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嘉兴 > 部门

南湖区九项成果获第三届“学习素养·项目化学习”全国优秀案例

发布日期:2022-10-08 09:22 信息来源:市教育局 浏览次数:

近日,由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上海学习素养课程研究所、全国学习素养·项目化学习联盟举办的第三届“学习素养·项目化学习”全国案例征集与评选活动落下帷幕。此次活动共有来自上海市、浙江省、山西省、江苏省、河南省等全国16个省(直辖市)的3369份有效投稿,南湖区共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

嘉兴南湖实验学校屠小丽老师的《智能垃圾桶的设计与搭建》项目,让学生通过校园观察、调查采访,了解四类垃圾桶在校园垃圾分类使用中的现状,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垃圾桶的正确投放。同时提出如何设计更加智能的垃圾桶,利用已有的垃圾分类知识、信息技术知识储备,将创意用编程知识以模型物化出来。这款智能垃圾桶在校园里进行展示、推广,获得了师生的普遍认同。本项目以校园生活为真实问题情境,让学生树立为学校服务、让校园生活更美好的社会责任感,用实际行动来解决问题,体会创意物化的实践过程。

南湖区凤桥镇中心小学陶燕老师的《防护服中便携式继氧装置的设计与优化》项目紧紧围绕疫情下的真实问题发生学习活动,在设计并优化“防护服中便携式续氧装置”时,以“居家线上探讨+复学线下实践”的形式,从定义问题、建组搭架、设计优化、制作模型、实践体验、交流反思等环节开展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该项目采用“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强调表现型评价,发挥评价的导向、促进作用。整个项目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对社会和国家层面真实问题的关注。

北京师范大学南湖附属学校俞诞老师的《色彩之境:校园表现主义艺术策展项目化学习》课程是由浙美版六年级美术《展示设计》一课拓展而成,融合现代艺术重要流派中的表现主义艺术展开。给出的挑战是围绕表现主义艺术展开校园主题展的策划布置,学生主要扮演了小小绘画家和小小策划师的角色,从适合的学情出发,围绕表现主义进行作品再创,进而完成校园展的策划布置。在项目设置的四个子问题的驱动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逐步完成四个任务:研究策展知识、设计展览方案、创作布展作品、呈现方案成果。该项目采用“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发挥了评价的导向和跟进作用,体现了真实性学习。通过该项目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深刻体会艺术来源于生活,且用于生活的美好感受,同时也培养了其美术综合素养,呈现了新时代儿童视域下的展示设计新面貌。

南湖区将继续立足校情、教情、学情,以团队研究、项目研究为载体,将项目化学习的研究进一步向纵深推进,让深度学习真实发生,助力南湖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