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 >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结果

对市八届人大六次会议第174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1-11-12 16:32 信息来源:市政务数据办 浏览次数:

彭文利代表:

市八届人大六次会议第174号《关于在嘉兴市建立长三角大数据中心的建议》收悉。我办按照全市数字化改革工作的要求,与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长三角发展办一起对建议进行了会商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概况

(一)数据中心类项目推进情况

据初步排摸,目前我市数据中心类项目共16个,其中筹建类3个,在建类7个,建成类6个,总占地面积1648亩,所建项目全部运营后用能量将达84.56万吨标煤(筹建类用能量预计21.34万吨标煤/年,在建类预计62.88万吨标煤/年,建成类为0.34万吨标煤/年),年总营收将达74.04亿元,贡献税收4.78亿元,税收/用能量的比为6331.48万元/万吨标煤。在建类数据中心项目占比较高,我市的16个数据中心项目总投资额为518.0亿元,其中在建类投资额为441.0亿元,占85.1%;在建类数据中心全部运营后用能量预计达62.88万吨标煤/年,占全部项目总用能量的74.36%。

目前,我市重点数据中心项目投资超过10亿元的建成类,含在建、筹建项目情况如下:

1.中航信数据中心项目。项目位于南湖区,总投资11.5亿元,现有建成1号数据中心,共16个机房模块,机架总量约5000个,已使用6个机房模块,上电率38%,投用部分年能耗约0.31万吨标煤,2020年营收3948万元;规划2号数据中心,规划机架数量约5000个。目前客户主要包括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司、国安中心上海分中心、中国电信嘉兴分公司、嘉兴华数等政府机关、中央企业及电信运营商,以及嘉兴本地和长三角地区互联网企业。

2.浙江(长三角)新一代全功能智能超算中心项目。项目位于桐乡,总投资20亿元,规划总体机架数500个,预计年消耗15.5万吨标煤,年营收4.5亿元,项目建设完成后将申请为浙江省唯一的超算中心,国家级超算中心,整个超算中心的算力是180PB(注:PB是计算能力的单位),目标客户为科研院所、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重点企业研究院等。目前,浙江省各行业领域对超算算力的需求在500PB左右,一部分算力是自建,建设时间已经在三年以上,已经面临更新换代;另一部分算力需求向上海超算中心、广州超算中心等租赁。基本上可以保持较高的上电率。

3.阿里巴巴长三角智能计算基地项目。总投资300亿,机架总体容量13200个,预计年消耗27万吨标煤,年营收10亿元,项目未来主要收入来源是阿里云的基础设施托管运行费用,以及阿里云平台的大数据、云计算相关产品的租售服务费用。此项目是阿里自建数据中心项目,因此上电率增长预计比较稳定,为第一年:10%,第二年:25%,第三年:60%,第四年:100%。

4.长三角平湖润泽国际信息港项目。总投资116.8亿元,规划机架数54000个,项目一期1.2万个机柜,预计年消耗19万吨标煤,年营收40亿元,主要客户为各大运营商。目前,已积极与浙江电信、上海电信、上海联通等运营商进行租赁协议的洽谈工作,预计2023年底将实现整个项目的全部投产,最终可提供5.4万个机架使用。租赁初期上电率预计在30%~50%之间,基本在第二年年底就可达到80%左右的上电率。

(二)长三角一体化数字化发展情况

嘉兴乌镇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连续多年成功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嘉兴市充分利用“名片”优势,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互联网+”高地,在长三角数字化发展上做了一些先行。具体如下:

1.加快乌镇互联网创新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设立总规模 125 亿元的数字经济政府产业基金,汇聚华为 5G 创新中心、腾讯众创空间、中电海康“乌镇街”等优质互联网孵化机构,2020年成功引进以全省首个大型超算中心“乌镇之光”超算中心、全国最大的海光生态中心、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为主体的智能计算产业基地项目。创新“互联网+医养”,成立全国首家互联网医院—乌镇互联网医院,连通全国 7500 多家医院、7200 组专家团队。目前,日均医疗服务量已突破10万人次,累计服务超9.9亿人次。

2.加快数字新基建建设。以“能共享不再新建”的原则,采取以存量站址叠加5G基站为主、特殊区域新建塔桅为辅的方式,并结合城市品质提升工程和小城镇综合整治工程,全面推进“智慧杆塔”建设,实现资源整合、共建共享,全力推进5G基站建设,累计建成5G基站4094个,入网开通3777个,5G覆盖密度全省第一。推进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浙江嘉善)示范区和桐乡乌镇5G车联网试点示范区建设,打造智慧交通创新试验与应用示范基地,形成“三网一车”的“5G+智能驾驶”生态体系。

3.加快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实施平台提质、数字赋智、生态增能、服务创优四大工程,有序推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改造。推进集成电路、智能终端、电子新材料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方面,中晶年产480万片300mm大硅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已开始厂房送电,预计年底可产出第一根晶棒。推动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升级方面,新凤鸣集团成功入选全国首批企业上云典型案例。此外,还建立由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行业龙头企业、平台企业及服务商、金融机构构成的第一批倡议伙伴团队,并启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伙伴计划。

(三)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建设情况

2020年7月,根据浙江省下发的《政府数字化转型考核办法》《省市两级公共数据平台建设导则(试行)》中,对公共数据平台的建设要求,嘉兴市启动了公共数据平台建设工作。按照“应编尽编、编目之外无数据”的原则,积极推进各部门的系统普查、归集、共享、开放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市县两级信息系统普查1112个,个性化数据编目5880个,共享数据集561个,共享接口699个,归集数据总量11.4亿,开放数据集275个,开放数据总量525万,为全市各应用提供强大公共数据支撑。

2021年,浙江省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工作,按照“以用促建、共建共享”的原则,对标“一体化”“智能化”新要求,嘉兴市公共数据平台持续迭代升级。根据《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总体方案》《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建设方案》要求,为打造市级数据仓建设样板进行了规范化建设与创新型探索。目前,我市数据仓除了基于省市县三级数据的归集、治理形成数字化改革任务仓、各领域专题库外,还创新探索全域感知库建设,进而逐步为城市各行业重点领域智慧应用提供感知能力和建立认知能力体系,为数字化改革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撑。

二、规划调研论证

按照“先行规划、统筹布局、严格准入、合理利用资源、审慎选择”的工作原则,结合我市数字化改革工作实际,各办理部门合力做好长三角大数据中心建设的调研论证工作:

(一)先行规划。来自杭州发改委能源处的专家提出,根据数据中心内所部署服务器集群应用目的不同,数据中心可用于人工智能、云计算、即时通讯、数据存储等领域。其中,人工智能、即时通讯类应用对数据传输速率要求较高,适合将此类数据中心部署在本地或附近区域,而云计算、数据存储类应用对数据传输速率要求不高,此类数据中心更适合部署在运营成本更低的内陆地区。而考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嘉兴市将结合数据中心项目的必要性与电力供应的可行性,及时做好我市数据中心项目的前期规划。

(二)统筹布局。多位专家均指出,由于数据中心属于局部区域的用能大户,并且数据中心的建设需要不少土地资源。嘉兴市将结合当地的电力条件、电力规划、土地资源、气候条件、国土规划和产业发展需求等进行前瞻性布局,合理选择建设地点,并预留充足的电力供应,有序落地项目,逐步释放产能,避免无序、盲目上马项目。在“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背景下,也会充分综合考量碳达峰和能源“双控”约束性指标要求,评估项目投产对考核影响,对一定规模机架以上的项目尽量争取上级统筹要素支持并列入相应规划布局。

(三)严格准入。杭州发改委能源处的专家指出,根据近几年审批建设数据中心项目的经验,嘉兴市将制定形成数据中心项目节能审查方法,实行严格准入标准,并从四方面更好地筛选优质项目和促进数据中心早日达产。一是把握“按需落地”原则,在引入数据中心项目时,将充分了解其应用场景,区别对待,对数据传输延时要求不高的云计算类、数据存储类应用的大规模数据中心项目原则上不落地,对数据传输延时要求较高的人工智能和即时通讯类、并且能引入产业链相关企业的数据中心项目给予支持。二是把握“实用为上”原则,拟选择诸如通信服务运营商、头部互联网企业等有建设运营经验的以及高校、科研机构自建的用于科研实验的建设主体,确保将数据中心的资源用到实处。三是把握“退低进高”原则,鼓励资源整合,按照“以高代低、以大代小、以新代旧”等方式,淘汰一批功能单一、规模小、效益差、资源浪费严重的数据中心。四是把握“效率优先”原则,做好与建设运营主体就上电率等关键指标进行约定,确保数据中心在建成后及时和全面的投用。

(四)合理利用资源。来自省能源监测中心的专家建议,布局建设数据中心可充分利用嘉兴市自身具有的相关产业优势,提升整体能源效率。例如拟考虑在我市嘉兴电厂及LNG类项目周围布局建设数据中心,利用它们富余的低温热源对数据中心进行冷却,既能解决LNG类项目低温热源处理问题,又能解决数据中心冷却源的问题,实现绿色发展的双赢局面。

(五)审慎选择项目。根据华信设计院专家的分析,按数据中心投建主体的不同,可分为①通信服务运营商(移动、联通等)投建,②银行、汽车制造、烟草等行业客户投建,③互联网头部公司(阿里、腾讯、百度等)投建,④第三方数据中心运营商(数据港、万国数据、光环新网等)投建,⑤其他资本方投建。其中第①②③类主体由于其数据中心的下游应用有保障,故附加值最高,将结合专家意见考虑引入和建设的可行性。而第⑤类主体往往难以保证数据中心的上电率和使用率,引入价值较低,将进一步对接合适的投资方,审慎选择项目。

三、财政资金保障

市财政部门已对市级大数据中心建设提供资金保障,支持市政务云及数据中心建设。并将根据省市数字化改革最新要求,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目标,加大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各类数字化改革项目的支持力度。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您的建议,深入分析我市长三角大数据中心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动我市数字化改革工作再上新台阶。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嘉兴市政务服务和数据资源管理办公室

                                                                                                                                          2021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