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工商联 > 工作动态 > 其他业务信息
索引号: jxgsl001/2022-427560 发布机构: 市工商联
发文日期: 2022-05-19 组配分类: 工作动态
有效性:

与父亲共创业,他带领企业年营收超30亿元
发布日期:2022-05-19 10:01 信息来源:市工商联 浏览次数:

和别的“创二代”接班有所不同的是,沈伟是在与父亲共同创业中逐步接管父亲企业的。

2009年回国,经历企业从小到大、经营领域从单一到多元,“创二代”沈伟和父亲沈庭根共同创业,不断优化巨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战略,经过十余年的开疆拓土,巨鑫建设业务已发展得相当多元,不仅在嘉兴市场诸多布局,更在全国市场获益良多,企业营收增长超10倍,突破30亿元。

如今,已是巨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沈伟正式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完成着产业的传承更迭与企业家精神的接力。

一位“非典型二代”

“我是一个‘非典型二代’,小时候家里物质条件很一般,印象里经常在搬家,住过土瓦房,也住过拥挤的筒子楼,压根跟二代不沾边儿。”沈伟的童年,父亲在外打拼,母亲一个人忙里忙外,和众多“80后”一样,他的学习生活并没有什么特殊。直到大学去了新西兰留学,父母也只提供了学费和基本生活费,其他的开销都是要靠沈伟自己勤工俭学挣来。

4年的留学生活,让沈伟学会了独立生活。毕业后,沈伟选择留在新西兰,并很快找到了工作,认认真真地做起了上班族。似乎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沈伟与“造房子”这事儿总有说不清的缘份。“当时也是为了多挣钱,得知新西兰装修改造房子的市场很大,就和朋友商量,一起干起了装修。”在8小时工作之外,沈伟又摇身一变成了装修“小木匠”,走上了建筑之路。随着口碑越来越好,沈伟又渐渐把业务从装修改造拓展到建造新房上,小生意越来越红火,钱袋子也越来越鼓了。“当时我的年收入有60—70万元,可以说是实现了‘财富自由’。”沈伟笑着说。

在新西兰一待就是近8年,正当沈伟准备结婚,定居新西兰的时候,父亲的二次创业却正经历着最艰难的起步阶段。2008年,父母来到新西兰参加沈伟的婚礼时,母亲无意中提起的一句希望他回国帮父亲打理公司的话,让沈伟陷入沉思。“那时候,我其实已经4年没回过家了,见到父母那一刻,心里突然‘咯噔’了一下,就觉得他们怎么突然变得那么老了,心疼和责任交织在一起。”沈伟说,他虽然有些抗拒,但内心也明白,自己是家中独子,身上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是不可能弃之不顾的。

一次转身,由此开启了沈伟丰富的商业旅程。2009年,沈伟放弃了定居新西兰,回国和父亲一同创业。创业初期,对于沈伟来说没有现成的事业可以接手,他先是在工地上学习了一年的项目质量安全管理,后正式入职父亲公司经营部担任负责人。

当时的巨鑫建设处于初创期,面临着人员短缺、品牌知名度低等重重困难。沈伟所管理的经营部是建筑企业最核心的部门,经营部却只有10人不到的规模,项目招投标、预结算等重要流程常常因为人手不够、能力不足等原因卡壳。意识到问题的沈伟,随即开始招兵买马,在为公司输送人才的同时让一些有能力的年轻人接替了部门的重要职位。慢慢的,在沈伟的管理下,经营部迅速建立起一支专业队伍,扩充了新的血液,这个核心部门也开始焕发生产活力。

此后,沈伟与父亲“搭班子”,集中精力抓大、抓优、抓精,带领公司承建了大量的工业厂房、房地产商住楼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企业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2018年4月,巨鑫建设被核准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企业,还凭借多年来的精品工程相继荣获浙江省AAA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嘉兴市最具实力建筑业标杆企业、嘉兴市先进建筑业企业、桐乡市长质量奖等荣誉。

从“老板的儿子”到“老板”

时间来到2019年,这一年,是沈伟回来创业的第十年。在与父亲的“合作”中,企业发展欣欣向荣,沈伟也渐渐完成了从“老板的儿子”到“老板”的身份转变。但沈伟却提醒自己要保持清醒,因为基建和时代的红利不会一直有,建筑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巨鑫建设必须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打造面向未来竞争格局的新实力。

2019年1月,企业更名为巨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在做强主业的基础上,构建并完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着重发力施工设计、建筑产业化、建筑建材、综合运营等产业上下游,构筑全产业链优势。这步棋也让巨鑫建设找到新空间,这一年,巨鑫建设全年完成经营产值首次冲破30亿元。

手握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又建立起了完善的产业链,近三年来,巨鑫建设承接了多个重点项目,企业发展跑出了“加速度”。紧跟国家战略发展方向,巨鑫建设还在以古建筑、城市有机更新项目为代表的战略经营前提下,成功进军新基建领域。

城市处处也可见巨鑫留下的辉煌足迹:嘉兴市分质供水工程桶装水厂项目、贵州乌江古村落保护与旅游扶贫开发项目、乌镇城市有机更新项目......

“质量成就辉煌四海,品牌创造长青基业”。如今,巨鑫在江苏、贵州、安徽、北京、河北、山东、海南等地陆续承建项目,项目荣获贵州省“黄果树杯”优质工程,连创多项南湖杯、凤鸣杯,嘉兴市文明标化工地,嘉兴优质结构工程,桐乡市文明标化工地等荣誉。与此同时,在沈伟的布局下,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依托,先后获得国家实用性专利发明和省级工法几十项,被评为“浙江省科技型企业”、“科技创新奖”,同时将BIM技术应用到实际的工程中,用科技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接棒十年,沈伟交出了自己的“成绩单”。

没有人是天生的企业家

如今,学成回国创业也有14年左右的时间了。那年的“毛头小伙”沈伟,已经到了不惑之年,也到了事业成熟、掌控整个企业的年龄。从最初“被迫”回到企业,到如今赋予了企业一个全新的开始,已经卸下身份认同包袱的沈伟,管理企业游刃有余。

总结14年的创业路,沈伟很谦虚,他认为之所以能坚持14年,“主要还是我跟父亲在学习,他在建筑领域判断更准,父亲一条路就带着我走来,没有人是天生的企业家,我能坚持到现在都是他的引领。”

比起父辈的摸爬滚打,他的接手可以说是“半路出家”,在责任心的驱使下,反而激发了如饥似渴的学习劲头。在他的案头上,摆满了反复翻阅的营销、建筑类的书籍。这些年,他自学了建筑学本科学历,陆续又拿到了二级建筑师、助理工程师、副高级工程师等专业头衔。

如今,已经退休的父亲依然扮演着“导师”的角色,传授经验。沈伟正不断从父亲身上汲取企业经营经验,同时通过工作中的不断学习完善自己、壮大自己。“父亲对我影响很大,他们这一辈,路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直到现在,父亲还是非常的敬业和注重细节,这种精神深刻影响着我,也造就了企业用心做事、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产品上用心坚持打造精品项目。”沈伟如是说,自己所承接的不仅仅是企业的未来,也不仅仅只是为了实现个人的理想和目标,更重要的是如何承接父辈们的企业家精神,承担更多、更大的社会责任。

作为企业家二代,任务不仅是接“班”,沈伟认为自己还肩负着企业家精神传承的重任,在父辈们过去几十年打下的良好基业上,不忘初心、开拓进取,不断推动企业的持续稳健发展。沈伟也正在用自己一步步扎实的努力与进步,让匠心成为终生的信仰,让守正创新引领企业未来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基业长青,才能延续梦想。对于沈伟来说,这也将是一个新的起点,新的挑战。

(来源:桐乡发布)

 


信息来源: 市工商联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