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嘉城集团 > 工作动态 > 其他业务信息
索引号: 699511532/2021-419666 发布机构: 嘉城集团
发文日期: 2021-11-23 组配分类: 工作动态
有效性:

“南湖考古研学亲子一日游”走进历史
感受嘉兴蝶变之美
发布日期:2021-11-24 09:15 信息来源:嘉城集团 浏览次数:

嘉兴蝶变,千年子城旧貌换新颜;沿城市中轴线往南,一座壕股塔撑起“文化高度”;跨越7000年,在马家浜文化博物馆探秘“江南文化之源”。近日,一场以“考古探秘”为主题的亲子研学之旅在南湖畔开启,80组家庭、150余人与嘉兴历史“亲密接触”,感受这座城市跨越时空的文化魅力。

本次考古研学主要以子城遗址公园和马家浜文化博物馆为活动实地,带领学生走出教室,以沉浸式体验的方式走近历史长河,追溯江南文化之源,解读历史文化名城——嘉兴。

一是“考古”子城公园遗址,触摸嘉兴千年历史。嘉兴子城遗址公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三国吴黄龙年间,距今已有1790年的历史,为嘉兴历代府衙所在地和太平天国听王府旧址,曾长期作为嘉兴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是国内罕见的、保存完好的、演变脉络清晰的县、州、府衙署遗址。经过中心品质提升建设,子城遗址公园于今年6月25日正式运营开放,被人们誉为“城市客厅”“城市之眼”,成为中心生态公园、人文传承体验新地标。在子城遗址公园,同学们学习考古探铲使用、体验考古挖掘“文物”、了解考古的意义、AR互动“文物碎片复原”“官服换装”,趣问子城石狮前世今生、辨识子城与罗城不同……从不同思维角度体验、了解嘉兴古城的历史变迁与文化发展。

二是体验揽秀园拓碑,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揽秀园位于美丽的南湖西岸文星桥畔,园内两侧碑廊长达270米,嵌有“清仪阁”“停云馆”“小灵鹫山馆图咏”、唐代吴道子手绘“出海观音”、元代重修嘉兴路总管府学碑记等历代碑刻,均出自历代著名的书画家如文徵明、赵之谦、何绍基、吴昌硕、任伯年之手。还有一座高2.8米、阔1.3米董其昌“嘉兴府学重修明伦堂记”碑刻,刻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碑文行笔流畅,一气呵成,风格秀逸,古朴潇洒,堪称一绝,为镇园之宝。在揽秀园内,学生们学习了解碑刻发展历史、文物考古研究价值、拓碑传统技艺等内容,并现场体验了拓碑。拓碑艺术不仅是技术活,更是体力活,需要高度专注,全程掌握好力度,否则容易造成作品墨色不均、宣纸破损等不良后果。同学们全神贯注擦碑、裁纸、浸湿、拓印、匀墨,用心将碑文和图案清晰地拓印下来,当一幅幅完整的作品成型后,笑脸也映在纯真的脸庞上。

三是深入马家浜文化博物馆,探寻江南文化之源。马家浜博物馆位于浙江嘉兴市区城南,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展陈部分包括序厅和肇始嘉禾、聚落生态、文化主根、薪火相传四个篇章,对7000年马家浜文化进行生动阐释和还原。

在马家浜文化博物馆,同学们深入了解了马家浜考古历程以及马家浜先民采集渔猎、植稻驯兽、纺线织布、择址筑屋、河湖泛舟等情境,并科普了南湖菱文化。随后走进马家浜博物馆外的稻田里,深度体验了人类文明的标志“钻木取火”“收割水稻”等活动。

本次考古研学活动的举办,为同学们提供了一堂生动而活泼的行走的实践课堂,不仅促进了同学们的表达沟通能力、探索思维能力,还提升了发现与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收获了学生家长的充分肯定和欢迎。


信息来源: 嘉城集团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