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 >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结果

对市人大八届五次会议第29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0-08-05 14:38 信息来源:市残联 浏览次数:

赵伟平代表:

    非常感谢对残疾人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残疾人的关心关爱,您在市人大八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大对特殊教育投入力度 助力特殊儿童康复就学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特别是针对自闭症(孤独症)特殊人群,教育、医疗、康复、保障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提高自闭症(孤独症)教育、康复效果,提高适应能力,改善家庭困境,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加强特殊教育体系建设

1.政策上加以保障。2018年市教育局等七部门联合出台了《嘉兴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8—2020年)》,进一步保障特殊儿童公平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目前,嘉兴市特殊教育类学校共6所,其中4所特殊教育类学校已开设学前部,幼儿园1所,已建成蒙台梭利、感觉统合、语言训练等各类专用康复教室90个,建成资源教室85个,基本实现资源教室镇(街道)全覆盖。全市特殊教育专(兼)教师202人。

2.采取灵活的教育方式。校(幼儿园)整合了特教老师、医生、康复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等跨学科人员,针对学龄特殊儿童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结合入学评估结果,与家长商榷,制定干预计划,实施个性化教学和提供康复服务,以“普通教育优先”的教育安置原则,采取普通学校(幼儿园)随班就读或特殊教育学校就读方式,以集中教学+个别化辅导等灵活的教育形式,确保每一名自闭症(孤独症)儿童能享受教育,提高其参与生活、学习、社交活动进而逐步融入社会的能力。

二、完善孤独症儿童保障救助制度

1.出台康复教育服务制度。2018年10月省政府出台《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2020年1月市政府出台《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浙江省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嘉政办发〔2020〕2号),对具有本市户籍、年龄未满7周岁的残疾儿童(包括孤独症儿童)在定点康复机构康复训练费用的自付部分超过省补助标准的(24000元),按照年人均最高12000元标准补助;对低保、低保边缘家庭的残疾儿童给予每年最高6000元的生活困难补贴。在公益性幼儿园就读的免除其保教费,同时残疾儿童生均定额补助标准按所在幼儿园生均定额补助的4倍标准执行。

2.出台补贴政策。凡具有本市户籍,持有本市核发的残疾人证,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持证的孤独症儿童归属精神残疾)均可申请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根据目前补助制度,凡家庭人均收入在低保标准150%以下残疾人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按照当地低保标准的30%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按残疾人等级分别享受每人每月500元、250元、125元。

三、推进专业康复机构规范化建设

1.发挥市级康复机构示范引领作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大、政协多次专项调研,2014年9月,市委编办专门批复设立市特殊幼儿教育康复园(公益类事业单位),专职从事特殊幼儿教育康复训练工作。同时保留“阳光乐园”,与“康教园”联合开展残健融合的教育和康复工作。该机构主要承担全市(本级)3--9岁智障、孤独症、多动症、行为障碍和语言障碍等残疾幼儿的智能开发、言语矫治、语言训练、肢体训练、行为训练等教育、康复职责。多年来一直把残健融合、医教结合、家校联合作为办园特色,在全省首创,得到国家教育部、中残联的充分肯定,取得显著成绩,先后通过公益性幼儿园和省二级幼儿园评审,被确定为首批浙江省级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被市教育局命名为嘉兴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学前分中心。今年初,特教园(阳光乐园)被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授予“全国康复研究示范基地”,还正式挂牌成为华东师范大学的教育实践基地。近几年平均每学期服务200名左右特殊幼儿。据统计,市本级及五县(市)累计已有230余名特需幼儿经过康复训练后顺利入读普通幼儿园或普通小学,获得特殊幼儿家庭的普遍称赞,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新大楼建成并投入使用。2016年市残疾人康复中心项目正式立项并被列入市政府民生实事,2017年4月开工建设,2019年10月建成并投入使用。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7亿元。其中残疾儿童康复楼近一万平方米,设集体教室10间、个训室31间、专用功能教室11间。新大楼投入使用后,对我市特殊幼儿教育康复硬件条件将大大改善。目前,儿童康复楼对外挂嘉兴市阳光康教园,作为阳光乐园的分部来运行,已开设4个全日制特教班,3个半日制特教班,以及一对一个训课,共服务206名特殊幼儿及家庭。

3.加强对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定点管理。随着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制度不断提升,残疾儿童康复需求越来越大,各地开展残疾儿童康复的机构越来越多,机构存在性质多样化,有个人工作室、工商登记、社团登记、教育部门登记 、卫生部门登记等,按照省要求,对享受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制度的机构实行定点准入制度,并实行动态监管机制。目前,我市通过省评定的省级定点机构有6家,市级评定小组(由市卫健委、市教育局、市残联三家)通过的市级点机构12家(包括省级定点机构6家),2020年将新评定3家,目前,每个县市区都有一家以上残疾儿童定点机构,让各地的残疾儿童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基本的康复服务。

为保障残疾儿童的康复服务水平,我市通过的定点机构严格按照定点机构评估标准,全部具备医疗或教育资质,通过相对应的行业标准约束监管定点机构,避免康复教育服务不到位、乱收费、虐待残疾儿童等情况的发生,对机构起到切实有效的监管作用。

(联系处室:康复部    电话:83599936)

                                 

嘉兴市残疾人联合会                                 

                           2020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