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信息 > 走进嘉兴营商环境(已归档) > 工作动态 > 桐乡

桐乡市打造县域高校毕业生 高质量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发布日期:2022-12-08 12:03 信息来源:市发展改革委 浏览次数:

针对高校毕业生“引进难、留用难、创业难”问题,桐乡市创新打造“学子码”大学生就业服务应用,持续优化县域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相关工作入选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第二批机制创新类试点。

一是创新就业精准对接机制,破解“引进难”。以学子码“三期三赋”,实现高校生信息精准捕捉。入校前“赋码”,为桐乡籍高三毕业生提供高校纵览、专业填报等服务,提前锁定就业服务对象;在校中“赋能”,依托“学子画像”,智能供给培训、比赛、暑期实践等资源,通过数据交互实现精准溯源和全链条追踪;毕业后“赋岗”,归集桐乡人才网等数据资源,实现求职招聘一键匹配。截至6月底,学子码入库数3756人,赋码766人。以高校生联盟化管理,实现全市就业供需精准直达。成立桐乡市高校生联盟,搭建“1+11+217”市镇(街道)村(社区)联动体系,已吸纳桐乡籍大学生3940人,覆盖国内外高校1423所。以清单式帮扶,实现重点群体精准就业。创设“大学生就业超市”,推动就业创业“一行通办”。开展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行动,截至9月,完成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入库2372人,帮扶就业2324人,帮扶成功率98%。

二是创新职业生涯发展机制,破解“留用难”。统一市法院和仲裁院裁审标准,将高校生实习期间身份认定为“劳动者”,提供试用期同等待遇和法律保障,已有262个暑期实践岗位纳入试用期管理目录。实施“就业灯塔型企业”培育计划,基于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互认改革,建立管理人才、专技人才“双轨制”职业发展通道,提供可预期职业发展规划。健全企业新型学徒制,认定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60家,向企业发放“培训券”。已开办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20余场,共计1221人,依托“学子+人才”双码无感转换,动态掌握本地区毕业生回流情况,搭建高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评价体系。

三是重构创业支持机制,破解“创业难”。搭建农创、科创、青创等平台,提供“一条龙”创业服务,推动大学生创业园全域覆盖,共建成镇级创业园8家,配建有人才公寓4.2万平方米。构建高校毕业生创业服务多元体系,打造乌镇互联网双创示范基地,构建“线上+线下”“平台+金融+服务”立体型创业体系。创建高校毕业生创业指导“双导师”制度,创设田间学堂、车间学堂、指尖学堂等帮带新模式,提供“一对一”服务。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生态,谋划“社银通”国家级试点,成立全国首家实体大学生创业银行,布局全市122个网点。截至目前,社银通合作银行共办理高校生就业创业业务1.5万余次,累计发放高校毕业生创业贷款1.3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