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统计局 > 统计信息 > 统计分析
索引号: 113304000254583XP/2022-394864 组配分类: 统计信息
发布机构: 市统计局 发文日期: 2022-02-10

经济总量再上台阶 承压前行面临挑战——2021年嘉兴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发布日期:2022-02-10 16:21 信息来源:市统计局 浏览次数:

【内容提要】

2021年,全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典范城市,全市经济总量突破6000亿元,三次产业、三大需求、三个口袋实现稳增,高质量发展韧性持续彰显。同时也要看到,全市经济承压前行仍面临生产端压力加大、需求端后劲不足、信心端预期减弱等三大挑战,经济稳增长压力进一步加大。


 

2021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和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嘉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嘉兴的殷殷嘱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典范城市,有力应对各种冲击挑战,经济运行展现出强劲的韧性和活力,经济总量突破6000亿元,经济增长好于全国、发展质量优于全省,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总体稳固:经济总量跨上新台阶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2021年全市生产总值(GDP)6355.28亿元,比上年增长8.5%,居全省第5位,高于全国平均0.4个百分点,与全省平均持平;两年平均增长6.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和全省持平。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31.97亿元,增长1.7%,两年平均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3453.75亿元,增长10.7%,两年平均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值2769.56亿元,增长6.3%,两年平均增长5.3%。

(一)“三次产业”稳增长

农业“压舱石”地位更加巩固。2021年,全市农林牧渔业产值223.9亿元,比上年增长2.6%;两年平均增长2.3%,与2019年基本持平。粮食生产再获丰收。2021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26.4万亩,比上年增长0.3%,粮食播种面积连续16年保持全省第一;全年粮食产量97.8万吨,比上年增长0.3%,粮食产量创近八年最高。经济作物质量效益更优,全市经济作物亩均产值较上年增长4.2%。畜牧业生产保持稳定。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9.0万吨,比上年增长15.3%。生猪出栏稳步增长,2021年四季度末全市生猪存栏数为27.05万头,其中能繁母猪期末存栏数为3.21万头,比上年增长46.6%;全年生猪出栏数为26.06万头,比上年增长10.1%。

工业生产好于全国全省。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94.48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4.4个和1.1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9.4%,两年平均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3.3个和0.3个百分点。超八成行业增长,11个行业增加值超百亿。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32个行业大类中,28个行业实现正增长;11个行业增加值超100亿元,合计对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贡献率高达87.9%,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2.3个百分点。

服务业稳步恢复。2021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2769.56亿元,比上年增长6.3%;两年平均增长5.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稳步恢复,增加值分别增长11.1%和16.0%,两年平均分别增长6.8%和2.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营利性服务业两年平均增长较快,均增长8.6%,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表现亮眼,增加值增长16.2%,高于服务业平均水平9.9个百分点。

(二)“三大需求”稳复苏

投资平稳增长2021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6.2%,两年平均增长4.6%。工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投资较上年分别增长11.1%、12.7%和27.4%,两年平均分别增长5.6%、5.0%和10.0%,均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消费逐步复苏。202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275.04亿元,比上年增长8.7%,两年平均增长3.1%。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2104.71亿元,比上年增长8.3%;餐饮收入170.33亿元,比上年增长15.0%。网络零售较快增长。据省商务厅统计,2021年全市实现网络零售额增长10.8%;居民网络消费增长12.4%。

进出口稳步向好。2021年,全市进出口总额3783.8亿元,比上年增长24.0%,增速高于全省平均1.6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5.6%,较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提升1.9个、0.9个和1.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2800.8亿元,比上年增长23.3%,增速高于全省平均3.6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5.3%;出口占全省的份额为9.3%,较上年提升0.3个百分点。进口总额983.0亿元,比上年增长26.1%,两年平均增长16.4%。

(三)“三个口袋”稳充实

城乡收入再创佳绩。2021年,嘉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048元,居全省第5位,比上年增长9.8%。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598元,首次跨上“四万元”台阶,连续十八年居全省首位,比上年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839元,连续十年居全省第4位,比上年增长8.9%。

企业效益持续改善。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56.66亿元,增长34.5%,增速高于全省平均13.5个百分点,列全省第3位,两年平均增长18.3%。1-11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1.04亿元,增长29.6%,两年平均增长5.6%,已恢复至疫情前同期增长水平。

财政收入稳健增长。2021年,全市财政总收入1122.77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4.80亿元,总量均居全省第3位,比上年分别增长11.9%和12.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93.72亿元,增长11.4%。

二、提质向好:高质量发展韧性持续彰显

(一)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内生动能持续释放

新兴产业动力强劲。从增速看,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2.6%、21.5%、21.1%、17.8%和14.9%,增速均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平均水平,且分别高于全省同产业平均5.0个、1.5个、3.0个、0.8个和0.9个百分点从占比看,2021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为67.7%,占比较上年提升2.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占规上工业的比重分别为41.4%、19.8%和16.1%,占比均居全省第2位。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1-11月,高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数字经济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6.6%、27.8%和18.8%;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营业收入增长35.6%,专业技术服务业增长31.1%。新兴产业投资稳步提升。2021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投资增长27.4%,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2.7%,增速均高于面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科技创新动能持续积蓄2021年,全市聚焦提升科技创新内生动力,科技创新活力不断激发。创新投入持续增加。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研发费用388.51亿元,列全省第3位,比上年增长28.6%;1-11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有研发费用支出的企业135家,占13.9%,研发费用比上年增长29.4%。创新主体培育成效显著2021年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95家,新认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404家,认定数均创历史新高;新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33家,列全省第3位;新认定省创新型领军企业4家,列全省第1位。创新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全市大力推进科创平台建设,2021年累计拥有省级及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22家,列全省第2位。创新产出不断提升,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2.2件,列全省第3位;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11.6件,列全省第2位。

(二)以国内国际双循环促畅通,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

内外循环保持畅通。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实现出口交货值2428.16亿元,比上年增长29.8%,增速高于全省平均5.3个百分点;实现国内销售产值10754.57亿元,增长28.4%,增速高于全省平均6.0个百分点。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产销率高达99.4%,高于全省平均1.1个百分点。

转型升级加快推进。2021年,全市大力推进传统产业“两高一低”企业整治提升,全年共整治高能耗、高排放、低产出企业247家、307家和472家,腾退低效用地22553亩,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凤凰行动”成果丰硕。2021年,全市新增辅导企业17家、报会企业16家,分列全省第4和第2位;新增上市公司5家,全市累计共有上市公司70家,列全省第4位。

减税降费成效显现。据市税务局统计,2021年全市落实“减负降本”政策减税超过200亿元,减税规模居全省前列,减税降费成效显现。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由一季度的9.29元、上半年的9.01元、前三季度的8.74元持续下降为8.73元,较上年同期下降0.96元,比全省平均低0.98元。在全市各项助企纾困政策组合拳下,企业获得感、认同感明显提升。据市统计局2021年末对全市1725家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开展的快速调查结果显示,市场主体对助企纾困相关政策的评价中,对减税降费政策好评率最高,为79.4%。

(三)以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典范城市建设为抓手,共富共美成色更足

城乡收入差距保持全省最小。2021年,全市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60:1,较上年缩小0.01,城乡差距继续保持全省十一地市最小,共同富裕典范城市建设进程持续推进。

低收入农户收入水平领跑全省。2021年,全市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068元,比上年增长12.7%,全市年家庭人均收入10500元以下实现清零;收入水平较全省平均(16491元)高5577元,连续2年居全省第1位。农民群体内部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低收入农户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从上年的0.49提升至0.51。地区差异继续缩小,县(市、区)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最高最低倍差从上年的1.21收窄至1.19。

基本民生保障加固。民生支出再提升,2021年全市财政用于民生支出631.1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79.5%,比上年提升1.3个百分点,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城乡社区支出、卫生健康支出分别增长30.4%、21.7%、15.2%。社会保障再扩面,2021年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348.93万人和427.33万人,分别增长2.4%和0.9%。兜底力度再加大,2021年全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860元/人•月提升至920元/人•月;最低月工资标准从1800元提升至2070元。

生态绿色成色更足。水质更清,2021年全市83个市控以上地表水监测断面中,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占比为94.0%,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Ⅳ类水体占比降低0.8个百分点,Ⅴ类水体实现清零。空气更优,2021年嘉兴市区空气优良率为90.1%,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27μg/m3,比上年降低3.6%。

三、稳中有忧:承压前行面临三大挑战

(一)生产端:企业难题亟须进一步破解

受政策、市场、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企业生产经营仍面临较大压力。一是购销价格“剪刀差”仍处高位,行业分化走势延续。12月,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涨幅(9.1%)低于购进价格(23.0%)13.9个百分点,虽较年内最高点收窄了3.5个百分点,但仍处高位,且高于全省平均5.4个百分点。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剪刀差高位运行带来的行业分化走势仍在延续。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32个行业中,钢铁、化纤、石化等上游行业利润总额分别增长2.0倍、1.6倍和62.3%,而电气机械、汽车、仪器仪表等中下游行业利润总额仅增长31.4%、28.4%和0.6%,纺织服装业利润总额下降26.5%,均低于全市规上工业平均水平,盈利情况远差于上游行业,不利于工业经济整体健康发展。二是用工、能耗等成本加大,企业成本居高不下。据规上工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结果显示,2021年四季度,企业面临的主要成本压力中“原材料成本”、“用工成本”和“能耗成本”位居前三,比例分别为82.0%、68.5%和27.7%,其中用工成本和能耗成本比例较三季度分别提高2.2个和2.0个百分点。2021年以来,企业面临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原材料价格和运输成本上涨、“能源双控”压力加大、缺工缺芯等现实问题,成本压力进一步增大。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5.79元,较上年同期提高0.6元,比全省平均高2.2元,在全省各地市中仅低于金华和丽水。

(二)需求端:内部需求仍需进一步激发

与供给侧生产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相比,需求端部分领域恢复进程较为缓慢,内部需求仍需进一步激发。从消费市场来看,消费不旺,消费活力有待提升。202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8.7%,增速低于全省平均1.0个百分点,列全省第9位;从年内趋势看,受上年基数前低后高影响,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从一季度的23.4%逐步回落至8.7%,且始终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恢复进程逐步趋缓且落后于省内其他地市。从两年平均增速看,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年分别增长2.9%、3.4%、2.5%、3.1%,增速始终在4.0%以下徘徊,仍未恢复至疫情前8.0%以上的增速水平,消费活力有待提升。从投资情况来看,新入库项目数和投资额呈现“双降”,投资增长支撑减弱。2021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2%,增速低于全省平均4.6个百分点,列全省第10位;其中民间投资下降0.1%,增速低于全省平均9.0个百分点列全省末位。从新入库情况看,2021年全市新入库项目2601个,较上年下降17.4%,计划总投资4092.61亿元,下降17.1%。其中,项目投资入库2467个,下降17.1%,计划总投资2620.18亿元,下降24.0%;房地产开发项目入库134个,下降19.3%,计划总投资1472.43亿元,下降0.8%。

(三)信心端:发展预期有待进一步提振

目前,面临大宗商品价格高企、“能源双控”形势严峻,再加上新冠病毒不断变异、国外疫情反复演变、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外部环境日趋复杂严峻,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使得市场和社会公众对于未来前景的预期和信心有所减弱。从全省情况看,据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采购经理调查数据显示,浙江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自2021年8月以来已连续5个月运行于荣枯线以下,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已连续7个月运行于荣枯线以下,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呈现下滑态势。国内外市场需求同步疲弱,导致企业预期逐步转弱。据市统计局2021年末对全市1725家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开展的快速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对2022年的预期总体转弱,持不乐观态度的企业占比合计为13.1%,比2021年提高4.0个百分点。另据全市6563家规上工业企业2021年四季度景气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对2022年一季度的综合经营状况,持不乐观态度的企业占比较四季度提高2.1个百分点。预期转弱、信心不足将对企业生产经营和市场投资造成连续影响,需引起高度重视。

总的来看,2021年全市经济运行总体稳固。但也要看到,当前国内外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经济稳增长压力进一步加。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精准把握新发展阶段中保持信心定力,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中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全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担当作为,努力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