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政府信息 > 嘉兴市人民政府公报 > 2012年度 > 2012年第5期

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嘉兴市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2-12-13 14:06 信息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嘉兴市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行动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一二年四月十六日

嘉兴市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着力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根据《嘉兴市“811”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行动方案》的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在生产、流通、消费领域全面贯彻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低碳化优先的原则,坚持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实施、公众参与,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政策体系,切实把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低碳化。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使输入端的资源、能源消耗水平明显下降,输出端的废弃物多次回收利用和多级资源化,达到废弃物和污染排放明显减少,在生产、消费过程中实现资源利用的再循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政府导向、企业主体、全民参与。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循环经济发展;强化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实施主体地位,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公众参与和舆论监督机制,引导公众“绿色消费”,夯实发展循环经济的群众基础。

3.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抓好示范。选择重点地区、领域、行业、企业和关键项目先行试点,抓好示范工程、技术和项目建设;注重地区差异,区别对待,分类指导。

4.科技支撑、法制保障、制度推进。加大对循环经济的科技投入,为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撑;将发展循环经济纳入法制化轨道,建立完善法规和运营制度体系;强化基本制度建设,建立完善与之相配套的各项制度。

(三)总体目标

“十二五”时期,围绕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绿色消费、生态园区建设、循环技术开发应用等领域,加快构建循环经济发展体系,着力减少资源消耗,稳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不断降低废弃物排放量,基本形成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排放的循环型产业模式,循环经济初具规模。“十二五”能耗下降指标和市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全面完成,二氧化碳和主要污染物减排实现阶段性目标,土地、水等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经济体系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努力实现经济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资源消耗明显减量化。基本改变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使我市成为循环型、节约型、生态型城市。到2015年,万元GDP能耗降到0.64吨标准煤(在2010年基础上下降18.5%),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到0.75吨标准煤左右(在2010年基础上下降25%左右),万元GDP水耗低于78立方米。

——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明显提升。建立起布局科学、健全完善的生活垃圾、废旧汽车(包括摩托车)、废旧家电、废旧电脑、废旧电子、废旧塑料、废旧轮胎、废旧纸张、污泥及危险废物的分类收集系统和综合利用处理设施。到2015年,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8%,二次电池回收率达70%,废塑料回收率达90%,废旧轮胎回收率达95%,废旧家电回收率达95%,规模工业企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0%以上。

——污染物废弃物排放明显下降。加大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省下达目标。到2015年,水污染物减排目标中,全口径(工业、生活源和农业源)化学需氧量(COD)年排放量控制在73023吨以内,氨氮(NH3-N)年排放量控制在11577吨以内,“十二五”削减率分别达12.3%和12.8%;大气污染物减排目标中,二氧化硫(含省控电厂)年排放量控制在71294吨以内,氮氧化物(NOx)年排放量控制在49780吨以内,削减率分别达14.2%和12.7%;二氧化碳排放实现国家、省下达的“十二五”时期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控制目标。

——产业生态化改造明显加强。着力实施一批重点节能和循环经济项目,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企业;大力组织实施清洁生产企业示范工程,重点在纺织、印染、造纸、化工、化纤、建材、电力、冶金等制造业领域开展清洁生产,每年完成清洁生产审核企业达到80家以上,创建绿色企业5家。到2015年,重点农业、工业、服务业园区建成循环经济园区,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工业园区)全部通过 ISO14000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二、主要任务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构建一、二、三次产业相互融合的循环经济体系和整体框架,涵盖一、二、三次产业及整个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实施服务业优先发展战略和服务业“倍增计划”,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科技服务、商务服务、金融服务、服务外包和创意产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旅游休闲、商贸、房地产等消费性服务业,到2015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整个服务业比重超过60%。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发展,着力打造若干个千亿级产业,加快形成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排放的现代工业,到2015年,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倍增和大企业数量倍增。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五个一百”示范工程建设为抓手,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生态化和农民职业化水平,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十二五”期间,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

(二)调整优化产业布局

切实贯彻落实《浙江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嘉兴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根据不同区域的基础设施、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开发程度等,以产业集聚区、循环经济试点基地和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为载体,着力优化循环经济发展空间布局,推进循环性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一核两临三沿”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着力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实行空间准入、总量准入、项目准入“三位一体”的环境准入制度,推动形成产业布局更加合理、与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区域开发格局。

(三)推进循环型农业发展

推进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全面打造具有嘉兴特色的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以秸秆综合利用为核心的产业链模式,大力推广实施秸秆机械化还田、秸秆能源化、秸秆肥料、秸秆饲料、食用菌生产等多种秸秆利用形式,全面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和利用效益,形成“种植业—加工业—养殖业—食用菌”产业链,有效遏制农作物秸秆焚烧现象。发展以畜肥为核心的养殖业产业链模式,大力提高对畜牧养殖中粪便、废水等废弃物的加工利用,形成“养殖业—有机肥料生产—生态种植—有机产品加工”产业链,有效利用畜禽废弃物。发展以沼气为核心的综合利用产业链模式,形成“生态种植业—生态饲料加工—生态养殖业—有机肥料—生态种植业”循环产业链。积极推行农业清洁生产,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方法、物理和生物等绿色防治技术,根据不同区域资源禀赋,引导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农业。

(四)推进循环型工业发展

加快园区循环化改造,着力推进嘉兴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嘉兴滨海新区和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促进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以及园区之间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培育和构建规模布局合理、功能互补、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生态工业园区体系,共建工业生态网链,促进循环性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构建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企业间物质、流量、信息和技术链接,帮助产业园区的企业进行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土地集约利用、水的分类利用和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突出产业集聚带来的各种优势。推进企业生态化改造,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着力提升冶金、石化、纺织、造纸等传统高能耗、重污染行业的发展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资源消耗水平。

(五)全面推进企业清洁生产

引导企业采用先进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重点推进全市纺织印染、非金属矿物制品、化工、造纸及纸制品、化纤、电力及热力生产、黑色(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七个行业企业清洁生产工作。完善清洁生产标准和技术导向目录,开展清洁生产技术推广和产品环境标志认证。推进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和绿色企业创建工作。“十二五”期间,每年完成清洁生产审核企业达到80家以上,创建绿色企业5家。着力推行制革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造纸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加强对固体危险废物的管理和处置。继续对超标、超总量排污或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六)加强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的资源化综合利用

开展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建设,以提高粉煤灰、煤渣等传统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为重点,拓展资源综合利用品种,引导资源综合利用向纵深发展,确保全市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率达95%以上。开展嘉兴市城市典型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嘉兴市绿能废弃油脂回收有限公司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使日处理餐厨废弃物能力达300吨;积极开展规范收集、运输单位及作业标准化工作,促进餐厨废弃物处理专业化,构建嘉兴市区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处置全过程控制管理网络。开展包装废弃物处理工程建设,在产品包装的设计、生产、销售等环节推广易于处理与利用的包装材料、包装容器,切实解决消费品过度包装问题;推行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在线收购)、回收物流,打造现代回收行业,提升废旧包装物、废纸、废塑料等包装废弃物的回收率;力争到2015年,废塑料回收率达到90%以上,废纸回收率达到85%以上。开展污泥及居民生活垃圾处理工程,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设施,推广生活垃圾生化处理和发电技术;建设垃圾资源化项目,鼓励各县(市)因地制宜研发和采用相应的污染及垃圾处理技术路线,在焚烧发电的基础上,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低成本、无害化、多用途的利用途径。认真贯彻《浙江省农业废弃物处理与利用促进办法》(省政府令第278号),加快农业废弃物处理设施、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七)推进示范基地建设

重点支持废旧金属、废塑料、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废旧轮胎、废旧机电产品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化。加快推进嘉善陶庄废旧金属利用基地、海宁(中国)太阳能科技工业园循环经济试点基地建设,着力推进工业循环经济“733”工程,在重点行业、产业园区、城市和农村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园区)。推进园区生态化改造。推进具有循环型工业特点的零排放工业示范园区建设。重点引导市镇工业园区向专业化、特色化、精品化、生态化方向发展,促进全市开发区、甲级市镇转型工业园区通过ISO14000体系认证。

(八)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积极研发和推广应用一批先进节能环保装备和产品,实施一批节能环保重点工程,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加快培育一批节能环保特色产业基地,初步建立市场竞争能力强、结构及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节能环保产业体系。积极培育一批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级、省级节能环保产业研发机构、创新服务平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研发(技术)中心,加快突破一批具有重大支撑作用的节能环保技术,力争若干核心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到2015年,全市节能环保产业实现年销售收入100亿元。

三、保障措施

(一)注重规划引导

全面贯彻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确定的中长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推进实施《嘉兴市循环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加强围绕发展循环经济的多产业共生耦合、上下游企业物质链接的集群化研究。各县(市、区)、各相关部门、各重点行业紧密联系各自实际,编制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专项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循环经济推进年度计划,全面推进全市循环经济发展。

(二)创新发展体制机制

完善循环经济发展准入机制,对再生资源与新能源企业、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企业、循环经济研发及咨询服务企业,放宽前置审批、注册资本、投资者出资方式等限制。创新资源要素节约集约利用机制,全面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宅基地空间置换改革、探索建立低效利用土地退出机制;全面推进排污权和初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完善市县二级排污权交易信息网络。

(三)创新扶持政策

加大政府采购支持力度,优先采购列入国家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和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的产品。探索建立水权制度和饮用水源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制定节水和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鼓励政策。继续实施和完善高耗能行业差别电价政策,实施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价格政策,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标识产品的补贴机制。完善污泥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价格补偿政策及财政补贴政策,制定污泥焚烧发电的上网电价政策。积极推进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对饮用水源地、湿地生态保护的财政补助政策。

(四)建立多渠道融资机制

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对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优先贷款等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探索适合循环经济项目特点的信贷管理模式。研究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融资机制和信用担保体系,引导私募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加大对循环经济领域投入。支持资源循环利用企业进行市场直接融资,通过设备租赁、发行企业债券和上市融资。鼓励不同经济成分和各类社会投资主体及民间资本,采取独资、合资、承包、租赁、股份制、BT、BOT等方式参与循环经济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的贷款、赠款,支持循环经济发展。

(五)加大循环经济发展投入

编制循环经济发展重点项目年度投资计划。将循环经济发展的重大示范项目列入重点投资领域,优先安排直接投资、资金补助或贷款贴息支持。积极组织符合中央预算内循环经济投资补助和节能财政奖励要求的示范项目,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在不改变原有专项资金格局的条件下,统筹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环保等专项资金中的部分资金专门用于补助相应类别循环经济项目,并由市循环经济领导小组进行统一审核、认定和验收,以强化循环经济发展导向,有序引导企业向循环经济重点领域进行投资。

(六)加强技术研发推广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鼓励和引导企业跟踪衔接国家重大科技计划,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科技攻关,重点开展节能技术、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节水技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加强技术集成,实施一批资源节约型科技示范工程。通过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式,推动高等院校等科研机构的科技资源与嘉兴循环经济发展有效对接,大力提高循环经济技术对民生领域的支撑引领作用。营造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环境,充分利用科技经费支持循环经济共性和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制定和落实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推广目录和技术政策,加快构建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推进循环经济信息交流与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及时发布最新科研成果,总结推广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技术,并向社会提供相关信息与服务,促进技术转移应用。

(七)加强宣传引导

大力宣传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大意义和循环经济的科普知识、发展趋势、发展途径等,以及循环经济国策、能源资源节约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标识、优秀典型。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训活动,引导和鼓励社会公众投身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增强全民可持续发展观念、绿色消费观念,建立绿色生产、合理消费、环境友好和资源永续利用的社会公共道德准则。

(八)加强组织领导

充分发挥各级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领导小组作用,健全循环经济发展工作机制,加强循环经济发展的组织协调和指导推动,及时协调解决循环经济工作推进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建立以资源产出率为核心、反映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制度和统计监测制度。对冶金、电力、化工、建材等行业的重点企业,实行定额管理,明确单位产量(产值)能耗、水耗标准以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限额。建立健全规划评估考核工作,规划任务要按年度落实到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


附件:嘉兴市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行动工作重点及责任分解表


作者:

信息来源: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