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政府信息 > 嘉兴市人民政府公报 > 2012年度 > 2012年第12期

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嘉兴市循环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2-12-13 19:11 信息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嘉兴市循环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已经七届市政府第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嘉兴市人民政府

2012年11月23日


嘉兴市循环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

前  言

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嘉兴市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成就的同时,资源和环境压力正逐步加大,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创新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市有效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实现经济、社会、人口与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加快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障。

《嘉兴市循环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循环经济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12〕63号)和《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嘉政发〔2011〕30号)的要求编制。本规划提出的循环经济是指广义的循环经济范畴,覆盖所有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涉及每个公民、家庭、社区、企业和地区。

《循环经济规划》提出了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框架、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实施策略、主要任务与政策措施等,是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性、指导性和综合性规划。本规划基准年为2010年,规划期限为2011~2015年。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以认真实施《浙江省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浙政发〔2009〕68号)、《嘉兴市“十一五”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规划》(嘉政发〔2007〕18号)为重点,创新机制、强化措施,通过规划引导、典型示范、产业共生、政策扶持、有序推进循环经济组织建设等工作,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

1.发展循环经济体制机制逐步建立健全。

深入开展“两型”社会建设,积极探索构建循环经济体系,组织制度基本形成,成立了嘉兴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领导小组。各县(市、区)也普遍成立领导机构,明确了分管领导和责任部门。政策制度逐步完善,先后制定实施《嘉兴市“十一五”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规划》、《关于推进工业锅炉节能工作的实施方案》(嘉政办发〔2008〕140号)、《嘉兴市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办法(试行)》(嘉政发〔2007〕84号)、《关于大力推进“三保”工程建设以倒逼机制营造良好经济生态环境的指导意见》(嘉政办发〔2008〕98号)等一系列规划和政策意见,通过实施“1588行动计划”、开展“绿色信贷”试点、完善排污权有偿使用制度、建立污染企业退出机制、实行差别电价、强化督查考核等工作举措,推动循环经济深入发展。

2.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扎实推进。

按照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以点带面积极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培育发展资源利用产业和循环型产业。“十一五”期间有序推进列入省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重点项目74项,列入国家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补助类项目15项,全市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园区)全部开展生态化改造,培育了100家工业循环经济市级示范企业,有586家企业完成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基地嘉善陶庄废旧金属利用基地、海宁(中国)太阳能科技工业园基地建设稳步推进。

3.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体系初见成效。

在农业领域,以沼气、食用菌为纽带,以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为导向的生态循环农业产业迅速发展。通过畜粪和秸秆资源利用,逐步形成了畜禽干粪集中收集处理、就近种养结合生态治理、异地种养结合生态养殖治理以及秸秆生物质燃料化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实现了资源利用和污染治理相结合。通过培育“生猪—三沼—蔬瓜林果”、“水稻—食用菌—瓜蔬果”、“牧草种植—食草动物—畜产品加工”等农业经济循环产业链,实现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运销业为一体,多业结合、链式发展的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在工业领域,通过推行企业排污权交易,清洁生产改造,加强节能减排等措施,实现企业内部循环试点示范。以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为典型,通过延长、拓宽和“补链”工程,扩展工业园区内产品循环利用,实现了园区内循环。通过将餐饮废油、污泥、废旧金属、废气、废水等回收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实现了从传统“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经济模式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闭环经济模式的转变,促进了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体系的形成。

4.“两型”社会建设日益深入。

2010年,全市单位GDP能耗、单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比2005年分别下降了20%和38.9%;COD(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比2005年下降19.9%,净削减7222吨,完成“十一五”COD总削减目标的130%;SO2(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2005年下降21.1%,净削减11633吨,完成“十一五”总削减目标的140%。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淘汰全部水泥机立窑和35台3米及以下小水泥磨机,累计减少水泥生产能力430万吨,关停小火电21.5万千瓦和5万吨以下小造纸企业,淘汰130座黏土砖瓦窑。全面开展生态示范和绿色系列创建等活动,至2010年底,全市累计建成国家级生态镇8个、省级生态镇(街道)6个、国家级绿色社区2个、省级绿色社区62个,省级绿色企业46家、饭店32个、医院10家、家庭140户,省级生态环境教育示范基地10个,有效提升了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

总体上,“十一五”期间,我市循环经济发展主要指标除“建制镇以上的新建商品住宅和公共建筑节能比例”、“规上工业企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主要监测断面水质四类及优于四类比例”3项未完成外,其它15项指标均完成了规划目标要求(见表1)。“建制镇以上的新建商品住宅和公共建筑节能比例”指标,由于我市仍按50%的节能率进行设计,未能达到65%的规划要求;“规上工业企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指标,主要受中水回用技术、回用成本问题以及水价机制等影响,只有43.19%,与60%的目标仍然存在差距。“主要监测断面水质四类及优于四类比例”指标,截止2010年底,我市64个市控以上断面中,四类及以上比例仅占18.75%,与26.5%目标仍有差距。需要在“十二五”期间逐步加以解决。

表1  嘉兴市“十一五”期间循环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序号

指   标

单 位

2005年

2010年

规划值

2010年

实际值

完成

情况

1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

元/人

34588

60000

67410

完成

2

万元GDP能耗

吨标煤/万元

0.91

0.78

0.78

完成

3

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

吨标煤/万元

1.78

1.37

1.0

完成

4

建制镇以上的新建商品住宅和公共建筑节能比例

%

/

65

50

未完成

5

每公顷建设用地GDP产出

万元/公顷

136.33

220

238

完成

6

万元GDP用水量

立方米/万元

155

110

86.5

完成

7

规上工业企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

8.68

60

43.19

未完成

8

资源综合利用产值

亿元

30

50

52

完成

9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

90

95

97.6

完成

10

新型墙体材料建筑应用比例

%

23.4

>65

70.9

完成

11

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

%

/

60

69.3

完成

12

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

65

95

96.25

完成

13

城市污水处理率

%

53

80

84.1

完成

14

行政村垃圾收集覆盖率

%

81

100

100

完成

15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80

100

100

完成

16

二氧化硫排放量

万吨/年

5.52

4.69

4.36

完成

17

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

万吨/年

3.63

3.08

2.91

完成

18

主要监测断面水质四类及优于四类比例

%

16.4

26.5

18.75

未完成

(二)面临形势。

1.发展循环经济的紧迫性。

(1)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我市经济发展成效明显,但仍以高投入、高消耗的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为主。第二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高达58.3%,纺织印染、非金属矿物制品、化工、造纸、化纤、电力、黑色(有色)金属冶炼等7个高耗能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70%以上。2010年,我市万元GDP能耗为0.78吨标准煤,用能效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远低于日本、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导致土地、能源、环境容量等制约日益突出,亟需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降低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依赖,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2)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人文生态城的要求。我市快速的经济增长、提速的城市化进程给城乡生态环境带来巨大挑战,环境制约因素增多,资源能源持续发展压力加大。建设人文生态城,必须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全面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能源和资源的使用效率,建设低碳城市,实现生产、生活与生态的有机融合,文化与生态的相生共荣。

(3)发展循环经济是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小康社会的要求。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不仅要求通过加快发展方式的战略转型来推动经济现代化,也要求通过促进生态环境的根本好转来实现生态现代化。加快推进嘉兴的现代化进程,迫切需要通过循环经济手段,构建区域大循环和产业内部小循环,实现资源能源的集约利用;迫切需要通过发展清洁生产和再制造产业,减少废弃物、污染物排放,改善生态环境。

2.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利条件。

(1)经济实力雄厚,循环经济基础较好。2010年,全市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以常住人口计算),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嘉兴作为传统工商业强市,具有较强的工业基础,物联网、新能源、环保装备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为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打下了良好基础。

(2)重视生态建设,技术支撑力较强。“十一五”期间,针对环境制约日益突出的矛盾,我市着力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强力推进以水环境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循环经济试点,在工作过程中探索出了一些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为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

(3)生态安全意识提高,循环经济氛围良好。“十一五”期间,我市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政策文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倡导生态文明的绿色创建和主题宣传活动,既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又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3.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1)认识约束。重经济增长、轻生态保护的倾向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对如何科学推进循环经济建设缺乏深刻认识,积极性、主动性有待提高。

(2)机制约束。循环经济健康发展的运作机制和价格体系尚未形成,资源再生利用、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价格体系和管理机制亟待完善,区域间、产业间、企业间循环流动要素标准化程度不高,部分领域还存在市场准入障碍,区域间、企业间有效沟通机制缺位。

(3)政策约束。政策体系有待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建设的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特别是在扶持和促进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完善配套的循环经济项目、企业、园区认定办法,落实循环经济专项扶持资金,健全循环经济发展考评体系等方面需加大力度。

(4)技术约束。发展循环经济所需的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利用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研发投入不足,先进适用技术尚未得到普及推广,尤其是各产业在相互关联、协调、配套上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实施“1651行动计划”为抓手,全面贯彻“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低碳化”原则,坚持“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实施、公众参与”的方针,加大资金投入,创新工作举措,加快形成循环经济发展体系,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把我市打造成为全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先行区。

(二)基本原则。

——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低碳化。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使输入端的资源、能源消耗水平明显下降,输出端的废弃物多次回收利用和多级资源化,实现资源利用的再循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排放。

——政府导向、企业实施、全民参与。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不同领域和不同层面的循环经济发展;强化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实施主体地位,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公众参与和舆论监督机制,引导公众“绿色消费”,夯实发展循环经济的群众基础。

——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抓好示范。选择重点地区、领域、行业、企业和关键项目先行试点,抓好示范工程、技术和项目建设;注重地区差异,区别对待,分类指导。

——营造氛围、科技支撑、制度推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引导公众改变消费观念,督促循环经济加快推进。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促进农业、工业、服务业生态化转型,突破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强化基本制度建设,建立完善与之相配套的各项制度。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十二五”时期,以“把我市打造成为全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先行区”为总目标,围绕构建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工业、循环型服务业、循环经济新兴产业、循环型社会生活以及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等6大体系,打造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工业、可再生能源利用、循环型社区建设和静脉产业开发等5大示范工程,实施10个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和100个左右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即“1651行动计划”),全面完成“十二五”能耗下降指标和市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二氧化碳和主要污染物减排实现阶段性目标,土地、水等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经济体系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努力实现经济与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资源消耗明显减量化。基本改变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使嘉兴市成为循环型、节约型、生态型城市。到2015年,全市万元GDP能耗达到0.64吨标准煤(在2010年基础上下降18.5%),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达到0.75吨标准煤(在2010年基础上下降25%左右),万元GDP水耗低于78立方米,全市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以内。

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升。建立起布局科学、健全完善的生活垃圾、废旧汽车(包括摩托车)、废旧家电、废旧电脑、废旧电子、废旧塑料、废旧轮胎、废旧纸张、污泥及危险废物的分类收集系统和综合利用处理设施。到2015年,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8%以上,废旧电池回收率达到70%,废塑料回收率达到90%,废旧轮胎回收率达到95%,废旧家电回收率达到9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0%以上,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70%以上。

污染物废弃物排放明显下降。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省下达目标。到2015年,水污染物减排目标中,全口径(工业、生活源和农业源)化学需氧量(COD)年排放量控制在73023吨以内,氨氮(NH3-N)年排放量控制在11577吨以内,“十二五”削减率分别达12.3%和12.8%,基本消灭劣五类水体,努力实现四类水质占主体,提高三类水质比重。大气污染物减排目标中,二氧化硫(含省控电厂)年排放量控制在71294吨以内,氮氧化物(NOx)年排放量控制在49780吨以内,削减率分别达14.2%和12.7%。

产业生态化改造明显加强。着力实施一批重点节能和循环经济项目,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企业。大力组织实施清洁生产企业示范工程,重点在纺织、印染、造纸、化工、化纤、建材、电力、冶金等制造业领域开展清洁生产,每年完成清洁生产审核企业达到80家以上,创建绿色企业5家。到2015年,重点农业、工业、服务业园区建成循环经济园区,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工业园区)全部通过 ISO14000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2.主要发展指标。

表2  嘉兴市“十二五”时期循环经济发展主要指标表

指标

类别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2010年

基数值

2015年

目标值

资源

产出

1

单位建设用地GDP产出率

万元/亩

14.3

25

减量化

指标

2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

吨标煤

0.78

0.64

3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

立方米

86.5

78

4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

完成省下达指标

5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83264

73022,下降12.3%

6

氨氮排放量

13276

11576,下降12.8%

7

二氧化硫排放量

83094

71294,下降14.2%

8

氮氧化物排放量

57022

49780,下降12.7%

再利用和资源化指标

9

再生资源利用企业销售额

亿元

52

100

10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

97.6

>95

11

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

43.19

>60

12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100

100

13

城市中水回用和污水处理设施再生水利用率

%

15

14

规模畜禽养殖场排泄物利用率

%

96.25

98

15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

85

90

三、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

(一)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

1.加强农业资源永续利用。

认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坚持用地和养地相结合,确保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注重养殖业与种植业的有机结合,能源开发与循环农业发展并举,打造具有嘉兴特色的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以秸秆为核心的产业链模式。大力推广实施秸秆机械化还田、秸秆能源化、秸秆肥料、秸秆饲料、食用菌生产等多种秸秆利用形式,全面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和效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有效遏制农作物秸秆焚烧现象。发展以农副产品加工为核心的产业链模式,水稻、油菜、大豆等加工后的副产品用作饲料或饲料原料,形成“种植业—加工业—养殖业”的产业链,不断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发展以畜肥为核心的产业链模式。大力提高畜牧养殖中粪便、废水等废弃物的综合处理,尽可能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形成“养殖业—有机肥料生产—生态种植—加工副产品”的产业链。发展以“三沼”为核心的综合利用产业链模式,提高沼液沼渣利用率,通过用作肥料改良土壤、沼液浸种、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等技术,形成以“三沼”为核心的“猪—沼—蔬”、“猪—沼—果”等生态循环利用模式,同时推进整村沼气集中供气工程。

2.加快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

加快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壮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规模,加强行业管理,健全农、畜、水产品的质量监督和检验检测体系,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强化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监管,实现农业品投入减量化。大力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种植业中推广测土配方技术,根据作物营养需求特性推广高质量的专用配方肥,充分发挥配方肥在化肥减量、农田减污方面的作用;加大商品有机肥的补贴推广力度;进一步加强推广绿肥种植,提高土壤肥力;积极尝试推广缓释肥、控释肥等新型肥料。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加快推广应用物理防虫设备(杀虫灯、防虫网等)、生物农药及高效低毒环境友好型农药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积极扶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服务组织建设,实现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规模化的统防统治。严格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积极开展安全用药宣传,通过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指导农民科学用药,减少多用药、乱用药现象。至2015年,全市化肥、农药利用率均比2010年提高5%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率达到80%以上。

3.加强农业污染防治。

加快养殖场有机废物的资源化处理和综合利用,进一步推广多元微生物复合肥料等新技术的应用;推广使用可降解农膜,减少农业白色污染。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利用现有沟渠塘建设农田余水入河前置库和生态拦截型湿地系统,大幅度减少氮磷养分入河,在河道两侧种植水生植物,进一步净化水质和美化环境;严格控制畜禽养殖总量,科学划定畜禽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适度养殖区,提倡实施集约化养殖,加强标准化、集约化、生态化养殖基地建设,逐步淘汰小规模畜禽养殖,全面削减畜禽养殖污染;建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大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

(二)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

1.全面促进清洁生产。

引导企业采用先进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重点推进全市纺织印染、非金属矿物制品、化工、造纸及纸制品、化纤、电力及热力生产、黑色(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7个行业企业清洁生产工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逐步形成以循环经济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格局。完善清洁生产标准和技术导向目录,开展清洁生产技术推广和产品环境标志认证。推进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和绿色企业创建工作。“十二五”期间,全市每年完成清洁生产审核企业达到80家以上,创建绿色企业5家;所有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工业园区)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认证。着力推行制革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造纸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加强对固体危险废物的管理和处置。继续对超标、超总量排污或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2.推进传统行业生态化改造。

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生产设备,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着力提升冶金、石化、纺织、造纸等传统高能耗、重污染行业的发展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资源消耗水平。鼓励企业开展绿色采购,改善能源利用方法,建立“三废”资源化制度,实现资源生态化。通过产品生态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友好型产品,促进产品结构的绿色升级换代,实现产品生态化。在原材料的选取、生产过程,产品包装、运输、使用以及回收等环节,开展环境设计,实现工艺生态化。引导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标志产品和其他绿色认证,将生态管理纳入到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之中,推行企业生态化标准和标志管理,实现管理生态化。到2015年,规模以上企业通过ISO14000认证率超过30%。

3.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

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着力推进嘉兴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嘉兴滨海新区以及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促进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以及园区之间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共建工业生态网链,以循环经济、生态工业理论为指导,以产业链延伸为主导,以共生企业群为主体,培育和构建规模布局合理、功能互补、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生态工业园区体系,促进生产工艺纵向与横向耦合,企业之间形成上下游物流供需关系,对废弃物进行集中回收和再生,形成工业共生,物流循环。构建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园区基础设施、物流设施、信息服务设施的共享,逐步实现企业间物质、流量、信息和技术链接,帮助产业园区的企业进行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土地集约利用、水的分类利用和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突出产业集聚带来的各种优势。重点引导55个市镇工业园区向专业化、特色化、精品化、生态化方向发展。以乍浦经济开发区(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为示范(试点),以2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11个省级工业园区为重点,全面推进循环型工业园区建设。

4.推进污染物减排。

加强污染物总量控制。针对纺织印染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皮革及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重点行业进行达标治理、提标改造和中水回用,持续降低化学需氧量、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在电力行业,全部热电厂完成脱硫设施建设和改造,全市135兆瓦以上现役燃煤发电机组全部完成烟气脱硝工程,全市火电厂全部采用SCR烟气脱硝技术;在建材行业,通过集中供热淘汰小型燃煤锅炉,在新型干法窑推行低氮燃烧技术和烟气脱硝。加强机动车污染治理,对汽车尾气排放实施更高的标准,确保完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减排目标。

增强污水处理能力。加快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改造,通过新(扩)建污水处理设施、完善污水收集管网、提高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提标改造和提高再生水回用率等措施,全面提升城镇污水处理水平。深化排污权交易制度。在完成初始排污权核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排污权交易改革,加快构建统一的网络平台,拓展多种交易模式,开展非点源参与点源排污权交易试点,建立有效排污权监管体系。

(三)构建循环型服务业体系。

1.提升发展循环型商贸流通业。

改善商贸业发展环境。以城市综合体建设为契机,合理规划商贸业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商贸服务功能。完善商贸中心公共交通体系,推动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引导商贸、餐饮业节约资源和能源,推进废物资源化利用。加快农贸市场整治,推进生鲜超市建设,构筑绿色农产品流通网络。

建立健全商贸信息平台。完善市场运行监测体系,提升电子商务应用水平,推动企业管理创新。重点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代理配送、国际采购平台等现代方式和经营业态,降低商贸交易过程中能源资源的消耗。

2.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休闲业。

整合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坚持“规划先行、尊重生态、保护为重、谨慎开发”的原则,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引导生态旅游休闲业向产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在现有的旅游资源基础上,提高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综合利用率。加强景区环境的整治和保护工作,实现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管理和无害化处理,切实推进南湖、运河、湘家荡风景区、北片国家湿地公园等生态保护区和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积极开发绿色生态旅游,以水乡文化、滨海旅游为重点,开发旅游精品,加强对重点生态旅游区公路、铁路、水运线路等重大基础设施规划的协调管理,合理控制旅游密度;延伸旅游产业链,挖掘文化旅游资源,拓展旅游产品市场;在各旅游区加快推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生命周期评价和绿色开发与消费活动。

3.加快发展循环型物流业。

构建绿色运输体系,合理规划物流网点及配送中心,建立健全物流信息平台,构筑现代化全程物流网络;提高物流体系内部协调能力;充分发挥嘉兴海河联运和铁路运输优势,减少公路运输,促进不同运输工具、道路资源的有效利用。发展绿色供应和生产物流体系,加强对物流企业的管理,控制物流活动中的污染发生源;充分考虑流通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的资源可得性和回收性能,减少废弃物产生;减少一次性包装,提高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再生利用率。加强逆向物流体系的建立,鼓励物流公司、生产厂家和零售商对废旧物品、包装材料的收集、回收再利用,降低成本,减少物流业的资源消耗。

(四)培育和壮大循环经济新兴产业体系。

1.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化。

全面推进国家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建设,建立餐厨废弃物产生单位登记和申报制度,逐步提高餐厨废弃物集中收集率。按照政府引导、统一管理、集中收运、定点处置、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组织实施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健全餐厨垃圾回收体系。加快建设嘉兴市绿能废弃油脂回收有限公司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形成日处理餐厨废弃物300吨能力。构建嘉兴市区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处置全过程控制管理网络,促进餐厨废弃物处理专业化,实现全资源化利用。争取到“十二五”末,各县(市、区)均建立餐厨废弃物的强制性回收体系,初步形成餐厨废弃物处置和综合利用新局面,有效解决餐厨废弃物引发的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问题。

2.推进生物质能利用产业化。

强化畜禽废弃物及秸秆废弃物的处理,推广沼气等生物质能利用。选择一批畜禽规模养殖场,推广“猪—沼—作物”生态技术。建设农村户用沼气和大中型养殖场沼气工程,在养殖大户及集约化养殖场推广应用沼气,加强农民集中定居点集中供气站建设的论证评估,力争在沼气的集中利用上实现新的突破。探索在垃圾填埋场建设沼气回收和发电装置。推动我市秸秆综合利用相关项目建设,研究秸秆气化技术、秸秆制作生物质燃料等秸秆能源化利用新途径。

3.推进“城市矿产”产业化。

重点支持废旧金属、废塑料、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废旧轮胎、废旧机电产品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化。依托废塑料、废纸、废旧金属、废玻璃再生利用企业,整合全市回收网点,规范回收队伍,逐步建立起“龙头企业主导+个体回收+回收基地+信息管理”废旧物资回收网络体系,构建起回收、分拣、加工、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分工明确、互利协作的完整产业链。推进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重点支持大掺量煤矸石、粉煤灰、钢铁渣双掺粉、脱硫石膏等应用技术的产业化,发展规模化和产品多元化的利废建材企业,确保全市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率达到98%以上。

4.推动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积极研发和推广应用一批先进节能环保装备和产品,实施一批节能环保重点工程,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培育发展节能环保特色产业集群,初步建立市场竞争能力强、结构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节能环保产业体系。积极培育一批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级、省级节能环保产业研发机构、创新服务平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加快突破一批具有重大支撑作用的节能环保技术,力争若干核心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到2015年全市节能环保产业实现年销售收入100亿元。

(五)构建循环型社会生活体系。

1.鼓励绿色消费。

推行绿色认证。重点在家电、办公设备、日用品、纺织品、建材和农产品等领域开展“绿色产品”标志认证,经过认证的绿色产品优先进入市场并享受政府补贴等相关优惠。促进企业产品包装的简约化和再利用,禁止过度奢华包装。结合循环型社区创建和节约型政府建设,宣传倡导理性消费与清洁消费,增强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增强循环利用意识,抵制一次性易耗物品的使用,逐步杜绝不可降解塑料包装的使用。强化垃圾分类收集,分离回收可循环利用的废弃物。

2.提倡低碳型交通。

推广绿色交通工具,提倡绿色出行方式。加快推进清洁燃料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等清洁汽车的研发和推广应用,鼓励购买使用小排量汽车。加大公交车更新力度,淘汰能耗高、排放超标的老旧车型。通过政府补贴,加快淘汰老旧船舶,鼓励企业使用节能环保新船型,并加装热泵、余热回收、废气处理等节能装备。发展大宗散货专业运输和多式联动等现代运输组织方式。加大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中心城市、城郊间路网结构,优化公共交通站点布局,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提高居民公交出行率。加快全市绿道网建设和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扩大公共自行车覆盖范围,基本建成网点布局合理、服务质量优良的公共自行车系统;探索推进中心城市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布局建设,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衔接和协调,形成自行车、机动车与行人和谐的交通道路体系,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六)构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体系。

1.节约能源。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从源头严格控制高耗能项目。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节能管理,有条件的企业尝试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加快节能技术进步和推广使用,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深入推进工业节能,以纺织(印染)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工行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化纤制造业、电力及热力生产业、黑色(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为重点,推进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加速落后工艺和设备的更新淘汰步伐,促进企业生产工艺优化和产品结构升级。全面开展建筑节能,积极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扩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进城市绿色照明。到2015年,全市新建建筑100%达到节能标准,既有高耗能建筑50%完成节能改造,完成绿色建筑示范工程20个以上。推动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加强节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鼓励开展交通基础设施节能改造和节能型交通工具应用。

2.节约水资源。

开展工业节水工程。建立以工业园区为单元的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机制,即用水总量控制、污水排放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实施单位产品生产用水定额管理,建立水资源管理和“红线”考核评价机制。开展雨水利用研究,充分利用“城市第二水源”。推动公共建筑、生活小区和住宅再生水回用设施建设,在市政绿化、河湖生态景观和居民生活清洁、冲厕中扩大中水使用比例,在工业企业推广使用中水。争取到2015年,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减至38立方米。

3.节约材料。

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严格执行设计规范、生产规程、施工工艺等技术标准,实行材料消耗核算制度,加强监督检查。鼓励使用再生材料,推进再生材料循环利用。鼓励包装容器重复使用。鼓励生产高强度和耐腐蚀金属材料,提高材料强度和使用寿命。

4.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以调整和优化用地结构为重点,强化建设用地审批管理,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和新增用地规模。建立倒逼机制,逐年提高投资强度、容积率、亩均产值、亩均税收的最低标准,开展低效建设用地二次开发。大力实施“两退两进”工作,争取2012年起全市每年腾退低效用地8000亩,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鼓励企业积极向产业链高端、“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加大农村土地整治力度,探索创新盘活农村存量土地低效用地新途径。拓展用地空间,加强土地的立体综合开发利用,实行城市地面、高空和地下一体化规划模式,全面提升城市土地利用价值。

四、重点工程和示范基地

(一)重点工程。

1.循环型农业示范工程。

坚持现代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方向,通过不断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农牧结合养殖新模式、探索农业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新途径,积极创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示范区、示范项目,到2015年建成10个循环农业示范园区、20个循环农业示范项目,项目实施区内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8%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废弃农膜回收率达到85%以上,农产品质量全部达到无公害农产品标准。

——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工程。推广应用作物生长小气候环境所需的光、温、水、肥、气等调控设施与设备,合理配置喷、滴、微灌等灌溉系统。积极推行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和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降低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流失量、残留量,有效控制农药化肥对环境的污染。

——农牧结合养殖模式改造推广工程。运用生物生态学原理将动植物合理搭配养殖,利用内部生态链达到“废弃物—资源”转换利用,在提高空间利用率的同时达到小区域生态平衡。以建设畜牧生态养殖小区为载体,实行农牧结合、种养结合,逐步实现畜禽养殖排泄物零排放。推广果园养鸡,果园、桑园地套种蔬菜,池塘鱼鳖混养、鳖虾(蟹)混养,“猪粪—活性蝇蛆—禽(鱼)—有机肥还田”等模式,实现生物间互补共生的资源内循环和产业间有机链接的资源外循环。到2015年,改造形成养殖规模化、生产设施化、程序标准化、排泄物资源化、环境生态化的养殖场(小区)100个。

——农业有机废弃物多途径综合利用工程。以各县(市、区)畜禽粪便处理中心为代表,强化对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的研究,进一步完善传统有机肥生产方式,提高畜禽粪便利用量和复合型有机肥产量。采用“秸秆—蘑菇—果蔬”循环模式和秸秆能源化模式,推进稻草秸秆多级利用。到2015年重点建设的规模化产业园和规模大户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100%。通过“桑枝条—黑木耳—水稻”模式,实现桑枝秸秆多级利用。同时,利用生物技术、工程技术,对各类农产品、土特产品、林产品、水产品初加工后的副产品及有机废弃物进行系列开发、反复加工、深度加工,开发新产品,提高附加值。

——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工程。按照生物链规律组织农业生产,延长产业链,将绿色理念置入土地整理、土壤改良、种子选育、作物栽培、保水施肥、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和销售的各个环节。着力构建“种植—养殖—加工—运销配套”一体化循环型农业生产模式,形成以种养结合、循环利用为重点的“生态种植业—饲料加工—生态养殖业—有机肥料—生态种植业”的循环产业链。

2.循环型工业示范工程。

结合国家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和省开发区(园区)生态化改造工作,以园区循环化改造和企业循环产业链构建项目建设为载体,通过产业链构建、基础设施共享、生产工艺提高和管理机制完善等措施,全力开展全市13家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园区)循环化改造。通过5年的努力,争取培养1个以上能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的示范园区。

——循环化产业链构建工程。加强循环经济产业链连接、延伸关键项目的建设和引进,重点关注物料闭路循环核心项目,开展污染物“零”排放系统构建。选择主要电厂企业进行电厂脱硫副产品循环产业链的示范发展;将乍浦化工新材料园区作为全市石化产业(废弃物)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示范区域,打造示范性工程。

——循环经济企业、园区示范工程。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并实现持续清洁生产,实行污染全过程控制,重点在印染、造纸、化工、化纤、建材等制造业领域开展清洁生产,不断提高能源、原材料的综合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十二五”期间创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园区30家,列入省发展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项目100个左右。

——废弃物循环利用工程。积极开发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提高利用效率。重点关注污水处理厂污泥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危险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项目。建立和完善废弃物分类、收集、处理系统以及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鼓励企业对废旧产品进行回购。建立健全废弃物处置有偿收集、运输、处理机制和资源化利用机制,促进企业间的废弃物交换利用。实现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减量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

——水资源循环利用工程。以印染、化工、医药等行业为重点,研究推广典型行业废水循环利用集成技术、新型高效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等水处理技术。淘汰高耗水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实行节水技术改造,促进废水循环综合利用和企业间水梯级利用,实现废水资源化,不断提高水的重复使用率。

——能源高效利用工程。积极应用各种先进实用的节能技术和产品,推广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开展公共性清洁能源替代项目及公共性建筑节能项目,实施道路照明改造及企业间余热、余压利用项目,支持和鼓励冷热水汽四联供、低温水源热泵技术等先进能源技术的应用。“十二五”期间建设节能示范企业100家。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工程。鼓励支持园区内污染集中防治设施建设及升级改造,支持区域废弃物交换平台建设、循环经济技术研发和孵化中心建设及生产型服务业循环化改造项目。

3.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工程。

充分利用沼气、太阳能和风能等技术成熟、经济性好的可再生能源,推进产业化发展,逐步提高优质清洁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提高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能力和产业化水平。

——发展生物质能利用示范工程。发展秸秆生物气化(沼气)、固化成型燃料等生物质能。加大垃圾的综合利用力度,改进垃圾焚烧技术,在生活垃圾集中区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在垃圾填埋场建设沼气回收和发电装置等。到2015年,建成大中型沼气综合利用工程14处,沼气建池容积累计达到11580立方米。

——推进风能开发利用工程。强化基础工作,加快测风工作进度,完成全市风力资源普查及风电场选址工作。充分利用我市海洋风能的丰富资源,研究推进海上风电等项目建设。加强与中国风电集团、浙江省机电集团合作,开展海上风电资源开发的前期工作,在此基础上继续开发建设海上风电场,使我市风能开发利用实现实质性进展和突破。

——推广太阳能利用范围。以太阳能光电和光热利用为重点,大力推动平板太阳能的建筑应用,组织实施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示范工程。积极引导太阳能热水器生产企业参与示范工程建设,推动太阳能集热器作为建筑构件制造技术的开发和推广,扩大应用领域。支持昱辉阳光屋顶光伏发电建筑一体化项目等一批光伏发电示范工程建设,并将相关技术逐步推广到各类工、商、民用建筑,带动太阳能光伏产品和设备本土化、规模化、商业化生产。在城市道路或旅游景点推广使用太阳能路灯、太阳能信号灯、太阳能草坪灯等,在太阳能照明中推广使用LED半导体节能照明技术,建设太阳能光伏路灯示范工程及光伏景观灯示范点。结合“两新”工程,在农村积极推广太阳能建筑、太阳能温室大棚、太阳能灶、太阳能杀虫灯、太阳能草坪灯等的使用。到2015年,太阳能集热器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新增面积超过600万平方米。

4.静脉产业开发示范工程。

通过科学布局回收网点,整合和规范现有资源,推进社区回收网点、集散市场建设,构建一批再生资源回收集散中心项目和综合利用项目,推进工业废弃物、家电、废旧金属、废铅酸电池以及废旧轮胎等废弃资源回收利用。到2015年,力争创建1家以上技术先进、环保达标、管理规范、利用规模化、辐射作用强的省级乃至国家级“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提高到75%,再生资源利用企业销售额达到100亿元。

——废旧金属回收利用工程。以嘉善陶庄废旧金属利用基地为依托,重点构筑集废旧金属回收、加工配送、仓储、电子商务于一体的多功能服务平台,逐步形成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废旧金属回收利用集散基地。

——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工程。逐步建立建筑垃圾分类回收系统,从设计源头优化方案,削减废弃物产生量,降低建筑材料消耗量。加强清运处置监管,逐步形成管理有序的建筑垃圾清运处置体系,最大限度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

——包装废弃物处理工程。依托现有的废塑料、废纸、废玻璃再生利用企业发展基础,积极争取发展成为“国家包装废弃物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支持废弃物资源再生利用企业进行产业改造、技术提升以及相关企业的集聚,减少废弃物再生利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推行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在线收购)、回收物流,提升废旧包装物、废纸、废塑料等包装废弃物回收率,打造现代回收行业。建设一批包装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提升废纸、废塑料等再生利用水平,力争到2015年废纸回收率达到85%以上。

——污泥及居民生活垃圾处理工程。鼓励各县(市、区)因地制宜研发和采用相应的污泥和垃圾处理技术,在焚烧发电的基础上,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低成本、无害化、多用途的利用途径。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工程,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设施,推广生活垃圾生化处理和发电技术,建设垃圾资源化项目,提升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

5.循环型社区建设示范工程。

围绕节能、节水、节地、废物减量与循环利用开展循环型社区建设工作。在太阳能利用、雨水利用、中水利用、垃圾分类和回收等领域选择有代表性、基础条件好、群众参与积极性高的社区进行建设。“十二五”期间,建设100个绿色循环型社区。

——太阳能利用专项示范。全市12层以下建筑作为太阳能应用重点,开展太阳能光热、光电利用专项示范工程。

——雨水利用专项示范。在节水方面,结合节水型城市创建,全面普及节水型器具的使用。结合我市社区分布状况,选择一批居住小区面积大、绿地面积大的社区,按照雨水利用的条件开展雨水收集利用工程,积极推广雨水利用。

——中水利用专项示范。在集中污水再生处理工程附近优先推动中水回用。再生水用户的选择按照“先近后远、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扩大再生水的用户和用量。生活冲厕用水和娱乐场所非接触用水在加强水质安全管理的前提下,结合城市建设更新,逐步开展中水利用试点。

——垃圾分类回收专项示范。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渠道,全面推广垃圾分类。设置分类垃圾回收设施,加强对居民日常生活习惯的引导,逐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实施。选择公众参与积极性高、管理全面的社区优先进行垃圾分类回收试点,同时对水源保护区内的社区和旧村,加大垃圾清理力度,缓解水源污染压力。

——低碳绿色消费社区创建示范。在社区消费方面,全面停止一次性消费品的供应和使用,建立网络化的旧物品回收营销渠道,对各类商品实现物尽其用。

(二)示范基地。

1.嘉兴市新能源产业基地。

进一步培育发展以太阳能光伏、太阳能光热、生物质能和风电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加快推进我市清洁能源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一批以太阳能光伏、半导体照明高技术、风电装备等产业为主体的新能源产业基地。秀洲立足已有太阳能光伏、LED和无极灯新光源、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风能配套等领域的产业链,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和光热产业,鼓励发展生物质能利用产业、风电装备产业等,全力打造中国·秀洲新能源产业基地和国家级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嘉善以昱辉阳光、腾业光伏、普虹新能源为龙头,大力发展单晶硅、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等产品为主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平湖以浙江鸿禧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大力发展晶硅拉棒切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发电系统、组件配套产品及电池下游应用产品等,着力打造“浙北光伏产业新基地”。海宁以海宁(中国)太阳能科技工业园列为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基地为契机,以太阳能光热、光电利用的支撑产业为基础,全力提升太阳能科技研发水平和检测能力,打造全国领先的太阳能光热产业制造基地和重要的太阳能科技创新服务基地。桐乡依托新能源产业园,重点引进发展太阳能、风电、生物质能、氢能等新能源产业,同时全力打造辐射全球的新能源产品交易中心,形成研发、生产、销售一条龙的新能源产业链。

2.嘉兴市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基地。

以列入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为契机,全面加快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品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墙体保温产品、节能和绿色设备产品、节能门窗等的研发应用,积极推广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技术和土壤源热泵技术,培育一批以建筑节能和建设科技为导向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和机构,探索开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应用项目建设。“十二五”期间,促进太阳能、浅层地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较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水平普遍提高。到2015年,市本级完成绿色建筑示范项目8项、节能技术示范与综合应用项目建设26项、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应用面积600万平方米;新增土壤源、地表水源热泵系统建筑应用面积120万平方米。

3.南湖特钢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

以东方特钢、亚达不锈钢、普莱克斯等企业为龙头,以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为重要指导原则,在推进产业链延伸、产业集聚、企业集群的同时,充分挖掘钢铁工业在能源、水资源、物料利用方面的潜力,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把嘉兴特钢产业基地建设成为现代化、生态化、智能化、信息化的不锈钢生产及深加工的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到2015年,基本形成“金属材料—冶炼—特钢及其制品—废弃物回收利用”产业链,钢渣、含铁尘泥、煤渣、脱硫废弃物再生利用产业链,废气、废水回收利用链,余热蒸汽梯级利用链等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园区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100%,规模以上特钢企业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特钢产业中通过绿色企业评估2家,清洁生产审核企业8家,建成年产不锈钢钢材及制品(含重复材)90万吨生产规模,年销售产值达到300亿元。

4.秀洲绝热环保材料示范基地。

以浙江振申绝热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德和绝热科技有限公司等为龙头,强化规划引导,促进产业整合与优化,做大主体,拉动配套,构建一个集研发、生产、物流、安装为一体,产业结构合理、产品相互配套的绝热环保新材料产业群。提升泡沫玻璃工艺、技术和质量,增加品种,开拓多领域应用市场。强化产品生产、应用过程中的“绿色”含量,减少绝热材料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能耗与污染物排放量。充分考虑产品的可回收再利用性,大量采用废弃物作为生产原料,减少对天然矿物质的需求。到2015年,绝热环保新材料产业生产总值突破30亿元,并逐步成为全国泡沫玻璃的研发中心、生产中心和信息中心。

5.嘉善陶庄废旧金属利用示范基地。

以列为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基地为契机,依托陶庄镇现有的废旧金属集散市场、五金机械产业,按照“多元化回收、集中化处理、规模化利用”的“城市矿产”发展要求,着力构建“废弃物—再生资源—产品”的“城市矿产”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努力将陶庄废旧金属利用基地打造成以废旧金属回收利用为特色,回收体系网络化、产业链条合理化、资源利用规模化、技术装备领先化、基础设施共享化、环保处理集中化、运营管理规范化的浙江省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和长三角重要的废旧金属交易中心。至2015年,形成废旧金属年回收能力200万吨、交易额80亿元、加工企业利用废钢100万吨的规模。

6.平湖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

围绕平湖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林埭省级现代农业(渔业)综合园区、新广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积极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完善并推行畜禽场沼气工程模式、生物物种共生互利模式、物质多级循环利用模式、生态农业相结合的设施农业模式、农作物秸秆利用模式、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模式、农资减量化模式等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着力推进农药减量增效、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农业节能等减量化工程项目建设,加强沼液沼渣集散服务、农产品加工废弃物利用、生物质能供热发电等再利用工程项目建设,实施果蔬包装物流、土地流转、农业环境监测、农业循环经济信息交换等服务平台建设,着力打造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到2015年,主导农产品中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产地面积比重达到50%以上。

7.海盐包装废弃物再生利用示范基地。

以浙江海利控股集团、浙江吉安纸容器有限公司为龙头,以废旧聚酯瓶、废纸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发展为基础,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业化思路,引导相关企业合理集聚,扩展和提升以废旧聚酯瓶和废纸为核心的包装废弃物再生利用产业范围和产业层次。以海利控股集团为核心,新建50万吨再生聚酯瓶资源利用项目、年产40万吨再生聚酯涤纶长丝产业化项目,以及与之配套的供热项目、码头建设项目等循环产业园配套项目。同时,完善回收体系,在长三角地区优化和布局回收网点,构建网络完善、反应迅速的社会回收体系,逐步形成长三角最具规模的以回收处理废旧聚酯瓶和其它废旧塑料为主并进行资源化再生利用的包装废弃物再生利用示范基地。到2015年,实现年产值100亿元,年创利税10亿元。在扩大产能的同时,以重点企业和优势项目为重点,不断提升海盐县造纸行业的技术含量和水平,淘汰落后产能,提升废水、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水平,改变现有造纸企业低、小、散局面,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到2015年,形成年产包装用纸100万吨以上企业1家、50万吨以上企业1家,包装纸年总产量达到400万吨以上。

8.海宁节能环保产业示范基地。

依托天通吉成机器技术有限公司、洁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以污泥处置设备和除尘设备制造产业为核心,坚持市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推进节能环保产业技术创新,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发展一批自主品牌产品,培育壮大一批创新能力强、系统集成和总承包实力雄厚的骨干企业。不断完善产业链,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在现有污泥干化设备的基础上开发更先进、高效、节能的污泥处理处置环保设备及其系统,包括污泥干化机、污泥脱水机、污泥预干化焚烧及烟气治理系统等。在做好水泥、钢铁、有色金属等领域除尘业务的基础上,加大向电力、市政等相关领域扩展,逐步开展大气污染治理成套设备及系统工程总承包业务;在做好工业除尘业务的基础上,逐步拓展烟气脱硫、脱硝和有机废气治理等业务。

9.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商务区)创建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积极探索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新模式,形成以“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公众参与、产研结合”为特征的运行机制。大力推行清洁生产,鼓励企业采用节能、节水、节材、环保高新技术,改造生产流程,提高能源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做好汽车零部件、化纤纺织、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和食品加工等五大主导产业生态链,通过引进关键补链项目,形成多产品、多链条的生态工业“网状结构”。严把产业准入和退出关,坚持工业化与城市化共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并举。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动力,推进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争创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最终实现“循环经济推广发展的先导区、环境生态体系协调发展的示范区和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融合持续发展的实践区“三大建设目标。

10.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示范基地。

依托园区现有基础设施和产业基础,以提高嘉化能源化工、有机硅单体项目的副产物及各类废料的综合利用率为抓手,通过产业共生网络补充完善、基础设施的共享、生产工艺的提高和管理机制的完善,加快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形成园区企业间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土地集约利用、水的分类利用和循环使用、基础设施共享等高质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持续提升园区的国际竞争优势。到2015年,基本形成水、能源、固体废弃物等资源一体化管理体系,实施各类节能减排及废弃物回收利用项目不少于30个,节能6.5万吨标煤,减排二氧化硫约1000吨、氮氧化合物600吨、化学需氧量120吨、氨氮化合物8吨。

桐乡市以桐乡经济开发区为基础,重点在生物柴油、燃料乙醇等生物质能源产业方面做大做强,逐步形成以生物质能源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一批特色产业集群。注重做好资源综合利用、废气废水废渣回收等工作,使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争取形成新的循环经济产业基地。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循环经济发展管理。

1.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建立健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工作机制,加强对循环经济发展的组织协调和指导推动,及时解决循环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循环经济发展,各成员单位按照本部门职责分工,分别负责农业循环经济、工业循环经济、服务业循环经济以及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组织、协调和推进工作,形成部门联动机制。各县(市、区)要结合实际抓紧制订具体的实施规划,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2.完善监督考核。

建立以资源产出率为核心、反映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制度。建立循环经济统计监测制度,加强资源消耗、综合利用和废弃物产生的统计监测,并适时向社会公布。对冶金、电力、化工、建材等行业的重点企业,实行定额管理,明确单位产量(产值)能耗、水耗标准以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限额。

(二)推进循环经济体制机制创新。

1.创新发展机制。

依据产业结构调整相关政策体系,立足全市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清理限制循环经济发展的不合理规定,制订并细化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体系。完善循环经济发展准入机制,对再生资源与新能源企业、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企业、循环经济研发及咨询服务企业,放宽前置审批、注册资本、投资者出资方式等限制。加强环保准入和能效标准管理,对不符合环保、达不到能耗要求的产业项目禁止审批。创新资源要素节约集约利用机制,全面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宅基地空间置换改革,探索建立低效利用土地退出机制。完善市县二级排污权交易信息网络,全面推进排污权和初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

2.创新扶持政策。

加大政府采购支持力度,优先采购列入国家环境标志产品和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的产品。落实国家和省各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和收费政策,确保各项扶持政策落实到位。继续实施和完善高耗能行业差别电价和超限额加价政策,以及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价格政策,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标识产品的补贴机制。积极推进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对饮用水源地、生态湿地的财政专项补助政策。对循环经济产业重点项目,在项目核准、备案时,同等条件优先考虑,在项目用地方面保证优先供地。

(三)加大循环经济投入保障。

1.加大循环经济发展投入。

编制循环经济发展重点项目年度投资计划。循环经济发展的重大示范项目列入重点投资领域,优先安排直接投资、资金补助或贷款贴息支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积极组织实施符合中央补助要求的示范项目,争取国家资金支持。统筹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环保等专项资金中部分资金专门用于补助相应类别循环经济项目,并由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领导小组进行统一审核、认定和验收,在不改变原有专项资金格局的条件下,强化循环经济发展导向,有序引导企业投资循环经济重点领域。

2.建立多渠道融资机制。

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对循环经济发展重点项目给予优先贷款等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探索适合循环经济项目特点的信贷管理模式,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研究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融资机制和信用担保体系,引导私募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加大对循环经济领域投入。鼓励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在通过市场直接融资的同时,支持企业通过设备租赁、发行企业债券融资。鼓励不同经济成分和各类社会投资主体采取独资、合资、承包、租赁、股份制、BT、BOT等方式参与循环经济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基金的贷款、赠款,支持循环经济发展。

(四)增强循环经济技术保障能力。

1.完善人才培养引进机制。

立足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实际需求,制订出台并完善循环经济技术人才培养与引进政策,优化人才环境。鼓励我市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积极培养循环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级各类人才。依托我市重大科研和建设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课题以及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加大循环经济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积极推进与循环经济相关的创新团队建设。全力引进发展循环经济急需的科技创新人才和高层次管理人才。

2.构建循环经济技术支撑平台。

健全技术研发平台,鼓励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长三角循环经济技术研究院(浙江)等科研机构以及嘉兴学院、同济大学浙江学院等高等院校积极开展循环经济技术研究及成果转化,促进科技资源与嘉兴循环经济发展有效对接。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鼓励和引导企业跟踪衔接国家重大科技计划,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科技攻关,重点开展节能技术、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节水技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加强技术集成,建立一批资源节约型的科技示范工程。营造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环境,充分利用科技经费支持循环经济共性和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制订和落实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推广目录和技术政策,加快构建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推进循环经济信息交流与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及时发布最新科研成果,向社会提供相关信息与服务,总结推广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技术,促进技术转移应用。

(五)提高循环经济的公众参与度。

1.加强宣传引导。

充分发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等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及各类中介组织的作用,大力宣传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大意义、循环经济科普知识、循环经济国策、能源资源节约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标识以及节约能源资源的优秀典型。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活动,引导和鼓励社会公众投身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增强全民可持续发展观念、绿色消费观念,建立绿色生产、合理消费、环境友好和资源永续利用的社会公共道德准则。

2.加强教育培训。

将循环经济理念和知识作为学校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以教育影响学生、以学生影响家庭、以家庭影响社会,增强全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加强领导干部培训,增强发展循环经济、做好资源节约的意识和决策能力。加强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节能节水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专项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能力。加强执法监督人员和检测机构人员培训,保证执法监督工作顺利开展。加强全市再生资源回收尤其是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置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法制观念和业务水平。


附件:嘉兴市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储备库表


作者:

信息来源: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