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元:高质量发展建成乡村振兴示范区 共同富裕田园镇
■撰文 贺夏萍 盛志远
过去五年,是通元砥砺奋进、逐梦前行的五年。五年来,通元全镇上下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各项事业取得突破性成就,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圆满完成了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五年来,通元镇先后获得省美丽乡村示范镇、省美丽宜居示范镇、省森林城镇、省非遗小镇、省文化强镇、省文化礼堂示范镇、省卫生镇、省电商镇等荣誉;2021年创成全县首家嘉兴市乡村振兴示范镇,获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2020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7亿元,五年年均增长5.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317元,五年年均增长5.6%。
回眸成就篇
“进”字为先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2019年2月18日,海盐农业经济开发区在通元镇正式揭牌,这是海盐第一个农业经济开发区。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近年来,通元相继引进千万元以上项目12个,其中亿元项目3个,总投资5.5亿元。
秋风送爽,丰收在望。通元镇雪水港村融禾农业科技园里一片忙碌,一个个圆滚滚、沉甸甸的阿鲁斯网纹瓜挂满枝头。
以嘉兴融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核心的嘉兴融禾现代农业科技园项目综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和环境控制、水肥一体化和有机无土栽培等现代农业技术,通过建设现代化数字大棚,对农作物进行精细化种植、自动化感知和规模化经营等全程智能化管理,从而带动农业生产智慧化水平的提高,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富裕的有机统一。
2020年,通元实现农业总产值4.59亿元,较2015年增长39.9%,湖羊等优势产业保持良好增长态势,甲鱼养殖业转型提质行动有序推进。水稻年播种面积稳定在3.5万亩以上,建成高标准农田6000余亩,稻虾综合种养面积达到3000余亩,引进海元米业推进稻米精深加工产业发展,天地和农场生态农业微循环作业模式获得全省推广。
农业的发展,也带动了通元三产服务业的壮大。通元引进全镇首个商贸综合体——通元广场,生活设施不断完善。该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丰义村、雪水港村获评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创新实施乡村旅游片区联合运营模式,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
现代农业、文旅产业的稳步提升,工业经济也在增量提质。五年来,通元镇着力培大育强,新增规上企业24家,亿元企业5家,2020年工业总产值达67.5亿元,较2015年增长35.6%。紧抓腾笼换鸟,加快企业转型升级,腾退工业用地713亩。聚力科技创新,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8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5家。引进合同外资9652万美元,实到外资4425.33万美元;引进内资21.26亿元,新增内资注册资本12.04亿元。出让工业用地614.5亩,新增工业厂房77.4万平方米,落地项目26个。
“优”字彰显 城乡品质显著提升
漫步在通元,街道干净整洁、环境优美秀丽、设施齐全便利。在通元龙舌嘴文体公园,不少村民前来休闲放松。公园功能分区明确,设计规划合理,为周边的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活动场所。
五年来,通元完善城镇规划,城镇品质和形象显著提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农业特色型美丽城镇建设入围浙江省第二批优秀样板创建名单。建成绿道11.4公里,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3.5%。全域路网不断优化,完成道路建设75.5公里,创成嘉兴市“四好农村路”。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山河村入选嘉兴市首批人居环境优胜村。加快推进美丽田园建设,通元镇入选第一批市级美丽田园示范区。
“美”字添彩 乡村风貌显著提升
金秋,正是出行的好时节。在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丰义村,月湖倒映出山峦亭台,白墙黛瓦,勾勒出一幅秀美的江南水墨画;盛开的桂花一丛丛地簇拥着,增添了几分淡雅与娇俏。不少游客慕名而来,赏湖观花,放松休闲。
五年来,通元加快升级美丽乡村。实施乡村全域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创新推进“一线、一路、一品”建设工程,“点线面”相结合推动乡村全域振兴、全面振兴。新建“乡村振兴展示馆”,全面展示乡村振兴成果。高品质建成“美好记忆·丰山溢水”党建引领美丽乡村精品线。全镇实现美丽乡村建设村覆盖率100%,承 办全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现场 会,顺利通过3A级景区镇验收。成功获批浙江省农村综合改革集成建设试点,总投资2.25亿元的“三宜”农村未来社区项目推进顺利,探索打造“资源、产业、人居、服务、治理”五大未来场景。
“民”字贯穿 百姓“三感”显著提升
作为全县第一所通过省一级标准认定的农村幼儿园,通元中心幼儿园园内设施完善,装修温馨而精致。几年来,通元中心幼儿园深入打造优质课程,不断优化办学条件,提高办学品质,为孩子们全面发展筑牢基础。
这是通元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一个小小缩影。过去五年,通元持续推进全民社保工作,完善殡葬服务,完成滕泾村安息堂提升扩建工程。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在全县率先实现文化礼堂全覆盖,建成五星级文化礼堂2座。深化“平安通元”建设,连续5年被嘉兴市委市政府授予“平安镇”称号。做好典型示范创建,实现民主法治村全覆盖,其中市级以上8个。
“严”字托底 党建水平显著提升
作为海盐党组织的诞生地,通元镇良贤村的彭家堰党史纪念馆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每天都吸引着众多海盐本地及周边地区的党员群众前来参观。
彭家堰党史纪念馆悄然走红并非偶然,过去五年,通元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效显著,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积极挖掘红色资源,打造全县党建高地,实施“初心之路”提升工程。开展“用情用心用力、在岗在行在状态”讨论与实践,开办“问策·问政·问效”干部论坛,实施行政村季度考评和机关站办流动红旗评比,营造“百舸争流”氛围,推进争先晋位。创新构建镇、村一体“四责协同”基层管党治党责任落实机制,全面覆盖村(社)监察工作联络站。
展望未来篇
未来五年,是通元攻坚突破、转型提升的新起点、新征程。通元全镇上下将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更加开放的思路谋划未来,以更加开拓的理念指导实践,以接续奋斗的使命感、担当实干的责任感和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奋力创造新业绩、展现新作为、开创新局面。今后五年通元的发展定位是:
未来乡村示范地
以建设“三宜”农村未来社区、数字乡村实验室为依托,开启一场未来乡村革命。聚焦教育、健康、文化等百姓关注热点,打造数字、低碳、共建、共享的未来乡村示范样板。推进一批新概念、新试点在通元落地见效,让通元乡村更美丽、更智慧,让通元百姓更富有、更幸福。
数智转型新兴镇
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推进“智改数转”,提升经济运行水平和社会管理能力。瞄准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实现产业数字化、城镇数字化、治理数字化协同提升,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系统性重塑产业链与产业体系,全方位提升通元核心竞争力。
湾北农韵品质城
擦亮农业经济开发区金字招牌,实施农业“双强行动”,着力发展数字农业、科技农业,做精做深稻米产业链,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展现通元农韵魅力。打造雅趣精致的“休闲之家”、博采众长的“文化之家”、开窗见绿的“生态之家”的品质通元。
未来五年通元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聚力项目引育促推进
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主要领导及专职招商人员集中精力、集中心思抓招商,提高外出招商频次。提高招引质量,建立项目比选机制,强化“亩均效益”源头把控,突出用地集约节约,严格项目准入标准。强化特色招商,全力招引农产品初精深加工、农产品冷链物流、农业生物技术等现代农业项目。加速培大育强,深入实施“凤凰行动”“雄鹰计划”,支持龙头企业股改上市、优势企业并购重组,建立隐形冠军、小巨人培育清单,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聚力转型升级助发展
全面贯彻实施新一轮“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战,坚决推进低散乱污企业和园区整治,鼓励企业“零土地”技改,加快推进装备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打造一批数字化工业示范园区、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培育建设一批未来工厂。
聚力农业特色强支撑
大力实施“双强行动”,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粮食增产保供。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进一步打响通元农产品品牌。探索推行订单粮模式,进一步推进与物美集团等销售巨头合作,打响“通元稻米”金名片。高标准推进农业经济开发区建设,培育一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美丽经济转化区。
高品质塑造精致美镇
强化规划引领,完善功能布局,进一步明晰城镇新发展区、集镇商贸区和产业发展区的功能定位,有序推动各区块均衡发展。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公路提标改造,力争实现通村主干道路全面沥青化;稳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集污纳管等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完善村X点、Y点基础设施配套。
高标准擦亮生态底色
开展全域环境治理,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打好治水、治气、治土、治废和治塑攻坚战。深化“五水共治”,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全覆盖,抓好稻田退水零直排工作。全力实施“五气共治”,加大工业废气和建筑扬尘治理力度,强化秸秆禁烧管控。持续推进垃圾减量分类提质扩面,进一步提升农户垃圾分类正确率。推进“三改一拆”行动,落实“全覆盖、全发现、全拆除”管控措施,努力实现违法建筑“零增长”。
高质量呈现乡村振兴
持续深化“千万工程”,统筹推进美丽乡村、美丽田园、美丽庭院等示范创建,实现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创建全覆盖。高标准推进“三宜”农村未来社区集成改革试点,建设数字乡村实验室,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村未来社区。强化党建精品线运营,加快景区村庄协同发展,推动高品质农文旅项目落地,力争建成4A级景区镇。
优化服务供给重普惠
坚持教育优先,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成通元中学老旧房屋改建、幼儿园新建工程。提升卫生医疗服务能力,实施镇卫生院迁建工程。巩固国家卫生镇创建成果,确保通过国家级验收,推动全镇爱国卫生工作再上新台阶。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成教育文体中心,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阵地。
健全保障体系重民生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营造良好的创业就业环境,拓宽农民工、退役军人、困难群体等创业就业渠道,促进充分就业,确保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助推社会保险提质扩面,推进60周岁以上老人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工作,推动基本医疗保险与商业保险协同发展。建立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医养康养有机融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创新基层治理重高效
大力推进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构建党建统领的整体智治体系。完善“监测、预警、处置、反馈”闭环管控大平安工作机制,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筑牢共同富裕的稳定基石。全面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快智安小区建设。加快构建“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体系,完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立健全城乡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