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嘉兴 > 县市区 > 桐乡市

他们用坚守点亮最美“敬业福”

发布日期:2022-02-07 09:04 信息来源:《今日桐乡》 浏览次数:

春节,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是阖家团圆,是温暖陪伴。然而,每一年的春节,在我们的身边,总有这样一群人,不能与家人团聚,舍小家,为大家,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用他们的坚守,让更多人享受到幸福和团圆。

我们走近这些坚守者,用文字和镜头记录下他们的付出和敬业。

“希望疫情早点过去,一起迎来春暖花开”

疫情防控转运专班的驾驶员转运需要医学观察的人员。 受访单位供图

“邱师傅,大麻有几位需要转运的人,麻烦你们几位驾驶员马上送到集中医学观察点,你通知大家做好准备!”

“好的,我们已在附近待命了,随时可以出发。”

1月底的一个深夜,墙上的时针指向了凌晨1点,但洲泉镇一处集中医学观察点内灯火通明,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这里马上将迎来一批需要隔离观察的人员。疫情防控转运专班的驾驶员邱扣林自前一晚收到通知后,便和同事们从桐乡的集中医学观察点赶来待命。

严格规范地穿上防护服,戴好防护口罩、护目镜……邱扣林动作娴熟,这源于两年多来担任转运专班驾驶员的高强度训练。“冬天半夜一两点钟的寒冷最难熬,但不管天气多么寒冷,我们都随叫随到。”

目前,集中医学观察点的转运驾驶员共有38名,工作时间最长的是在2020年春节时就在请愿书上按下红手印的朱颜明。

疫情转运专班的司机被称为“摆渡人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像邱扣林、朱颜明这样的“摆渡人”依旧坚守在岗位上。当被问到这两年的感受时,朱颜明说:“两年来,多次遇到紧急情况需要连续作战,吃饭睡觉没有规律,休息时间也不定……”

他们中,有中途做手术后又再次加入队伍的沈巧良师傅、家属生病却无法陪伴左右的杨永海师傅、退伍军人林敬民师傅、支援外地防疫转运的沈玉强和洪淦生师傅……他们中,有的是党员,有的只是普通群众;有的是本地人,有的家远在外省,却共同组成了这支“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转运驾驶员队伍。

今年春节,疫情防控任务依旧很重,但这38名转运驾驶员舍小家,为大家,坚守在转运的岗位上,只为守护百姓幸福安康年里的那份宁静与闲适。

当记者问起大家今年有什么新年愿望时,疫情转运专班驾驶员们发出共同的心声:希望疫情早点过去,一起迎来春暖花开。

“希望疫情早点过去,大家平平安安”

邵斌为村民送药。受访者供图

“我的抗压药没有了,麻烦给我买一下!”“好的,是哪种抗压药……”“小孩有点感冒症状,可是家里没有药了。”“我马上就过来。”……

邵斌是乌镇镇的一名网格员,从除夕到年初二,他主动请缨,连续多天,一头扎进乌镇镇双塔村的疫情防控工作中。

除了为村民悉心做好买药送菜等“跑腿”工作,走访沿街店铺宣传“桐行通”、疫情防控信息、核查相关信息等,也是邵斌和其他网格员们的日常工作。

在核查疫情防控信息的过程中,邵斌的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说服那些习惯每天出门逛一圈的老人们安心在家不出门。“村里老人们习惯了,过年期间要走动走动,现在不能出门,也没有其他娱乐活动,难免有情绪。”邵斌告诉记者,在一次又一次的网格入户排查过程中,一些村民有了情绪,要抱怨,他总是耐心地和他们聊聊天,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

“通过我们的努力,排查到网格中的每一家每一人,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邵斌说。买药送菜,走访核查信息,虽然不少事情琐碎繁杂,但邵斌说,只要有需要,他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希望疫情早点过去,大家平平安安。”

“越到过年越忙碌,我和家人都习惯了”

陈燕红正在护理患者。受访者供图

“妈妈,祝你新年快乐,我们和爸爸正在看春晚。”除夕夜,正在桐乡市中医医院ICU值班的护士陈燕红在忙碌的间隙,收到了来自一双儿女的微信祝福。

“新年快乐,小丽。”同样的新年祝福,陈燕红送给了病房的小丽,并开始为她进行输液。除夕夜的ICU病房共住着11名患者,基本已处于“满员状态”。这里的多数患者病情危重,而小丽是病房里少数几名还有意识的患者。

除了根据治疗需要为病人进行输液,陈燕红还要每隔2小时对患者进行一次吸痰、翻身拍背,并定时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而对于病情不稳定的患者,还要随时进行抽血检查,并配合医生对部分患者进行血透治疗(CRRT治疗)。

“对我们来说,越到过年越忙碌,我和家人都习惯了。”这是陈燕红从事护士工作的第12个年头,家人也已完全适应了她“不太规律”的上班时间和没有休息的春节假期。一直忙碌到晚上7点,陈燕红才有时间开始吃晚饭,打开一份装在打包盒里的年夜饭,里面有白切鸡、白菜和一大块“酥肉”。盒子里还附了一张暖心的新年贺卡——“感谢您为了百姓的健康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挺想家人的,我每次都叫他们放心”

沈晓婷为进行医学观察的人员测量体温。受访者供图

“阿姨,早上好,又见到你啦!”在梧桐街道某集中医学观察点,一个小朋友走出房间接受日常检查,崇福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沈晓婷对她进行了核酸采样和体温检测。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相处,小朋友已经习惯了穿着防护服的沈晓婷,每天上下午各来一次。每次都会用甜甜的嗓音跟她说,“啊……张开嘴巴”,检查完还会夸她一句“乖囡囡”。

年初三是沈晓婷在这里工作的第14天。从春节前到整个春节假期,她的日常工作是每天对在此进行医学观察的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和核酸采样,并将相应检测结果进行汇总上报。

由于防控需要,沈晓婷每天都需穿上防护服,还要佩戴防护面具。“除了有点不透气,会觉得有点闷之外,没什么别的感觉。”沈晓婷风轻云淡地描述着自己的工作。

“这次离家比较久,家人也会想我。”今年除夕,沈晓婷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看了春晚,通过视频和家人“见面”。“挺想家人的,我每次都叫他们放心。”她告诉记者。

这一份风轻云淡和放心来自于一次又一次的实战积累,如今沈晓婷已是一名在疫情防控方面具有丰富“作战经验”的老手了。2021年11月3日,在乌镇打响疫情防控遭遇战当晚,沈晓婷就是通宵进行核酸采样的工作人员之一。

“如果春节能休息,我还是想多陪陪家人和孩子”

曹冬敏正在坐诊。中心见习记者 黄明珠/摄

年初一一大早,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急救大厅内,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曹冬敏结束了例行查房,还没来得及坐下来喝口茶,一名患者被送进了急救大厅。

“曹医生,76岁老年女性,口齿不清,侧体无力,疑似脑卒中……”曹冬敏立刻进行病史询问、查体、抽血送检、急诊CT,并通知神经内科进行会诊。

紧接着,一位口唇紫绀、呼吸急促、无法说话的病人被送进了急救大厅,随后,一名因慢性支气管炎发作而呼吸困难的老年病人、一名狂躁症发作的病人也被送了进来……

虎年第一天,急救大厅内突发情况不断。今年是曹冬敏从医的第16个年头,也是他在岗位上度过的第16个春节。“如果春节能休息,我还是想多陪陪家人和孩子。”曹冬敏说。

“我爸爸是一名医生,从我记事起,爸爸就在忙碌,忙碌在每个周末和团圆的日子里。小时候我不懂事,常常想让爸爸陪我玩,现在慢慢长大,我理解了爸爸的职业,也为爸爸感到骄傲和自豪。”曹冬敏六年级的儿子曾经在作文里这样写道。

“退休以后我有的是时间休息,春节还是排我的班”

王永宝正在执勤。受访者供图

“退休以后我有的是时间休息,春节还是排我的班。”这个春节,从除夕到年初七,乌镇派出所社区民警王永宝都有值班任务。

王永宝今年59岁,主要负责西栅景区的管理服务、巡逻检查和接处警工作。

大年初四,天气转晴,乌镇西栅景区客流平稳,秩序井然。“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服务好游客,守护游客的平安出行。”王永宝说。

这些年,每逢双休、节假日,他都在值班。“每逢节假日,景区客流相对多一些。”景区不放假,警务室自然也是全年无休。

在乌镇派出所,大家都亲切地称他“永宝师傅”。同事们眼中的“永宝师傅”,热爱工作,身上有股不服老的劲儿。

“我是土生土长的乌镇人,乌镇就是我的家。”从警30多年来,王永宝见证了桐乡公安工作日益发展,见证了一批批新民警的茁壮成长,也见证了辖区治安环境越来越好。

近年来,王永宝参与警卫、安保任务100余次,协助抓获上网逃犯6名、嫌疑人10名,调处各类纠纷300余起,为游客找回遗失物品近900起,挽回游客直接经济损失280余万元,帮助在景区走散的老人、小孩找到家人185人次;共收到各类锦旗20面,表扬信不计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