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八届五次会议第1号提案的答复
沈**委员、褚*委员、周**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进嘉兴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建议》《关于结合研学旅行开展劳动教育的讨论”“关于加大财政扶持助力研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总体情况
你们的提案对改进市教育局工作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符合面对未来人才培养的要求,对补足教育的短板,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我市正着力建设一批层次分明、特色鲜明、具有良好示范带动作用的国、省、市、县各级研学旅行基地(营地);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研学旅行精品线路;创建一套具有本土特色的乡情、市情、省情研学旅行实践课程;建立一套责任清晰、协同配合、管理规范、经费落实、安全保障的研学旅行工作机制;研制一套信息共享、操作便捷、性能可靠的研学旅行活动服务平台和评价系统;探索形成激发中小学校和中小学生广泛参与、活动品质持续提升、文化氛围健康向上的研学旅行发展体系等。
二、出台研学旅行、劳动教育等实施办法,并监督落实情况
为推进我市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的深入开展,规范和引导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的组织与实施,促进研学旅行活动的健康发展,根据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国家旅游局《研学旅行服务规范》(LB/T 054—2016)、《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教材〔2017〕4号)、浙江省教育厅等10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浙教基〔2018〕67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2019年12月12日, 嘉兴市教育局等10部门联合印发《嘉兴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办法》第七条明确规定,各中小学要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制订完善的研学旅行课程方案。第二十七条规定,学校要积极探索建立研学旅行科学评价机制,把学生参加研学旅行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创新实践维度,逐步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中体现,努力形成尊重个性差异、鼓励多元发展的科学评价体系。第二十八条规定,学校要结合本校教学需要,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课程计划,坚持工作有计划、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结束有总结的“五有工作模式”。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浙江省教育厅拟出台劳动教育省级实施意见,目前正处于征求意见阶段,省《实施意见》稿分“总体要求和教育重点”“实施路径”“要素支撑”“组织协同”等四部分。“实施路径”明确了“推进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推进学校劳动教育规范化”“推进社会劳动教育多样化”等三方面9条具体实施举措。“要素支撑”明确了“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劳动教育经费保障”“劳动安全管控机制”“劳动教育评价与激励”等五方面10条具体实施举措。“组织协同”明确了“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各方协同”“加强督导评估”“加强氛围营造”等四方面要求。同时,《实施意见》稿中拟推出如“推行中小学生日常生活劳动清单”“用好劳动教育地方教材”“多样化建设校内劳动实践教室”“多形式开辟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建立劳动成果展示和劳动竞赛活动机制”等具有浙江辨识度的劳动教育模式和体制机制。待省《实施意见》成文后,我市将根据国家、省两级意见出台市《实施意见》。
三、增加综合特色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职业体验基地)
我市相关管理部门认真研究研学旅行和劳动教育的相关政策法规,市教育局主动对接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第一时间研究,第一时间安排部署,第一时间贯彻落实,研学基地(营地)和劳动基地不断拓展。目前,全市建立市级以上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28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8家,秀洲区成为浙江省研学旅行试点县(市、区)。全市建设省级劳动教育项目试点学校35所,省级劳动实践基地(职业体检基地)6个,市级劳动实践基地(职业体验基地)建设实现县(市、区)全覆盖。另外,嘉兴市科协从全市83家科普教育基地中遴选一批科学特色鲜明、师资队伍齐整、科学课程完备的基地,命名为“科教融合研学基地”。一方面帮助科普教育基地增强科教融合意识,提升科技教育能力,助推科普教育基地进入研学基地的大名单,帮助科普教育基地扩大宣传、拓展服务,另一方面帮助试点学校拓展学生科学教育、科技实践的阵地,助推提升青少年科技教育水平。
四、创新课程设置,丰富研学内容,加大财政扶持
我市的科教融合试点工作得到了地方高校的大力支持,嘉兴学院生化学院产学研校企合作开放实验室、嘉兴学院大学生创新实验室(机电类)、嘉兴学院医学院实验室被命名为嘉兴市科教融合首批试点开放实验室,三个开放实验室已经与嘉兴一中、海宁市高级中学等首批科教融合试点学校进行对接,根据试点学校需要,开展学术互访、实验指导和课程开发等活动。以解决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实验条件简陋,实验设施短缺,实验能力有限的问题。为学生开展探究性学,积累感性知识提供了有利条件;为丰富研学内容,开设特色课程奠定了良好基础。
市文旅局鼓励旅行社围绕研学旅行市场,深入挖掘嘉兴现有研学资源,结合不同阶段教学要求,以专项课题、教学比赛等形式开展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打造一批如红色教育、非遗传承、人文传统、自然地理、素质拓展等方面的研学旅行精品路线和课程。根据中小学生特殊团体,公司先后研发了“十八岁成人仪式”、“红船少年 重走一大路 南湖研学之旅”、“红船精神进校园”、“南湖红船畔,‘初心’踏浪行”、“小菱角 大学问——南湖科普研学”“水上年俗汇”研学活动等个性鲜明的红色主题研学活动。
市财政局支持推动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前期也与我局探讨“嘉兴市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建设项目”建设方案以及资金保障方式,下一步,市财政局将继续支持和保障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建设,配合教育部门研究培育机制,并按照《嘉兴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嘉教体〔2019〕172号)文件精神,将补助家庭困难学生研学旅行费用纳入年度预算。
研学旅行和劳动教育都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程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嘉兴历史厚重、人文荟萃,既有丰富的红色、绿色、古色资源,更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优质的资源在研学旅行和劳动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按照“立意高远、目的明确”的要求,以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人才为目标,从家乡、祖国、世界三个层面,构建 “行走家乡”、“揽胜祖国”、“阅读世界”的相关课程,引导学生增强社会参与,强化社会责任,增进国家认同和国际理解,全面助推核心素养培育落地实施。
感谢您对教育的关心!
嘉兴市教育局
2021年5月10日
(联系处室:体卫艺处, 联系电话:0573-8385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