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专题 > 六稳六保专题 > 工作进展

嘉兴市四个注重助推纺织产业逆势发展

发布日期:2021-07-02 09:00 信息来源:市经信局 浏览次数:

受多重不利因素影响,我市一些出口型“贴牌生产”和纯加工生产的纺织企业感受到了重重压力,纺织产业发展面临巨大压力。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破解纺织产业发展瓶颈与困难,我市科学规划产业布局、积极培育发展动能,建立健全政策机制,助推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注重顶层设计,科学规划产业发展

实施嘉兴新制造“555”行动,将现代纺织产业作为“五大”先进制造业产业之一,通过深入实施首位战略,优化空间布局,明确发展方向,加快构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生态链、政策链“五位一体”的产业集群发展生态。力争到2025年,全市现代纺织产业产值规模达到3000亿,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企业创新研究平台,培育1个千亿级、2个5百亿、5个100亿级的龙头骨干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企业品牌。各纺织强县(市、区)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形成化纤、织造、印染、家纺服装等一批产业链明显、企业集聚度高的产业基地,逐步形成错位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格局。以桐乡、海宁为基地,重点发展化纤新材料,打造国内领先的高性能、差别化纤维千亿级产业基地;以海宁、桐乡、秀洲、平湖为基地,重点发展时尚服饰,打造时尚自主品牌,积极引进优质品牌和国际品牌,推进时尚服饰服装皮革产业向高端品牌化发展;以秀洲、海宁、桐乡为基地,重点发展高端纺织,推进个性化定制家纺,加快拓展家纺产品应用范围。

二、注重“互联网+”,拓展线上线下市场

充分发挥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新业态的优势,建立一批产业直播基地,采取带货直播、短视频引流等新型电商形式,搭建企业线上贸易渠道。加大电子商务专业培训力度,涵盖《直播短视频营销培训班》《淘宝直播公开课》等优质直播电商课程,提升从业人员业务能力和水平。紧抓当前国家大力拓展国内消费市场、加快塑造内需驱动型经济新优势的有利契机,充分发挥我市企业产品品质高、信用好的优点,全面实施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积极开拓国内市场,推动外销转内销。举办出口商品展示展销会助力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如嘉交会已成功举办两届,展品以男女装、童装、餐厨、家纺、箱包等贴近市民生活需求的产品为主,广受市民朋友欢迎。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服务,鼓励外贸企业利用海外在线会展,B2B平台,自建站海外推广网络,拓展海外销售渠道。加大对外贸企业参展补贴,目前已确定2021年度嘉兴市重点支持的国内外展会53个,其中国外展会19个;服装类及相关展会共26个。

三、注重人才培育,提供产业发展智力支撑

充分发挥高校作用,为产业发展输送创新型人才和高技能实用人才,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目前,我市嘉兴学院、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已开设纺织工程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等相关专业。各院校不断加强与企业、高校的合作交流,全面促进产教融合。如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实施“共建、共享、共管”的资源建设机制,形成“双主体、双导师、双基地”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建人才培养方案和岗位标准,实现专业课程设置与产业设置对接,目前已连续五年与浙江嘉欣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办现代学徒制联合培养班,培养学生数300名。又如嘉兴学院设计学院积极构建校企、校地、校所等协同育人机制,与意大利欧洲设计学院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推进第一课程与第二课堂深度融合,深化卓越工匠人才培养,为纺织产业培育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四、注重金融支持,完善投融资保障体系

针对纺织产业外贸依存度高、中小微企业占比较高的特点,我市借力银行、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积极作用,推动中小微企业获得必要的生产性流动资金,帮助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如推出优质金融产品,落地全省首个“浙担·外贸保”产品,降低产品准入门槛,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实行“见贷即保”,且担保费率设定为0.6%,远低于1%的基准费率;落地“嘉贸贷”产品,采用“央行再贷款资金+政策性信保+银行授信+政府性担保”的方式,在贷款利率、担保费率、投保费率上给予优惠,支持外贸企业应对出口危机。又如出台相关信用保险政策,降低企业出口风险,适当提高中小微外贸企业投保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的保费补贴标准,市区两级对年出口400万美元以下企业的保费支出给予全额补助,对年出口400万美元~1000万美元企业的保费补助提高到60%,并取消保费补助额度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