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政府信息 > 嘉兴市人民政府公报 > 2012年度 > 2012年第9期

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嘉兴市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2-12-13 18:22 信息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嘉兴市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工作实施方案》已经七届市政府第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嘉兴市人民政府

二○一二年八月二十四日


嘉兴市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

工作实施方案

气象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气象现代化始终走在全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前列,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提出,到2020年要建成结构完善、功能先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中国气象局作出了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和浙江等地开展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试点工作的决定。浙江省气象局要求我市先行先试,与周边省市同步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为切实做好我市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各项工作,进一步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发挥气象在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小康社会中的基础性作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更好地服务嘉兴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安康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紧紧依靠科学技术、科技人才、科学管理,推进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加强和创新气象社会管理,建设先进的气象业务服务体系、新型的气象事业结构、完善的气象体制机制,全面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气象预报预测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气候资源开发利用能力,提前实现气象现代化建设目标,为建设“三城一市”,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气象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需求引领、服务第一。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公共气象服务和气象社会管理工作的需求,按照“需求引领、服务第一”的原则,坚持先试先行,创新思维,实现突破,走时代特征、嘉兴特点、气象特色的气象现代化建设之路。

坚持统筹集约、协调发展。合理配置市、县(市、区)两级气象资源,统筹考虑全市气象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明晰业务布局、完善业务流程,明确职责分工,推进全市气象现代化协调发展。

坚持科技支撑、创新发展。加大气象科技创新投入,健全气象科技创新机制,提高气象科技创新贡献率。创新气象管理体制机制,多渠道加强气象人才队伍和公共财政保障能力建设。

坚持双重领导、合作共建。坚持气象部门和地方政府双重领导,充分发挥气象业务垂直管理体制优势。强化各相关部门(单位)合作联动,充分调动各类社会资源,共同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

(三)工作目标

到2015年,基本建成结构合理、功能先进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健全与之配套、科学高效的新型气象事业结构,建立健全具有时代特征、嘉兴特点的气象事业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嘉兴气象现代化指标体系,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

气象监测预警更加精准。全面建成全天候、立体、连续、自动化的综合气象观测体系,气象综合观测自动化程度达90%以上,自动气象观测站网平均间距达5公里(重点区域3公里),基本消除气象灾害监测盲区,气象灾害监测率达90%以上;建成以短时临近和24小时精细化预报为核心的现代气象预报业务体系,预报精细到镇(街道),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超过86%,最高气温绝对误差小于1.8℃,最低气温绝对误差小于1.6℃;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平均命中率达80%以上,预警时效平均提前30分钟以上。

公共气象服务覆盖城乡。建成覆盖城乡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和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气象服务满意度达85%。市、县(市、区)、镇(街道)和村(社区)四级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健全程度达95%,公众气象信息覆盖达100%,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入户率和网格化管理单位覆盖率均达95%以上,每年气象科普直接受众人(次)数达30万以上,国民气象意识明显增强。

重点行业趋利避害效益显著。气象信息和气象科技成果在城市管理、农业、水利、交通运输、能源、通信、旅游、环境、建设、海洋(港口)等行业领域得到充分应用,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全市镇(街道)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率全覆盖,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应急准备认证率达80%以上,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达20%以上,防雷重点单位检测覆盖率100%;防雷安全定期检测覆盖率达50%以上。

气象事业可持续发展。气象法制、体制、机制基本完善,公共财政对气象事业的投入保障有力,科技支撑和人才队伍及基础支撑满足事业发展需要,气象依法行政能力明显增强,基层气象灾害防御组织覆盖率达100%,公共财政对气象事业保障率达90%以上,气象装备、技术、人才、台站总体水平达到省内一流、全国同级先进行列。

二、主要任务

围绕试点工作总体目标,重点抓好功能先进的气象监测预报业务体系、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气象服务体系、覆盖重点行业的专业服务体系和气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保障体系建设。

(一)建设功能先进的气象监测预报业务体系

1. 气象预报预警精准化

气象预报预警现代化的重点是建立无缝隙、细网格、数字化的中期、短期、临近滚动预报预警业务,提高灾害性、高影响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延伸气象灾害预报和气象影响预报。

实现基础气象预报产品网格化、数字化。以国家级、省级以及本地基本气象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开展精细化预报产品的释用、订正和检验业务。加强卫星、雷达、风廓线仪等多资料融合技术和数值预报快速同化更新系统应用,每10分钟更新一次0~1、1~2小时定量降水预报产品,空间分辨率1×1公里;每1小时制作一次1~3、3~6、6~12小时定量降水预报产品,空间分辨率3×3公里。每天制作两次预报时效24~72小时的降水、气温、相对湿度、风向风速、云量、能见度等基本气象要素预报,空间分辨率5×5公里,时间分辨率3小时。每天制作一次预报时效4~10天的基本气象要素预报,空间分辨率15×15公里,时间分辨率12小时。

提高灾害性天气预警及时率、命中率。完善嘉兴短时暴雨、雷雨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的物理量综合诊断方法,建立中尺度系统自动识别和主观分析相结合的分析业务,提高突发灾害性天气的监测识别率和预警命中率;完善市、区(县、市)两级“交互订正、分区预警、迅速发布”的短时临近预警业务系统,提高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及时率。

提高短期天气预报分辨率、准确率。基于天气学原理和数值预报产品释用技术,改进区域暴雨、台风、大雪、大雾等灾害性天气预报方法,实现灾害性天气分区域预报,提供精细到镇(街道)和重要功能区(点)的降水、气温等预报。

增强气象影响和灾害预报针对性、可用性。以精细化基本气象要素产品和灾害性天气预报产品为基础,完善灾害性、敏感性、转折性天气影响预报技术方法,开展短期气候预测、气象灾害风险预评估和城市积涝预报预警业务。加强行业气象影响预报,建立农业、水利、交通运输、能源、通信、旅游、环境、建设、海洋(港口)等敏感行业的影响预报。

构建现代天气预报预警业务平台。依托全市预报一体化工作平台,实现多种实时监测资料融合分析、交互式预报分析、精细化产品制作、在线会商和产品快速发布。建立以短时临近预报和短期预报为重点的无缝隙、精细化现代天气预报业务。

2. 综合气象观测自动化

面向全市统筹城乡发展、滨海开发和人文生态城建设的气象服务需求,提高天气与气候观测自动化程度、区域气象观测网覆盖程度、专业气象观测网健全程度,建立全市站网密度适宜、布局合理、观测要素更加丰富的气象综合观测体系。

实现地面气象观测全自动化。升级改造地面气象观测系统,在国家级气象站安装新型自动站设备,实现云、能见度、天气现象、固态降水和常规要素观测的全自动化。

提高区域气象探测覆盖率。优化自动气象观测站网,提高气象服务重点领域、气象灾害易发区等气象观测的时空密度,增建、改造镇(街道)和流域自动气象观测站,使地面气象监测空间平均密度增至每5~6公里1个站点,重点区域每3公里1个站点,观测资料采集传输频次加密到每分钟1次,形成水平分辨率为1~2公里的气象要素网格化服务产品。

完善高空等特种气象探测网。建设地基多通道微波辐射计、风廓线雷达,依托海宁100米梯度气象观测塔,开展垂直通量、梯度、水平方向通量和大气成分等观测。升级改造风云二号卫星资料的中规模利用站;建设风云三号和风云四号卫星用户利用站。

发展专业气象观测。推进气象观测进一步向行业延伸覆盖,重点加快建立农业、海洋、交通、环境、旅游、核应急等专业气象观测网。加快建设大气成分监测网,开展灰霾(大气细粒子)特征污染物监测。

3. 气象装备保障智能化

完善装备保障机制,实现标准统一、设施完备、运作高效、保障有力。国家站资料传输平均水平达到99.9%,各类设备运行完好率达到99.9%。

扩展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提高气象信息处理能力;升级地面通信和卫星通信融合的气象通信网络系统,提高气象信息交汇、转发能力;扩充海量数据存储系统,提高气象信息存储备份能力;加强信息系统安全能力建设,提升气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建立气象数据处理标准化业务。建立探测资料质量控制系统,提高探测资料的可用性;建设嘉兴市气象综合数据库;研制气象观测产品生成系统,开发自动气象站、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GPS/MET等观测资料应用产品。

实现气象装备保障信息化管理。建立市、县(市)两级气象装备保障机制,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气象技术装备运行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网络,重要气象装备进行智能化管理,提供实时在线监测、故障报警、报警联动、定位追溯、远程控制、安全防范、远程维保、在线升级等。开展自动气象站监测仪器检定标校业务,备品备件实行条码管理。

(二)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

1. 气象灾害预警全覆盖

建设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1个市级和6个县级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分中心;在气象部门业务系统原有通信线路的基础上补充新建和租用部分线路,接收省级预警信息发布分中心、当地政府和各局以及辖区内各县发布的预警信息,并通过手机短信、电视、广播、有线电视网插播、RDS系统、电子显示屏、有线广播等各种技术手段向所属县分中心和公众发布预警信息。实现中国气象频道落地。

提升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推送水平。主动融入“智慧嘉兴”行动,建设手机短信“绿色通道”和基于数字电视网络、农村“村村响”有线广播系统的气象预警信息快速发布推送系统,实现气象预警快速入户到人的分区推送。布设具有分组播发、自动启动、自动插播功能的气象预警信息接收机和气象专用工作手机软件,推送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到网格化管理单元,实现全市网格化管理单元的气象预警信息覆盖。

建立公共气象信息广泛传播系统。在中心村、镇和大型商业中心、广场、学校医院、车站码头等人员活动密集的公共场所,以及在公路、河道、海洋等交通主干道建设和共享用于传播气象信息和预警信息的各种设施。着力提升气象服务信息及时广泛传播能力,提高气象信息和预警信息覆盖率。

提高气象应急响应水平。强化气象与应急、安监、民政、教育、农业、水利、建设、交通运输、海事、环保、旅游、国土、能源等多部门应急联动,建立预警信息共享机制,完善各级台风、暴雨、大雪、强对流等气象灾害分灾种应急预案,建立大气污染和核泄漏扩散应急服务系统,完善气象灾情反馈机制,实现灾害防御责任到人、灾情收集到人。

2. 公众气象服务全覆盖

丰富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建立完善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制作系统,提高服务产品加工能力,向公众提供温度、湿度、降水量、风速、风向等气象要素实况和台风、暴雨、雷电、大风、大雪等灾害性天气监测产品。制作发布0~2小时临近预报、3~12小时短时预报、12小时~7天短、中期预报等面向公众的气象预报预测产品,开展面向公众的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开发人体舒适度指数、紫外线指数、花粉浓度、中暑指数等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气象服务产品,实现公众气象服务产品的多样化、精细化和规范化。

发展气象信息“云传播”技术。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利用“云媒体”传播气象信息,实现全媒体气象信息的全覆盖和高频次发布。充分利用互联网、短信、声讯、电视、电台、报纸、显示屏等公共媒体资源,拓宽公众接收气象信息渠道。实现电视、电台气象连线直播的常态化;升级完善“嘉兴气象”服务网站和气象显示屏系统,充实“嘉兴气象微博”等方式的信息发布内容,提高发布时效;利用公交电视、车载广播等,进一步扩大气象信息的城乡覆盖面。

3. 气象科普全覆盖

建立市、县两级气象科普馆。结合基层气象台站改造,加快建设参与性强、内容丰富、常态开放的气象科普主题公园或气象科普场馆。依托嘉兴气象主题公园和嘉兴气象雷达塔,建设与现代化相适应的嘉兴气象科技馆。

建立健全气象科普长效机制。将气象科普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活动,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及科学技术普及实施计划,建立业务化、常态化、社会化、品牌化的气象科普宣传长效机制,全面建成基本覆盖城乡的气象科普教育体系。

开展跨平台多渠道科普宣传。结合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防雷宣传日等主题活动,开展气象科普进社区、进农村、进工地、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活动。依托文化部门电影下乡活动,播放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片。以气象防灾减灾标准镇(街道)、村建设为契机,建设专用气象科普宣传栏。依托镇(街道)、社区信息报为载体,开展气象知识和气象灾害防御宣传。

4. 基层气象工作组织全覆盖

强化政府主导和部门联动。健全气象工作的政府组织领导机制,将基层气象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绩效考核。市、县两级政府成立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研究部署气象防灾减灾等工作,强化部门合作联动,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加强基层工作机构建设。开展地方气象事业试点,推进市辖区、嘉兴港区、小城市试点镇气象工作机构建设,完善镇(街道)气象服务工作站,确定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在行政村(社区)、气象灾害易发区的重点企事业单位、农业大户建立气象服务站,推进气象管理与服务机构向基层延伸。

加强全社会气象工作队伍建设。加强镇(街道)气象协理员、行政村(社区)气象信息员、部门(行业)联络员队伍和防雷重点单位安全员队伍建设,组建气象志愿者队伍,健全业务指导、教育培训、管理考核等配套机制,建立气象协理员在线工作平台,充分发挥社会气象工作队伍作用。

(三)建设专业化气象服务体系

密切结合嘉兴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重点围绕海洋、农业、城市、交通运输、生态、能源、旅游等领域,建立健全专业气象服务平台,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精细化程度。

强化海洋气象服务。围绕滨海开发带动战略,建设嘉兴市海洋气象台,面向临港工业、现代港口物流业和滨海旅游业等气象服务需求,加强海洋综合气象观测网建设,重点在海岸、港口、海岛等建设气象观测站;建立完善海洋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业务和应急服务系统,建设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提供海洋天气预报,加强海上事故救援气象保障服务,开展港口物流、现代海洋渔业、滩涂养殖、新型临港工业等专业气象保障服务。

强化农业气象服务。围绕农业“两区”、“五个一百”示范工程建设,加强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从传统农业气象服务向都市型现代农业气象服务转型。建设现代农业气象示范基地,开展针对粮食和特色农业生产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建立农业气象监测预警服务平台。开发实用型气象服务产品,开展多元化、多时效农用天气预报;以农产品品质气候认证为抓手,开展农业气候资源精细化区划,提高农业气候资源的生产利用潜力。

加强城市气象服务。加强城市给排水、电力、交通运输、旅游等运行部门与气象部门的有效合作,推进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在城市生命线系统指挥、调度、维护(维修)等运行过程中的应用,提高城市应对高影响天气的综合能力,建立城市积涝等多灾种综合、多部门联动、多环节应对处置一体化的城市多灾种早期预警服务系统,确保城市运行安全有序。

加强交通气象服务。根据智慧交通建设的要求,建设覆盖高速公路网及内河重点航道等的交通气象监测系统。建立交通气象预报预警服务系统,开展高速公路、内河等交通干线高影响天气及路(道、桥)面温度、积雪厚度、路面结冰、能见度等气象条件的监测分析和预警服务。

加强生态气象服务。加快雾霾监测站网建设,实现雾霾的实时监测,加强雾霾成因分析研究,开展预报预警服务,提高雾霾天气应对能力。建设水环境气象服务系统,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建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基地和作业指挥系统,开展农业抗旱、森林火险、净化水质和改善空气质量的人工增雨作业和效果评估。

加强能源气象服务。加强风能、太阳能等能源气象观测信息共享;根据智慧电网建设的要求,开展能源调度气象保障服务;为城市能源和水供应企事业单位和大型商场等场所提供节能、降耗的气象服务;开展以人工增雨降温节电节能为主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为节约能源、缓解电力供应短缺提供服务。建设核应急气象保障系统,研发核泄露扩散与气象应急响应模型。

加强旅游气象服务。完善重大节假日旅游气象服务联动机制,推进旅游气象服务平台建设,开展旅游景区气象观测和特殊气象景观及旅游气象指数预报。开展旅游气候资源普查和重点旅游景区气象灾害风险评价。开展旅游城市和景点天气预报,加强旅游景区气象灾害预警服务。

(四)建设气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保障体系

1. 气象科技创新

创新研发气象业务实用技术。成立气象创新团队,吸收引进先进气象科技成果,重点在气象精细化预报技术研究与应用、气象监测预报业务平台研发、雾霾天气监测业务和服务、气象观测资料融合处理技术研究、气象灾害评估技术研究、气象信息传播技术研究等方面有所突破,促进嘉兴气象业务服务能力提升。

健全气象科技创新机制。深化局—校、局—院、局—局合作机制,从项目合作向人力交流合作深化,尝试建立灵活的高层次领军人才聘用机制;建立完善支持气象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气象科技创新氛围,促进气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2. 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通过中国气象局“百千万人才工程”、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嘉兴市“创新嘉兴·精英引领计划”等,培养20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带领科技创新团队、组织重大项目科技攻关、解决事关气象业务服务中关键科技问题。培养一批在综合气象观测、气象预报预测、气象服务、气象防灾减灾等业务和科研重点领域的骨干人才队伍。

完善多渠道人力保障机制。加强嘉兴市海洋气象服务机构和市本级气象工作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市、县(市)两级公共气象服务机构,根据气象事业发展需求,合理配备人员力量,不断满足公共气象服务需求快速增长对气象事业人力资源投入的需求。

3. 气象依法行政

健全地方气象法制与标准。加强气象规范性文件建设,健全气象相关领域的地方标准和技术规范,提高气象法规文件和标准规范的可操作性,加强气象法制宣传,强化可执行力。

全面履行气象社会管理职能。深化落实气象行政执法责任,完善依法行政配套工作制度,加强气象行政执法监管,提高气象干部队伍依法管理气象事务和依法开展气象服务的能力,规范气象行政审批活动,积极推行网上行政审批服务,做到气象行政审批工作透明、高效、便民。加强行业气象管理,统筹规划和建设行业专业气象观测网,建立行业气象观测站址备案和资料共享制度。

提高防雷安全社会管理水平。强化农村防雷减灾宣传,推广应用农村防雷实用技术,提高农居房防雷装置建设率。推进企业气象服务工作站建设,提高高敏感、高影响单位的自主防雷能力。开展防雷安全定期检测,全面执行建设项目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制度。

4. 气象文化建设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人文法治、均等服务、科技支撑和民生建设为重点,凝练具有新时代气息的嘉兴特色气象文化元素,建立有序公正的气象法治文化,实践文明敬业的气象行为文化,倡导效益优先的气象科技文化,营造幸福和谐的气象民生文化,加强气象文化宣传,全面提升国民气象趋利避害意识。

5. 公共财政保障

加强地方气象事业投入,使公共财政对气象事业的投入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形成稳定可靠、适当超前的气象现代化建设公共财政保障机制。全面实施“十二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确保重点项目资金到位、进度落实、质量保证,尽早发挥效益。结合全国和浙江省气象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与中国气象局、浙江省气象局加强联系,积极争取更多项目在嘉兴落户,更多资金投向嘉兴。

三、重点工程

(一)自动化气象灾害监测工程

国家气象观测站升级改造。在平湖、嘉兴、嘉善、海盐、海宁、桐乡国家级气象站进行监测设施升级改造,安装云、能见度、天气现象自动观测、积雪自动监测系统,提高国家气象站自动化监测水平,实现气象灾害监测全自动稳定可靠运行,具备每分钟获取一次数据和每分钟传输一次数据的能力。

区域自动气象站网增建改造。依据全市气象灾害分布特征、区域监测重点、监测功能需求,对区域自动气象站进行补充和改造。在海盐元通,平湖黄姑,嘉善干窑、惠民,市本级城南、嘉北、新城等7个镇(街道)新增4要素自动气象站,在易涝区域增设16个流域自动气象站。对已建66个区域站进行改造,其中将7个改造为能见度、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降水等7要素站。

(二)精准化天气预报预警工程

精细化预报预警系统建设。建立无缝隙、细网格、数字化的分区预报预警平台,提高灾害性、高影响天气预报预警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开展SWAN系统和Micaps系统本地化二次开发;省市共建WRF数值预报同化更新系统;基于GIS建立精细化预报相适应的预报服务业务工作平台;建立精细化预报业务体系和流程;建立小流域灾害短时暴雨预报预警系统。

高清电视天气会商系统建设。建设市县两级高清电视会商系统硬件平台、应用软件系统、配套设施,改造场地环境,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电视会商互通,支撑多组会商和会议并发进行。核心节点和关键设备实现双备份,提高系统业务运行的稳定性。

(三)气象信息“云传播”工程

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依托市气象部门信息发布平台,改造、升级并拓展其功能,建设市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立市、县两级和市级部门间相互衔接、规范统一、权威高效的嘉兴市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发布系统,实现包括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在内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的快速发布。

气象信息“进村入户”系统。建设基于数字电视的气象预警信息分区入户全频道快速转发系统;建设基于“村村响”有线广播系统的预警信息实时接入系统;建立天气电台。

公共场所气象信息传播系统。在车站码头、公交站台、中小学校、城区中心广场、重要景区、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人员密集区域建设360套多媒体电子显示屏。利用标志性建(构)筑物在中心城区和嘉兴港区显著位置建设2座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塔。

(四)专业化气象服务工程

1. 海洋气象服务工程

嘉兴市海洋气象台建设。建设嘉兴市海洋气象台,为市气象局下属事业单位,具体人员编制省气象局和嘉兴市编委共同配套落实。

海洋气象综合监测系统。在嘉兴海域建设1个大型海洋气象浮标站、布设3个超声风温仪和4个海流仪、1艘海上移动应急保障船,在杭州湾跨海大桥、嘉绍大桥和平湖、海盐岛屿上建设5个海岛气象自动站,在嘉兴海域建设10个船舶气象自动观测站,依托海宁尖山百米气象塔增设梯度风温和大气成分项目观测,在钱塘江沿岸建设1部滨海高频地波雷达、布设1台地基微波辐射仪、1部风廓线雷达,在海洋气象台建设卫星遥感多圈层数据处理平台。

海上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建设基于海洋气象观测、精细化预报的近海海洋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平台,实现海洋气象灾害信息的快捷采集、处理、传输功能,提高海洋气象预报的精细化水平,为临港工业、运输、渔业等港口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气象服务。

2. 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工程

农业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围绕农业“两区”和“五个一百”示范工程,在全市建设6个现代农业园区气象服务示范基地;建设7个设施农业、2个水产养殖、7个特色作物气象观测站;新建7个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站。

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建设。建成卫星遥感农业气象分析平台;建立农业气象灾害数据库和现代农业气象指标数据库;建成精细化农业气象监测预警预报服务系统,提供农事关键期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建立农业气候资源精细化区划和农业气象灾害评估业务系统。

3. 城市气象服务工程

围绕网格化城市和产业集聚区建设,建立城市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和适应城市网络化、数字化管理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城市突发强降水、高温、雾、霾等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建立主要针对城市干旱、高温热浪、风灾、雾灾、雷电灾害、冰雪灾害、冷冻灾害和由于气象因素造成的城市积涝等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建立完善城市排水管道、大型工程建筑防灾气象参数指标体系,为城市建设、产业集聚区布局和重大工程建设提供气象科技支撑。

4. 交通气象服务工程

交通气象观测系统。开展交通干线大雾、强风、强降雨、冰冻等气象灾害和路面温度、路面结冰、能见度等气象条件的观测,将原有嘉兴境内沪杭、乍嘉苏、申嘉湖等主要高速公路的5个能见度观测站升级为集温、风、雨为一站的多要素自动气象站,在车流量最大的沪杭高速沿线新增5个自动站,密度增至每10公里1个。建设杭州湾大桥、嘉绍大桥大雾、强风、冰冻等气象灾害观测站网。

交通气象服务平台。建立和完善交通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系统,开展大雾、强风、强降雨、冰冻等气象灾害预测预警服务,为政府决策、公众出行、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和运营调度、客货运输、公路养护、配套设施保障,以及公路交通工程规划设计、建设施工等开展气象服务业务。

5. 生态气象服务工程

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在嘉兴市建设灰霾观测站,主要设备包括激光雷达、能见度自动观测仪、颗粒物浓度监测仪等。依托海宁100米梯度塔,开展综合气象梯度观测;在5县(市)开展PM2.5颗粒物、负氧离子、紫外线和酸雨观测。

生态环境在线分析服务系统。分析周边城市灰霾扩散情况,建立霾天气预报预警系统,科学判断未来发展演变趋势和全面分析评估霾的成因及危害,为长三角大气环境管理提供准确及时、全面有效的技术支撑和决策服务。利用卫星遥感监测信息,开展生态环境、水环境、火险、积雪、洪涝监测分析。结合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美丽乡村计划,建设1个人工增雨作业基地、作业指挥平台和作业小分队。

6. 电力气象服务工程

在秦山核电站附近建设4个场外气象自动观测站,建立核电基地特定应急区域基础气象信息数据库。建立应急区域精细化气象要素场诊断模型、短时短期预报模型和核应急气象评价模型,开发核泄露气象应急响应模式系统,建设大气环境紧急响应气象预警中心和核应急气象保障业务平台。开发电力气象服务平台,为安全有序用电提供支撑保障。

7. 旅游气象服务工程

在嘉兴南湖、湘家荡、嘉善西塘、平湖九龙山、海盐南北湖、海宁盐官、桐乡乌镇等主要风景区建设16套旅游自动气象站,开展气温、降水、负氧离子等气象要素观测。开展旅游景区气象灾害预警、预报和评估分析;研发观潮指数、赏花指数、风浪指数等旅游气象服务产品,向旅游景区和公众提供季节性、区域性、特色性的旅游气象信息服务。

(五)通讯装备保障工程

通信网络承载和传输能力建设。升级改造气象业务骨干网,提高广域数据专网(千兆)、广域视频专网(百兆)和Internet(千兆)接入带宽。建设气象卫星通信系统,运用多类技术解决台站观测信息传输。建设和完善涵盖物理安全、主机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的信息系统安全体系。

装备运行监控与保障系统建设。建立市县气象装备运行实时监控和装备质量全过程跟踪系统,实现对各类气象探测设备和业务装备的综合运行监控。升级完善维护维修平台,建设市、县两级固定及移动维护维修平台。实施计量检定环境实验室升级改造,完善市级检定分所和移动气象计量标校系统。改造气象装备储备库,对业务储备物资、应急储备物资实行统筹管理,合理布局储备。

气象信息处理与存储能力建设。建设分布式气象信息存储与共享系统,提升气象数据存储能力。升级高性能计算机(百万亿次/秒),提高气象信息计算处理能力,支撑区域1~3公里分辨率数值天气模式和气候变化预估系统。升级改造风云二号卫星资料的中规模利用站;建设风云三号和风云四号卫星用户利用站。

实时业务灾难备份中心建设。在嘉兴港区建立具有容灾能力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通过气象业务灾难备份系统建设,在重大自然灾害、计算机/网络犯罪以及其它可导致系统长时间瘫痪的灾难等情况发生时,确保提供持续的气象服务。

(六)基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工程

推进气象防灾减灾体制机制建设。以服务社会民生为目的,推进机制创新,深化气象业务技术结构调整,完善气象公共服务社会化改革,加强气象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突出对气象高敏感地区、高影响用户,特别是基层社区的气象服务管理机制创新。完成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和嘉善、海盐、海宁、嘉兴港区气象防灾减灾中心建设。加强嘉兴市雷电监测中心和雷电监测网络建设。在雷击多发的农村阔野建立避雷亭。

社会化气象防灾减灾机构和队伍建设。在秀洲区及全省首批小城市试点的秀洲区王江泾镇、嘉善县姚庄镇、桐乡市崇福镇设立气象服务和气象行政审批窗口。组织对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和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进行气象防灾减灾应急准备工作认证。组建气象协理员、气象信息员、气象联络员、防雷安全员和气象志愿者队伍。

社会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应用能力建设。建设嘉兴气象科技馆和县级气象科普基地。每年实施“万名市民进场馆、千场电影进社区、百场讲座进课堂”气象科普系列活动,全面提升国民气象科学意识。

(七)气象科技创新与人才支撑工程

建立健全气象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重点加强气象科研机构、创新团队和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气象现代化建设科技支撑。

建立并实施重大业务建设项目、重大科研项目首席专家制度;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设市级气象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气象预报预警、为农服务、城市服务、信息加工、信息传播等创新团队;完善国家编制、地方编制和社会用工等多渠道的用人机制,不断壮大气象科技工作者队伍。

四、进度计划

(一)启动部署阶段(2012年1月~5月)

加强对推进气象现代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分管副秘书长、市气象局局长、各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嘉兴港区管委会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建委、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农业经济局、市旅游局、市安监局、嘉广集团、市应急办等单位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的嘉兴市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工作领导小组。

开展嘉兴市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试点工作调研,组织编制《嘉兴市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工作实施方案》,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启动实施。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2年6月~2015年12月)

各县(市)将气象现代化建设作为当地开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把气象现代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工程、科技、经济等手段,全面组织实施《嘉兴市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工作实施方案》。各有关部门在地方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强化部门合作联动,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共同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

(三)中期评估阶段(2014年9月)

根据全国气象现代化建设总体部署,对照国家和省级气象现代化指标,参照气象科技新进展情况,学习借鉴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试点市的先进经验,按照边探索、边实施,边学习、边推进,边评估、边完善的工作路线,在紧抓气象现代化建设进度的基础上,结合嘉兴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对气象现代化建设任务完成情况及时组织中期评估。

(四)总结评估阶段(2015年12月)

组织做好嘉兴市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试点工作总结与评估,形成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由嘉兴市政府和浙江省气象局对试点工作进行验收。根据验收结论和嘉兴市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试点工作中取得的宝贵经验,谋划“十三五”嘉兴市气象事业发展,深化推进嘉兴市气象现代化建设。

附件:1.嘉兴市气象现代化指标

2.嘉兴市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方案概算表


作者:

信息来源: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