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嘉兴 > 县市区 > 南湖区

夯实党建“最红基座”

发布日期:2021-12-03 08:34 信息来源:南湖区 浏览次数:

【蝶变】

全市最大安置小区“华丽转身”

2014年,物业费收缴率仅40%左右;近5年,物业费收缴全部超过90%,最高的一年达到98.7%。数据的翻倍上涨背后,是南湖区七星街道湘城社区党建引领带来的服务不断优化、民心逐渐凝聚。

“这些年我们社区变化真是蛮大的。”王建基是湘城社区党委书记,也是该社区蝶变的“领头羊”。

湘城社区辖区内有全市最大的拆迁安置小区嘉城绿都,安置房面积达97万平方米,居民住宅楼206幢,常住人口达20000人。这么大的面积、这么多的人口,给社区管理服务带来了巨大难题。

王建基的目标是:把拆迁安置小区做出不逊于商品房小区的舒适感。为了这个目标,湘城社区建起了12个网格,织起一张深入到每一幢居民楼中的基层治理网络,并在12个网格中建起6个党支部,让党建深入到每一个网格中,在居民中发挥更强引领作用。

于是,垃圾分类有党员带头,文明创建有党员带头,防疫宣传排查有党员带头……与此同时,该社区坚持每月召开一次民情恳谈会,还组建起20个社会组织,同时联合物业定期检查雨污水管等设施,购买专业的疏通设备清理辖区2000多条水管,引入专业力量对消防设施、自来水管进行管理维护,提升居民的居住体验。

湘城社区共有12000余名新居民,社区通过引导新居民党员加入网格党支部或虚拟党支部、本地党员与新居民党员结对,引导新居民融入本地社群。

在党组织和党员的积极引领下,嘉城绿都实现了600多个垃圾桶一次性完成撤桶并点,随意种菜、乱堆放、乱丢垃圾的情景不复再见,防台防疫时社区征召志愿者,瞬间就能聚集数十甚至上百人,“我们的家,我们来守。”

【赶考路上】

让基层党建焕发“灯塔”光彩

在湘城社区的蜕变中,善用新时代“网格连心、组团服务”机制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而这一机制在过去几年中,已经让南湖区各村(社区)都大受裨益。通过这一机制,南湖区将党支部建到网格上,让党建力量近距离服务居民,也近距离发现居民需求,并及时帮助居民解决难题、化解纠纷。

5年来,南湖区通过将党支部、党小组建到网格里、生产线上、田间地头等多种方式,将基层党组织延伸到居民小区、企业车间,让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群众身边闪光。在城市基层党建中,南湖区一方面通过党建强实现治理强、服务强,另一方面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党课教学改革等工作推进强化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员的理论修养,从而引领各项重点工作的推进。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时,南湖区第一时间在605个网格基础上划分出了7424个微网格。依靠这些微网格,实现了疫情防控的精细化、及时化,而在文明创建、平安建设和各种隐患以及纠纷的排查、处置中,专职网格员和微网格长都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南湖区南湖新区(东栅街道)南江社区还创新推出了“三微六式”工作法,凝聚辖区单位、社会组织、党员、居民骨干共同参与社区治理,有效提高了整个社区的凝聚力,让居民有了更多的归属感和参与度。

在今年的“七讲七比、争先攀高”党建高地创建行动中,南湖区广大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新时代“网格连心、组团服务”工作优势,进一步健全党建统领、各方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丰富拓展了“三微治理”模式,努力提升党群干群关系融洽度,打造了联丰村、凌塘社区、新南社区等一批党建高地先进群像。

精细化治理体系之外,南湖区还为王建基这样的基层党组织书记专门筹划了“书记训练营”“书记擂台赛”“书记破难论坛”等系列素质提升工程,通过“头脑风暴”,汇聚各位书记攻坚破难的经验做法,让基层党组织书记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这项工作与南湖区党课教学改革共融共促,不断提升了基层党组织书记的理论深度和实践能力。在书记们的带动下,基层党员干部服务更加主动、沟通更加顺畅、治理更有办法,让居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南湖新区(东栅街道)文贤社区、南湖街道南溪社区等城市社区推出了“党员微心愿认领”“网格大走访联系卡”等多种做法,更深入、更及时地了解居民群众具体需求,并帮助群众化解难题。

96345党员志愿者总站也是南湖区的党员们发挥作用的重要平台,一条24小时热线牵起了1万多名有一技之长党员志愿者。这些志愿者随时为居民提供着各类服务,96345也成为居民遇到各种生活小麻烦时会立刻想到的重要号码,其负责人骆叶青在今年10月被评为浙江省“十大强基先锋”。

在96345的带领下,红色志愿服务成为南湖区的温暖风尚。在台风来临、低温突至、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时,社区党组织一呼百应,迅速集结起大批党员、居民志愿者,成为居民身前最重要的“防波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