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 >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结果

对市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41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2-12-08 14:12 信息来源:市发展改革委 浏览次数:

窦晓丹代表:

您在市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推动嘉兴市高端商务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建议”收悉。您的议案调研充分、分析精准、剖析深刻,提出的建议也非常具有针对性。我委作为主办单位,高度重视,成立了办理工作领导小组并召开委内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办理工作,形成办理计划。同时,我委加强与相关会办单位的沟通交流,认真学习建议内容,研究落实建议办理工作。经研究,现就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服务业发展情况

2022年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346.06亿元,服务业各项指标均在省内取得较好成绩;累计入选省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12个,列全省第1位;26个服务业项目入选省级重大项目计划,数量列全省第1位。

二、大力推动嘉兴市高端商务服务业发展

(一)将发展高端商务服务业写入服务业“十四五”规划。我市在落实浙江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基础上,将高端商务服务业作为重点写入嘉兴市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推动商务服务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

(二)将商务服务业作为我市服务业重点发展的八大行业之一。出台《进一步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嘉政发[2020]6号文件),加快推动商务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鼓励服务业企业做大做强。针对各类企业出台大企业奖励、小微企业奖励、个性化奖励等政策。同时针对企业人员新评上正高级、副高级职称分别奖励1万元、5000元,加快形成高端人才吸引集聚效应。

(三)提高商务服务业国际化水平。一是夯实承接上海全球服务商计划。积极推进杭嘉一体化合作先行区(海宁)、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园、长三角(乌镇)大数据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进度。二是加大招商力度。将招引商务服务业作为今年招商大比武的重点工作。三是鼓励我市商务服务业企业走出去融入长三角。近几年,我市各部门推动一批优质嘉兴本土公司,已经进入上海市场进一步提升自身企业的影响力。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为进一步加快推动嘉兴市高端商务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下一步我委将协同市商务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市场监管局等相关部门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一)坚持把商务服务业作为服务业发展的重点方向通过完善现代商务服务体系,提高商务服务国际化和专业化水平,力争“十四五”期间全市商务服务业平均增速保持在10%左右,到2025年增加值突破100亿元,商务服务业国际化和专业化水平稳步提升。

(二)进一步提升高端商务服务业国际化水平。一是打造嘉兴优质品牌。进一步注重培育品牌价值和品牌观念,提升服务业企业品牌价值,以品牌推动本土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二是拓展信息渠道。抓住在沪高端服务业集中的优势,充分挖掘优质项目资源;同时引进高质量外资项目;对接各类商会,加强与在沪乡贤联系,通过走访、活动、座谈等多种形式,多渠道获取项目信息。三是加强招引活动。深入“接轨上海”,持续在沪开展“1+N+X”系列招引推介活动,扩大城市影响力。积极主动与相关部门做好对接,指导好各地驻沪工作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围绕嘉兴重点发展的现代服务业行业,组织开展好形式多样的专场推介活动。四是提升队伍水平强化业务培训,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在招引高端服务业方面的专业水平。

(三)认真谋划修订商务服务业专项政策。一是进一步完善《嘉兴市级服务业发展资金补助操作细则》,明确高端商务服务业的高端业务类型,细化项目建设补助范围。适当降低补贴政策中营业收入等指标门槛,适当加大对规下、限下小微企业政策倾斜力度。二是通过投资拉动服务业增长。全力推进新一轮中心城市品质提升项目建设,助力我市打造良好营商环境。三是强化资源整合全力推动文旅集团、温暖嘉等公司高效运营,充分利用各项资源做新、做大服务产业,持续优化资源配置。

(四)注重商务服务业人才培养。一是全面实施“金蓝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聚焦家政、养老、育婴等生活服务业优化发展以及邮政快递、交通运输、仓储管理、文化和旅游、应急救援等生产服务业提质扩容需求,依托职业院校、民办职业培训机构、行业协会培训中心及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实施“金服”培训计划逐步实行服务业从业人员持技能等级证书与待遇享受挂钩制度二是支持服务业企业引育人才,瞄准“竞争力、精准性和实效性”,目前我市高端商务服务业从业人员,如注册会计师暂无配套人才认定标准及政策,下一步将针对服务业从业人员制定相关政策给予鼓励支持,加快构建完善高端商务服务业人才培养激励机制。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服务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嘉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828

 

(联系处室:服务业政策与规划处,联系电话:83681367)

对市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41号建议的答复.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