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八届五次会议第175号提案的答复
庄建明委员:
您在市政协八届五次会议提交的《关于强化“三落实”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的建议》(第175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安全事故管控情况
近年来,全市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总体平稳,实现了“防大控量”的目标。2020年,全市累计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07起、死亡86人、受伤39人,同比分别下降27.7%、31.7%和44.3%。今年1-5月,全市累计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4起、死亡24人、受伤5人,同比分别下降40.0%、11.11%和79.17%。
二、安全防范工作落实情况
(一)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以规上企业重点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小企业重点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小微企业重点推进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的方式,推动各类企业层层传导安全生产责任,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进一步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截止目前,全市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4850家,双重预防体系建设11000余家,生产加工类小微企业参与社会化服务覆盖率达75%。
(二)抓好安全生产服务指导。今年以来,全市突出危险化学品领域和涉及高温熔融金属作业、涉爆粉尘作业为重点的“三场所三企业”等安全生产高危企业,采取市县联动,分级组织相关专家对企业进行全科式、体检式安全生产指导服务,翻箱倒柜查隐患。目前,完成8家高温熔融金属作业企业、13家印染行业企业、5家医药化工企业的服务指导,排查梳理各类问题隐患1015条,其中重大隐患23条。
(三)抓好安全生产执法检查。近年来,各地政府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领域督查检查,不断加大安全生产非事故类处罚力度,定期曝光安全生产典型违法案例。特别是今年3月开展“铁拳执法”百日行动以来,全市应急管理部门累计查处安全生产违法案件424起,通报违法典型案例129个,关闭企业5家,行政拘留35人。
(四)抓好重要时段安全防范。春节、五一前夕,市安委办先后梳理发布了“十二条安全风险”“十类安全生产风险” 提示。对全市81家210个危化品重大危险源全面落实视频监控。常态落实“三项严管”措施,切实抓好特殊作业安全管理,累计停产停业整改70家,停止作业施工127次,禁止特殊作业165次,接受特殊作业备案1689次。
(五)抓好信息报送和应急处置。督促各地企业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落实事故报告。全市应急管理系统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建立紧急信息报送机制,完成了三级指挥平台建设,实现分级分响应指挥,接入气象、水利、自然资源和“雪亮工程”等信息数据,具备了比较完整的现场会商、远程指挥和日常值班值守功能。
二、存在的问题
如您在建议中指出的,一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违规违法建设、操作规程不遵守、检查培训制度不执行,无知、侥幸心理和经验主义等问题尤为突出。特别是事故发生后,个别企业未科学处置、未及时上报等现象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员伤亡扩大。
三、下一步打算
我们将认真吸收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常态巡查检查等意见建议,通过加大企业员工的培训力度,深化社会化高质量服务,全力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一是实施数字赋能工作。完善嘉兴市安全生产“全生命周期”综合监管平台,建立企业风险数据库,实现信息一次录入、同步迁移、多级共享。依托平台“安全生产码”形成安全生产“一图一码一指数”,不断提升智慧管控水平。二是加强社会化服务机构的监管。开展安全评价机构、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星级评定,对星级靠前的机构予以宣传报道。扎实推进安全评价机构执业行为专项整治,对监督检查、事故调查、群众举报核查中发现的中介机构违规行为,严格落实警示约谈和通报。三是开展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普查。推动企业(单位)逐一排查全市道路运输、涉海涉渔、消防、危险化学品、建设施工、工矿、旅游、城市运行等8个重点领域的风险隐患,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常普常新”工作机制,并严格落实风险管控措施。四是推进企业安全生产素养提升。持续开展“高危行业领域安全技能提升行动”“全市十万员工安全大培训”,结合6月份“安全生产月”主题宣传活动,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不断强化企业职工安全素质,进一步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感谢您对我市应急管理工作的关注!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应急管理工作,并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