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嘉兴 > 部门

桐乡市人民小学:看“三大实践园”如何助力“双减”

发布日期:2021-12-08 09:20 信息来源:市教育局 浏览次数:

为积极响应“双减”行动,追求“课程在场、儿童在场”的劳动教育新理念,探索课程融合的劳动教育新路径,让每个孩子“身上有汗,眼中有光,心中有梦”,获得持续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桐乡市人民小学依托“三大实践园”劳动实践基地,以学校总课题《基于“STEAM教育”:学校“科技”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引领,开展“创意农耕”课程群研发,助力“双减”有效落地。学校制定劳动课程计划,以“三大实践园”为平台,以“种—赏—收”为劳动基地建设的工作主线,品“种”的辛苦,享“赏”的乐趣,获“收”的喜悦。                

种:品“种”的辛苦

各班利用劳动拓展课开展各类特色活动,引导孩子们深入到劳动实践中,学会使用农具,学会播种、除草、施肥等技巧,感受种植的乐趣。学校层面成立了“小铁锹筑梦团”,招募懂种植的家长志愿团,积极开展亲子劳动,拓展家校融合新模式。                        

赏:享“赏”的乐趣

学校科学组开发了《本土中草药的种植》《乡土槜李》等桐乡市精品课程,并开展了中草药知识讲座、“小神农探秘中草药”实地考察等系列活动。活动中,老师们细心地指导孩子们认识身边的中草药,还不时地根据孩子们提出的问题耐心地“答疑解惑”。

随着深秋的到来,“本草园”中的菊花绽放了,美术组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美术写生活动,孩子们兴趣盎然,通过观察认识到了不同种类的菊花品种,通过画笔描绘出不同形态的菊花,在活动中感受美享受美描绘美。

收:获“收”的喜悦

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和社会都是活教材”,人民小学本草园中种植的中草药有着深厚的教育价值。这里成了孩子们“项目化学习”的天地,炼就劳动技能,提升科学素养,谱写美好童年。

初春时分,孩子们看到园内的豌豆苗匍匐在地了,如何帮助豌豆茎“直立”起来,老师们带领孩子们开展了头脑风暴,最终确定为豌豆茎打架子,还设计了帮助豆茎攀爬的辅助“梯子”。大家分工合作,你扶竹竿,我绑绳子,搭建了供豌豆苗攀缘的架子。豌豆苗开花后,孩子们还进行观察、解剖,做进一步的探究。

春分是马兰头最肥嫩的时候,科学组专门开展了一次以“春分时节邂逅马兰头”为主题的农事体验式项目化学习活动。老师带领大家来到本草园,认识马兰头,科普了马兰头的药理药性。通过老师的示范指导以及同学的亲手实践,孩子们不仅学会了挑马兰头,开展了对比实验怎样炒马兰头口感更好等活动。

六月槜李树,亭亭如盖矣。槜李争先恐后地探出了小脑袋,嵌在绿叶之间,像珍珠,像星星,像玛瑙,小巧玲珑,晶莹剔透。鲜艳的色泽吸引了一群又一群学生驻足垂涎。

热闹的摘槜李活动火爆开场。同学们或端着盘子踮脚撷取,或三五成群拎着篮子合作采摘,欢声笑语撒满树下,劳动的快乐自在心中。孩子们将颗颗饱满的槜李,送给敬爱的老师们,辛勤的食堂师傅、保洁阿姨、保安叔叔,让他们也品尝这一口鲜。他们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甜的汁水,一边品槜李,一边露出了快乐的笑容。

“桃柿园”的柿子挂满枝头,在人民小学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齐聚柿子树旁,各自认领了采摘任务。采摘完成后,老师带领孩子们开展“白酒呛柿子”活动,此项小课题研究成果,曾获嘉兴市一等奖。

秋末冬初是菊花绽放之时,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经历“采-理-蒸-晒-泡”几项环节,在采菊花、理菊花、蒸菊花等过程中,学生感受了劳动带来的乐趣,体会了收获得到的快乐。

人民小学“三大实践园”劳动课程的常态化开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是“双减”形势下落实立德树人,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深度探索劳动教育的有益尝试。将来,学校会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季节变化,对拓展课程作进一步调整,让基地课程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助推“双减”行动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