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县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列全国第五
■全媒体记者 马卓仪 通讯员 姚佳敏
本报讯 近日,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发展研究咨询专业社会智库——中郡研究所完成并发布了《2021年全国县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监测报告》,揭晓全国县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前100名县市名单,海盐排名全国第5、嘉兴第2。近年来,海盐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加快提高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拓展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夯实共同富裕基础。
数据显示,2021年,海盐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4486元,同比增长10.3%,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62:1。
早上6点,在海盐县于城镇民圣农场,农场主张海涛正在稻虾田边忙着分拣小龙虾,一筐筐分拣好的小龙虾层层相叠放在马路边。“现在要清塘,捕捞最后的小龙虾,再过两三天就要种水稻了,要为水稻种植做好充分准备。”张海涛说。
2021年,民圣农场“稻虾综合种养”面积增加到220亩,为农场增收60多万元。农场的另一头,17亩阳光玫瑰葡萄也即将丰收,一串串葡萄颗粒圆润饱满、晶莹剔透。张海涛高兴地说:“今年行情好,农场收入可以达到80-100万元,这些年农场的效益一年比一年好。接下来,打算稳步增加稻虾种养面积,提高龙虾和稻米的品质,并积极拓宽产销对接渠道,争取丰产又丰收。”
记者从县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截至2021年底,海盐经工商登记的家庭农场达1307家,示范性家庭农场179家。海盐还积极开展家庭农场培育提升工作,充分发挥家庭农场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21年新培育家庭农场47家,新增示范性家庭农场66家,示范性家庭农场总量和新增数量全市领先。
家庭农场成为农民增收新引擎,绿色发展盘活了美丽经济,也让乡村活起来,农民口袋鼓起来。在通元镇丰义景区,一大片粉红色花海分外吸睛,沿着矿坑月湖边的游步道拾级而上,俯瞰整个村庄,山水相映成趣,民房白墙黛瓦,俨然一幅水墨画,吸引游人纷至沓来。
近年来,丰义村通过深度挖掘、整合自然历史人文资源,建成丰义景区,打造完成了矿坑月湖、登山步道等景点,发展观光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同时,通过招引项目、孵化项目的方式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引导村民以自办或入股的方式参与景区管理,并探索“民房变成民宿”“老房富了老乡”模式,吸收村民闲置民房加以改造成民宿。“随着景区的发展、美丽乡村的建设,村里游客越来越多,我的便利店生意也越开越好,咱老百姓的腰包也鼓起来嘞。”村民崔金明说。2021年,丰义景区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49.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061.5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0万元。
产业带动乡村发展、带领农民走向致富的案例遍及海盐全域。海盐县加快推进稻虾综合种养,实现“虾肥稻香、一水多用、一田双收”;望海街道以猪猪星球为载体,不断探索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农业+文旅+新零售”全面融合;2021年全县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3.68亿元,所有村集体经常性收入全部达到150万元以上、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
“实现共同富裕,关键在农村,主要是农民。”县乡村振兴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海盐将以高质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三年行动为载体,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海盐提出的“三个示范”要求,聚焦乡村建设、产业发展、农村改革、公共服务、乡村治理等领域的重点工作,加速建成南部未来乡村样板带和北部特色产业示范带,引领推动海盐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将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实实在在的提升,不断增强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勇当共同富裕示范样板提供坚实基础。
上一篇 下一篇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人人网腾讯微博豆瓣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