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嘉兴市中心支行下好“三步棋” 推动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跑出“嘉速度”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支持经济社会发展薄弱领域设备更新改造的决策部署,增加制造业和服务业现实需求,人民银行嘉兴市中心支行认真贯彻落实上级行工作要求,建立健全推进体系,深化拓展服务范围,激活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引导金融资源流向设备更新改造领域。
一、下好组织落实“先手棋”,建立健全推进体系
一是成立工作专班,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工作落实体系。联合发改部门,第一时间成立设备更新改造再贷款工作推进专班,构建“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职能科室(处室)具体抓”工作格局,做到分级负责、分工负责、分项负责。组织辖内18家再贷款发放对象行,召开专题会议6次,推动各项重点工作快落地、早见效。指导人民银行各县(市)支行制定专项工作规划,落细落实项目申报、项目对接、跟踪监测、督促指导等四方面举措,强化窗口指导,确保全市工作推进一盘棋。
二是强化考核督导,动态跟踪做好窗口指导工作。联合发改部门,实施专项再贷款落实情况面谈机制,分层分级召开设备更新改造项目贷款工作调度会、推进会,涵盖全辖人民银行县(市)支行、金融机构23家。实施动态跟踪督导机制,每日监测、按周通报,将设备更新改造项目贷款的签约、发放情况作为人民银行县(市)支行和金融机构年度综合考评的重要依据,并与传统货币政策工具进行挂钩,对投放力度大的金融机构予以再贴现额度倾斜。
二、下好宣传走访“结合棋”,深化拓展服务范围
一是强化银企对接,最短时间实现对接覆盖100%。线上,根据所处行业不同,依托各银行已有项目资源,人民银行嘉兴市中心支行联合行业监管部门组织银行进行项目对接,确保项目企业意向银行分配无遗漏。线下,组建32人政银联动专班,覆盖辖区各级人民银行、发改部门和18家金融机构,组织“网格员+信贷员”一对一走访服务,建立分包责任落实机制,实现项目清单企业点对点金融服务全覆盖。自项目获批一周内,已实现42个项目银企对接全覆盖。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线上+线下”拓展政策知晓度。线上,强化传统媒体宣传推广。通过嘉兴发布、嘉兴日报、“读嘉”新闻客户端等媒体渠道宣传推送《一图读懂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和金融机构对接员联系方式,拓展制造业、医疗业、旅游业等重点支持领域企业政策知晓面。评选优秀助企案例定期向公众介绍推广,已推送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和兴业银行金融助企案例3个。截至目前,相关宣传推文阅读量已超12.8万次。线下,提升宣讲活动质效。联合发改部门,定期组织开展面向金融机构和企业的政策培训和宣讲活动,指导金融机构开展专项再贷款进园区活动,打通政策盲点、堵点。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线下活动十余次,共覆盖200余人次。
三、下好助企惠企“关键棋”,激活发展内生动力
一是畅通绿色通道,全流程提升资金发放效率。指导金融机构强化对上沟通,抢抓政策窗口期,坚持特事特办原则,快速开辟绿色通道,确保项目贷款送审、批复、放款全流程提速提效,全面保障专项信贷资金渠道稳定畅通。如指导建设银行嘉兴分行国庆期间集结项目评估、申报、审批专班人员合署办公、并行作业,省、市、支行三级联动,打通线上、线下办公渠道,通过全流程绿色通道和便利化操作手续,仅用2天完成项目贷款的签约和投放工作。
二是拉直利率传导,推动企业融资成本降至最低水平。指导金融机构出台配套支持措施,并积极向上级行申请低息利率定价审批权限。如浙商银行嘉兴分行为清单内的项目开辟专项工作授信审批定价通道,确保项目利率不高于2.5%,将贴息后的专项融资降至“零成本”。又如工商银行海盐支行为项目企业推出“一对一”专属融资方案,配合贴息后企业实际年化利率水平仅0.5%,创海盐辖内贷款利率历史最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