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应急管理 > 预警信息

当前我市水稻高温热害应急技术

发布日期:2022-08-16 10:37 信息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一、今年高温发生特点

今夏以来(截至8月11日),全市内陆高温日数33~38天,为历史同期第2多,仅次于2013年(38~40天)。预计未来一周到10天,我市仍将持续酷热,其中未来三天最高气温可达 40~41℃,高温热害风险非常高。当前,部分早播的单季早熟品种已进入幼穗分化中后期,中熟品种已开始幼穗分化。据调查,6月初播种嘉优中科3号已进入幼穗分化中期,易受到未来几天的高温天气影响;5月11日播种田块(品种嘉优中科3号)已经齐穗,考种发现结实率仅有30%,预计损失情况比较严重,应引起农技部门和广大种植户的高度重视。

二、高温应急技术措施

1.加强科学肥水管理。一是田间灌深水以降低水稻冠层温度。主茎剑叶完全抽出时(进入减数分裂期)和扬花期是对高温敏感期,这两个时间段如遇35度以上高温易导致结实率显著降低,务必采用稻田灌深水,有条件的可采用日灌夜排模式,或长流水灌溉,以增加水稻腾发量,降低水稻冠层和叶片的温度。二是合理施肥:提早施肥以促进分蘖早生快发,降低生育后期叶片的含氮量,加快生育进程,增加水稻自身的耐旱和抗高温能力。三是根外追肥:喷施磷钾肥,如3%的过磷酸钙或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0.1%流体硼+0.3%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喷施2—3次,能显著增强稻株抗高温能力,有效减轻高温危害。

2.改种其他作物。对于高温危害严重,产量极低的稻田应改种其它作物,如蔬菜、红(绿)豆、秋荞麦、马铃薯、鲜食玉米等生育期较短的粮经作物。及时开展油菜、小麦等作物的冬种工作。也可以尝试留蓄再生稻,但要充分评估可行性。

3.加大技术推广力度。各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及时开展技术指导,积极利用各种手段将相关技术措施宣传到位,同时要加强与保险公司沟通,盯紧形势变化,尽早预判,及时反应,将广大种粮农民的利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