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委宣传部(文明办、社科联) > 工作动态 > 其他业务信息
索引号: 002545071/2022-395079 发布机构: 市委宣传部
发文日期: 2022-02-14 组配分类: 工作动态
有效性:

放大“两个文化”交相辉映新优势,奋力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的典范城市
嘉兴以“文化之光”照亮前行路
发布日期:2022-02-14 11:14 信息来源:市委宣传部 浏览次数:

         文化如水,浸润无声,连接着嘉兴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文化,是一座城市独一无二的印记,更是一座城市发展的软实力。七千年文脉绵延不绝,一百载奋斗生生不息。文化,已化作嘉兴儿女内心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照亮奋勇前进的新征程。

  市第八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里,嘉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嘉兴“两个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论述,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全面深入推进新时代文化高地文明高地建设,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进一步彰显,文化强市的辨识度越来越明显。

  文化之“文”,一笔一画渗透进嘉禾大地。

  以文培元 凝神铸魂

  作为一座有着7000年文明史、2500年文字记载史、1790余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嘉兴始终牢记领袖嘱托,放大“两个文化”交相辉映新优势,奋力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的典范城市。

  作为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红色已然成为嘉兴最鲜明的底色,而红船和红船精神是最鲜明的特征。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嘉兴这片土地刻上了永不磨灭的红色烙印。红船精神已经成为嘉兴儿女心目中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成为激励人们不断前行的强大而恒久的动力。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假期,来南湖革命纪念馆参观的游客不少。馆内的“扛鼎之作”《红船起航》主题展,成为人们参观“打卡”的首选。穿过历史的烽烟,展陈以党的初心使命为主线,以党的发展历程为脉络,全景展现了我们党的百年光辉历史。嘉兴高标准打造的这一红色教育展陈,全面提升语言表达、情景再现、技术手段、材料质量、艺术水准。自去年6月5日开展至今,参观者达70余万人次。

  文化铸魂,固本培元。这几年,嘉兴精心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实施“铸魂”“溯源”“走心”工程,建立健全“第一议题”“重大决策前专题学习”等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长效机制,创新推出南湖·初心讲堂“365天天讲”等理论宣传品牌。特别是在2021年建党百年的特殊时间节点,以市委全会的形式,用12个“永远不能忘记”,全面回顾习近平总书记对嘉兴的殷切关怀和指示指引,更加坚定了全市上下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决心和定力。

  文脉传承 历久弥新

  嘉兴文化璀璨,风华绝代,七千年的文脉悠久深厚、意蕴丰富,始终熠熠生辉,是引领全市改革发展中最充沛的养分、最深沉的力量。

  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过去五年,嘉兴坚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嘉禾大地的标志性文化成果更加丰硕,登得上城楼、望得见古塔、记得住乡愁的文化长卷徐徐展开——

  子城遗址公园荣光再现,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绚烂绽放,马家浜文化博物馆连接过去和未来,新时代“重走一大路”印刻百年初心,城市“最美腰线”快速路建成,南湖天地成为时尚新地标,“森林中的火车站”引来全国人民争相打卡……一个又一个城市地标里透露的气度神韵,增添了一个城市的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文艺创作繁花似锦,结出累累硕果:歌剧《红船》、舞剧《秀水泱泱》在国家大剧院演出。报告文学《红船启航》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作品;电视剧《大浪淘沙》制作精良、叫好又叫座,该剧成功入选“2021年度十大影响力电视剧”“2021中国电视剧选集”等两大国家级榜单;“红船颂”美术精品创作工程100件重大党史题材作品线上线下同步呈现;《红船精神:启航的梦想》9个语种出版工程全面完成;扎实推进庆祝建党百年嘉兴文化研究工程,集中发布研究成果38类317册……

  如椽巨笔绘新景,文明新风润禾城。新时代的嘉兴,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下,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勤善和美、勇猛精进”的新时代嘉兴人文精神,社会文明氛围更加浓厚,善行义举蔚然成风。

  如今,伴随着文明家庭、寻找“最美”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孝老爱亲、敬业奉献等根植于传统文化的文明新风滋润百姓心田,嘉禾儿女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砥砺前行,迈向崭新征程。

  厚植沃土 春风化雨

  把文化的种子向群众播撒,把专业的舞台向基层延伸。五年里,嘉兴在探索打造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道路上,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文化如阳光雨露润泽着嘉禾大地,厚植着嘉兴高质量发展的底气。

  嘉兴在获得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称号后,在巩固创建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进一步创新发展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嘉兴经验”,进一步深化资源共享、服务联动、均衡发展的公共文化服务“嘉兴模式”,在建成“城乡15分钟品质文化圈”的基础上探索发展“10分钟品质文化圈”,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种下的一颗颗公共文化服务的种子,必然结出一个个闪耀文化之光的果实。嘉兴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评估蝉联全省“八连冠”;农村文化礼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创新推进图书馆、文化馆企业分馆建设,两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为全国典范;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城乡覆盖率达1.5万人每馆;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实现设施成网、资源共享、人员互通、服务联动,并建成113家文化馆企业分馆。截至2021年底,全市已建成市、县两级文化馆8个,公共图书馆7家,各类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28个,剧院(电影院)59个;全市各村(社区)均建有符合标准的文化活动中心,建成文化礼堂791家,覆盖率达100%;建成120家智慧书房和234家农村礼堂书屋并创新建设48家“健心客厅”。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五年来,嘉兴及各县(市、区)文化品牌活动影响力持续扩大,“端午民俗文化节”“南湖合唱节”“秀洲中国农民画艺术节”“嘉善‘善文化’节”“平湖西瓜灯文化节”“海盐南北湖文化旅游节”“钱江(海宁)观潮节”“乌镇戏剧节”等文化品牌,已形成“一市一县一品牌”的格局,这些精品文化活动成为“文化的盛会、群众的节日”。

  文旅融合 绽放精彩

  2021年6月25日,嘉兴重磅推出了新时代“重走一大路”精品线路,“南湖·1921”这列特殊的火车将上海中共一大会址与嘉兴南湖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国内首趟、也是目前唯一进入铁路运行图日常运营的红色旅游列车,开通以来,已接待旅客6万余人次。

  这为推进跨区域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有效载体,也是文旅深度融合的生动演绎。如果把文化比作“诗”,那么旅游就可视为“远方”。在嘉禾大地,革命红船起航地的红色旅游资源大放光彩,文化和旅游的激情碰撞,正让文旅融合奔向“诗和远方”。

  五年来,嘉兴先后制定出台《嘉兴市打造红色旅游标杆城市三年行动计划》《禾城文化复兴三年行动计划》《江南水乡古镇保护办法》等文件,以南湖红色基地为轴心,100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串珠成链;子城遗址公园、马家浜文化博物馆、罗家角遗址展示馆相继涅槃重生,再现嘉禾胜景;桨声灯影、舟楫摇曳,传承千年的运河文化在水乡古城,在流动的时光中熠熠生辉……这些源远流长的文化瑰宝滋养了旅游的物质形态,丰富了旅游的精神内涵,也同样彰显了文化魅力,增强了全市人民的文化自信。

  文旅产业,共生共荣。近年来,嘉兴持续释放大众文化和旅游消费需求,构建了文旅融合“大格局”。四大板块22项文化旅游消费季活动惊艳了时光;打造南湖天地、月河历史街区、九曲里商街等一站式消费场景,提升“夜嘉兴”“百县千碗·嘉肴百碗”等品牌效应,让嘉兴越夜越美丽;30个文旅消费创新案例闪亮登场,着力激发文旅消费力。消费力带动产业发展,正演绎出全新的产业发展格局,显现出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融合“1+1>2”的资源优势。

  壮阔征程催人奋进,文化事业大有可为。如今,嘉兴正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更多世人的目光,全市人民在文化建设中共享着文化发展成果。虎跃新程开新篇,嘉兴将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红船精神和“勤善和美、勇猛精进”的新时代嘉兴人文精神,以文化之兴,展嘉兴之盛,奋力谱写新时代文化嘉兴建设的崭新篇章,为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典范城市提供强大的精神文化力量。



信息来源: 市委宣传部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