解决生活、学习费用难题。  

2、抓平台督查,促工作落实。一是建立健全政协派驻“中心”民主监督制度。制订计划、方案,组织民主监督员对“中心各项业务进行现场指导,并参与基层优秀平台的复检复评工作。二是制订窗口服务质量电子评价系统建设方案,注重发挥办事群众的监督作用,进一步提高窗口服务质量。三是严格窗口考勤纪律,将每季考勤改为每日考勤,及时反馈结果,提高窗口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四是修订公共资源交易投诉处理办法,对投诉受(处)理程序进行优化完善,提高投诉受(处)理工作的效率和客观公正性。

3、抓教育培训,促能力增强。“中心”根据窗口多、坐班制、业务忙、处一线等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加强队伍素质教育。组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23次共13天;组织上党课、集中学习、影视教育12次。举办“优服务、提效能、从我做起”主题演讲比赛和革命歌曲演唱比赛,坚持开展乒乓球、羽毛球兴趣小组活动,以新的姿态、新的成效争创“省级文明单位”和“省示范行政服务中心”。

4、抓惩防体系,促廉政建设。认真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心”领导班子坚持以“六好”标准要求自己。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和各条禁令,落实节能降耗、廉洁从业“九不准”等制度。开展岗位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深化月活动,通过“回头看”,共查找出廉政风险点75个,其中新增风险点5个,制定防控措施 75 条,新增5条。认真开展自查自评和绩效评估,系统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努力建设岗位廉政风险防控长效机制。综合运用每周巡查、社会监督员暗访明查、电子设备科技助查、目标管理年终总查等举措,激励全体党员干部努力做廉洁从政的模范实践者和积极推动者。

回顾近年来“中心”的工作,尽管取得到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部分行政审批体制性障碍难以突破,存在垂直管理强于块块管理、行业管理强于公共服务等现象;网上办事大厅建设统筹机制缺失,难以进行跨部门、跨层级统筹配置;公共资源交易项目的标后管理不到位;中介机构业务水平与素质良莠不齐,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存在较大差异;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电子监察绩效考核较难应用等。

二、2011年工作思路

2011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起始年,也是进一步加强改革探索、提升行政审批和公共资源交易两个平台建设水平的深化之年。“中心”工作总的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落实“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服务型政府,以巩固优化“两集中、两到位”工作、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健全网上办事大厅、完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为重点,坚持传承创新、统筹协调、真抓实干,积极争创“省级文明单位”。

(一)巩固审批制度改革成果,建立便捷高效行政服务中心

1、进一步巩固完善行政机关内设机构审批职能整合(即“两集中、两到位”)工作。围绕提高行政服务效率,与窗口部门共商压缩流程,实施并联审批,减少审批环节。深化企业注册登记“一表制”,开展投资项目审批代办制试点。以“提质、提速、提效”为要求,建立审批承诺时限倒逼机制,确保市本级行政许可事项集中度达到95%,审批承诺时间比法定时间提速52%以上,不断提高即办率和群众满意率。

2开展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立足企业、市民和社会的需求,会同市级有关部门,在原有行政审批事项运作规范的基础上,通过细化单个事项的行政审批标准,分步制定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许可(准入)标准,逐步建立起一整套基于本级政府权限内的基本建设、行业准入、技术改造和外资外商外贸等方面行政审批一体化标准,一次性告知行政相对人,给予相对人明确具体的许可(准入)预期,同时建立联合审批会审会办工作机制,强化部门间的协调互动,从而达到审批标准一体化、环节整体化、进度同步化、过程透明化的目标,切实提高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

3、推进市政府网上办事大厅的建设和应用。要求部门(单位)凡是在办的不涉密的审批事项,都要实现网上申报功能,实现行政审批的一站式受理和反馈,切实提高网上办事大厅事项覆盖率和公众使用频率。同时,开展网上流转审批,启用审批结果证照、批文打印(入库)等功能,推进审批材料和结果电子化。

4、加强基层便民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以考核评优促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评比考核制度,推动行政审批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向基层延伸。加强对基层便民服务(招标采购)平台的业务指导,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升业务水平和能力素质。

(二)加强交易平台建设,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

1、深入开展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电子化建设。大力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电子化建设,根据我市实际情况,有序推进政府采购与工程建设电子辅助评标系统,适时推出远程评标系统,提高评标效率,增强评标活动的科学性与公正性

2、打造多元化产权交易平台。根据《嘉兴市农村产权交易实施细则》,建立健全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产权的担保抵押等相关业务纳入平台进行规范化运作,促进农村资源资本化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协助市金融办协调股权柜台交易事项,成立浙江省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营运中心嘉兴分中心,以浙江产权交易所为依托,积极培育上市公司的后备资源。

3、以省综合性评标专家库管理办法为契机,抓好评标专家管理。根据省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做好省综合性评标专家库网络抽取终端的衔接工作和运行准备工作,参与全省综合性评标专家库建设,确保省综合性评标专家库在我市顺利运行。

4、加强公共资源交易中介机构管理。加强对招标代理机构的考核,研究制定考核标准和方法。探索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政府投资项目招标代理机构,或者通过综合评估,量化各招标代理机构的具体绩效,供招标单位选择。加强对招标代理从业人员的培训,严格落实项目责任人。

5加强公共资源交易信用平台建设。进一步落实十部委《招标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暂行办法》,逐步建立全市统一的招投标信息管理系统平台,涵盖信誉评价、项目考核、合同履约、施工管理、黑名单等市场信用记录,并纳入评标计分范围,形成对违法、违规行为一处受罚,处处受制的良性循环局面。

(三)完善平台督查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1、巩固优化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成果。依据《嘉兴市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应用管理办法(试行)》和《嘉兴市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应用管理考核指标》,推动电子监察系统绩效考核经常化,进一步加强数据监控,努力提高电子监察事项的覆盖率。进一步完善我市电子监察绩效考核办法和责任追究制度,健全针对电子监察系统监察结果的量化打分制度,并在相关网站上公布部门(单位)的绩效排名。

2、进一步健全完善多方参与的业务监督机制。建立窗口服务质量电子评价系统,优化综合评价体系。健全社会监督员机制,定期邀请人大、政协、媒体、社区和服务对象代表检查指导“中心”工作,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员和办事群众在提高审批效率、提高窗口服务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公共资源交易投诉受(处)理机制,加大对招投标活动违法违规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维护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原则。

(四)加强两个平台自身建设,争创省级文明单位

抓好队伍建设,优化“红旗示范窗口”、“共产党员示范岗”、“共青团员示范岗”等争先创优考评办法,加强教育培训,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强化岗位管理,通过定人定岗定责,健全岗位廉政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完善内部运作和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好基础性工作,增强全体人员的岗位意识、责任意识和效率意识;进一步加大文明建设力度,对照省级文明单位的要求集中整改,全面增强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开展岗位竞赛,营造创建氛围,争创省级文明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