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工商联 > 其他信息 > 互学互比 > 职能发挥
索引号: jxgsl001/2022-439423 发布机构: 市工商联
发文日期: 2022-10-12 组配分类: 互学互比
有效性:

海盐县工商联以商会兴村为引擎助推共同富裕
发布日期:2022-10-12 10:01 信息来源:市工商联 浏览次数:

2022年以来,海盐县充分发挥工商联的组织网络优势和企业家资源优势,创出了商会兴村˙同行共富新模式,构建起产业联动、政企互动、资源流动的共富新格局。

“全域一盘棋”谋划共建布局

海盐县委两新工委、县工商联牵头,建立健全工作机制,通过“一商会联系一个村”模式,将商会服务会员、互利共赢、发展经济、贡献社会的宗旨植入到共富建设的最前沿,以党建带会建,明确结对方式、内容,积极打造结对帮扶有效载体。

在北团村试点设立“盐续未来、北团共富”共富联盟,涵盖商会、秦山核电、乡贤、金融保险单位等11个成员单位,以“北团模式”逐步实现与村结对全覆盖。至目前,共发布42个共富项目,建立500万共富联盟基金,形成部门共富、企业共富、联盟共富三方项目矩阵。

“联动组合拳”打造共富联合体

实施“商会引导、部门联动”的“10+N”工程,发布10项举措,引导商会发挥自身优势,根据结对村的产业基础、资源条件,找准双方结合点,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发展相关产业,同时由各部门根据自身职能特色和结对村帮扶需求进行匹配,匹配完成后一对一协作共建,并从项目立项到完成进行全周期管理和跟踪。

秦山商会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帮助秦山街道澳洲银鲈稻鱼共养项目和澳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顺利展开合作,通过工厂化、稻鱼共养养殖模式,打造名贵澳洲银鲈智能化种鱼孵化中心,带动海盐县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沈荡商会以浙江万好食品有限公司、万好慈善精准帮扶基地、结对村协同发展为主要模式,形成蔬菜一二三产业融合,带动周边困难农户发展蔬菜生产。

“内外总动员”实现共赢发展

对内通过聘请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成立共富导师团,赴村开展项目考察和对接洽谈;对外通过建立产业人才成长工作机制、职教联盟等形式开展产教融合实践模式,鼓励商会结合产业链生产线、辖区企业等用工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推动村级闲置劳动力人实现稳定就业。

北团村已组建起一支由企业家、农业专家、乡贤等6人组成的共富导师团,帮助该村与浙江弘海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约海水数字化循环水养殖项目,项目总投资1.5亿元,已于5月底开工建设。嘉兴迈斯特管件制造有限公司、海联锯业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商会企业已开展就业帮扶培训8次,推出就业岗位54个,主动吸纳周边78名低收农户就业增收。 (海盐县工商联)


信息来源: 市工商联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