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545303/2021-417904 | 发布机构: | 市委老干部局 |
发文日期: | 2021-11-09 | 组配分类: | 工作动态 |
嘉兴市蒋明忠:“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对社会有用的人” | |
发布日期:2021-11-09 14:47
信息来源:市委老干部局
浏览次数:
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对社会有用的人 嘉兴市委党校离退休干部党支部 蒋明忠 我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家中有兄弟姐妹5人,我排行老三。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就是我父亲的工作收入,生活拮据,勉强糊口。从小,父母常教导我们要好好学习、勤劳俭朴,立志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就是我家的家风家教。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我渐渐懂得,父母纯真质朴的言语,意在培养我们学以增知、俭以养德、业精于勤的品格。 学以增知 学以立身 古往今来,有许多有识之士,把个人的修身立业与培养良好家风联系在一起,认为唯有从小养成善学爱学的习惯,才能不断陶冶道德情操。我们这一代人深知知识的重要性。父母常教导要“好好学习”,这四个字我一直谨记在心。小学阶段,每个学年都能拿到“三好学生”奖状。后来进入平湖师范学校,为了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实现“传教、授业、解惑”的理想,我勤勉努力,刻苦钻研。为了适应中学教育、党校的教学与科研,我又取得了大专的汉语言文学和中央党校党政管理本科专业的毕业证书。 从一个初中生到中央党校函授本科生毕业;从一位普通中学的一级教师到具有副高职称的党校教师;从一位普通教员到中学校长、党校科级干部……我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在教育岗位上奋斗了近40年,直到2014年4月在嘉兴市委党校退休。一路走来,步履艰辛,但也收获满满。通过学习,提升修养,涵养品行。在我们家,勤学爱学的家风薪火相传,家庭成员们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俭以养德 德由俭来 崇尚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俭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是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勤劳俭朴是我家的家风,我从小就接受勤劳俭朴、勤俭节约的教育,真切地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在小学时期,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割草、捉泥鳅、抓谷子喂鸡鸭。在中学时期,我看到瘦弱的母亲扛着五六十斤重的稻谷在晒场上翻晒谷子的背影,感到无比心酸,暗下决心,要为家做些什么。为了省钱,8分钱一天的包菜,我与同学合伙吃,省下4分钱用于买学习用品;为了省钱,坚持每周六、日步行18里路往返于家门与学校去读书,从未坐过一次轮船。路上累了,就在牛灌水车棚里歇一下,渴了用手捧着小沟里的水解渴。如今我家的一只高压锅,还是我结婚时买的,已使用了40多年,还舍不得替换。 无论是读书时期还是在工作时期直至退休,我都始终秉持着勤劳俭朴的习惯,真正把“勤俭”作为一种意识,嵌入灵魂深处,并影响了下一代,现在每当在外面吃饭,孩子们都养成了光盘或把剩菜打包回家的习惯。 业精于勤 行成于思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出于韩愈的《劝学解》,意思就是说,学业由于勤奋而专精,由于玩乐而荒废;做事情成功是因为深思熟虑,而毁于随随便便。 从踏上工作岗位以后,我坚持学习充实自己,做到辛勤耕耘,教书育人,并牢记父母教诲,不断提升能力本领,努力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对社会有用的人。特别是在嘉兴市委党校工作期间,我从毫无编辑工作经验的“门外汉”,逐步成为了能熟练掌握编辑工作方法和要领的“内行者”。我负责编辑的《南湖论坛》,在省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我还参与《嘉兴市志(1991—2010)》的编写,700万字书写着嘉兴20年不凡的历程,2021年7月22日成功首发,让我由衷欣喜。除此以外,我还从一个不擅长党务管理工作的普通党员,成为一个党务工作管理的“领头雁”,连续三届任党校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在任职期间,支部曾获得省、市多项荣誉称号。 业精于勤,才能有所长;行成于思,乃是成功之“诀”。我将继续勤勉努力,不断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信息来源: 市委老干部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