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470080084/2022-417671 | 发布机构: | 市气象局 |
发文日期: | 2022-03-21 | 组配分类: | 工作动态 |
市气象局建立“梯次化”业务机制提升极端天气服务精准度 | |
发布日期:2022-03-21 14:48
信息来源:市气象局
浏览次数:
市气象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学习汲取“郑州7.20特大暴雨”事故教训,推动气象服务产品体系梳理和业务服务流程重塑。针对台风、暴雨以及强对流等极端天气,建立了“五段式”的“梯次化”预报预警服务机制,进一步提高预报预报预警服务的提前量、精准度和颗粒度。 一是建立“影响提示”机制,提高预报服务提前量。每日常态化预判未来24小时强对流和48小时台风、冷空气、系统性暴雨等灾害过程,以风险提示单和提示短信等形式向市防指、减灾委和区镇街道及时发布,提高极端天气预报服务提前量; 二是建立“警戒提醒”机制,打响灾前预警“发令枪”。强化跨区域联防协同,针对上游发生强对流或本地出现尚未达到预警标准的强对流天气,原则上提前1小时以上发布警戒提醒短信; 三是建立“精细预警”机制,细化预警服务颗粒度。针对暴雨、大风、雷电、冰雹四种预警,建立以乡镇(街道)作为最小单元的预警机制,预警内容中明确灾害程度、影响地点和具体风险,提升预警的颗粒度和公众应用能力; 四是建立“分级叫应”机制,提升决策协同精准度。针对发布橙色以上强天气预警信号启动分级叫应机制,气象台电话叫应局领导和市本级及三区应急值班室,运用浙政钉“DING应用”叫应市防指、市减灾委和市内涝应急联络钉钉群,由局领导分级叫应相关市领导,以精准叫应提升强天气政府决策和部门联动能力; 五是建立“实况通报”机制,强化灾中滚动服务。对已出现强对流天气灾害和已发布橙色以上强对流天气预警信号时,定时开展灾害天气实况通报,滚动向政府部门和公众通报灾害实况影响,为政府部门防灾减灾精准决策提供支撑。
信息来源: 市气象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