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街道推进“污水零直排”建设高分迈向“标杆镇”
■全媒体记者 朱小芳 通讯员 徐丹萍 徐燕如
本报讯 近年来,海盐县望海街道积极推进“污水零直排”建设工作,通过全面排查,全面修复排水管网,建立完善长效运维机制,基本实现全街道污水“应截尽截、应处尽处”,进一步改善河道水环境质量。近日发布的嘉兴市 2021年度“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第三方评估结果显示,在全市18个参与“污水零直排区”创建镇(街道)中,望海街道总分排名第一。
日前,记者来到望海街道新兴社区新兴佳苑小区,看到一排排新农房整洁干净,家家户户均安装了污水管和雨水管,居民们做饭洗衣服时,污水便从相应的管道内排出。“自从装了污水管和雨水管,河里的水明显变得干净清澈,大家都说效果很好。”居民田福良告诉记者,在雨污分流改造前,小区内的河水常年脏污发黑,还长满水草、藻类,尽管河边做了绿道,但大家都不愿意靠近,而如今,一到晴好天气,就有不少人在河边散步休闲。
2019年,新兴社区开始进行雨污分流改造,目前改造已全部完成。提起这项工程,社区专职网格员王惠祥感触很多。“因为房子格局不统一,特别是老人住在车库的住户,相应卫生间就设在车库里,所以,我们花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挨家挨户上门排摸,最终形成‘一户一方案’,为施工提供先行‘地图’。”王惠祥说,不仅如此,施工过程中,理清地下管网也是一项大“工程”。王惠祥指着一个仅40公分宽的施工渠道告诉记者:“别看它开挖面积不大,但下面埋着有线电视管、网络电缆管、污水管、雨水管、自来水管,光是理清这些管网,就需要‘绣花’一样的耐心。”
据了解,新兴社区共铺设排水管道8000多米。居民家的卫生间、阳台、厨房排水管都进行了改造。小区洗衣台也采用末端管道接入污水管网的方式,彻底解决了洗衣水横流的难题。新兴社区党总支书记陆祥英告诉记者,过去,小区河流的水质一直是四类五类甚至劣五类,改造完成后,水质很快提升到三类,有时还达到二类,多次在全县各村(社区)水质排名中进入前十。“水质好了,河里水草少了,小区‘颜值’提升不少,居民生活品质也提高了。”陆祥英说。
在元通集镇农贸市场,经营着一家馄饨店的高惠明正和妻子在厨房内忙活。洗水槽下,安装着一个方方正正的隔油池。“安装以后,下水很快,从没堵塞过。”高惠明说,隔油池是街道统一要求安装的,使用效果很不错,他十分乐意。
元通集镇农贸市场是一个集经营、居住于一体的市场,其中,商户48家,住户27家。过去,由于雨污分流意识不强,大家都把生活污水排入雨水管道,对周围水环境产生了较大影响。望海街道经过认真排摸,仔细研讨,最终决定将原有的雨水管网全部改为污水管网,相应的雨水井也改为污水井。如此一来,在管道铺设方面,只要重新增设雨水管网即可,不仅大幅减少了施工量,也不影响用户日常经营和生活。“商户们只要增加简单的前道过滤设施,把渣滓提前处理掉即可。”望海街道农业农村办副主任周文杰说。
据悉,望海街道是海盐首个开展“污水零直排”标杆镇创建的镇(街道)。2019年,街道完成7.37平方公里的“污水零直排”建设,其中包括工业园区、生活小区、六小行业等。今年,街道又投资约550万元分四期对小区阳台水、市镇道路管网进行整改和疏通。“此外,我们创新实施第三方运维管理,对污水管网存在的错接、漏接、淤积、错位、破损、遗漏等结构性和功能性缺陷问题进行专业维修,较好地解决了污水管网‘反复治、治反复’问题。”望海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