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政府信息 > 嘉兴市人民政府公报 > 2012年度 > 2012年第3期

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2年政府工作要点及责任分解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2-12-13 10:51 信息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2012年政府工作要点》已经市政府研究确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为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同时对《2012年政府工作要点》进行责任分解,并按照工作任务的特点要求和部门的职能分工,确定第一责任单位和主要责任单位。第一责任单位要切实负起牵头协调责任,对每一项牵头工作要排出实施计划,细化工作措施,抓进度,抓协调,抓督查。各主要责任单位要按照分工,各司其职,尽心尽力,主动配合第一责任单位完成好相关工作任务。未分解到任务的单位,也要围绕中心,立足本职,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不断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各级、各部门对分解给下属单位承办的任务,要加强督促检查,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要定期报告,每季度末应向市政府书面汇报一次工作进展情况。市政府将适时组织督查,并以督办通报的形式反映督查结果。对完成任务出色的单位予以通报表彰,不能如期完成的要说明原因,其中确因主观原因而未完成任务的,将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并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附件:1.2012年政府工作要点

             2.2012年政府工作要点责任分解方案




嘉兴市人民政府

二○一二年二月三日


附件1:

2012年政府工作要点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根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部署,2012年政府工作总的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省委“八八战略”和“两创”总战略,认真落实“十二五”发展规划,按照“调结构、稳增长,重投入、兴实业,抓创新、优环境,惠民生、促和谐”的思路,深入实施“七大战略”,着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深化城乡区域统筹,创新社会管理服务,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求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2012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2)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3)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1%以上;(5)节能减排各项指标完成省下达的目标;(6)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7)新增城镇就业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以内。

2012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一、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1.着力加强要素保障。探索创新要素节约集约利用方式,切实强化发展保障。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建立健全节约集约用地准入机制,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认真做好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清理工作,研究制定城市存量建设用地二次开发政策,千方百计盘活存量用地。积极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鼓励金融机构扩大信贷规模、优化信贷结构,进一步扩大社会融资总量,优先满足重点项目和实体经济的发展需求。加强电力供需形势预测,强化用电管理,全面推广有序用电企业综合评价体系,实行差别电价制度,努力缓解用电紧张矛盾。

2.切实加大有效投入。把扩大有效投入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稳定经济的重大举措来抓。实施产业升级、基础设施、社会民生投入“三个千亿工程”,有序安排和推进“十二五”重大项目、年度重点工程,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进一步发挥好政府性投资项目对民营资金的引导作用,大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切实抓好一批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的在建、续建项目。引导支持企业增加产业转型升级投资,加快推进一批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提升项目,工业生产性投资增长10%。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健全领导联挂、部门协调、督查考核等制度,进一步营造项目推进的良好氛围,确保项目早落地、早投产。

3.积极扩大消费需求。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着力点,进一步落实促进居民消费的各项政策。实施低收入群众增收行动计划,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强城乡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和市镇三级商圈,扎实推进镇村连锁超市、便利店工程,切实改善城乡消费环境。拓展和开发消费领域,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发展文化、旅游、健身、家政等服务消费,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消费需求。

4.保持出口稳定增长。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开展贸易促进活动,支持企业参加各类展会,努力稳定和扩大国际市场。优化产品结构,切实抓好出口基地建设,扩大自主品牌出口,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嘉兴特色和富有竞争力的出口产业。积极发展服务贸易,加快推动服务外包示范区建设,着力培育50家重点服务外包企业。加大对出口企业的政策引导和服务力度,及时足额用好出口退税政策,积极推行出口信用保险、人民币跨境结算,加强对企业应对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的指导,努力为外贸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积极鼓励先进技术、关键装备和重要资源进口,以扩大进口带动发展方式转变。

二、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5.深入推进“三大倍增计划”。大力推进“三大倍增计划”,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认真落实服务业优先发展的政策意见,实施服务业“百项百亿”工程,加快培育一批服务业重点企业和行业品牌,建立健全服务业统计制度,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1.2个百分点。认真落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注重市场培育和示范应用,组织实施100个重大项目,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大力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整合优化块状经济产业链,在抓好5个省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培育8个百亿以上产业集群,再创“嘉兴制造”新优势。实施大企业“创优引领”计划,坚持做大做强与扶小扶优相结合,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和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力争百亿龙头企业达到3家、十亿以上骨干企业达到70家。

6.积极实施“两退两进”。坚持把“退低进高、退二进三”作为优结构、拓空间、增效益的重要举措,研究制定相关实施意见和配套政策。组织实施“退低进高”五年行动计划,修订淘汰落后产能标准,制定出台产业转移指导目录,引导一批低端产业有序退出。鼓励工业企业主辅分离,扎实推进一批企业“退二进三”试点工作。强化工作考核,综合运用法律、市场和行政等多种途径,促进“两退两进”工作快实施、早见效、可持续,力争全年腾退低效用地8000亩左右。

7.扎实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扎实推进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和生态化。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全面落实各项农业补贴政策,切实保护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深化“五个一百”工程,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新建粮食生产功能区15万亩,建成市级主导产业示范园15个。加快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重点扶持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大户,全年新增各类专业合作社50家,带动农户比例达到50%以上。加快培养现代农业经营人才,鼓励大专院校毕业生从事现代农业。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推动农科教紧密结合,加强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加快建立与产业链相配套的社会化服务网络。

8.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围绕体制机制创新、港口开发、海洋产业体系构建,加快推进滨海开发建设,努力培育新的增长极。加大对海岸线资源和滨海新区内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重大社会事业的统筹力度,重点做好平台共建共享、规划项目联审联批、资源要素节约集约等工作。深化与上海港、宁波港的协作配套,加快独山、海盐港区口岸开放和公用码头开发建设,扎实推进石化、钢材等交易平台建设,积极打造全省“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的浙北支点,力争嘉兴港全年货物吞吐量超6000万吨、集装箱超70万标箱。择优发展临港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海洋旅游业,突出发展海洋新兴产业,促进海洋产业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

9.着力强化平台支撑。加强产业布局统筹协调,积极培育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各类产业集聚区的承载能力。加快嘉兴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开发建设,联动提升省、市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点)功能。深化省级开发区组合区试点,促进各类开发区和市镇功能区资源整合。探索与中西部地区合作创办异地产业园,稳步推进产业梯度转移。夯实临港产业平台支撑,积极争取滨海新区列入省级产业集聚区。提高产业准入门槛,严格落实环保、节能等控制要求,促进各类产业集聚区集约发展。

三、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

10.加快完善市域基础设施。深化完善网络型田园城市规划,切实抓好市际基础设施的衔接和市域重大项目的统筹。推进交通重点工程建设,加快嘉绍跨江通道、钱江通道北接线、嘉兴军民合用机场等重大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湖嘉申线、东宗线等一批内河高等级航道工程,开工建设杭平申线,实施嘉兴港海河联运项目,积极构建综合交通集疏运体系。加快农村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步伐,年内新建农村联网公路70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73座。抓好电网建设与改造,加快1000千伏皖电东输、500千伏方家山核电等工程,新增输变电容量168万千伏安。统筹市域供气、污水管网、垃圾收集处理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管网工程,全面提高联建共享水平。

11.增强主副中心城市功能。强化规划引领,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统筹推进国际商务区、湘家荡区域、滨海新城、空港新城、北部湿地开发建设,着力构建各具特色的城市功能区。加快城市有机更新步伐,抓好46个老旧小区改造,推进子城、湖滨等重点区块改造,着力打造一批集高端商务、休闲购物、金融服务于一体的区域商贸中心。优化中心城区交通组织,新建改建道路85条,实施交通微循环优化工程,全面推行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着力缓解市区交通拥堵问题。强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整合共享,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做好智慧电网、智慧交通以及智慧健康建设各项试点工作。创新城市管理,完善体制机制,发展“数字城管”,实现城市管理常态化、长效化和精细化。强化各副中心城市与中心城市功能配套和分工协作,进一步增强集聚辐射带动能力,推进主副中心城市联动发展。

12.扎实推进“两新”工程建设。坚定方向、坚定信心,进一步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努力提高“两新”工程建设水平。以土地整治复垦为龙头,扎实推进百个示范性城乡一体新社区和“美丽乡村”建设,力争完成2至3万户农房改造集聚,复垦宅基地1.2万亩。坚持梯度培育、特色发展现代新市镇,高标准配套市镇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着力提升新市镇功能品位,促进人口和产业集聚。分类推进小城市培育,继续抓好王江泾、姚庄、崇福3个省级小城市试点和市级小城市试点工作。

13.深入实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坚持“一改带九改”,联动推进各项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增强改革的系统性、配套性。规范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开展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改革。稳妥探索土地股份合作,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深化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力争年内85%以上的村完成改革任务。积极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探索建立政府主导与社区自治相结合的城乡一体新社区组织管理和服务体制。扎实做好省级农村改革实验区的各项试点工作。

四、加强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

14.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走创新发展道路,明确目标导向和政策扶持重点,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浙江省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不断增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注重创新资源整合,加快嘉兴科技城、浙江科技孵化城提质发展,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创新成果,推动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试基地、科技孵化器等平台载体建设,新增各类创新载体20家。积极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加强产学研联合攻关,着力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努力抢占行业技术制高点。建立健全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办好“百场科技对接”活动,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本地化。深入实施“创新嘉兴•精英引领计划”,全年引进“两创”领军人才项目30个和重点创新团队15家,促进人才、教育、科技、产业良性互动。加强知识产权利用和保护,构建知识产权保护维权援助工作机制。

15.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严格执行新上项目能耗和环保标准,实施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能源消费总量“双控”管理,坚决压缩一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年内淘汰落后产能280万吨。加强重点行业、企业的能耗监管,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全面开展“八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对标考核。建立健全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常态化跟踪检查,加强监察监管,确保节能减排工作的力度和进度。强化节地节水节材工作,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扎实推进建筑、交通运输和公共机构节能。实施国家水专项工程。落实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规划,加快推进开发区(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重点抓好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全年完成100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16.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完善排污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排污权交易等制度,确保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年度削减目标。加大重点行业、重点区域污染整治力度,全面完成54个市镇工业园区的环境整治任务。突出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强饮用水源环境保护,提高新市镇、新社区截污纳管水平,加快贯泾港水厂二期等生态湿地建设。实施畜禽养殖总量、区域控制和准入制度,巩固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整治成果。深入实施“万里清水河道”工程,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加快生态修复。扎实推进增外排、除内涝工程。深化“清洁空气行动”,加强重点废气污染企业在线监管,加快脱硫脱硝治理进度,切实改善大气质量。深入推进绿化造林,继续开展“八个十”绿化攻坚工程,加快绿道网建设和配套功能的完善,巩固“森林城市”等创建成果,市区新增200公里以上生态绿道。

五、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17.大力提升与沪杭同城水平。实施“与沪杭同城”战略,积极参与长三角经济协调会、杭州都市圈、浙东经济合作区协作交流,全方位深化与周边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对接与合作,积极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加强对外交通综合枢纽建设,加快市域快速干道系统与高铁站、长途客运中心等的连接,着力打造高效、便捷的交通体系。积极推进区域公共服务合作,主动参与区域公共服务信息资源整合,深化全国首批“一卡通”互联互通应用试点,大力推进联合办医办学、远程教育等合作,进一步提高社保、公交等领域资源互通共用水平。做大做强临沪开发区和连杭经济区,推动漕河泾海宁分区、上海张江平湖科技园等的合作与建设,重点加快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接发展。

18.不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创新招商模式,积极推进“以民引外”和“以外引外”,引导外资投向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坚持“引资”和“引智”并举,积极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办好“嘉洽会”等重要展会,加大与央企、浙商的对接合作,认真抓好已签约项目的落地和实施。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4亿美元,引进内资超过200亿元。抓住国际产业分工调整的新机遇,进一步加快“走出去”步伐,鼓励优势企业开展海外并购,重点推进境外生产基地、研发机构、营销网络、资源合作开发项目建设,努力拓展发展空间。认真做好援疆、援藏、援青和“山海协作”等对口帮扶工作。

19.深入推进各项改革。深化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大居民用电、用水阶梯式价格实施力度。健全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引导企业加大内部资源整合力度,推动优势资源向主业集中,进一步理顺国资监管体系,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全面落实支持浙商创业创新发展的意见,研究制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加强民营企业服务机构建设,引导浙商来我市投资创业。加快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商务模式创新,努力营造民营企业发展的新优势。抓好金融改革创新,重点在创新金融组织体系、市场体系、监管体系等方面先行先试,引导支持商业银行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融资担保方式,提高小微型企业贷款比例,切实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同时,大力发展股权、债权、基金等融资方式,积极推动企业上市。做好南湖区省级金融创新示范区试点工作。

六、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20.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先进文化引领,大力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着力构建全市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和嘉兴人文精神,深化以巩固发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为龙头的“五城联创”。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加强基层文化阵地规范化管理,深入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活动。继续推进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提高公共文化资源的利用率和受益面。加强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利用,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推进马家浜遗址公园、子城公园等项目建设,积极参与大运河联合申遗,南湖革命纪念馆争创国家一级博物馆。积极构建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加快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园区,着力打造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努力提高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21.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注重公益性原则,大力发展学前教育,重点推进一批镇(街道)中心幼儿园建设。稳步实施中小学课程改革,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小班化教学,扎实做好校车改革和以职业教育为重点的高中免费教育试点工作,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深化职业教育市域、专业统筹,全面提升校企合作水平,加快建设一批专业性职教集团。注重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加快高校一、二级学科建设,切实增强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启动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迁建工程。完善成人教育网络,进一步加强农村社区教育阵地建设,着力构建覆盖全社会的终身教育体系。整合新居民子女教育资源,加强特殊教育随班就读工作,努力促进教育公平。

22.加快发展卫生体育等事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加快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深入开展“3+X”县乡村医疗卫生资源统筹配置,启动基层医疗机构运行机制改革示范点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责任医生制度,切实提升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水平。抓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工作,加强职业病、重大传染病防控。加快省荣军医院、市中心血站和急救中心迁建等项目建设。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复查迎检工作。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落实计划生育奖扶扩面政策,全面实施幸福家庭关爱工程,促进优生优育优教。坚持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广泛开展“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举办首届中国嘉兴运动休闲节。

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23.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充分就业社区、村创建基本全覆盖。加强对困难群众、特殊群体的就业援助,多渠道开发公益性、服务性岗位,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失业人员就业问题,全年帮助3.1万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万人。深入实施“五五创业工程”,完善创业促就业机制,举办百校百企对接活动和首届嘉兴人才智力交流大会,积极鼓励自主创业。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和劳动监察,及时妥善处理劳动争议,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24.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重点做好灵活就业人员和新居民参保工作,推进各类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衔接转换,净增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7万人。深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和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工作,加快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步伐,完善异地就医“医保一卡通”和跨地区转移接续办法,净增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万人。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参保人数分别达到91万、137万和110万人。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确保基金安全。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分层分类救助办法,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提高城乡居民低保和优抚对象生活补贴标准。健全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完善以公共租赁房为重点的城镇住房保障政策,大力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推进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积极推进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点全覆盖。深入推进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全面开展扶残助残爱心城市、镇(村)创建活动。

25.加强社会管理服务。按照建设“平安嘉兴”的总体要求,创新完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长效机制。把稳定物价放在重要位置,扎实做好“米袋子”、“菜篮子”工作,强化市场价格监测预警,落实完善价格调控措施,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加快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体系建设,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严厉打击制售伪劣商品行为。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重点行业专项整治,预防和遏制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和应急预案,增强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完善以社区为基础、以社团为载体、以社会工作人才为骨干的“三社互动”工作运行机制,不断夯实社会管理基础。加强新居民服务和管理,完善各项服务政策。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健全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抓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八、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着力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积极创新政府管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切实提高政府管理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水平。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完善和落实行政决策机制,加强重大政策实施的跟踪评估。健全和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深化“五型”机关创建,大力倡导锐意进取、求真务实的优良政风,努力为群众、为基层排忧解难,进一步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完善政府激励考评机制,将绩效评估与行政问责、改进管理密切结合。加强节约型政府建设,加快公务消费制度改革,严格控制和降低“三公”消费,切实把有限财力和资源用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上。大力加强廉政制度建设,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切实把廉政建设要求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各个环节。


作者:

信息来源: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