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慢病管理模式入选嘉兴典范城市典型案例
■全媒体记者 柴丽婷 通讯员 朱孙杰
本报讯 记者近日从县发改局获悉,“海盐县‘两慢病’改革建设样板模式”成功入选《嘉兴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典范城市典型案例清单(第一批)》。今年以来,海盐通过创新管理、数字赋能等方式,优化慢病管理模式,为群众提供高质量健康服务。
近日,记者来到武原街道城西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慢性病一体化门诊,见到这里窗明几净、就诊区域分明。这个慢性病一体化门诊主要是为高血压、糖尿病“两慢病”患者制定治疗和管理方案,提供一站式规范化服务。今年9月初,门诊一开张,就有许多周边居民前来就诊。
今年59岁的居民童建良患高血压已经十多年了。近日,他来慢性病一体化门诊复查配药。“从分诊预约、到检查检验、取药都可以在慢性病一体化门诊里实现,给我们慢病患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童建良告诉记者,如今来这里就诊,还会有签约家庭医生或者护士指导就诊,开展健康宣教、建立电子信息档案等。
据城西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朱慧佳介绍,慢性病一体化门诊会对“两慢病”患者进行规范的药物治疗、辅助检查、持续的生活方式干预和健康宣教、定期的随访管理、及时的转诊服务、年度的体检和评估。“不仅是为了满足慢性病患者的健康需求,也是为了把稳定期的慢性病患者留在基层,达到分级诊疗的要求,实现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全周期健康管理,从而为基层群众就医提供实实在在的便利。”朱慧佳说。
近年来,海盐不断创新管理,构建医防协同管理体系,聚焦“两慢病”患者全周期管理,全县基层分院建成15个慢性病“全—专”联合门诊和4个联合病房,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成慢性病一体化门诊,为“两慢病”患者提供“全周期”健康管理。同时,海盐打造上下协同闭环管理,畅通医共体内、外双向转诊通道,落实“两慢病”分级诊疗;统一医共体“两慢病”药品目录和药品配备,方便居民在基层就诊配药,创新出台普惠性医疗政策,出台慢性病门诊用药长期处方和免费药品保障等制度。此外,还不断推进“全—专”融合签约服务,组建114个“全—专”融合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为“两慢病”患者提供更加规范全面的健康服务。
“打电话是想问问您最近高血压控制得好吗?平时血压量出来大概多少?”日前,在武原街道数字化健康服务中心,医务人员王燕丽正在对辖区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居民进行电话随访。“我们会详细询问居民的日常用药、饮食和锻炼情况,并做好登记归档,纳入规范管理。”王燕丽说。
“对我们这些慢病患者非常关心,现在还会经常打电话来问我们病情怎么样、血压多少、血糖多少,提醒我们用药、复诊、复检。”家住北荡社区的居民徐祝林今年73岁,他告诉记者,自己还会经常咨询一些日常饮食需要注意的问题及自我保健等方面的知识,工作人员都会耐心地解释。
据悉,武原街道数字化健康服务中心于今年6月启用,主要为社区居民提供“两慢病”电话随访、视频回访、健康档案信息核实、各类疫苗预约等多种服务。截至目前,数字化健康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辐射周边29个村(社区),累计完成电子健康档案核实17000余份,“两慢病”随访13000余人(次),AI智能通知37000余人(次),接待各类咨询服务10000余人(次)。“能够满足居民对健康咨询、慢病诊疗、随访管理等高频健康事项需求,实现对管理对象的精准化服务,为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县人民医院武原分院副院长万枫波说。
数字引领,守护健康。近年来,海盐创新建设数字化应用,打造“两慢病”数字健康服务应用,上线健康指数、健康档案开放等子场景应用,实现慢病防治“一网通办、闭环管理”。目前,用户端服务“健康海盐”已上架“浙里办”。同时,海盐落地数字健康服务,首创基层“数字化健康服务中心”,建成辖区“两慢病”管理中枢,向上承接县级“两慢病”中心,向下对接各责任片区,创新“按居民现住址管理结合竞争式服务”管理模式。为老年“两慢病”患者提供亲情通话视讯互动、慢病健康信息查询、远程诊疗等数字化服务。
“我们将继续在政策支持、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服务模式等方面进一步改革创新,为浙江省打造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基层医疗卫生健康服务样板,更好满足居民群众医疗卫生健康需求。”县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