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政府信息 > 嘉兴市人民政府公报 > 2010年度 > 2010年第3期

中共嘉兴市委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2010年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全面推进"两新"工程建设的工作意见
发布日期:2022-12-08 14:59 信息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我市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已经进人全面推进、深化完善的新阶段。根据省委、省政府对做好2010年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工作要求,为深人实施《关于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嘉委12008]36号)和《关于推进农房改造集聚加快现代新市镇和城乡一体新社区建设的意见》(嘉委12009]27号),现就2010年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全面推进"两新”工程建设提出如下工作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1.总体要求

深人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省委"两创”总战略,围绕打造城乡一体化先行地和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区的总目标,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突出改革重点,凝聚各方合力,全面推进"两分两换”,开展"‘两新,工程年”活动,深化各项配套改革,促进全市城乡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夯实基础。

2.工作目标

(1)全面深化"十改联动”。加快推进以"两分两换”优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十项改革,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明显缩小,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基本形成。

(2)做大做强新市镇。按照把新市镇建设成为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特色鲜明、具有较强集聚能力和带动作用的现代化小城市的要求,全面提升40个左右的新市镇建设水平。做精做优新社区。基本建成100个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生活舒适、文明和谐、具有浓郁现代气息和江南水乡特色的示范性城乡一体新社区。

(3)加快农房改造集聚。推进农房整村整组向新市镇和城乡一体新社区搬迁集聚,确保完成5万户农房改造集聚任务,其中,年内在新市镇启动建设的集聚小区集聚农户数要达到500户以上,城乡一体新社区集聚农户数要达到300户以上。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0万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比例达到25%以上。深人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完成建设用地复垦1万亩左右。

(4)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人。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的农民增收机制,增加工资性收人,提高经营性收人,扩大财产性收人,保障转移性收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增长8%以上。

(5)进一步完善规划布局。结合"两分两换”,依托资源条件、发挥产业优势,彰显地域特色,打破行政区划分割,实施国土片区联动开发,形成一批融合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大产业区。

二、突出工作重点兽全面推进“两新”工程建设

1.深化完善"1+X”布点规划,高标准编制建设规划。进一步完善"1+X”布点规划,做深做实村庄集聚、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配置等工作。结合"两分两换”的提升扩面,按照"功能区块清晰、人口集聚适度、功能配套齐全、服务半径合理、水乡特色明显、户型美观实用”的要求,有序推进城乡一体新社区建设规划的编制,100个示范性城乡一体新社区建设规划的编制要于一季度先行完成,其他城乡一体新社区的建设规划要超前研究、高标准编制。镇村布点规划和新社区建设规划要做好与其他相关规划的配套衔接,处理好节地与提高农村居民生活品质的关系。要抓好布点规划和建设规划的审批工作,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监督保障机制,确保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

2.提升扩面"两分两换"。加大推进力度,着力提升试点水平,加快面上整体推进,力争提前完成总体工作目标。市级"两分两换"试点镇(街道)要在上半年全面完成首期建设任务,初步展示新社区形象,同时要结合建设规划的编制进度,加快启动二、三期工程建设,年内全镇(街道)全面铺开,年集聚户数不少于2000户或集聚人口比例不低于15%。加快试点镇(街道)土地的整村整组流转,土地流转率达到40%以上。其他新市镇要结合农房改造集聚,精心制定实施方案,科学制定置换政策,因地制宜选择置换模式,至少启动建设2个城乡一体新社区(其中一个可以为"x"布点的新社区),重点引导农民向镇区搬迁集聚。

3.实施国土片区联动开发。结合"两分两换"的提升扩面,加大农村宅基地复垦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力度,并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生态相仿的原则,探索推进市域、县域、镇际间国土片区联动开发,实行"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联动开发",提升土地综合利用度、产业链接度和集聚度,促进城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整体提升。年内启动3个试点。

4.加快推进新市镇建设。严格落实《关于推行强镇扩权积极培育现代新市镇的若干意见》(嘉委[2007]36号),进一步细化和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强化村级开发建设主导权,探索宅基地整理后新增土地部分留村开发建设,提升其自身"造血"能力、发展能力及竞争力,增强村经济实力。创新新市镇管理模式,探索新市镇与现代产业园区实行"区镇合一"的行政管理体制。加快建立新市镇城市综合执法管理体系,提高执法效率与水平。

5.加快"两新"工程配套建设。按新市镇功能定位,加快新市镇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推进新市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实行"一站式"审批服务,加快推进网上审批服务和全程代理审批服务机制。大力推行图书馆总分馆制,全市新市镇图书馆分馆建成率达到100%。全面加强城乡一体新社区服务中心的公建配套标准化设施建设,整合新社区基本公共服务机构,建设与规划集聚人口相适应的"一站式"消费服务功能区,形成城乡一体新社区基本公共服务机构一体设置新格局。

6.创新推进村庄整治。把村庄整治建设与"两分两换"、推进农房整村整组向新市镇和城乡一体新社区搬迁集聚有机统一起来,重点加大村落撤并和住房重建力度,积极推进自然村(分散居住点)缩减。对符合"1+x"镇村布点规划的中心村,在原有实施"百千"工程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整治内涵,提升整治质量。对拟撤并的村,除抓好环境整治和长效管理外,其余工程按照"1+x"镇村布点规划统筹安排实施。对拟保留的特色村,要充分挖掘文化、风俗等资源,结合旅游开发或生态休闲农业发展,加大整治开发力度,建成既有时代风貌又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新社区。

7.完善提升农村土地流转和产权交易平台。拓展服务功能,以农村产权交易为核心,扩大交易品种,从单纯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拓展到农业类知识产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农村闲置宅基地使用权、农业生产性设施使用权等。全面启动实施并逐步完善市、县(市、区)、镇、村四级产权交易信息服务网,为农村各类产权流转交易提供信息服务平台。完善管理体系,组建农村产权交易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农村产权交易行为实施监督管理和指导。创新管理模式,为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产权交易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8.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编制并实施《嘉兴市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加快生态高效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稳定粮食生产,积极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休闲观光农业、家庭农庄和农家乐,推进特色产业强县强镇强村建设。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创建农业企业研发中心5个,完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项目20个。深人实施农业主体提升行动,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0家,年销售额超亿元的龙头企业2家,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10家,年销售额超5000万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4家,合作社带动农户数达到30万户。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水平。大力推进土地股份合作制,全市新增土地股份合作社10家,土地流转率达到25%。健全农合联运行机制,拓展农合联服务功能,推进镇级农合联的实体运作。进一步加强市校合作,全面推行责任农技推广制度,大力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力争全年引进资金1亿元以上。全年农业增加值增长4%。

三、围绕“两新"工程建设,深化完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1.健全城乡一体的规划管理体制。进一步改革完善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年内建立统筹协调的市域规划管理体制和垂直管理的市区规划管理体制,健全市域内规划选址分级管理制度和城乡规划备案制度。加快建立完善五级规划组成的城乡全覆盖的规划体系,全面推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单元化管理。完善规划审批和责任追究制度。

2.全力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力争上半年完成试点镇(街道)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年内完成全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着力提高城乡土地资源统筹和集约利用水平。切实做好市域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同时,最大限度地克服“两规”衔接时序上的矛盾,力争省里允许我市在规划衔接期,按照“规定范围、规范操作、结果可控”的原则,在现有已获取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总量内,各地按照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上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方案,为加快“两新”工程建设落实规划空间。

3.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加大农村宅基地连片整治工作力度,力争获得更多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保障“两新”工程建设的用地需求。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的原则,加快土地登记发证确权工作,明确土地权能,为土地流转、资金筹措提供权证服务。探索农村土地在非农建设中以人股形式共同参与开发工作。

4.深人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农村金融体系,扩大村镇银行试点,力争年内新建1-2家村镇银行。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努力扩大农户可抵押担保范围,推广扩大农房抵押、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继续推进农房建设配套贷款。积极探索政府推动、多元投资、市场运作的“两新”工程建设投融资新机制,开展土地银行试点,同时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人“两新”工程建设,力争全年达到1亿元以上。进一步探索农业担保体系建设,完善农业信用体系和风险补偿机制,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拓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加大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组建力度,力争年内组建1-2家。

5.加快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集体资产产权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合法权益。围绕明晰产权、盘活资产、确保权益、推动发

展的目标,按照清产核资、清人分类、股权量化、建章立制、规范监管的要求,通过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加快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努力提高农村居民财产性收人比例。“两分两换”市级试点镇(街道)业已启动的村年内要全面完成改革,其他村要全面启动;其他镇(街道)则要选择有一定资产规模的村组织实施。

6.深化统筹城乡就业工作。建立完善长效工作机制,深人推进充分就业新社区、充分就业村创建,全市充分就业新社区和充分就业村创建达标率分别达到80%和40%。加强农村劳动力资源动态管理,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就业和失业登记制度,探索建立城乡劳动力资源调查制度和就业、失业的界定标准,实施社会登记失业率统计制度。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就业扶持力度,大力培育现代职业农民,积极开展s1YB(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创业培训,基本解决城镇零就业家庭、农村低保家庭等就业困难人员和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居民的就业问题。扩大政策性农民自主创业保险试点,鼓励农村居民投资创业、联合创业,推进全民就业创业。

7.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大财政投人,不断完善政府对生态补偿的调控手段。加大区域地表水交界断面考核力度,建立和完善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继续深化排污权交易制度,充分利用列人全国首批农村分散型水污染减排试点的契机,加快探索形成农业面源污染减排核算机制,试点开展农业面源污染与点源的排污权交易,进一步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8.提升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全面落实统筹城乡社会保险制度。基本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并建立正常的保障水平增长机制。继续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实现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接轨,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年人均总筹资额不低于300元。全面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市域异地就医医保一卡通。完善城乡一体失业保险制度,积极推进工伤、生育保险。

9.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建设土地承包信息系统,尽快实现城乡居民差别化社会政策的划分依据向有无承包地的转换,建立起与新型户籍管理制度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探索取消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利益功能,稳步推进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社会政策与户籍制度改革的配套衔接。根据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确保全市新型户籍管理制度有序推进。

10.深化居住证制度改革。认真贯彻《浙江省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条例》,进一步完善居住证制度。发挥政策导向作用,细化与居住证挂钩的政策待遇,将新居民的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义务教育、劳动保障等纳人发展规划,保障新居民子女按规定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多渠道改善新居民的居住条件。加强基层新居民事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年内实现镇(街道)新居民事务所全覆盖,试点建立村 (城乡一体新社区、规模企业)新居民服务站,加强协管员队伍、信息采集和共享平台建设,推动新居民服务管理规范化运行。

11.加快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按照 "1+X"村镇规划布局,优化农村党组织设置,推进农村党建社区化转型,增加党组织的区域协调能力。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不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完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探索在职党员工作单位党组织与居住地党组织双重管理新途径。健全党员关爱和帮扶机制,完善党员创业扶助工程,全面建立党员关爱专项资金。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落实新市镇干部配强要求,开展镇 (街道)党委书记"公推直选"试点工作。探索城乡基层党组织书记互挂交流制度,完善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加强村(社区)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加大财政补助力度,全面解决村(社区)干部基本报酬,探索"两新"组织专职党务工作者报酬补贴机制。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建设城乡协调统一的区域化党群服务中心。深化"一员双岗"制度,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组团帮扶工作,拓宽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渠道。

12.加快研究农村社会管理新模式。深人研究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特别是我市实施"两分两换"后农村社会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积极探索创新,全面推进农村社会建设和管理。转变政府行政管理模式,新市镇行政管理要从"以管为主、兼顾服务"向"服务为主、监管配合"转变,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建设。确立"政府主导+社区自治"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建设综合办公室、服务中心、活动中心、物业中心"四大平台",设置社区党总支、社区管委会、社区党员议事会、社区居民议事会并理顺相互之间的关系,满足社区居民生产和生活 "两大需求",逐步建立起协调有力、贴近实际、开放互动、民主自治的城乡一体新社区组织管理体制。管理方式上,在过渡期实施社区党总支、管委会与村党组织和村委会对社区党员、居民的"双重"管理和服务。加快城乡一体新社区公共服务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与城乡一体新社区规模相匹配的综治中心(警务站),同时引人市场机制,在各县 (市、区)开展2-3个"政府花钱买服务"的城乡一体新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试点。探索建立"两新"工程公共服务设施维护管理机制。

四、加强组织领导男健全完善"两新"工程建设推进机制

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提升扩面"两分两换"、推进"两新"工程建设、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作为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德政工程和战略工程,作为2010年推进统筹城乡发展龙头工程来抓,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创新机制,改进方法,全面推进。

1.建立领导联系制度。建立市、县(市、区)四套班子领导联系"两新"工程建设制度,强化对"两新"工程建设的指导。市、县(市、区)四套班子领导分别联系全市47个新市镇,全年到联系点开展蹲点调研不少于4次。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分析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对策措施。

2.完善部门助推机制。开展党政机关助推"两新"工程建设活动,充分调动各部门、各单位的积极性,强化责任落实,增进协同配合,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合力推进机制。充分发挥各级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作用,切实加强和充实工作力量,健全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切实担负起任务部署、力量组织、政策协调、工作指导和监督检查的职责,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实到位。

3.强化财政支农机制。健全财政支农投人稳定增长机制,确保新增财力75%以上用于民生并重点向三农倾斜。突出支农重点,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积极推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继续深化财税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财政制度。完善新市镇财政管理体制,理顺新市镇事权与财权关系。充分运用以奖代补、贴息等手段,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杠杆作用和效应,有效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三农",拓宽新农村建设筹资渠道。努力化解乡镇债务,建立确保村级正常运转的机制。

4.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建立多层次的工作例会。每半年召开一次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领导小组全体会议,总结情况,分析问题,研究部署工作。每季召开一次全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例会,重点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存在问题。每季召开一次市级试点镇(街道)工作交流会,交流工作做法,落实好各个阶段的工作任务和推进措施。

5.健全信息通报制度。加强信息队伍建设,各县(市、区)、各镇(街道)以及市级机关有关部门、单位都要明确分管领导和信息专报员,每个月要向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上报提升扩面"两分两换"、推进"两新"工程建设的进展情况和下个月工作重点。每半年召开一次信息工作会议,分析进展情况,强化责任落实。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编辑内部专刊,通报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进度情况,每个季度在市级有关媒体上公布,强化推进。

6.加强督查考核。由市委督查室牵头,定期对推进"两新"工程建设工作进行专项督查,促进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各地也要建立相应的督查督办工作机制。加强工作考核,把提升扩面"两分两换"、推进"两新"工程建设作为2010年度对市级部门、各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考核的重要内容。改进考核方式方法,坚持考核工作与通报公示制度相结合、与督查督办结果相结合、与群众满意度相结合,建立健全部门联审制度。




中共嘉兴市委

嘉兴市人民政府

二0一0年一月十三日


作者:

信息来源: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