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545071/2022-431850 | 发布机构: | 市委宣传部 |
发文日期: | 2022-07-06 | 组配分类: | 工作动态 |
一眼一千年,一步一光阴:看“两个文化”如何在“两个大展”中活起来 | |
发布日期:2022-07-06 09:32
信息来源:市委宣传部
浏览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嘉兴是一块风水宝地,人杰地灵,历史文化和革命文化源远流长。” 6月24日,在秀湖畔盛开的三叶花里,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嘉兴特展惊艳亮相,12479幅中国历代名画从历史中走来,带着嘉兴市民的期待,开启了一条穿越千年的艺术通道。而在南湖畔,南湖革命纪念馆基本陈列《红船起航》也热度不减,诉说着“秀水泱泱、红船依旧”的革命故事。 看一个展览,读一种文化。从一眼千年,在历代绘画中汲取文化自信,到红船起航,在百年叙事中唤醒红色记忆,嘉兴,演绎了两场“现象级”的文化盛宴:普通观众以走进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和南湖革命纪念馆看展览为新风尚;专家学者在已有的“共同富裕,文化先行”的共识基础上,深入探讨嘉兴如何让“两个文化”淬炼先行之志,担当先行之责? 一眼一千年 感受,最厚重的文化青 一座文化艺术中心,一个“大系”嘉兴特展,这是嘉兴千年历史文脉滋长生发的生动注脚,是嘉兴人不断汲取文化自信这一“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的鲜明写照。 6月24日,在“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嘉兴特展正式开幕的时刻,我们置身于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宽敞的展厅中,被千余件中国历代绘画藏品环绕,能更深切地感悟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 展览是一份历史使命的记录。 “大系”是习近平同志2005年亲自批准,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持续关注,并多次作出重要批示的一项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不仅全面展现了17年来的国宝聚合成果,更讲述了“大系”团队和海内外合作者们为之付出的心血。 一部中国绘画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大系”至今共收录海内外260余家文博机构的中国绘画藏品12479件(套),涵盖了绝大部分传世的“国宝”级绘画珍品,以一场历时17年的“文化长跑”,将历经千年沧桑、流散世界各处的中国古代绘画,汇聚成册,重炫亮色,是迄今为止同类出版物中藏品收录最全、图像记录最真、印制质量最精、出版规模最大的中国绘画图像文献集成。 而这一份文献集成,不仅是中国几千年璀璨历史文化的有力见证,于它本身而言,也是一份珍贵的记录,一种文化的复兴,将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展览是一次传承创新的展示。 “大系”团队将数字化技术充分应用于文物保护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之中,打破“纸千年,绢八百”的时空桎梏,为全球存世中国古代绘画建立了迄今为止保真度最高的图像资料库。展厅内满墙的古代绘画高精度数字打样稿,或精致细腻、或雄浑壮美,正是数字化技术伟力的最好证明。 一幅画的命运,常常与文脉相连,“大系”嘉兴特展就是一个证明。嘉兴主动承接“大系”,“大系”选择落地嘉兴,既因为同源的历史人文气质,也因为同向的文化发展期待。 嘉兴在承接“大系”项目落地的同时,依托文化底蕴,开发历史遗迹,让我们不仅亲眼目睹盛世丹青,更看到如何以千年翰墨,点亮一座古城的未来,最大限度地彰显出城市魅力,以及积极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的决心与勇气。 展览是一轮文化艺术的传播。 有赖“大系”团队的不懈努力,穿越千年的翰墨丹青先是由画入书,又从书中“立”起,充满鲜活的气息,向我们走得更近,让我们都能有机会近距离欣赏诞生于不同时空的艺术精品,从中汲取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自信。 而这,正是我们今天所言的文化共享、精神共富最本质最朴素的应有之义。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有一独到之处,那便是其中的“天籁阁旧藏”单元。也许,很多人对嘉兴的历史文化与革命文化了解颇深,但对嘉兴的天籁阁与项元汴却未有耳闻。 一场盛大的展览,让嘉兴这位伟大的收藏家项元汴走进人们的视线,让一段原本为人所遗忘、为时代所掩埋的历史文化瑰宝在时代的探寻下,再续生命力。 这场展览,这位藏家,这座古城,在同一时空,再度相遇,共同唤起的,是一束悠远的古代艺术辉光,这束辉光已然通达当代人的内心,唤起我们深挚的文化温情。 一步一光阴 追忆,最鲜艳的革命红 2021年6月5日,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南湖革命纪念馆《红船起航》主题展精彩亮相,复刻出建党历史的高光时刻,并获评第十九届(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特别奖。 建党百年,是波澜壮阔的宏大叙事,也是一个个事件、一个个片段的集成。这段深刻的历史,在历经四年的精心打磨中,以艺术性的陈述、创新性的体验、新时代的声音再现。沉浸其中,慢慢看,细细听,静静想,一个个红色记忆被唤醒。 这是一次刻骨铭心的沉浸式回望。 展陈是从1840年开启的。走过圆明园大水法的残墙,走到“虎门销烟”的大型浮雕,一段屈辱的动荡年代历历在目。 再往前走,随之而来的是太平天国、洋务运动、义和团、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一系列救亡图存但最终以失败告终的历史呈现,那一段段刻骨铭心的痛,在音乐的烘托下,尤为深刻。 这一抹痛,直至一缕革命的红色星火悄然燃起,得以消散。小小的红船,摆渡了暮霭沉沉的中国,一个时代觉醒了! 如此沉浸式的体验,源自于展览在秉持“真”“情”“实”“意”的布展理念下,追求思想性与原创性的融合,大胆运用高科技手段、多维影像与数字化演示空间,营造历史时空氛围,把宏大叙事与历史细节呈现有机结合,以完整权威的文献史料,全新技术“代入”生动历史情境,全新语言“直抵”内心灵魂,全景式讲述中国革命红船起航故事,让百年党史活起来。 这是一次红色主题的艺术性体验。 为了将红色故事讲出新意、讲出温度,展览在讲解摸索上大胆创新。在展馆二楼,一位身着民国服饰的讲解员化身“王会悟”,以王会悟的独特视角讲述起了一大红船的故事。 一些声光电的运用,也将红船故事演绎得更为传神。展览中,红船会议采用1:1等身幻影成像技术,波光粼粼的湖面、庄严肃穆的烟雨楼、呼啸而过的火车、鲜艳夺目的党徽,一一象征着中国革命红船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劈波斩浪、砥砺奋进,走向光辉的未来。 看,这面按照原貌1:1复制的巴黎公社墙,吸引人们驻足观赏。 此次展览的复制力求精准,大到石块结构,小到墙面纹理都是按照原版复刻。为了更真实地还原1921年嘉兴火车站场景中的火车头模型,南湖革命纪念馆对当年通行沪杭铁路的火车进行了反复考证,按照新查找到的资料,对原有的火车头模型进行了重新改造。 这是一种关于红船精神的新时代声响。 一百年前,红船上的豪言壮语,犹在耳边回荡,给嘉兴这片土地刻上了永不磨灭的红色烙印;一百年来,这浩气长存的革命故事终凝练成了伟大的红船精神,成为嘉兴儿女心目中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成为激励人们不断前行的强大而恒久的动力。 展览开展至今,共有80余万人走进参观。一代又一代的嘉兴人民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激发信仰、汲取力量,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红色,是记忆,更是永恒。它是我们今时今日得以看着万家灯火璀璨、安享岁月静好的不竭力量,是让我们思索幸福是什么,幸福从何而来的指引灯塔。 我们沐浴着红色文化,须践行和传承红船精神,守好“红色根脉”,把红船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信息来源: 市委宣传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