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市政府动态

——写在嘉兴确立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位战略三周年之际

风来千帆竞 潮涌逐浪高

发布日期:2022-07-23 08:37 信息来源:嘉兴日报 浏览次数:

连日来,满载着嘉兴制造的嘉兴东—上海洋山港海铁联运班列在两地往返。风驰电掣的速度,印证着嘉兴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热度。

2019年7月23日,嘉兴市委八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把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正式确立为嘉兴发展的首位战略,明确了“12410”的总体思路。

三年来,嘉兴全面发力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推进接轨上海“桥头堡”建设中,坚持围绕“一体化”“高质量”,用足用好国家赋予的两大战略,坚决打好“四大会战”。

三年来,南湖之水与黄浦江水激荡起澎湃潮音——道路更畅、产业链融合更深、创新活力更足、城市竞争力更强……

在今年省党代会上,嘉兴又迎来新定位——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乘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东风,连接世界大舞台,嘉兴在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路上加速奔跑。

抢抓大机遇——

“首位战略”体现最高定位、最强力度

弹指三年间,嘉兴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机遇不断、动作频频。

“要把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嘉兴的首位战略,争取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占据重要位置,成为浙江省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桥头堡,争当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试验承载区。”市委书记张兵铿锵有力的话语,为嘉兴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把脉定向。

首位战略,以最高定位推进。“12410”迅速成为嘉兴新一轮发展的“战略密码”。“1”就是坚定不移实施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位战略;“2”就是要扛起接轨上海“桥头堡”和承接上海辐射“门户”两大历史使命;“4”就是确立了“三城一地”的城市发展定位,即通过打造长三角核心区枢纽型中心城市、面向未来创新活力新城、国际化品质江南水乡文化名城、活力开放高质量发展示范地,努力把嘉兴建设成为长三角城市群、杭州湾北岸一颗强劲活跃的璀璨明珠;“10”就是聚力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高能级产业平台、高能级城市平台等“十大抓手”。

首位战略,以最强力度推进。为加快实施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位战略,嘉兴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嘉兴市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相关部门出台了人才、科技、交通、营商等专项方案和政策。同时,我市建立1组、1办、3张清单、5项制度的“1135”工作推进体系。

善谋者行远。首位战略的推进下,三年里,在事关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事件中,涌现出更多的嘉兴元素——《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我市7个方面23项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内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明确了嘉兴接轨上海“桥头堡”等16个事项,嘉兴机场、海河联运枢纽等35个项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重大项目库》明确了我市128个项目,居全省第1;2019年,嘉善成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嘉兴成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平湖、南湖、海盐、海宁纳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南向拓展带等,为嘉兴全面推进一体化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融入长三角再开新局——

“一体化”彰显加速互动、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格局

弹指三年间,在这幅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长卷上,嘉兴挥毫泼墨写下加速互动、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精彩之笔。

7月13日,沪苏嘉城际铁路正式开工,标志着“轨道上的嘉兴”呼啸而来。

事实上,沪苏嘉城际铁路浙江段只是嘉兴雄心勃勃的轨道交通建设计划的一环,通苏嘉甬铁路、金山至平湖市域铁路等计划年内开工。

一体化发展,交通先行——

嘉兴以铁路、航空、海河联运“三大枢纽”为重点,全力推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杭海城际铁路正式运行,通苏嘉甬、沪乍杭等10个项目成功纳入《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全力打造“轨道上的嘉兴”;钱江通道北接线、杭州湾跨海大桥北接线二期等一批重大工程建成投用,“三纵三横”高速路网全面建成;嘉兴机场正式获批,苏台高速二期、浙北集装箱运输通道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嘉兴港迈入“亿吨大港”行列,全球百大集装箱港口排名上升到第85位,长三角海河联运枢纽港地位凸显。

一体化发展,破壁行政区划,共建共享——

全市165家符合条件的定点医疗机构、139家有住院服务的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开通长三角门诊和住院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设立“长三角名医馆”等高规格名医服务阵地,与112位专家达成“名医到嘉”合作意向;开通上海往返嘉兴的“南湖·1921”红色旅游专列和19条跨省毗邻公交线路;实现与江苏南通、安徽宣城率先试点跨区域CA互联互认,推动与芜湖、马鞍山、六安跨省域远程异地评标的落地;携手杭州共建杭州大都市区同城化发展先行区,浙江大学、浙一医院、省人民医院等优质教育与医疗资源先后导入;携手湖州协同推动嘉湖一体化合作先行区等重点合作事项,共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共同打造高质量城乡融合的浙江样板。

一体化发展,重点区域迎来快速发展——

聚焦共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嘉兴启动建设嘉善未来新城、祥符荡科创绿谷等“一城一谷三区”五大高能级平台,实施十大重点工程,推进136个重大项目,投资超4700亿元;新增省级以上改革试点76项,协同青浦、吴江形成具有标志性的73项一体化制度创新成果,嘉善牵头试点的存量土地盘活、外国人工作居留单一窗口等标志性改革成果已在示范区落地并由国家发改委发文在全国重点区域推广。与此同时,加快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金南翼,嘉兴推动省级层面出台《浙江省共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实施方案》和70条改革政策举措,制定《嘉兴市共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行动计划》,明确“13488”推进路径,建立共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三级联动、内外协同”工作机制。目前,省级层面出台的70条改革政策举措已有27条落地,市政府与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委会、上海市国资委、上海市交通委员会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标注新高度,再创新业绩

弹指3年间,嘉兴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数据是有力明证——

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6355亿元,列全省第5位;财政总收入1122.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4.8亿元,均列全省第3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8万元、4.36万元,收入比1.60:1,农村居民收入已连续18年居全省第一。示范区嘉善片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3%,列全市第一、示范区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7%,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8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2%,实际利用外资4.88亿美元,列全市第一,连续20年进入全省利用外资十强县。

项目是鲜活注脚——

3年来,嘉兴引进总投资(含增资)超亿美元产业项目186个,实际利用外资80.02亿美元(商务部口径),列全省第三;加大承接上海辐射力度,引进了中晶大硅片、润泽长三角国际信息港等百亿项目,加快培育集成电路、新基建等区域性产业集群。

平台是生动写照——

3年来,嘉兴加快建设12个高能级产业生态园,全面推进21个万亩产业平台整合提升,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等3个园区入选浙江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培育名单;推动中德、中荷、中法等国际产业合作园建设,深化上海漕河泾开发区海宁分区、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园等跨区域产业合作园建设;获批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嘉兴电子商务产业园被授牌“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嘉兴综保区首次进入全国前30名。

创新为发展提供源头活水——

3年来,嘉兴持续推进G60科创走廊建设,实施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深根计划”,启动建设湘家荡、天鹅湖等科创湖区,南湖实验室、南湖研究院等一批创新载体相继落户,浙大海宁国际校区、中科院浙江研究院等创新集聚效应日益凸显,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3.4%,人才吸引力排名全国城市第22位、全省第3位,入选“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连续两年荣获全省“科技创新鼎”。牵头成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创路演中心联合体,已有41家单位正式加入,支持农科院牵头成立长三角农业科技创新联合体;实现与上海创新券的互认互通,目前上海有1600多家创新机构可为嘉兴提供3700余项服务。

品质为未来注入强劲动力——

嘉兴中心城区1641户困难居民彻底告别“筒子楼”“拎马桶”的生活,“城中村”全部清零。嘉兴火车站、子城遗址公园、快速路一二期等一批标志性工程相继竣工投入使用;城市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老城区综合改造整体推进,公共配套服务设施提档升级,禾城文化复兴行动有序展开;融入上海的高铁新城、连接杭州的杭海新城等一批高能级城市平台的规划蓝图已然绘就,城市综合实力、人文魅力、宜居活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潮至千帆劲,猎猎驾长风。

省第十五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支持嘉兴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这为嘉兴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赋予了新定位、新内涵,也发出了新的动员令。

站在首位战略3周年的新起点上,瞄准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的新目标,嘉兴将扛起红船启航地的政治担当,自觉对标“两个先行”、全力奋进“两个率先”,坚定不移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把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这幅“工笔画”越描越精细、越绘越精彩,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享受共同富裕和现代化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