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嘉兴 > 县市区 > 南湖区

科技创新点燃南湖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发布日期:2021-11-11 09:10 信息来源:南湖区 浏览次数:

日前,省科技厅公布的首批“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名单中,南湖区4个项目名列其中。南湖区的亚达管道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南湖研究院、嘉兴敏惠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加西贝拉压缩机有限公司承担的4个项目在全省众多科技项目中脱颖而出,正是全区科技创新主体创新积极性高涨、高质量发展引擎动力强劲的生动展现。

今年前三季度,南湖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为3.8%,列全市第一;全区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3.34%,人才入库数超9万人。

创新要素集聚

加码区域发展磁吸力

11月5日,南湖实验室作为南湖区实地观摩项目,亮相嘉兴市2021年度第三次“互学互比互赛”活动。对标国际高端实验室建设标准建设的南湖实验室一期,已于今年5月正式开工,累计完成投资3.2亿元,力争年底主体完工。

作为“新两院”中的一员,南湖实验室项目建设风生水起,创新策源地功能逐渐凸显,与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浙江中科应用技术研究院、南湖研究院等高端科创载体汇聚起创新要素集聚的强大磁吸力。

11月2日,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纳米生物医学研究中心揭牌,致力于打造国际领先、国内一流提供纳米生物医学解决方案的平台;浙江中科应用技术研究院举办了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集成电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并召开专委会产教融合研讨会,搭建起国内重点院校与产业企业沟通交流新平台;不久前,嘉兴未来产业科技园获得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称号,在孵企业已有23家;上海大学(浙江⋅嘉兴)新兴产业研究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浙江未来技术研究院(嘉兴)完成新一轮协议签订……创新平台不断实现新突破。

随着创新平台的高质量发展,与之相匹配的高端人才从四面八方汇聚南湖。南湖区今年发布了全市首个“人才服务实事清单”,区领导亲自领办并一对一推进重点人才项目。全区加快推动“人才码”应用和服务,辖区内现有30个线下场景体验,真正让人才感受到“一码在手、方便全有”。

今年前三季度,全区人才入库数已超9万人,人才引进成效显著。南湖区培育的3名人才已进入省级高层次人才认定答辩环节;培育的4个团队进入省领军型创业创新团队认定答辩环节,入围数量创历史新高。人才、平台等创新要素的集聚,形成“1+1>2”的叠加效应,为南湖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原动力。

科创活力满满

赋予高质量发展无限可能

今年10月,和剂药业取得了首个临床试验批件,有望为中国T细胞淋巴瘤患者带来全新疗法。和剂药业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开放至今3个多月的和剂药业嘉兴总部研发中心功不可没。

和剂药业嘉兴总部研发中心总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拥有完善的生物、化学创新药研发实验室及完备的药物分析设备,与位于美国旧金山的研发中心形成双中心,吸引了多位行业资深专家加盟,组建了创新药早期研发、临床开发、药品制造的完整团队。

在南湖区,注重科技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开展研发活动,已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共同行动。今年前三季度,南湖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投入高于增加值增速6.9个百分点。

南湖区扎实开展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建立了“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需求和重大标志性成果库,创新性地推出了科技积分,为科技企业精准画像、量化赋分,让全区1000多家科技企业科创综合能力提升有的放矢,加速了科技成果真正转化为生产力。

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今年前9个月的研发投入已比去年同期翻了数倍。作为企业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机遇,做大做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先进智能配电产业集群的重大战略举措,华东智能配电产业基地一期于今年3月投产,其打造的智能制造流水线,生动展现了南湖区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中科技创新汇聚的发展新优势。如今,华东智能配电产业基地二期建设正在加紧筹备,将为南湖区高端装备制造业注入新活力。

全区中小企业研发活力持续增强。今年前三季度,中小企业研发费用投入增长较快,比去年同期增长25.9%。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结出累累硕果,在首批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名单中,嘉兴南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上榜,成为全市唯一一家入围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