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专题 > 富民强省十大行动(已归档) > 加快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

关于推动我市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0-06-30 10:24 信息来源:市经信局 浏览次数:

从去年开始,中美贸易摩擦日益加剧,我市服装产业深受影响,一些出口型“贴牌生产”和纯加工生产的服装企业感受到了重重压力。服装行业增长势头明显趋缓,盈利能力明显下滑,亏损企业不断增多,行业发展面临巨大压力,形势比较严峻,服装行业走高质量发展道路的需求愈发迫切。

一、嘉兴服装行业的基本情况

服装行业是我市传统优势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培育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拥有了海宁皮革崇福皮草、平湖服装、洪合濮院毛衫等全国知名度的区域品牌,有着较为完善的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础。前三季度,全市服装行业规上企业497家,资产总计达400.2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295.4亿元,主营收入293.1亿元,完成出口交货值123.3亿元,实现利税35.16亿元。

产业链较为完整、产业平台比较完善。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我市服装行业逐步形成比较完备的生产体系,产业链涵盖加工制造、研发设计、品牌经营、市场销售,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嘉兴服装行业产能在全国名列前茅,服装产业链资源丰富,有嘉善大舜纽扣、平湖箱包、桐乡纺织王江泾面料、海宁家纺等关联产业。全市服装行业拥有多个专业市场,同时建设桐乡濮院海宁皮革等一批特色小镇,服装行业发展的产业平台日益完备,服装行业呈现集群化发展趋势。

生产设备比较先进,企业管理水平较高。我市服装企业设备先进性较好,多数规上企业拥有进口或合资的国外品牌生产设备,有相当部分的企业拥有服装CAD技术处理样板、全自动铺布设备全自动裁床,服装缝纫吊挂生产线大部分企业都比较注重质量管理,多数企业通过了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管理日益正规化、精细化。在全市规上工业企业2018年度“亩均效益”综合评价中,我市服装行业亩均税收35.56万元,高出全市平均水平27.6个百分点;亩均工业增加值129.61万元,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3.9个百分点。

品牌建设卓有成效、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扶持下,我市不断加大创新工作力度,推动传统服装行业提质增效转型发展全市服装行业培育出雅莹集团、嘉欣丝绸、安正时尚、伊思佳等一批知名服装企业,拥有驰名商标和各类品牌上百个,带动了整个服装行业的发展。我市不断推动服装行业的创新发展,着力探索和创新生产、管理、营销新模式,如依爱夫采用了“文化创意”模式,制订了产品创新及模式创新战略,提出生活+游戏装概念,引入北欧COSPLAY服饰文化,融合动漫、游戏、童话等现代元素,创立了独特的“伊佳林”童装品牌。

二、当前我市服装行业面临的主要困难

与其他传统行业一样,我市服装行业中同样存在着产业层次较低企业品牌意识不强、龙头大企业较少、产品附加值较低、产品同质化竞争突出等问题,尤其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情况下,我市服装行业当前面临重重困难。

行业亏损面增加。目前,在国际国内经济大环境影响下,我市服装行业经营形势相对比较困难,亏损企业数量不断攀升。前三季度,全市服装行业规上企业有亏损企业174家,亏损面35.0%,与去年同比增加了25.2%。

行业新动能缺少。我市服装行业虽然涌现出了海宁皮革、桐乡毛衫、平湖服装等知名区域品牌,也崛起了雅莹、森创、安正等知名女装品牌企业,但大部分企业还是代工为主,产品附加值低、生产利润薄,产业发展后劲相对不足。

行业人才缺乏。我市服装行业缺乏各类高技能技术工人与高素质的服装创新设计人才和管理人才,尤其是缺乏具有国际水准的设计领军人物,企业所需人才找不到、招不来、留不住的问题普遍存在。

企业经营压力大。在当前形势下,市场需求不振、原材料和人力成本的不断上涨等因素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直接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面对招工难、成本上涨、产品市场萎缩等问题,企业经营压力日益加大。

三、我市服装行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品牌建设,走时尚化发展道路。服装是以公众知晓接受度取胜的产业,名牌优势就是附加值优势。大力推进产业品牌创新、生产质量提升、制造面料技术标准完善与创新,以客户和需求为导向,紧紧抓住当前时尚潮流,分析服装产品发展方向,加强新材料研发和应用,积极开发新型服装产品,以品牌建设为抓手,推动皮革服装、羊毛衫等细分领域产业集群时尚化建设,从而打造国内外有影响力的行业影响力。

二是开展智能制造,推动服装行业数字化发展。积极引导、鼓励、扶持服装骨干企业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等当今最新信息技术,持续升级改造企业研发、设计、生产、管理、营销等环节,提升管理方式、工艺设备,实现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改进与提高,促进传统服装产品向智能化、时尚化、特色化及个性化全面升级。

三是推动“互联网+”,拓展服装产业营销渠道。深入实施“电商换市”,积极鼓励服装企业探索尝试“互联网+”营销,扶持自建平台、自用品牌、自行制造的“三自”企业。选择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服装品牌,鼓励实施贯彻“浙江名品进名店”示范工程,推动其在国内知名零售终端企业设立专柜,积极展示嘉兴制造的形象。

    四是推动商业模式创新,拓展产品市场优化产品结构。引导加工生产型企业优化加工生产结构,提加工的附加值,提高中高档服装品牌加工份额,引导有条件的品牌服装企业向提供时尚潮流分析、产品研发设计、O2O互动体验等增值服务的高端时尚定制商转型。进一步优化服装贸易市场结构,努力开拓“一带一路”等新兴国际市场,同时大力开拓国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