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八届五次会议第101号提案的答复
对市政协八届五次会议第101号提案的
答 复
致公党嘉兴市委:
你委在市政协八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名人故居保护利用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嘉兴自古民风淳秀,好文而崇学,以至“文贤人物之盛,前后相望”“在宋为文物之邦”,而“衣冠之物,焕然可观”。明清更趋蔚然,特别是近现代,嘉兴名人极一时之盛。自唐至清末,嘉兴共出状元13人,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记载的1800名全国名人中,嘉兴占了80余人。近现代涌现出有王国维、茅盾、徐志摩、丰子恺、陈省身、金庸等一大批名人。现有嘉兴籍“两院”院士54名。
名人文化是嘉兴最鲜明的特色文化,名人故居作为其实物见证更是后人缅怀历史人物、探寻文化渊源的场所。目前,全市有关名人的纪念馆、艺术馆、故(旧)居共计43处,其中嘉兴市本级12处,平湖4处,海盐2处,海宁18处,桐乡5处,嘉善2处。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利用,近年来在加强我市名人故居的保护利用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大保护力度。全市共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先后修复了汪胡桢故居、张绍忠故居、俞创硕故居等10余处名人故居,建设了蒋百里、王会悟等名人纪念馆。在名人文化的保护、研究和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在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旅游、发展文化产业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加强宣传研究。利用名人场馆举办纪念活动。先后举办“朱生豪诞辰百年纪念活动”、汪胡桢故居开放仪式、“禇辅成史料陈列室”提升开放提升仪式及“禇辅成先生诞辰145周年”座谈会。桐乡借助得天独厚的名人文化优势,先后举办了中国最高文学奖——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子恺杯”全国漫画大赛、“徐肖冰杯”全国摄影大展。编辑出版了一系列名人文化研究丛书。同时,文化部门会同市教育局与文明办等单位一起,整合南湖革命纪念馆、博物馆、沈钧儒纪念馆等历史文化名人故居等场馆,建立教育示范基地,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参与活动,开展爱家乡教育,培养家国情怀。
三、加快融合发展。利用名人故居资源,做好文旅融合文章,推出名人故居旅游专线,实现文物保护和旅游发展结合起来。发挥名人文化优势,做好文教融合文章,将名人文化教育落实到中小学乡土教育之中,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和认同感。联合市教育局加强全市中高职院校文旅类、设计类专业建设,促进专业发展更加紧贴文旅产业集群和市场需求,更加主动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位战略。将本地名人事迹、乡土资源编写如校本课程,为学生们人文素养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下一步,为了保护和弘扬嘉兴名人文化,扩大城市影响,提升城市品位,我们将以贯彻落实《禾城文化复兴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推进名人文化展示区建设,提升嘉兴名人文化影响力:
一是坚持保护传承利用相结合。在做好名人故居和遗迹调查的基础上,提请市政府公布一批文物保护单位或文物保护点,确保名人史迹保护优先、应保尽保。进一步加大对名人故居修复的力度,抢救修缮唐兰故居等一批文物建筑,恢复建设天簌阁等一批文化建筑;加强对名人文化的宣传展示工作。通过举办展览、论坛、讲座、演出等活动,使公众更多地了解嘉兴的历史名人文化,进一步提升名人故居和纪念馆的陈列水平和讲解员队伍建设,拓展交流渠道。此外,要在理顺管理体制,强化规划引领,以及制定和出台名人文化研究政策措施等方面做好工作保障。
二是深入推进名人文化文旅融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与历史名人有关的文博创意产业,发挥名人故居资源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打造名人故居旅游品牌。大力发展与历史名人有关的文博创意产业,发挥名人故居资源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打响嘉兴名人文化金名片;要以文旅融合为契机,精心策划组织“名人故居游”“研学游”等特色游线。整合名人资源开辟旅游专线,依托梅湾街众多名人故居,打造“嘉禾名人展示历史街区”,串联起沈钧儒、朱生豪、金九、褚辅成、汪胡桢等名人史迹;以运河水上游为纽带,将已开放的各处故居、名人纪念馆景点有机组织,大力发展特色旅游,推动我市名人文化融入“文商旅”综合发展模式。
三是探索多方参与和多元化研究宣传模式。借智借力,发挥全国各地专家学者特色优势参与我市名人文化研究。建立由相关部门及专业人员组成的历史名人研究机构,聘请国内外顶尖专家领衔课题组,邀请名人所在地有关文史专家担任顾问,专门从事对历史名人的研究工作,通过开展查阅史料、走访民间、寻找族谱、考证遗址、搜集文物和学术研讨等工作,取得研究成果。吸纳热爱嘉兴历史的志愿者,针对不同人群撰写不同的解说词,定期开展讲解技巧的培训,发挥文物志愿讲解员队伍作用,解决我市开放的故居纪念馆场所,讲解员队伍短缺的问题。发挥新媒体、智媒体等社会效应,多形式、多手段扩大名人文化宣传影响。鼓励公众积极加入到宣传名人故居极其保护工作的队伍中,切实加大宣传力度。
感谢您对文旅事业的一贯关心和支持。
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嘉 兴 市 文 物 局
2021年5月26日
(联系人:李晓明;联系电话:83686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