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545071/2022-433237 | 发布机构: | 市委宣传部 |
发文日期: | 2022-07-25 | 组配分类: | 工作动态 |
“最美”为什么能在嘉兴如潮涌现? | |
发布日期:2022-07-25 10:05
信息来源:市委宣传部
浏览次数:
嘉兴“最美二人组”徒手接住坠楼女童的故事,如夏日清泉,令人精神一振:7月19日,桐乡市大麻镇,一个未满3岁的小女孩从6楼掉到了2楼的广告牌上,危急关头,银行职员沈东和陆晓婷挺身而出,顾不上路上的行人车辆,直接冲到路对面,手机一扔,就伸出手接住了孩子……目前,孩子没有生命危险,正在接受观察治疗,徒手救人的沈东、陆晓婷也拿到了“见义勇为”证书,被授予“浙江好人”荣誉称号。 命悬一线之际,沈东和陆晓婷下意识的人性反应,给了素不相识的小姑娘一次“生的希望”,也为自己赢得了嘉兴“最美二人组”的赞誉。 诗人黄亚洲为他们奉上《致敬,嘉兴最美的年轻人》的赞歌,他们的壮举经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浙江日报、浙江卫视等全国诸多主流媒体报道推送,也在无数人指尖热传:“幸运的孩子,平凡的英雄”“这一接!拯救了一个家庭”“这个世界好温暖”“那一刻,你们是脚踩祥云从天而降的英雄”…… 最美之花必根植于最美沃土,细细探究嘉兴这座城市,过去十几年,“最美”现象数不胜数,最美之风有迹可循。 一 看到今天的嘉兴“最美二人组”,让我们想起当年的“最美妈妈”吴菊萍。 2011年的夏天,上班途中的吴菊萍,徒手接住一个从10楼坠落的两岁女童,女孩得救了,她却被巨大的冲击力撞成了手臂粉碎性骨折。这件事在网络发酵后,吴菊萍的善举被无数人点赞,成了全国人民口中的“最美妈妈”。 当危险裹挟生命呼啸而来,人性的天平容不得有刹那摇摆。 在女童坠楼的危急时刻,吴菊萍、沈东、陆晓婷,三个嘉兴年轻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作出了相同的选择。他们挺身而出,勇敢地伸出双臂,承受可能超过普通人可承受能力几十倍的冲击力,托住了生命,也托起了人间善与爱的高度。 他们并不比我们高大,但那一刻,足以让我们仰望。 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红船儿女发自本能的善良和担当。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每一座城市背后,都有无数的“平民英雄”。他们没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明哲保身,只有“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公民意识和道义担当,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着“人间有爱”“助人为乐”的美。这些分散在城市中的凡人善举,不仅能挽救一个幼小的生命、一个家庭的幸福,还能让我们的城市更有温度、更有人情味。 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座全国文明城市最温暖、最深沉的力量。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现代社会,谁都不是一座孤岛,“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每个人多一些对生命的热爱与责任,就会把爱心扩大,不仅仅局限于自己和家人,而是延伸为人间大爱,就能在危急时刻用凡人义举显现出人性的光辉,标注出城市文明的高度。 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勤善和美、勇猛精进”的新时代嘉兴人文精神的光芒。 勇猛精进的出手,托举起勤善和美的情怀。他们的“最美托举”,展现了勇猛精进嘉兴人在遇到他人危难时的毫不犹豫,也让世人看到勤善和美嘉兴人的情怀。犹如过去十几年间一直静静地矗立在杭州的那座雕塑——一双纤柔的手稳稳托住了蜷缩的孩童,他们用自己的“最美一举”,为新时代嘉兴人文精神树起了一座有形的丰碑。 “这是本能,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面对鲜花和掌声,这些平凡的嘉兴人异口同声的回答,每次都打动亿万中国人的心,接力造就轰动全国的最美现象。 二 看到今天的嘉兴“最美二人组”,更让我们想起这十多年间,嘉兴涌现出的数不胜数的“最美”。 他们是因合力“最美一抬”救出车底男童的十几名秀洲群众;30分钟从一起交通事故中连救7人的“最美交警”朱鸣雷;凌晨冲上“火车”灭火留下“最美背影”的桐乡辅警程腾峰;30多年来资助寒门学子800多人次的“感动中国人物”盲人中医师朱丽华;为50多名学生捐款超过45万元的“最美捐助者”残疾老人朱水源;74岁仍坚持每天义务打扫公交站台的“最美市民”朱贵明;待女婿胜过亲儿子的“最美岳父”邹林根;还有每次战“疫”中、抗台中,奋战在一线的无数最美逆行者…… 曾几何时,面对“到此一游”触动的深刻反思,“扶起老人”引发的热烈讨论,“谁来接最美妈妈的下一棒”成了道德之问、时代之问。十多年间,“最美”现象为什么能在嘉兴这座城市接力传承、如潮涌现,从盆景变风景、风景变风尚?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嘉兴是一块风水宝地,人杰地灵,历史文化和革命文化源远流长。” 中国革命红船在这里起航,马家浜文化在这里起源,钱江大潮在这里起涌,千百年来越韵吴风的传统文化在这里积淀传承,为这方沃土浸润着文明的种子,孕育出“勤善和美、勇猛精进”的新时代嘉兴人文精神。 从陆贽的勤政清廉、以身许国,到陈学昭的“工作着是美丽的”;从袁了凡的与人为善、劝人向善,到陈龙正、周士涟的乐善好施、兼济天下,再到新时代嘉兴“最美现象”的遍地开花、蔚然成风……他们都是勇猛精进、勤善和美嘉兴人的典型代表,持续激发向善的力量,感召着人们见贤思齐、择善而从。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在共同富裕中实现精神富有,嘉兴农民收入连续18年居全省第一,城乡收入比1.60:1,倍差全省最小;与此同时,实现浙江省文明县(市)全覆盖、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八连冠”,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正在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建文明城,育文明人。 近年来,嘉兴一边注重以先进典型引领道德风尚,用榜样力量启迪人心,在全国首创道德讲堂总堂,每两年开展一届嘉兴市级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每月开展嘉兴好人榜评选活动,积极探索具有嘉兴特色、体现新时代特征的公民道德建设新路径,鼓励更多人向身边的“最美”看齐;一边建立长效机制,不断探索培育“嘉兴好人”“最美志愿者”“最美家庭”等“最美现象”的方法和路径,创新推出好人卡、好人榜、好人墙、好人公园等品牌,让关爱好人、礼遇好人的氛围日渐浓厚。 厚植最美土壤,点燃人们内心向善的火种,层出不穷的凡人善举在大爱之城不断涌现——截至目前,全市共有7个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7名浙江省道德模范、88名嘉兴市道德模范;72名“中国好人”、291名“浙江好人”、531名“嘉兴好人”;志愿者与城市人数比例、志愿服务时长均列全省第一;在25.6万多名党员的模范带动下,广大市民崇德明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心、见之于行……人人争当良善的“播火者”,汇聚起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强大精神力量。 三 处处尊崇“最美”,才能人人争当“最美”。 当前,扛起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的历史使命,冲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创建目标,嘉兴需要更多身边的“最美”来凝聚“精气神”、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 7月21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范庆瑜受省委宣传部和省文明办的委托,为沈东、陆晓婷颁发了2022年第二季度“浙江好人”证书,并高度肯定了他们的见义勇为举动,公安部门也向他们颁发了“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证书。 尊重“最美”、善待“最美”,在全社会树立起的是向“美”而行的标杆。 可以是对困境中的人们伸出援手,可以是对工作岗位的长期坚守,可以是斑马线前汽车礼让行人,可以是核酸采样队伍里保持一米距离,可以是离开餐桌前自觉带走半瓶水……从点滴事情做起,向身边的“最美”学习,也用行动感染身边的人,在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中,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平民英雄”,都可能成为551万勤善和美、勇猛精进的嘉兴人民的杰出代表。 从“最美妈妈”到“最美二人组”,这十几年来,嘉禾大地上层出不穷、数不胜数的最美,给全社会带来了一阵暖流、一派正气、一种能量、一股合力,让人深受感动、深受鼓舞、深受感召。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些平凡却充满爱心、勇于奉献的人们的精神感召下,会有更多双手托起“最美嘉兴人”的城市品牌,使之成为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最有嘉兴辨识度的金名片!
信息来源: 市委宣传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